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四

關燈
心。

    臣實凡人,量無遠緻,階藉門寵,遂叨非據。

    進不能闡揚皇風,贊明其政道;退不能宣力所莅,混一華戎。

    屍素積載,庸績莫紀。

    是以敢冒成命,歸陳丹款。

    伏願陛下回神玄覽,追收謬眷,則具瞻革望,臣知所免。

    ”竟不許。

    及苻堅陷仇池,豁以新野太守吉挹行魏興太守、督護梁州五郡軍事,戍梁州。

    堅陷涪城,梁州刺史楊亮、益州刺史周仲孫并委戍奔潰。

    豁以威略不振,所在覆敗,又上疏陳謝,固辭,不拜開府。

    尋卒,時年五十八。

    贈司空,本官如故,谥曰敬。

    贈錢五十萬,布五百匹,使者持節監護喪事。

    豁時譽雖不及沖,而甚有器度。

    但遇強寇,故功業不建。

     初,豁聞符堅國中有謠雲:“誰謂爾堅石打碎。

    ”有子二十人,皆以“石”為名以應之。

    唯石虔、石秀、石民、石生、石綏、石康知名。

      石虔小字鎮惡。

    有才幹,趫捷絕倫。

    從父在荊州,于獵圍中見猛善被數箭而伏,諸督将素知其勇,戲令拔箭。

    石虔因急往,拔得一箭,猛獸跳,石虔亦跳,高于獸身,猛獸伏,複拔一箭以歸。

    從溫入關。

    沖為苻健所圍,垂沒,石虔躍馬赴之,拔沖于數萬衆之中而還,莫敢抗者。

    三軍歎息,威震敵人。

    時有患虐疾者,謂曰“桓石虔來”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見畏如此。

     初,袁真以壽陽叛,石虔以甯遠将軍、南頓太守帥諸将攻之,克其南城。

    又擊苻堅将王鑒于石橋,獲馬五百匹。

    除竟陵太守,以父憂去職。

    尋而苻堅又寇淮南,诏曰:“石虔文武器幹,禦戎有方。

    古人絕哭,金革弗避,況在餘哀,豈得辭事!可授奮威将軍、南平太守。

    ”尋進冠軍将軍。

    苻堅荊州刺史梁成、襄陽太守閻震率衆入寇竟陵,石虔與弟石民距之。

    賊阻敖水,屯管城。

    石虔設計夜渡水,既濟,賊始覺,力戰破之,進克管城,擒震,斬首七千級,俘獲萬人,馬數百匹,牛羊千頭,具裝铠三百領。

    成以輕騎走保襄陽。

    石虔複領河東太守,進據樊城,逐堅兗州刺史張崇,納降二千家而還。

    沖卒,石虔以冠軍将軍監豫州揚州五郡軍事、豫州刺史。

    尋以母憂去職。

    服阕,複本位。

    久之,命移鎮馬頭,石虔求停曆陽,許之。

     太元十三年卒,追贈右将軍。

    追論平閻震功,進爵作塘侯。

    第五子誕嗣。

    誕長兄洪,襄城太守。

    洪弟振。

     振字道全。

    少果銳,而無行。

    玄為荊州,以振為揚武将軍、淮南太守。

    轉江夏相,以兇橫見黜。

    及玄之敗也,桓謙匿于沮中,振逃于華容之沮中。

    玄先令将軍王稚徽戍巴陵,稚徽遣人報振雲:“桓欽已克京邑,馮稚等複平尋陽,劉毅諸軍并敗于中路。

    ”振大喜。

    時安帝在江陵,振乃聚黨數十人襲江陵。

    比至城,有衆二百。

    謙亦聚衆而出,遂陷江陵,迎帝于行宮。

    振聞桓升死,大怒,将肆逆于帝,謙苦禁之,乃止。

    遂命群臣,辭以楚祚不終,百姓之心複歸于晉,更奉進玺绶,以琅邪王領徐州刺史,振為都督八州、鎮西将軍、荊州刺史。

    帝侍禦左右,皆振之腹心,既而歎曰:“公昔早不用我,遂緻此敗。

    若使公在,我為前鋒,天下不足定。

    今獨作此,安歸乎!”遂肆意酒色,暴虐無道,多所殘害。

     振營于江津。

    南陽太守魯宗之自襄陽破振将溫楷于柞溪,進屯紀南。

    振聞楷敗,留其将馮該守營,自率衆與宗之大戰。

    振勇冠三軍,衆莫能禦,宗之敗績。

    振追奔,遇宗之單騎于道,弗之識也,乃問宗之所在。

    绐曰:“已前走矣。

    ”宗之于是自後而退。

    尋而劉毅等破馮該,平江陵。

    振聞該敗,衆潰而走。

    後與該子宏出自涢城,複襲江陵。

    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奔襄陽,振自号荊州刺史。

    建威将軍劉懷肅率甯遠将軍索邈,與振戰于沙橋。

    振兵雖少,左右皆力戰,每一合,振辄瞋目奮擊,衆莫敢當。

    振時醉,且中流矢,廣武将軍唐興臨陣斬之。

     石秀,幼有令名,風韻秀徹,博涉君書尤善《老》《莊》。

    常獨處一室,簡于應接,時人方之庾純。

    甚為簡文帝所重。

    豁為荊州,請為鷹揚将軍、竟陵太守,非其好也。

    尋代叔父沖為甯遠将軍、江州刺史、領鎮蠻護軍、西陽太守,居尋陽。

    性放曠,常弋釣林澤,不以榮爵嬰心。

    善騎射,發則命中。

    嘗從沖獵,登九井山,徒旅甚盛,觀者傾坐,石秀未嘗屬目,止嘯詠而已。

    謝安嘗訪以世務,默然不答,安甚怪之。

    他日,安以語其從弟嗣,嗣以問之,石秀曰:“世事此公所谙,吾又何言哉!”在州五年,以疾去職。

    年四十三卒于家,朝野悼惜之。

    追贈後将軍,後改贈太常。

    子稚玉嗣。

    玄之篡也,以石秀一門之令,封稚玉為臨沅王。

     石民,弱冠知名,衛将軍謝安引為參軍。

    叔父沖上疏,版督荊江豫三州之十郡軍事、振武将軍,領襄城太守,戍夏口,與石虔攻苻堅荊州刺史梁成等于竟陵。

    明年,又與随郡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