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嶽為賈充婦《宜城宣君诔》雲:‘昔在武侯,喪禮殊倫。
伉俪一體,朝儀則均。
’謂宜資給葬,悉依太傅故事。
”先是,王珣娶萬女,珣弟珉娶安女,并不終,由是與謝氏有隙。
珣時為仆射,猶以前憾緩其事。
琰聞恥之,遂自造辒辌車以葬,議者譏之。
太元末,為護軍将軍,加右将軍。
會稽王道子以為司馬,右将軍如故。
王恭舉兵,假琰節,都督前鋒軍事。
恭平,遷衛将軍、徐州刺史、假節。
孫恩作亂,加督吳興、義興二郡軍事,讨恩。
至義興,斬賊許允之,迎太守魏鄢還郡。
進讨吳興賊丘尪,破之。
又诏琰與輔國将軍劉牢之俱讨孫恩。
恩逃于海島,朝廷憂之,以琰為會稽内史、都督五郡軍事,本官并如故。
琰既以資望鎮越土,議者謂無複東顧之虞。
及至郡,無綏撫之能,而不為武備。
将帥皆谏曰:“強賊在海,伺人形便,宜振揚仁風,開其自新之路。
”琰曰:“苻堅百萬,尚送死淮南,況孫恩奔衄歸海,何能複出!若其複至,正是天不養國賊,令速就戮耳。
”遂不從其言。
恩後果複寇浃口,入餘姚,破上虞,進及邢浦,去山陰北三十五裡。
琰遣參軍劉宣之距破恩。
既而上黨太守張虔碩戰敗,群賊銳進,人情震駭,鹹以宜持重嚴備,且列水軍于南湖,分兵設伏以待之。
琰不聽。
賊既至,尚未食,琰曰:“要當先滅此寇而後食也。
”跨馬而出。
廣武将軍桓寶為前鋒,摧鋒陷陣,殺賊甚多,而塘路迮狹,琰軍魚貫而前,賊于艦中傍射之,前後斷絕。
琰至千秋亭,敗績。
琰帳下都督張猛于後斫琰馬,琰堕地,與二子肇、峻俱被害,寶亦死之。
後劉裕左裡之捷,生擒猛,送琰小子混,混刳肝生食之。
诏以琰父子隕于君親,忠孝萃于一門,贈琰侍中、司空,谥曰忠肅。
三子:肇、峻、混。
肇曆骠騎參軍,峻以琰勳封建昌侯。
及沒于賊,诏贈肇散騎常侍,峻散騎侍郎。
混字叔源。
少有美譽,善屬文。
初,孝武帝為晉陵公主求婿,謂王珣曰:“主婿但如劉真長、王子敬便足。
如王處仲、桓元子誠可,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
”珣對曰:“謝混雖不及真長,不減子敬。
”帝曰:“如此便足。
”未幾,帝崩,袁山松欲以女妻之,珣曰:“卿莫近禁脔。
”初,元帝始鎮建業,公私窘罄,每得一?,以為珍膳,項上一脔尤美,辄以薦帝,群下未嘗敢食,于時呼為“禁脔”,故珣因以為戲。
混竟尚主,襲父爵。
桓玄嘗欲以安宅為營,混曰:“召伯之仁,猶惠及甘棠;文靖之德,更不保五畝之宅邪?”玄聞,慚而止。
曆中書令、中領軍、尚書左仆射、領選。
以黨劉毅誅,國除。
及宋受禅,謝晦謂劉裕曰:“陛下應天受命,登壇日恨不得謝益壽奉玺绂。
”裕亦歎曰:“吾甚恨之,使後生不得見其風流!”益壽,混小字也。
奕字無奕,少有名譽。
初為剡令,有老人犯法,奕以醇酒飲之,醉猶未已。
安時年七八歲,在奕膝邊,谏止之。
奕為改容,遣之。
與桓溫善。
溫辟為安西司馬,猶推布衣好。
在溫坐,岸帻笑詠,無異常日。
桓溫曰:“我方外司馬。
”奕每因酒,無複朝廷禮,嘗逼溫飲,溫走入南康主門避之。
主曰:“君若無狂司馬,我何由得相見!”奕遂攜酒就聽事,引溫一兵帥共飲,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
”溫不之責。
從兄尚有德政,既卒,為西蕃所思,朝議以奕立行有素,必能嗣尚事,乃遷都督豫司冀并四州軍事、安西将軍、豫州刺史、假節。
未幾。
卒官,贈鎮西将軍。
三子:泉、靖、玄。
泉早有名譽,曆義興太守。
靖官至太常。
玄字幼度。
少穎悟,與從兄朗俱為叔父安所器重。
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
”安悅。
玄少好佩紫羅香囊,安患之,而不欲傷其意,因戲賭取,即焚之,于此遂止。
及長,有經國才略,屢辟不起。
後與王珣俱被桓溫辟為掾,并禮重之。
轉征西将軍桓豁司馬、領南郡相、監北征諸軍事。
于時苻堅強盛,邊境數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鎮禦北方者,安乃以玄應舉。
中書郎郗超雖素與玄不善,聞而歎之,曰:“安違衆舉親,明也。
玄必不負舉,才也。
”時鹹以為不然。
超曰:“吾嘗與玄共在桓公府,見其使才,雖履屐間亦得其任,所以知之。
”于是征還,拜建武将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
時苻堅遣軍圍襄陽,車騎将軍桓沖禦之。
诏玄發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謙遊軍淮泗,以為形援。
襄陽既沒,堅将彭超攻龍骧将軍戴逯于彭城。
玄率東莞太守高衡、後軍将軍何謙次于泗口,欲遣間使報逯,令知救至,其道無由。
小将田泓請行,乃沒水潛行,将趣城,為賊所獲。
賊厚賂泓,使雲“南軍已敗”。
泓僞許之。
既而告城中曰:“南軍垂至,我單行來報,為賊所得,勉之!”遂遇害。
時彭超置辎重于留城,玄乃揚聲遣謙等向留城。
超聞之,還保辎重。
謙馳進,解彭城圍。
超複進軍南侵,堅将句難、毛當自襄陽來會。
超圍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有衆六萬。
诏征虜将軍謝石率水軍次塗中,右衛将軍毛安之、遊擊将軍河間王昙之、淮南太守楊廣、宣城内史丘準次堂邑。
既而盱眙城陷,高密内史毛藻沒,安之等軍人相驚,遂各散退,朝廷震動。
玄于是自廣陵西讨難等。
何謙解田洛圍,進據白馬,與賊大戰,破之,斬其僞将都顔。
因複進擊,又破之。
斬其僞将邵保。
超、難引退。
玄率何謙、戴逯、田洛追之,戰于君川,複大破之。
玄參軍劉牢之攻破浮航及白船,督護諸葛侃、單父令李都又破其運艦。
難等相率北走,僅以身免。
于是罷彭城、下邳二戍。
诏遣殿中将軍慰勞,進号冠軍,加領徐州刺史,還于廣陵,以功封東興縣侯。
及苻堅自率兵次于項城,衆号百萬,而涼州之師始達鹹陽,蜀漢順流,幽并系至。
先遣苻融、慕容?、張蚝、苻方等至颍口,梁成、王顯等屯洛澗。
诏以玄為前鋒、都督徐兗青三州揚州之晉陵幽州之燕國諸軍事,與叔父征虜将軍石、從弟輔國将軍琰、西中
伉俪一體,朝儀則均。
’謂宜資給葬,悉依太傅故事。
”先是,王珣娶萬女,珣弟珉娶安女,并不終,由是與謝氏有隙。
珣時為仆射,猶以前憾緩其事。
琰聞恥之,遂自造辒辌車以葬,議者譏之。
太元末,為護軍将軍,加右将軍。
會稽王道子以為司馬,右将軍如故。
王恭舉兵,假琰節,都督前鋒軍事。
恭平,遷衛将軍、徐州刺史、假節。
孫恩作亂,加督吳興、義興二郡軍事,讨恩。
至義興,斬賊許允之,迎太守魏鄢還郡。
進讨吳興賊丘尪,破之。
又诏琰與輔國将軍劉牢之俱讨孫恩。
恩逃于海島,朝廷憂之,以琰為會稽内史、都督五郡軍事,本官并如故。
琰既以資望鎮越土,議者謂無複東顧之虞。
及至郡,無綏撫之能,而不為武備。
将帥皆谏曰:“強賊在海,伺人形便,宜振揚仁風,開其自新之路。
”琰曰:“苻堅百萬,尚送死淮南,況孫恩奔衄歸海,何能複出!若其複至,正是天不養國賊,令速就戮耳。
”遂不從其言。
恩後果複寇浃口,入餘姚,破上虞,進及邢浦,去山陰北三十五裡。
琰遣參軍劉宣之距破恩。
既而上黨太守張虔碩戰敗,群賊銳進,人情震駭,鹹以宜持重嚴備,且列水軍于南湖,分兵設伏以待之。
琰不聽。
賊既至,尚未食,琰曰:“要當先滅此寇而後食也。
”跨馬而出。
廣武将軍桓寶為前鋒,摧鋒陷陣,殺賊甚多,而塘路迮狹,琰軍魚貫而前,賊于艦中傍射之,前後斷絕。
琰至千秋亭,敗績。
琰帳下都督張猛于後斫琰馬,琰堕地,與二子肇、峻俱被害,寶亦死之。
後劉裕左裡之捷,生擒猛,送琰小子混,混刳肝生食之。
诏以琰父子隕于君親,忠孝萃于一門,贈琰侍中、司空,谥曰忠肅。
三子:肇、峻、混。
肇曆骠騎參軍,峻以琰勳封建昌侯。
及沒于賊,诏贈肇散騎常侍,峻散騎侍郎。
混字叔源。
少有美譽,善屬文。
初,孝武帝為晉陵公主求婿,謂王珣曰:“主婿但如劉真長、王子敬便足。
如王處仲、桓元子誠可,才小富貴,便豫人家事。
”珣對曰:“謝混雖不及真長,不減子敬。
”帝曰:“如此便足。
”未幾,帝崩,袁山松欲以女妻之,珣曰:“卿莫近禁脔。
”初,元帝始鎮建業,公私窘罄,每得一?,以為珍膳,項上一脔尤美,辄以薦帝,群下未嘗敢食,于時呼為“禁脔”,故珣因以為戲。
混竟尚主,襲父爵。
桓玄嘗欲以安宅為營,混曰:“召伯之仁,猶惠及甘棠;文靖之德,更不保五畝之宅邪?”玄聞,慚而止。
曆中書令、中領軍、尚書左仆射、領選。
以黨劉毅誅,國除。
及宋受禅,謝晦謂劉裕曰:“陛下應天受命,登壇日恨不得謝益壽奉玺绂。
”裕亦歎曰:“吾甚恨之,使後生不得見其風流!”益壽,混小字也。
奕字無奕,少有名譽。
初為剡令,有老人犯法,奕以醇酒飲之,醉猶未已。
安時年七八歲,在奕膝邊,谏止之。
奕為改容,遣之。
與桓溫善。
溫辟為安西司馬,猶推布衣好。
在溫坐,岸帻笑詠,無異常日。
桓溫曰:“我方外司馬。
”奕每因酒,無複朝廷禮,嘗逼溫飲,溫走入南康主門避之。
主曰:“君若無狂司馬,我何由得相見!”奕遂攜酒就聽事,引溫一兵帥共飲,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怪。
”溫不之責。
從兄尚有德政,既卒,為西蕃所思,朝議以奕立行有素,必能嗣尚事,乃遷都督豫司冀并四州軍事、安西将軍、豫州刺史、假節。
未幾。
卒官,贈鎮西将軍。
三子:泉、靖、玄。
泉早有名譽,曆義興太守。
靖官至太常。
玄字幼度。
少穎悟,與從兄朗俱為叔父安所器重。
安嘗戒約子侄,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
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
”安悅。
玄少好佩紫羅香囊,安患之,而不欲傷其意,因戲賭取,即焚之,于此遂止。
及長,有經國才略,屢辟不起。
後與王珣俱被桓溫辟為掾,并禮重之。
轉征西将軍桓豁司馬、領南郡相、監北征諸軍事。
于時苻堅強盛,邊境數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鎮禦北方者,安乃以玄應舉。
中書郎郗超雖素與玄不善,聞而歎之,曰:“安違衆舉親,明也。
玄必不負舉,才也。
”時鹹以為不然。
超曰:“吾嘗與玄共在桓公府,見其使才,雖履屐間亦得其任,所以知之。
”于是征還,拜建武将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
時苻堅遣軍圍襄陽,車騎将軍桓沖禦之。
诏玄發三州人丁,遣彭城内史何謙遊軍淮泗,以為形援。
襄陽既沒,堅将彭超攻龍骧将軍戴逯于彭城。
玄率東莞太守高衡、後軍将軍何謙次于泗口,欲遣間使報逯,令知救至,其道無由。
小将田泓請行,乃沒水潛行,将趣城,為賊所獲。
賊厚賂泓,使雲“南軍已敗”。
泓僞許之。
既而告城中曰:“南軍垂至,我單行來報,為賊所得,勉之!”遂遇害。
時彭超置辎重于留城,玄乃揚聲遣謙等向留城。
超聞之,還保辎重。
謙馳進,解彭城圍。
超複進軍南侵,堅将句難、毛當自襄陽來會。
超圍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有衆六萬。
诏征虜将軍謝石率水軍次塗中,右衛将軍毛安之、遊擊将軍河間王昙之、淮南太守楊廣、宣城内史丘準次堂邑。
既而盱眙城陷,高密内史毛藻沒,安之等軍人相驚,遂各散退,朝廷震動。
玄于是自廣陵西讨難等。
何謙解田洛圍,進據白馬,與賊大戰,破之,斬其僞将都顔。
因複進擊,又破之。
斬其僞将邵保。
超、難引退。
玄率何謙、戴逯、田洛追之,戰于君川,複大破之。
玄參軍劉牢之攻破浮航及白船,督護諸葛侃、單父令李都又破其運艦。
難等相率北走,僅以身免。
于是罷彭城、下邳二戍。
诏遣殿中将軍慰勞,進号冠軍,加領徐州刺史,還于廣陵,以功封東興縣侯。
及苻堅自率兵次于項城,衆号百萬,而涼州之師始達鹹陽,蜀漢順流,幽并系至。
先遣苻融、慕容?、張蚝、苻方等至颍口,梁成、王顯等屯洛澗。
诏以玄為前鋒、都督徐兗青三州揚州之晉陵幽州之燕國諸軍事,與叔父征虜将軍石、從弟輔國将軍琰、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