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九

關燈
、孫登、嵇康四隐四顯為《八賢論》,其旨以處者為優,出者為劣,以示孫綽。

    綽與往反,以體公識遠者則出處同歸。

    嘗與蔡系送客于征虜亭,與系争言。

    系推萬落床,冠帽傾脫。

    萬徐拂衣就席,神意自若,坐定,謂系曰:“卿幾壞我面。

    ”系曰:“本不為卿面計。

    ”然俱不以介意,時亦以此稱之。

     弱冠,辟司徒掾,遷右西屬,不就。

    簡文帝作相,聞其名,召為撫軍從事中郎。

    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

    既見,與帝共談移日。

    太原王述,萬之妻父也,為揚州刺史。

    萬嘗衣白綸巾,乘平肩輿,徑至聽事前,謂述曰:“人言君侯癡,君侯信自癡。

    ”述曰:“非無此論,但晚合耳。

    ”萬再遷豫州刺史、領淮南太守、監司豫冀并四州軍事、假節。

    王羲之與桓溫箋曰:“謝萬才流經通,處廊廟,參諷議,故是後來一器。

    而今屈其邁往之氣,以俯順荒餘,近是違才易務矣。

    ”溫不從。

     萬既受任北征,矜豪傲物,嘗以嘯詠自高,未嘗撫衆。

    兄安深憂之,自隊主将帥已下,安無不慰勉。

    謂萬曰:“汝為元帥,諸将宜數接對,以悅其心,豈有傲誕若斯而能濟事也!”萬乃召集諸将,都無所說,直以如意指四坐雲:“諸将皆勁卒。

    ”諸将益恨之。

    既而先遣征虜将軍劉建修治馬頭城池,自率衆入渦颍,以援洛陽。

    北中郎将郗昙以疾病退還彭城,萬以為賊盛緻退,便引軍還,衆遂潰散,狼狽單歸,廢為庶人。

    後複以為散騎常侍,會卒,時年四十二,因以為贈。

     子韶,字穆度,少有名。

    時謝氏憂彥秀者,稱封、胡、羯、末。

    封謂韶,胡謂主朗,羯謂玄,末謂川,皆其小字也。

    韶、朗、川并早卒,惟玄以功名終,韶至車騎司馬。

    韶子恩,字景伯,宏達有遠略,韶為黃門郎、武昌太守。

    恩三子、曜、弘微,皆曆顯位。

      朗字長度。

    父據,早卒。

    朗善言玄理,文義豔發,名亞于玄。

    總角時,病新起,體甚赢,未堪勞,于叔父安前與沙門支遁朗論,遂至相苦。

    其母王氏再遣信令還,安欲留,使竟論,王氏因出雲:“新婦少遭艱難,一生所寄惟在此兒。

    ”遂流涕攜朗去。

    安謂坐客曰:“家嫂辭情慷慨,恨不使朝士見之。

    ”朗終于東陽太守。

      子重,字景重,明秀有才名,為會稽王道子骠騎長史。

    嘗因侍坐,于時月夜明淨,道子歎以為佳。

    重率爾曰:“意謂乃不如微雲點綴。

    ”道子因戲重曰:“卿居心不淨,乃複強欲滓穢太清邪!” 子絢,字宣映,曾于公坐戲調,無禮于其舅袁湛。

    湛甚不堪之,謂曰:“汝父昔已輕舅,汝今複來加我,可謂世無渭陽情也。

    ”絢父重,即王胡之外孫,與舅亦有不協之論,湛故有此及雲。

     石字石奴。

    初拜秘書郎,累遷尚書仆射。

    征句難,以勳封興平縣伯。

    淮肥之役,诏石解仆射,以将軍假節征讨大都督,與兄子玄、琰破苻堅。

    先是,童謠雲:“誰謂爾堅石打碎。

    ”故桓豁皆以“石”名子,以邀功焉。

    堅之敗也,雖功始牢之,而成于玄、琰,然石時實為都督焉。

    遷中軍将軍、尚書令,更封南康郡公。

    于時學校陵遲,石上疏請興複國學,以訓胄子,班下州郡,普修鄉校。

    疏奏,孝武帝納焉。

     兄安薨,石遷衛将軍,加散騎常侍。

    以公事與吏部郎王恭互相短長,恭甚忿恨,自陳褊厄不允,且疾源深固,乞還私門。

    石亦上疏遜位。

    有司奏,石辄去職,免官。

    诏曰:“石以疾求退,豈準之常制!其喻令還。

    ”歲餘不起。

    表十餘上,帝不許。

    石乞依故尚書令王彪之例,于府綜攝,诏聽之。

    疾笃,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加鼓吹,未拜,卒,時年六十二。

     石少患面創,療之莫愈,乃自匿。

    夜有物來舐其瘡,随舐随差,舐處甚白,故世呼為謝白面。

    石在職務存文刻,既無他才望,直以宰相弟兼有大才,遂居清顯,而聚斂無餍,取譏當世。

    追贈司空,禮官議谥,博士範弘之議谥曰襄墨公,語在弘之傳。

    朝議不從,單谥曰襄。

     子汪嗣,早卒。

    汪從兄沖以子明慧嗣,為孫恩所害。

    明慧從兄喻複以子暠嗣。

    宋受禅,國除。

     邈字茂度。

    父鐵,永嘉太守。

    邈性剛鲠,無所屈撓,頗有理識。

    累遷侍中。

    時孝武帝觞樂之後多賜侍臣文诏,辭義有不雅者,邈辄焚毀之,其他侍臣被诏者或宣揚之,故論者以此多邈。

    後為吳興太守。

    孫恩之亂,為賊胡桀、郜骠等所執,害之。

    賊逼令北面,邈厲聲曰:“我不得罪天子,何北面之有!”遂害之。

    邈妻郗氏,甚妒。

    邈先娶妾,郗氏怨怼,與邈書告絕。

    邈以其書非婦人詞,疑其門下生仇玄達為之作,遂斥玄達。

    玄達怒,遂投孫恩,并害邈兄弟,竟至滅門。

     史臣曰:建元之後,時政多虞,巨猾陸梁,權臣橫恣。

    其有兼将相于中外,系存亡于社稷,負扆資之以端拱,鑿井賴之以晏安者,其惟謝氏乎!簡侯任總中台,效彰分阃;正議雲唱,喪禮堕而複弘;遺音既補,雅樂缺而還備。

    君子哉,斯人也!文靖始居塵外,高謝人間,嘯詠山林,浮泛江海,當此之時,蕭然有陵霞之緻。

    暨于褫薜蘿而襲硃組,去衡泌而踐丹墀,庶績于是用康,彜倫以之載穆。

    苻堅百萬之衆已瞰吳江,桓溫九五之心将移晉鼎,衣冠易慮,遠迩崩心。

    從容而杜奸謀,宴衎而清群寇,宸居獲太山之固,惟揚去累卵之危,斯為盛矣。

    然激繁會于期服之辰,敦一歡于百金之費,廢禮于偷薄之俗,崇侈于耕戰之秋,雖欲混哀樂而同歸,齊奢儉于一緻,而不知頹風已扇,雅道日淪,國之儀刑,豈期若是!琰稱貞幹,卒以忠勇垂名;混曰風流,竟以文詞獲譽:并階時宰,無堕家風。

    奕萬以放肆為高,石奴以褊濁興累,雖曰微颣,猶稱名實。

    康樂才兼文武,志存匡濟,淮肥之役,勍寇望之而土崩;渦颍之師,中州應之而席卷。

    方欲西平鞏洛,北定幽燕,廟算有遺,良圖不果,降齡何促,功敗垂成,拊其遺文,經綸遠矣。

     贊曰:安西英爽,才兼辯博。

    宣力方鎮,流聲台閣。

    太保沈浮,曠若虛舟。

    任高百辟,情惟一丘。

    琰邈忠壯,奕萬虛放。

    為龍為光,或卿或将。

    偉哉獻武,功宣授斧。

    克翦兇渠,幾清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