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五十一

關燈
初,伊有馬步铠六百領,豫為表,令死乃上之。

    表曰:“臣過蒙殊寵,受任西籓。

    淮南之捷,逆兵奔北,人馬器铠,随處放散。

    于時收拾敗破,不足貫連。

    比年營繕,并已修整。

    今六合雖一,餘燼未滅,臣不以朽邁,猶欲輸效力命,仰報皇恩。

    此志永絕,銜恨泉壤。

    謹奉輸馬具裝百具、步铠五百領,并在尋陽,請勒所屬領受。

    ”诏曰:“伊忠誠不遂,益以傷懷,仍受其所上之铠。

    ”  子肅之嗣。

    卒,子陵嗣。

    宋受禅,國除。

    伊弟不才,亦有将略。

    讨孫恩,至冠軍将軍。

      硃伺,字仲文,安陸人。

    少為吳牙門将陶丹給使。

    吳平,内徙江夏。

    伺有武勇,而讷口,不知書,為郡将督,見鄉裡士大夫,揖稱名而已。

    及為将,遂以謙恭稱。

    張昌之逆,太守弓欽走滠口,伺與同輩郴寶、布興合衆讨之,不克,乃與欽奔武昌。

    後更率部黨攻滅之。

    轉騎部曲督,加綏夷都尉。

    伺部曲等以諸縣附昌,惟本部唱義讨逆,逆順有嫌,求别立縣,因此遂割安陸東界為滠陽縣而貫焉。

     其後陳敏作亂,陶侃時鎮江夏,以伺能水戰,曉作舟艦,乃遣作大艦,署為左甄,據江口,摧破敏前鋒。

    敏弟恢稱荊州刺史,在武昌,侃率伺及諸軍進讨,破之。

    敏、恢既平,伺以功封亭侯,領騎督。

    時西陽夷賊抄掠江夏,太守楊珉每請督将議距賊之計,伺獨不言。

    珉曰:“硃将軍何以不言?”伺答曰:“諸人以舌擊賊,伺惟以力耳。

    ”珉又問:“将軍前後擊賊,何以每得勝邪?”伺曰:“兩敵共對,惟當忍之。

    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勝耳。

    ”珉大笑。

     永嘉中,石勒破江夏,伺與楊珉走夏口。

    及陶侃來戍夏口,伺依之,加明威将軍。

    随侃讨杜弢,有殊功,語在侃傳。

    夏口之戰,伺用鐵面自衛,以弩的射賊大帥數人,皆殺之。

    賊挽船上岸,于水邊作陣。

    伺逐水上下以邀之,箭中其胫,氣色不變。

    諸軍尋至,賊潰,追擊之,皆棄船投水,死者太半。

    賊夜還長沙,伺追蒲圻,不及而反。

    加威遠将軍,赤幢曲蓋。

     建興中,陳聲率諸無賴二千餘家斷江抄掠,侃遣伺為督護讨聲。

    聲衆雖少,伺容之不擊,求遣弟詣侃降,伺外許之。

    及聲去,伺乃遣勁勇要聲弟斬之,潛軍襲聲。

    聲正旦并出祭祀飲食,伺軍入其門方覺。

    聲将閻晉、鄭進皆死戰,伺軍人多傷,乃還營。

    聲東走,保董城。

    伺又率諸軍圍守之,遂重柴繞城,作高橹,以勁弩下射之,又斷其水道。

    城中無水,殺牛飲血。

    閻晉,聲婦弟也,乃斬聲首出降。

    又以平蜀賊襲高之功,加伺廣威将軍,領竟陵内史。

     時王敦欲用從弟暠代侃為荊州,侃故将鄭攀、馬俊等乞侃于敦,敦不許。

    攀等以侃始滅大賊,人皆樂附,又以暠忌戾難事,謀共距之。

    遂屯結涢口,遣使告伺。

    伺外許之,而稱疾不赴。

    攀等遂進距暠。

    既而士衆疑阻,複散還橫桑口,欲入杜曾。

    時硃軌、趙誘、李桓率衆将擊之,攀等懼誅,以司馬孫景造謀距暠,因斬之,降軌等。

     廙将西出,遣長史劉浚留鎮揚口壘。

    時杜曾會請讨第五猗于襄陽,伺謂廙曰:“曾是猾賊,外示西還,以疑衆心,欲誘引官軍使西,然後兼道襲揚口耳。

    宜大部分,未可便西。

    ”廙性矜厲自用,兼以伺老怯難信,遂西行。

    曾等果馳還。

    廙乃遣伺歸,裁至壘,即為曾等所圍。

    劉浚以壘北門危,欲令伺守之。

    或說浚雲:“伺與鄭攀同者。

    ”乃轉守南門。

    賊知之,攻其北門。

    時鄭攀黨馬俊等亦來攻壘,俊妻子先在壘内,或請皮其面以示之。

    伺曰:“殺其妻子,未能解圍,但益其怒耳。

    ”乃止。

    伺常所調弩忽噤不發,伺甚惡之。

    及賊攻陷北門,伺被傷退入船。

    初,浚開諸船底,以木掩之,名為船械。

    伺既入,賊舉鋋摘伺,伺逆接得鋋,反以摘賊。

    賊走上船屋,大喚雲:“賊帥在此!”伺從船底沈行五十步,乃免。

    遇醫療,創小差。

    杜曾遣說伺雲:“馬俊等感卿恩,妻孥得活。

    盡以卿家外内百口付俊,俊已盡心收視,卿可來也。

    ”伺答曰:“賊無白首者,今吾年六十餘,不能複與卿作賊。

    吾死,當歸南,妻子付汝。

    ”乃還甑山。

    時王暠與李桓、杜曾相持,累戰甑山下。

    軍士數驚喚雲:“賊欲至!”伺驚創而卒。

    因葬甑山。

     毛寶,字碩真,荥陽陽武人也。

    王敦以為臨湘令。

    敦卒,為溫峤平南參軍。

    蘇峻作逆,峤将赴難,而征西将軍陶侃懷疑不從。

    峤屢說不能回,更遣使順侃意曰:“仁公且守,仆宜先下。

    ”遣信已二日,會寶别使還,聞之,說峤曰:“凡舉大事,當與天下共同,衆克在和,不聞有異。

    假令可疑,猶當外示不覺,況自作疑耶!便宜急追信,改舊書,說必應俱征。

    若不及前信,宜更遣使。

    ”峤意悟,即追信改書,侃果共征峻。

    寶領千人為峤前鋒,俱次茄子浦。

     初,峤以南軍習水,峻軍便步,欲以所長制之,宜令三軍,有上岸者死。

    時蘇峻送米萬斛饋祖約、約遣司馬桓撫等迎之。

    寶告其衆曰:“兵法,軍令有所不從,豈可不上岸邪!”乃設變力戰,悉獲其米,虜殺萬計,約用大饑。

    峤嘉其勳,上為廬江太守。

     約遣祖煥、桓撫等欲襲湓口,陶侃将自擊之,寶曰:“義軍恃公,公不可動,寶請讨之。

    ”侃顧謂坐客曰:“此年少言可用也。

    ”乃使寶行。

    先是,桓宣背約,南屯馬頭山,為煥、撫所攻,求救于寶。

    寶衆以宣本是約黨,疑之。

    宣遣子戎重請,寶即随戎赴之。

    未至,而賊已與宣戰。

    寶軍懸兵少,器杖濫惡,大為煥、撫所破。

    寶中箭,貫髀徹鞍,使人蹋鞍拔箭,血流滿靴,夜奔船所百餘裡,望星而行。

    到,先哭戰亡将士,洗瘡訖,夜還救宣。

    寶至宣營,而煥、撫亦退。

    寶進攻祖約,軍次東關,破合肥,尋召歸石頭。

    陶侃、溫峤未能破賊,侃欲率衆南還。

    寶謂峤曰:“下官能留之。

    ”乃往說侃曰:“公本應領蕪湖,為南北勢援,前既已下,勢不可還。

    且軍政有進無退,非直整齊三軍,示衆必死而已,亦謂退無所據,終至滅亡。

    往者杜弢非不強盛,公竟滅之,何至于峻獨不可破邪!賊亦畏死,非皆勇健,公可試與寶兵,使上岸斷賊資糧,出其不意,使賊困蹙。

    若寶不立效,然後公去,人心不恨。

    ”侃然之,加寶督護。

    寶燒峻句容、湖孰積聚,峻頗乏食,侃遂留不去。

     峻既死,匡術以苑城降。

    侃使寶守南城,鄧嶽守西城。

    賊遣韓晃攻之,寶登城射殺數十人。

    晃問寶曰:“君是毛廬江邪?”寶曰:“是。

    ”晃曰:“君名壯勇,何不出鬥!”寶曰:“君若健将,何不入鬥!”晃笑而退。

    賊平,封州陵縣開國侯,千六百戶。

     庾亮西鎮,請為輔國将軍、江夏相、督随義陽二郡,鎮上明。

    又進南中郎。

    随亮讨郭默。

    默平,與亮司馬王愆期救桓宣于章山,擊賊将石遇,破之,進征虜将軍。

    亮謀北伐,上疏解豫州,請以授寶。

    于是诏以寶監揚州之江西諸軍事、豫州刺史,将軍如故,與西陽太守樊峻以萬人守邾城。

    石季龍惡之,乃遣其子鑒與其将夔安、李菟等五萬人來寇,張狢渡二萬騎攻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