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卷 卷四十六 玉山學案(全氏補本)

關燈
諒,避世俗之小嫌。

    苟或未然,則道不可輕用,物不可苟合,謂宜明去就之義,以感悟上心,風示天下。

     朱子祭之曰:惟公學貫九流,而不自以為足;才高一世,而不自以為名;道高德備,而不自以為德;位高勢重,而不自以為榮。

    蓋玩心乎文、武之未墜,抗志乎先民之所程。

    巍乎其若嵩、岱之雄峙!浩乎其若滄海之涵渟! ◆玉山學侶 呂先生大同(別見《紫微學案》。

    ) 忠定趙先生汝愚(父善應。

    ) 趙汝愚,字子直,宗室漢恭憲王七世孫,居餘幹縣。

    父善應,官終修武郎、江西兵馬都監,性純孝,篤行聞于世。

    先生早有大志,每曰:「丈夫得汗青一幅紙,始不負此生。

    」擢進士第一,歷遷校書郎,轉著作郎,知信州、台州,除江西運判。

    入為吏部郎,兼太子侍講,遷柲書少監,兼權給事中。

    奏撤內侍陳源總戎之任,自是內侍不復兼兵職。

    權吏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論知閤王抃招權預政,出抃外祠。

    以集英殿修撰帥福建,分羌勢以弭邊患。

    孝宗謂其有文武威風,召還。

    光宗受禪,趣召未至,殿中侍禦史範處義論其稽命,除知潭州,改太平州。

    進敷文閣學士、知福州。

    紹熙二年,召為吏部尚書。

    上以貴妃黃氏暴薨,得疑疾,不朝重華宮。

    先生往復規諫,帝、後皆悟,乃詣北內,從容竟日。

    四年,知貢舉,與監察禦史汪義端有違言。

    先生除同知樞密院事,義端言宗室不為執政,詆先生植黨沽名,臺諫陰附。

    疏入不報,上為黜義端補郡。

    未幾,遷知樞密院事。

    五年,孝宗崩,先生以上有疾,乞太皇太後垂簾,且請攝行祭禮。

    又以國本係乎嘉王,奏正儲位以安人心。

    禦批:「歷事歲久,念欲退閒。

    」留正懼,佯仆于庭,密為去計。

    先生與徐子宜、葉水心謀,遣韓侘冑以內禪之意請于憲聖,憲聖乃命皇子即位,即喪次召還留正長百僚,命朱子待制經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

    以先生兼權參知政事,先生乞免兼職,乃除特進、右丞相。

    辭不拜,乃以特進為樞密使。

    侘冑自以有定策功,且依託肺腑,出入宮掖,居中用事。

    朱子與彭忠肅皆以言去。

    侘冑勢益張,引其黨,謀擯先生,指當時賢者姓名為先生之黨,上意不能無疑,于是陳止齋、吳畏齋、劉後溪各先後斥退,而衣冠之禍始矣。

    正言李沐奏先生以同姓謀危社稷,遂罷右相,除觀文殿學士、知福州。

    臺臣合辭乞寢出守之命,博士楊敬仲、太府丞呂子約亦以為言,太學生楊宏中等六人伏闕,訴先生之忠。

    侘冑忌先生益甚,謂不重貶,人言不已。

    以中丞何澹、禦史胡紘連疏妄劾,責永州安置。

    先生怡然就道,謂諸子曰:「觀侘冑之意,必欲殺我。

    我死,汝曹尚可免也。

    」至衡州,病作,為守臣錢鍪所窘,暴卒,天下聞而冤之。

    先生學務有用,常以司馬溫公、富鄭公、韓魏公、範文正公自期。

    凡平昔所聞于師友如張南軒、朱晦翁、呂子約、汪玉山、王梅溪、胡澹庵、李巽巖、林艾軒之言,欲次第行之,未果。

    所著詩文十五卷,《太祖實錄舉要》若幹卷,類《宋朝諸臣奏議》三百卷。

    先生既沒,黨禁寖解,復資政殿學士、太中大夫。

    已而贈少保。

    侘冑誅,盡復元官,賜謚忠定,贈太師,追封沂國公。

    理宗詔配享寧宗廟廷,追封福王,進封周王。

    子九人,崇憲其長子也。

    (參史傳。

    ) (梓材謹案:先生于朱、張行輩相等,大愚已後之玉山以至艾軒,其年皆長于朱、張。

    先生于玉山裡居為近,雖難斷為汪氏弟子,列為學侶可也。

    又案:謝山《劄記》:「南宋宰輔趙忠定公家登《學案》者四世六人。

    」先生四子及孫必願見本卷,其一人則先生曾孫良淳也,見《雙峰學案》。

    ) 附錄 呂東萊《與周子充書》曰:子直庶幾善道,而于事物似未盡諳。

    如陸務觀疏放封駮,豈為過當﹖方人才難得之時,其辭翰雋發,多識典故,又趨向實不害正,棄瑕使過亦何妨﹖公與子直厚,胡不語之。

     王深寧《困學紀聞》曰:南塘挽趙忠定公雲:「空令考亭老,垂白注《離騷》。

    」楊楫跋《楚辭集注》雲:「慶元乙卯,治黨人方急,趙公謫死于道。

    先生憂時之意,屢形于色,一日,示學者以所釋《楚辭》一篇。

    」 文公朱晦庵先生熹(別為《晦翁學案》。

    ) 文達陸復齋先生九齡(別為《梭山復齋學案》。

    ) ◆忠定同調 宣奉陳東齋先生峴 陳峴,字壽南,溫之平陽人。

    以祖遺澤補官,調邵武南尉。

    淳熙十四年,以博學宏辭科賜第,歷遷秘書郎。

    後省封還除書,指先生為故相趙公黨,黜知全州。

    最聞,以秘郎召。

    累進顯謨閣待制、知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