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五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謝安遊集之日,辄開筵待之。
甯康初,以胤為中書侍郎、關内侯。
孝武帝嘗講《孝經》,仆射謝安侍坐,尚書陸納侍講,侍中卞眈執讀,黃門侍郎謝石、吏部郎袁宏執經,胤與丹陽尹王混擿句,時論榮之。
累遷侍中。
太元中,增置太學生百人,以胤領國子博士。
其後年,議郊廟明堂之事,胤以“明堂之制既甚難詳,且樂主于和,禮主于敬,故質文不同,音器亦殊。
既茅茨廣廈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範而不弘本順時乎!九服鹹甯,四野無塵,然後明堂辟雍可光而修之。
”時從其議。
又遷骠騎長史、太常,進爵臨湘侯,以疾去職。
俄為護軍将軍。
時王國寶谄于會稽王道子,諷八坐啟以道子為丞相,加殊禮。
胤曰:“此乃成王所以尊周公也。
今主上當陽,非成王之地,相王在位,豈得為周公乎!望實二三,并不宜爾,必大忤上意。
”乃稱疾不署其事。
疏奏,帝大怒,而甚嘉胤。
隆安初,為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辭疾不拜。
加輔國将軍、丹陽尹。
頃之,遷吏部尚書。
元顯有過,胤與江績密言于道子,将奏之,事洩,元顯逼令自裁。
俄而胤卒,朝廷傷之。
殷顗,字伯通,陳郡人也。
祖融,太常卿。
父康,吳興太守。
顗性通率,有才氣,少與從弟仲堪俱知名。
太元中,以中書郎擢為南蠻校尉。
莅職清明,政績肅舉。
及仲堪得王恭書,将興兵内伐,告顗,欲同舉。
顗不平之,曰:“夫人臣之義,慎保所守。
朝廷是非,宰輔之務,豈籓屏之所圖也。
晉陽之事,宜所不豫。
”仲堪要之轉切,顗怒曰:“吾進不敢同,退不敢異。
”仲堪以為恨。
猶密谏仲堪,辭甚切至。
仲堪既貴,素情亦殊,而志望無厭,謂顗言為非。
顗見江績亦以正直為仲堪所斥,知仲堪當逐異己,樹置所親,因出行散,托疾不還。
仲堪聞其病,出省之,謂顗曰:“兄病殊為可憂。
”顗曰:“我病不過身死,但汝病在滅門,幸熟為慮,勿以我為念也。
”仲堪不從,卒與楊佺期、桓玄同下。
顗遂以憂卒。
隆安中,诏曰:“故南蠻校尉殷顗忠績未融,奄焉隕喪,可贈冠軍将軍。
”弟仲文、叔獻别有傳。
王雅,字茂達,東海郯人,魏衛将軍肅之曾孫也。
祖隆,後将軍。
父景,大鴻胪。
雅少知名,州檄主簿,舉秀才,除郎中,出補永興令,以幹理著稱。
累遷尚書左右丞,曆廷尉、侍中、左衛将軍、丹陽尹,領太子左衛率。
雅性好接下,敬慎奉公,孝武帝深加禮遇,雖在外職,侍見甚數,朝廷大事多參謀議。
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舉觞,其見重如此。
然任遇有過其才,時人被以佞幸之目。
帝起清暑殿于後宮,開北上閣,出華林園,與美人張氏同遊止,惟雅與焉。
會稽王道子領太子太傅,以雅為太子少傅。
時王珣兒婚,賓客車騎甚衆,會聞雅拜少傅,回詣雅者過半。
時風俗頹弊,無複廉恥。
然少傅之任,朝望屬珣,珣亦頗以自幸。
及中诏用雅,衆遂赴雅焉。
将拜,遇雨,請以傘入。
王珣不許之,因冒雨而拜。
雅既貴幸,威權甚震,門下車騎常數百,而善應接,傾心禮之。
帝以道子無社稷器幹,慮晏駕之後皇室傾危,乃選時望以為籓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先以訪雅。
雅以恭等無當世之才,不可大任,從從容曰:“王恭風神簡貴,志氣方嚴,既居外戚之重,當親賢之寄,然其禀性峻隘,無所苞容,執自是之操,無守節之志。
仲堪雖謹于細行,以文義著稱,亦無弘量,且幹略不長。
若委以連率之重,據形勝之地,今四海無事,足能守職,若道不常隆,必為亂階矣。
”帝以恭等為當時秀望,謂雅疾其勝己,故不從。
二人皆被升用,其後竟敗,有識之士稱其知人。
遷領軍、尚書、散騎常侍,方大崇進之,将參副相之重,而帝崩,倉卒不獲顧命。
雅素被優遇,一旦失權,又以朝廷方亂,内外攜離,但慎默而已,無所辯正。
雖在孝武世,亦不能犯顔廷争,凡所謀谟,唯唯而已。
尋遷左仆射。
隆安四年卒,時年六十七。
追贈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長子準之,散騎侍郎。
次協之,黃門。
次少卿,侍中。
并有士操,立名于世雲。
史臣曰:爰在中興,玄風滋扇,溺王綱于拱默,撓國步于清虛,骨鲠蹇谔之風蓋亦微矣。
而君孝固情禮而違顯命,山甫獻誠谠而振頹風,彥叔之兵謀,道載之正谏,洋洋盈耳,有足可稱。
灌不屈節于權臣,績敢危言于賊将,道子殊物之禮,車胤沮之無懼心,仲堪反常之舉,殷顗折之以正色,求諸古烈,何以加焉!山松悅哀挽于軒冕之辰,彥道歡博徒于衰绖之日,天心已喪,其能濟乎!旋及于促齡,俄緻于非命,宜哉! 贊曰:顧生軌物,屢申誠谠。
袁子崇儒,拯斯頹喪。
逌績剛蹇,車殷忠壯。
睠言遺直,莫之能尚。
甯康初,以胤為中書侍郎、關内侯。
孝武帝嘗講《孝經》,仆射謝安侍坐,尚書陸納侍講,侍中卞眈執讀,黃門侍郎謝石、吏部郎袁宏執經,胤與丹陽尹王混擿句,時論榮之。
累遷侍中。
太元中,增置太學生百人,以胤領國子博士。
其後年,議郊廟明堂之事,胤以“明堂之制既甚難詳,且樂主于和,禮主于敬,故質文不同,音器亦殊。
既茅茨廣廈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範而不弘本順時乎!九服鹹甯,四野無塵,然後明堂辟雍可光而修之。
”時從其議。
又遷骠騎長史、太常,進爵臨湘侯,以疾去職。
俄為護軍将軍。
時王國寶谄于會稽王道子,諷八坐啟以道子為丞相,加殊禮。
胤曰:“此乃成王所以尊周公也。
今主上當陽,非成王之地,相王在位,豈得為周公乎!望實二三,并不宜爾,必大忤上意。
”乃稱疾不署其事。
疏奏,帝大怒,而甚嘉胤。
隆安初,為吳興太守,秩中二千石,辭疾不拜。
加輔國将軍、丹陽尹。
頃之,遷吏部尚書。
元顯有過,胤與江績密言于道子,将奏之,事洩,元顯逼令自裁。
俄而胤卒,朝廷傷之。
殷顗,字伯通,陳郡人也。
祖融,太常卿。
父康,吳興太守。
顗性通率,有才氣,少與從弟仲堪俱知名。
太元中,以中書郎擢為南蠻校尉。
莅職清明,政績肅舉。
及仲堪得王恭書,将興兵内伐,告顗,欲同舉。
顗不平之,曰:“夫人臣之義,慎保所守。
朝廷是非,宰輔之務,豈籓屏之所圖也。
晉陽之事,宜所不豫。
”仲堪要之轉切,顗怒曰:“吾進不敢同,退不敢異。
”仲堪以為恨。
猶密谏仲堪,辭甚切至。
仲堪既貴,素情亦殊,而志望無厭,謂顗言為非。
顗見江績亦以正直為仲堪所斥,知仲堪當逐異己,樹置所親,因出行散,托疾不還。
仲堪聞其病,出省之,謂顗曰:“兄病殊為可憂。
”顗曰:“我病不過身死,但汝病在滅門,幸熟為慮,勿以我為念也。
”仲堪不從,卒與楊佺期、桓玄同下。
顗遂以憂卒。
隆安中,诏曰:“故南蠻校尉殷顗忠績未融,奄焉隕喪,可贈冠軍将軍。
”弟仲文、叔獻别有傳。
王雅,字茂達,東海郯人,魏衛将軍肅之曾孫也。
祖隆,後将軍。
父景,大鴻胪。
雅少知名,州檄主簿,舉秀才,除郎中,出補永興令,以幹理著稱。
累遷尚書左右丞,曆廷尉、侍中、左衛将軍、丹陽尹,領太子左衛率。
雅性好接下,敬慎奉公,孝武帝深加禮遇,雖在外職,侍見甚數,朝廷大事多參謀議。
帝每置酒宴集,雅未至,不先舉觞,其見重如此。
然任遇有過其才,時人被以佞幸之目。
帝起清暑殿于後宮,開北上閣,出華林園,與美人張氏同遊止,惟雅與焉。
會稽王道子領太子太傅,以雅為太子少傅。
時王珣兒婚,賓客車騎甚衆,會聞雅拜少傅,回詣雅者過半。
時風俗頹弊,無複廉恥。
然少傅之任,朝望屬珣,珣亦頗以自幸。
及中诏用雅,衆遂赴雅焉。
将拜,遇雨,請以傘入。
王珣不許之,因冒雨而拜。
雅既貴幸,威權甚震,門下車騎常數百,而善應接,傾心禮之。
帝以道子無社稷器幹,慮晏駕之後皇室傾危,乃選時望以為籓屏,将擢王恭、殷仲堪等,先以訪雅。
雅以恭等無當世之才,不可大任,從從容曰:“王恭風神簡貴,志氣方嚴,既居外戚之重,當親賢之寄,然其禀性峻隘,無所苞容,執自是之操,無守節之志。
仲堪雖謹于細行,以文義著稱,亦無弘量,且幹略不長。
若委以連率之重,據形勝之地,今四海無事,足能守職,若道不常隆,必為亂階矣。
”帝以恭等為當時秀望,謂雅疾其勝己,故不從。
二人皆被升用,其後竟敗,有識之士稱其知人。
遷領軍、尚書、散騎常侍,方大崇進之,将參副相之重,而帝崩,倉卒不獲顧命。
雅素被優遇,一旦失權,又以朝廷方亂,内外攜離,但慎默而已,無所辯正。
雖在孝武世,亦不能犯顔廷争,凡所謀谟,唯唯而已。
尋遷左仆射。
隆安四年卒,時年六十七。
追贈光祿大夫、儀同三司。
長子準之,散騎侍郎。
次協之,黃門。
次少卿,侍中。
并有士操,立名于世雲。
史臣曰:爰在中興,玄風滋扇,溺王綱于拱默,撓國步于清虛,骨鲠蹇谔之風蓋亦微矣。
而君孝固情禮而違顯命,山甫獻誠谠而振頹風,彥叔之兵謀,道載之正谏,洋洋盈耳,有足可稱。
灌不屈節于權臣,績敢危言于賊将,道子殊物之禮,車胤沮之無懼心,仲堪反常之舉,殷顗折之以正色,求諸古烈,何以加焉!山松悅哀挽于軒冕之辰,彥道歡博徒于衰绖之日,天心已喪,其能濟乎!旋及于促齡,俄緻于非命,宜哉! 贊曰:顧生軌物,屢申誠谠。
袁子崇儒,拯斯頹喪。
逌績剛蹇,車殷忠壯。
睠言遺直,莫之能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