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一字)行在《孝經》,(阙二字)也乃(阙一字)心所至誓不違親。
然鳴鶴遠聞,招弓屢辟,确乎不拔,皆以色養懇辭。
青城府君每加誨誘,俾之從政。
公乃(阙五字)面承大人庭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也。
府君乃撫而慰之,就成雅志。
自是三十馀載,非躬薦甘旨,不以潔(阙十一字)定非(阙一字)疾無(阙二字)之憂緻(阙一字)養極三牲之樂。
當時君子議以為難,及丁家艱,哀毀逾制,遂結廬墓左,手植松楸,郡縣以孝聞。
服滿召(阙五字)以旌(阙一字)行,遷延不行者久之。
或曰:生極其養,不違親以易身。
孝本乎仁,豈懷寶而迷國。
又太夫人有苦切之誡,乃應命焉。
換左衛兵曹,以(阙四字)州司士轉杭州司士(阙四字)職及栾棘僅起,衰麻外除,謂楚祿萬鐘,永無及已。
孔門四教,庶有立乎?乃息心參調,優遊著述,尋以親(阙七字)察使察罪舉能,(阙二字)元武令公(阙一字)從政也。
蘊中和以息機,推誠信以動物,草木無夭,況人庶乎。
鬼神知感,況豪右也。
所以堂上鳴琴,(阙八字)所在(阙五字)用公之道,行公之志,推以一邑,持宰天下,亦信然乎。
神欺輔仁,位不充德,亭伯勞於郡掾,仲躬止於太邱,(阙六字)時宰竊位而(阙一字)歎命之不偶。
(阙三字)猶今享年五十有一。
開元五載,遘疾終於元武之縣廨。
公始自解褐應召,及乎易篑歸(阙一字)凡六徙(阙六字)者三(阙一字)人者一(阙四字)之屯(阙一字)無慢恚於三黜;以之造次,必周旋於四科。
傳曰:“而不缁,磨而不磷。
”公之謂矣。
夫人中山張氏,仆射(阙六字)州希(阙一字)之(阙一字)女。
恭儉之德,訓於公宮,貞信之教,行於嫔族。
命之不造,華年早凋。
以開元二十七年十月十六日,合葬於岐陽之安平山南原,禮也。
天寶七載,追贈魏郡太守,夫人中山郡夫人。
其孤國忠,濟美代業,應期王佐,則我有社稷,爾能衛之;我有廊廟,爾能宰之。
葉和九功,九功惟序。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俾九流衣冠,萬邦黎獻。
丕乃大言曰:“鹹有一德,思皇萬年。
”時惟爾勞,時惟爾弼。
若然者,雖我君臣之(阙二字)契理運亦乃祖(阙二字)之訓贻厥門風。
於是美(阙二字)之克家,霈春澤以流葉。
天寶十二載三月,重贈公武部尚書,追封鄭國公。
夫人鄭國夫人。
所以彰父教子忠,君嘉臣節也。
俾萬載(阙十一字)希音則钜鹿名将,空深漢主之懷;阙裡先師,逾愧魯侯之诔。
銘曰: 先王至德,訓人惟孝。
倬哉楊侯,獨立名教。
宏道由己,聚學依仁。
悾々勵節,諄諄奉親。
明惟其物,暗不欺神。
(阙十二字)顔冉其倫。
君子委和,嵩神屬慶。
挺生王宰,精微亞聖。
光爾前烈,毗予大政。
延贈夏卿,追封舊鄭,安平原兮岐之陽,(阙三字)兮(阙二字)鄉。
(阙三字)兮(阙三字)冥冥歸兮泉路長。
獨九京之豐石,播終古兮名揚。
○故金紫光祿大夫鴻胪卿越國公景龍觀主贈越州都督葉尊師碑銘(并序) 朕聞軒轅三皇之盛者尊廣成,唐堯五帝之盛者師尹壽。
夫以聖人之道,教聖人之才,守之七日,又守之九日,朝徹而後能見。
獨是道也,入水不濡,蹈火不爇,嘯叱風雨,鞭笞魔魅,無方而後能進;獨是神也,神則惟變,道亦旁通,苟得其人,抑所謂神道設教者也。
師諱法善,字道元。
自諸梁食采,是謂葉公,邑亦如之,因而命氏,則昔為南陽人也。
曾祖道興,祖國重,父慧明,贈歙州刺史。
贲邱園者,一貫吾道,食舊德者,百代可知。
故名溢宇宙之中,身在江海之上,則今為古括人也。
至隋大業,歲在景子,法師是生,凡六百四十二甲子。
洎我開元,歲在庚申,形解升雲,則春秋百有七矣。
其生也,年長而色若孺子;其化也,委蛻而神則默仙。
嘗從朕遊,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藏察無象,鈎緻之測。
若言匡國輔主,鼓舞發揮焉,朕可推而尊之,不可得而臣也。
其始終出處之迹,可得而言者。
初師甫七歲,涉江而遊。
迨及三年,人以為溺。
及還,問其故?則曰:三青童子引之,憩於華堂峻宇,咽靈藥,吸雲漿,太上鎮之,是以留也。
十五中母死,又見昔青童曰:天台茅君飛印印其腹,始殊閟絕,良久豁如。
師以靈應感通,殊尤若此。
遂乃杖策遊諸名山,遠訪茅君而遇。
嶽骨上起,目瞳正方,冰雪綽約,嫣焉微笑,曰:爾來乎!爾名已登仙格,身逢魔試,故此相救,宜勉之!當以輔人弼教為意,無汲汲於去來也。
由是便於青城趙元陽受遁甲步元之術,於嵩高韋善俊傳八史雲蹻之道。
宴息於括蒼羅浮,往還於蓬萊方丈。
靈圖秘訣,仙符真度,寶錄生券,冥感空傳。
臨目而萬八千神,咽胎而千二百息。
或潛泳水府,或飛步火房,或剖腹滌腸,勿藥自複;或刳腸割膜,投符有加;或聚合毒味,服之自若;或徵召鬼物,使之立至;呵叱群鬼,奔走衆神,若陪隸也。
故海内稱焉,千轉萬變;先朝寵焉,一晝三接。
朕在藩邸,累聞道要,及臨宇縣,虛伫昌言。
奸臣寓謀,兇醜僣逆,未嘗不先事啟沃,亟申幽贊,故特加紫绶,以大公侯之封。
而确固黃中,不乘軒冕之賞,可謂德博而施,道尊而光者也。
适來無迹,為夫子之時;迩去無恡,為夫子之順。
歲在鹑尾,月鹑火是也。
返真懸解,翊日追贈越州都督,逾月歸藏於括蒼之山。
免朝章,從夙志也。
先生幼有奇質,長标特操,神照體外,骨秀形表。
故萬先生目之曰:子書成仙格,方自仙宮,吾将及樂為同僚也。
信哉!《易》曰:“君子或出或處。
”出者無山林之逸,處者無軒冕之貴,雖道同則應,而迹異難兼。
先生養神太和,觀妙元牝,君子或處之盛也;金印襲貴紫绶方來,君子或出之盛也。
非夫道臻博大,德合神明,其孰能與於此也?故於王室則承恩者五代,當朕時則傳道者數人,皆曰宗師,無間然矣。
夫為文者紀其實,稱德者尚其訓。
先生知餘,餘甯不述。
訓寓言而無愧,可披文而相質。
銘曰: 忽然勃然,莫不出焉。
油然浏然,莫不入焉。
百昌之源,萬化之泉。
於此觀妙,實雲列仙。
列仙伊何,銷化卻老。
觀妙伊何,豈假至道。
旁通幽贊,神變靈造。
淫詞厲階,無隐不讨。
讨逆輔順,功就佐時。
藏往察微,業與神期。
章绂加等,方來不欺。
視緣若遺,恍然我思。
大有元吉,黃中通理。
默仙委<蟲允>,元達無已。
葉縣凫飛,遼城鶴止。
元風盛烈,郁乎千祀。
開元二十七年歲在己卯十二月己未朔二十六日,乘化而往,彼則悠哉。
不忘舊情,紀諸事迹。
仙山海畔,碑石依然。
然鳴鶴遠聞,招弓屢辟,确乎不拔,皆以色養懇辭。
青城府君每加誨誘,俾之從政。
公乃(阙五字)面承大人庭訓,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也。
府君乃撫而慰之,就成雅志。
自是三十馀載,非躬薦甘旨,不以潔(阙十一字)定非(阙一字)疾無(阙二字)之憂緻(阙一字)養極三牲之樂。
當時君子議以為難,及丁家艱,哀毀逾制,遂結廬墓左,手植松楸,郡縣以孝聞。
服滿召(阙五字)以旌(阙一字)行,遷延不行者久之。
或曰:生極其養,不違親以易身。
孝本乎仁,豈懷寶而迷國。
又太夫人有苦切之誡,乃應命焉。
換左衛兵曹,以(阙四字)州司士轉杭州司士(阙四字)職及栾棘僅起,衰麻外除,謂楚祿萬鐘,永無及已。
孔門四教,庶有立乎?乃息心參調,優遊著述,尋以親(阙七字)察使察罪舉能,(阙二字)元武令公(阙一字)從政也。
蘊中和以息機,推誠信以動物,草木無夭,況人庶乎。
鬼神知感,況豪右也。
所以堂上鳴琴,(阙八字)所在(阙五字)用公之道,行公之志,推以一邑,持宰天下,亦信然乎。
神欺輔仁,位不充德,亭伯勞於郡掾,仲躬止於太邱,(阙六字)時宰竊位而(阙一字)歎命之不偶。
(阙三字)猶今享年五十有一。
開元五載,遘疾終於元武之縣廨。
公始自解褐應召,及乎易篑歸(阙一字)凡六徙(阙六字)者三(阙一字)人者一(阙四字)之屯(阙一字)無慢恚於三黜;以之造次,必周旋於四科。
傳曰:“而不缁,磨而不磷。
”公之謂矣。
夫人中山張氏,仆射(阙六字)州希(阙一字)之(阙一字)女。
恭儉之德,訓於公宮,貞信之教,行於嫔族。
命之不造,華年早凋。
以開元二十七年十月十六日,合葬於岐陽之安平山南原,禮也。
天寶七載,追贈魏郡太守,夫人中山郡夫人。
其孤國忠,濟美代業,應期王佐,則我有社稷,爾能衛之;我有廊廟,爾能宰之。
葉和九功,九功惟序。
平章百姓,百姓昭明。
俾九流衣冠,萬邦黎獻。
丕乃大言曰:“鹹有一德,思皇萬年。
”時惟爾勞,時惟爾弼。
若然者,雖我君臣之(阙二字)契理運亦乃祖(阙二字)之訓贻厥門風。
於是美(阙二字)之克家,霈春澤以流葉。
天寶十二載三月,重贈公武部尚書,追封鄭國公。
夫人鄭國夫人。
所以彰父教子忠,君嘉臣節也。
俾萬載(阙十一字)希音則钜鹿名将,空深漢主之懷;阙裡先師,逾愧魯侯之诔。
銘曰: 先王至德,訓人惟孝。
倬哉楊侯,獨立名教。
宏道由己,聚學依仁。
悾々勵節,諄諄奉親。
明惟其物,暗不欺神。
(阙十二字)顔冉其倫。
君子委和,嵩神屬慶。
挺生王宰,精微亞聖。
光爾前烈,毗予大政。
延贈夏卿,追封舊鄭,安平原兮岐之陽,(阙三字)兮(阙二字)鄉。
(阙三字)兮(阙三字)冥冥歸兮泉路長。
獨九京之豐石,播終古兮名揚。
○故金紫光祿大夫鴻胪卿越國公景龍觀主贈越州都督葉尊師碑銘(并序) 朕聞軒轅三皇之盛者尊廣成,唐堯五帝之盛者師尹壽。
夫以聖人之道,教聖人之才,守之七日,又守之九日,朝徹而後能見。
獨是道也,入水不濡,蹈火不爇,嘯叱風雨,鞭笞魔魅,無方而後能進;獨是神也,神則惟變,道亦旁通,苟得其人,抑所謂神道設教者也。
師諱法善,字道元。
自諸梁食采,是謂葉公,邑亦如之,因而命氏,則昔為南陽人也。
曾祖道興,祖國重,父慧明,贈歙州刺史。
贲邱園者,一貫吾道,食舊德者,百代可知。
故名溢宇宙之中,身在江海之上,則今為古括人也。
至隋大業,歲在景子,法師是生,凡六百四十二甲子。
洎我開元,歲在庚申,形解升雲,則春秋百有七矣。
其生也,年長而色若孺子;其化也,委蛻而神則默仙。
嘗從朕遊,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藏察無象,鈎緻之測。
若言匡國輔主,鼓舞發揮焉,朕可推而尊之,不可得而臣也。
其始終出處之迹,可得而言者。
初師甫七歲,涉江而遊。
迨及三年,人以為溺。
及還,問其故?則曰:三青童子引之,憩於華堂峻宇,咽靈藥,吸雲漿,太上鎮之,是以留也。
十五中母死,又見昔青童曰:天台茅君飛印印其腹,始殊閟絕,良久豁如。
師以靈應感通,殊尤若此。
遂乃杖策遊諸名山,遠訪茅君而遇。
嶽骨上起,目瞳正方,冰雪綽約,嫣焉微笑,曰:爾來乎!爾名已登仙格,身逢魔試,故此相救,宜勉之!當以輔人弼教為意,無汲汲於去來也。
由是便於青城趙元陽受遁甲步元之術,於嵩高韋善俊傳八史雲蹻之道。
宴息於括蒼羅浮,往還於蓬萊方丈。
靈圖秘訣,仙符真度,寶錄生券,冥感空傳。
臨目而萬八千神,咽胎而千二百息。
或潛泳水府,或飛步火房,或剖腹滌腸,勿藥自複;或刳腸割膜,投符有加;或聚合毒味,服之自若;或徵召鬼物,使之立至;呵叱群鬼,奔走衆神,若陪隸也。
故海内稱焉,千轉萬變;先朝寵焉,一晝三接。
朕在藩邸,累聞道要,及臨宇縣,虛伫昌言。
奸臣寓謀,兇醜僣逆,未嘗不先事啟沃,亟申幽贊,故特加紫绶,以大公侯之封。
而确固黃中,不乘軒冕之賞,可謂德博而施,道尊而光者也。
适來無迹,為夫子之時;迩去無恡,為夫子之順。
歲在鹑尾,月鹑火是也。
返真懸解,翊日追贈越州都督,逾月歸藏於括蒼之山。
免朝章,從夙志也。
先生幼有奇質,長标特操,神照體外,骨秀形表。
故萬先生目之曰:子書成仙格,方自仙宮,吾将及樂為同僚也。
信哉!《易》曰:“君子或出或處。
”出者無山林之逸,處者無軒冕之貴,雖道同則應,而迹異難兼。
先生養神太和,觀妙元牝,君子或處之盛也;金印襲貴紫绶方來,君子或出之盛也。
非夫道臻博大,德合神明,其孰能與於此也?故於王室則承恩者五代,當朕時則傳道者數人,皆曰宗師,無間然矣。
夫為文者紀其實,稱德者尚其訓。
先生知餘,餘甯不述。
訓寓言而無愧,可披文而相質。
銘曰: 忽然勃然,莫不出焉。
油然浏然,莫不入焉。
百昌之源,萬化之泉。
於此觀妙,實雲列仙。
列仙伊何,銷化卻老。
觀妙伊何,豈假至道。
旁通幽贊,神變靈造。
淫詞厲階,無隐不讨。
讨逆輔順,功就佐時。
藏往察微,業與神期。
章绂加等,方來不欺。
視緣若遺,恍然我思。
大有元吉,黃中通理。
默仙委<蟲允>,元達無已。
葉縣凫飛,遼城鶴止。
元風盛烈,郁乎千祀。
開元二十七年歲在己卯十二月己未朔二十六日,乘化而往,彼則悠哉。
不忘舊情,紀諸事迹。
仙山海畔,碑石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