◎ 第十三回 秦無道四十年止傳二世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
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灑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詩曰: 記得東周并入秦,回頭楚漢鬧乾坤, 時來驟雨推潢冫尞,勢敗狂風卷片雲。
富貴一場鴛枕夢,是非千載馬啼塵。
殘山剩水年年在,不見圖王争霸人。
卻說秦呂政立為秦王,時年十三歲,呂不韋當國。
不韋因與太後有舊,時入宮,與太後私通。
即而王漸壯,不韋恐事覺及禍,乃以嫪毐詐為宦者而進之,生二子,封毐為長信侯,政事皆決于毐。
後有人告毐實非宦者,王下吏治毐。
毐矯禦玺,發兵作亂。
王使昌平君、昌文君攻毐,獲之,夷三族,遷太後于雍,殺其二子。
不韋徙蜀,自殺。
後以茅焦谏,迎太後,谏複為母子如初。
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于是楚、趙、魏、韓、燕合縱以伐秦,以楚王為縱長,春申君用事,至函谷關.秦師出,五國之兵皆敗走。
秦王政十七年,秦使内史勝滅韓,虜王安,初置颍川郡。
十八年,秦王翦伐趙,趙使李牧禦之。
秦與趙嬖臣郭開金,使言牧欲反,趙王使趙蔥、顔聚代之。
牧不受命,遂殺之。
秦滅趙。
虞王遷,初置邯鄲郡。
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與燕合兵,軍上谷。
初,燕太子丹嘗質于趙,與秦王善。
及秦王即位,丹質于秦,秦王不禮焉。
丹怒,亡歸,欲報秦王。
秦将軍樊于期得罪,亡之燕,丹受而舍之。
聞衛人荊轲賢,卑詞厚禮請見,使劫秦王,反諸侯侵地;不可,則刺殺之。
轲曰:“行而無信,秦未可親。
願得樊将軍首及燕督亢地圖,以獻秦王,秦王必悅見臣,臣乃有以報。
”丹曰:“樊将軍窮困來歸,丹不忍也。
”轲乃私見樊于期而說之。
于期泣涕自刎,乃函盛其首。
又嘗預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纓,無不立死者。
乃遣入秦。
太子及賓客送至易水上,慷慨悲歌,白虹貫日。
轲至鹹陽,秦王設九賓而見之,轲奉圖以進,圖窮而匕首見,把王袖而扌甚之,未至身。
王驚起,袖絕,轲逐秦王,王環柱而走。
秦法:群臣侍殿上,不得操尺寸兵,左右以手共搏之。
侍醫夏無旦以藥囊投轲,左右曰:“王負劍!王負劍!”王遂拔劍擊轲,斷其左股。
轲引匕首摘王不中。
自知事不就,歎曰:“事所以不成者,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遂體解以殉。
王怒,益發兵就王翦于中山,與燕代戰易水西,大破其軍。
遂圍薊,拔之。
燕王走遼東,斬丹以獻于秦。
二十二年,秦王贲伐魏,引河灌大梁城。
魏王假降,殺之,遂滅魏。
二十四年,秦王問李信曰:“吾欲取荊,度用幾何人?” 信曰:“不過二十萬。
”問王翦。
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
”王曰:“将軍老矣,何怯也。
”乃使信及蒙恬将二十萬人伐楚。
翦謝病歸頻陽。
信敗楚軍,引兵西與蒙恬會。
楚人随之,三日不頓舍,秦軍大敗,信奔還。
王怒,自至頻陽謝翦,強起之。
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
”王許之。
于是将兵伐楚。
王自送之霸上。
翦請美田宅甚衆,王曰:“将軍行矣,何憂貧。
”既行,又數使使者歸請之。
或曰:“将軍之乞貸,亦已甚矣。
”翦曰:“玉怛中而不信人。
今空國委我,不有以自堅,令王坐而疑我矣。
”翦至平輿,堅壁不出,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
久之,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
”剪曰:“可矣!”因擊楚,大破之,殺其将項燕,遂滅楚,虜其王負刍。
悉定荊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會稽楚郡。
二十五年,秦遣王贲滅燕,虜燕王喜;還滅代,虜代王嘉。
二十六年,滅齊。
初,齊王建年少,政事皆決于君王後。
君王後事秦謹,與諸侯信。
齊亦處東海邊上,秦日夜攻五國,五國各自救,以故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
及君王後薨,後勝相齊,與賓客多受秦王間金,勸王朝秦,不修戰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至是王贲攻齊,民莫敢鬥。
建遂降。
秦遷之共處之松柏之間,餓而死。
齊人歌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不詳也。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
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灑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詩曰: 記得東周并入秦,回頭楚漢鬧乾坤, 時來驟雨推潢冫尞,勢敗狂風卷片雲。
富貴一場鴛枕夢,是非千載馬啼塵。
殘山剩水年年在,不見圖王争霸人。
卻說秦呂政立為秦王,時年十三歲,呂不韋當國。
不韋因與太後有舊,時入宮,與太後私通。
即而王漸壯,不韋恐事覺及禍,乃以嫪毐詐為宦者而進之,生二子,封毐為長信侯,政事皆決于毐。
後有人告毐實非宦者,王下吏治毐。
毐矯禦玺,發兵作亂。
王使昌平君、昌文君攻毐,獲之,夷三族,遷太後于雍,殺其二子。
不韋徙蜀,自殺。
後以茅焦谏,迎太後,谏複為母子如初。
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于是楚、趙、魏、韓、燕合縱以伐秦,以楚王為縱長,春申君用事,至函谷關.秦師出,五國之兵皆敗走。
秦王政十七年,秦使内史勝滅韓,虜王安,初置颍川郡。
十八年,秦王翦伐趙,趙使李牧禦之。
秦與趙嬖臣郭開金,使言牧欲反,趙王使趙蔥、顔聚代之。
牧不受命,遂殺之。
秦滅趙。
虞王遷,初置邯鄲郡。
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與燕合兵,軍上谷。
初,燕太子丹嘗質于趙,與秦王善。
及秦王即位,丹質于秦,秦王不禮焉。
丹怒,亡歸,欲報秦王。
秦将軍樊于期得罪,亡之燕,丹受而舍之。
聞衛人荊轲賢,卑詞厚禮請見,使劫秦王,反諸侯侵地;不可,則刺殺之。
轲曰:“行而無信,秦未可親。
願得樊将軍首及燕督亢地圖,以獻秦王,秦王必悅見臣,臣乃有以報。
”丹曰:“樊将軍窮困來歸,丹不忍也。
”轲乃私見樊于期而說之。
于期泣涕自刎,乃函盛其首。
又嘗預求天下之利匕首,使工以藥焠之,以試人,血濡纓,無不立死者。
乃遣入秦。
太子及賓客送至易水上,慷慨悲歌,白虹貫日。
轲至鹹陽,秦王設九賓而見之,轲奉圖以進,圖窮而匕首見,把王袖而扌甚之,未至身。
王驚起,袖絕,轲逐秦王,王環柱而走。
秦法:群臣侍殿上,不得操尺寸兵,左右以手共搏之。
侍醫夏無旦以藥囊投轲,左右曰:“王負劍!王負劍!”王遂拔劍擊轲,斷其左股。
轲引匕首摘王不中。
自知事不就,歎曰:“事所以不成者,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遂體解以殉。
王怒,益發兵就王翦于中山,與燕代戰易水西,大破其軍。
遂圍薊,拔之。
燕王走遼東,斬丹以獻于秦。
二十二年,秦王贲伐魏,引河灌大梁城。
魏王假降,殺之,遂滅魏。
二十四年,秦王問李信曰:“吾欲取荊,度用幾何人?” 信曰:“不過二十萬。
”問王翦。
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
”王曰:“将軍老矣,何怯也。
”乃使信及蒙恬将二十萬人伐楚。
翦謝病歸頻陽。
信敗楚軍,引兵西與蒙恬會。
楚人随之,三日不頓舍,秦軍大敗,信奔還。
王怒,自至頻陽謝翦,強起之。
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
”王許之。
于是将兵伐楚。
王自送之霸上。
翦請美田宅甚衆,王曰:“将軍行矣,何憂貧。
”既行,又數使使者歸請之。
或曰:“将軍之乞貸,亦已甚矣。
”翦曰:“玉怛中而不信人。
今空國委我,不有以自堅,令王坐而疑我矣。
”翦至平輿,堅壁不出,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
久之,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
”剪曰:“可矣!”因擊楚,大破之,殺其将項燕,遂滅楚,虜其王負刍。
悉定荊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會稽楚郡。
二十五年,秦遣王贲滅燕,虜燕王喜;還滅代,虜代王嘉。
二十六年,滅齊。
初,齊王建年少,政事皆決于君王後。
君王後事秦謹,與諸侯信。
齊亦處東海邊上,秦日夜攻五國,五國各自救,以故建立四十餘年不受兵。
及君王後薨,後勝相齊,與賓客多受秦王間金,勸王朝秦,不修戰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至是王贲攻齊,民莫敢鬥。
建遂降。
秦遷之共處之松柏之間,餓而死。
齊人歌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疾建用客之不詳也。
秦王初并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