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诏複論前功,冰上疏曰:“臣門戶不幸,以短才贊務,釁及天庭,殃流邦族,若晉典休明,夷戮久矣。
而于時颠沛,刑憲暫墜,遂令臣等複得為時陳力。
徇國之臣,因之而奮,立功于大罪之後,建義于颠覆之餘,此是臣等所以複得視息于天壤,王憲不複必明于往愆也。
此之厚幸,可謂弘矣,豈複得計勞納封,受賞司勳哉!願陛下曲降靈澤,哀恕由中,申命有司,惠臣所乞,則愚臣之願于此畢矣。
”許之。
成帝疾笃,時有妄為中書符,敕宮門宰相不得前,左右皆失色。
冰神氣自若,曰:“是必虛妄。
”推問,果詐,衆心乃定。
進号左将軍。
康帝即位,又進車騎将軍。
冰懼權盛,乃求外出。
會弟翼當伐石季龍,于是以本号除都督江荊甯益梁交廣七州豫州之四郡軍事、領江州刺史、假節,鎮武昌,以為翼援。
冰臨發,上疏曰: 臣因循家寵,冠冕當世,而志無殊操,量不及遠。
頃皇家多難,釁故頻仍,朝望國器,與時殲落,遂令天眷下墜,降及臣身。
俯仰伏事,于今五年。
上不能光贊聖猷,下不能緝熙政道,而陛下遇之過分,求之不已,複策敗駕之驷,以冀萬裡之功,非天眷之隆,将何以至此!是以敢竭狂瞽,以獻血誠,願陛下暫屏旒纩,以弘聽納。
今強寇未殄,戎車未戢,兵弱于郊,人疲于内,寇之侵逸,未可量也;黎庶之困,未之安也;群才之用,未之盡也。
而陛下崇高,事與下隔,視聽察覽,必寄之群下。
群下宜忠,不引不進;百司宜勤,不督不勸。
是以古之帝王勤于降納,雖日總萬機,猶兼聽将相;或借訟輿人,或求謗刍荛,良有以也。
況今日之弊,開辟之極,而陛下曆數屬當其運,否剝之難嬰之聖躬,普天所以痛心于既往而傾首于将來者也。
實冀否終而泰,屬運在今。
誠願陛下弘天覆之量,深地載之厚,宅沖虛以為本,勤訓督以為務。
廣引時彥,詢于政道,朝之得失必關聖聽,人之情僞必達天聰。
然後覽其大當,以總國綱,躬儉節用,堯舜豈遠!大布之衣,衛文何人!是以古人有雲:“非知之難,行之難;非行之難,安之難也。
”願陛下既思日側于勞謙,納其起予之情,則天下幸甚矣。
臣朝夕伏膺,猶不能暢,臨疏徘徊,不覺辭盡。
頃之,獻皇後臨朝,征冰輔政,冰辭以疾笃。
尋而卒,時年四十九。
冊贈侍中、司空,谥曰忠成,祠以太牢。
冰天性清慎,常以儉約自居。
中子襲嘗貸官絹十匹,冰怒,捶之,市絹還官。
臨卒,謂長史江[A170]曰:“吾将逝矣,恨報國之志不展,命也如何!死之日,斂以時服,無以官物也。
”及卒,無絹為衾。
又室無妾媵,家無私積,世以此稱之。
冰七子:希、襲、友、蘊、倩、邈、柔。
希字始彥。
初拜秘書郎,累遷司徒右長史、黃門侍郎、建安太守,未拜,複為長史兼右衛将軍,遷侍中,出為輔國将軍、吳國内史。
希既後之戚屬,冰女又為海西公妃,故希兄弟并顯貴。
太和中,希為北中郎将、徐兗二州刺史,蘊為廣州刺史,并假節,友東陽太守,倩太宰長史,邈會稽王參軍,柔散騎常侍。
倩最有才器,桓溫深忌之。
初,慕容厲圍梁父,斷澗水,太山太守諸葛攸奔鄒山,魯、高平等數郡皆沒,希坐免官。
頃之,征為護軍将軍。
希怒,固辭。
希初免時,多盜北府軍資,溫諷有司劾之,複以罪免,遂客于晉陵之暨陽。
初,郭璞筮冰雲:“子孫必有大禍,唯用三陽可以有後。
”故希求鎮山陽,友為東陽,家于暨陽。
及海西公廢,桓溫陷倩及柔以武陵王黨,殺之。
希聞難,便與弟邈及子攸之逃于海陵陂澤中。
蘊于廣州飲鸩而死。
及友當伏誅,友子婦,桓秘女也,請溫,故得免。
故青州刺史武沈,希之從母兄也,潛饷給希經年。
溫後知逾之,遣兵捕希。
武沈之子遵與希聚衆于海濱,略漁人船,夜人京口城。
平北司馬卞耽逾城奔曲阿,吏士皆散走。
希放城内囚徒數百人,配以器杖,遵于外聚衆,宣令雲逆賊醒溫廢帝殺王,稱海西公密旨,誅除兇逆。
京都震擾,内外戒嚴,屯備六門。
平北參軍劉奭與高平太守郗逸之、遊軍督護郭龍等集衆距之。
卞耽又與典阿人弘戎發諸縣兵二千,并力屯新城以擊希。
希戰敗,閉城自守。
溫遣東海太守周少孫讨之,城陷,被擒。
希、邈及子侄五人斬于建康市,遵及黨與并伏誅,唯友及蘊諸子獲全。
友子叔宣,右衛将軍。
蘊子廓之,東陽太守。
條字幼序。
初避太宰府,累遷黃門郎、豫章太守。
征拜秘書監,賜爵鄉亭侯,出為冠軍将軍、臨川太守。
豫章黃韬自稱孝神皇帝,臨川人李高為相,聚黨數百人,乘犢車,衣皁袍,攻郡縣,條讨平之。
條于兄弟最凡劣,故祿位不至。
卒官,贈左将軍。
翼字稚恭。
風儀秀偉,少有經綸大略。
京兆杜乂、陳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見桓溫總角之中,便期之以遠略,因言于成帝曰:“桓溫有英雄之才,願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濟艱難之勳。
” 蘇峻作逆,翼時年二十二,兄亮使白衣領數百人,備石頭。
高敗,與翼俱奔。
事平,始辟太尉陶侃府,轉參軍,累遷從事中郎。
在公府,雍容諷議。
頃之,除振威将軍、鄱陽太守。
轉建威将軍、西陽太守。
撫和百姓,甚得歡心。
遷南蠻校尉,領南郡太守,加輔國将軍、假節。
及邾城失守,石城被圍,翼屢設奇兵,潛緻糧杖。
石城得全,翼之勳也。
賜爵都亭侯。
及亮卒,授都督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諸軍事、安西将軍、荊州刺史、假節,代亮鎮武昌。
翼以帝舅,年少超居大任,遐迩屬目,慮其不稱。
翼每竭志能,勞謙匪懈,戎政嚴明,經略深遠,數年之中,公私充實,人情翕然,稱其才幹。
由是自河以南皆懷歸附,石季龍汝南太守戴開率數千人詣翼降。
又遣使東至遼東,西到涼州,要給二方,欲同大舉。
慕容皝、張駿并報使請期。
翼雅有大志,欲以滅胡平
而于時颠沛,刑憲暫墜,遂令臣等複得為時陳力。
徇國之臣,因之而奮,立功于大罪之後,建義于颠覆之餘,此是臣等所以複得視息于天壤,王憲不複必明于往愆也。
此之厚幸,可謂弘矣,豈複得計勞納封,受賞司勳哉!願陛下曲降靈澤,哀恕由中,申命有司,惠臣所乞,則愚臣之願于此畢矣。
”許之。
成帝疾笃,時有妄為中書符,敕宮門宰相不得前,左右皆失色。
冰神氣自若,曰:“是必虛妄。
”推問,果詐,衆心乃定。
進号左将軍。
康帝即位,又進車騎将軍。
冰懼權盛,乃求外出。
會弟翼當伐石季龍,于是以本号除都督江荊甯益梁交廣七州豫州之四郡軍事、領江州刺史、假節,鎮武昌,以為翼援。
冰臨發,上疏曰: 臣因循家寵,冠冕當世,而志無殊操,量不及遠。
頃皇家多難,釁故頻仍,朝望國器,與時殲落,遂令天眷下墜,降及臣身。
俯仰伏事,于今五年。
上不能光贊聖猷,下不能緝熙政道,而陛下遇之過分,求之不已,複策敗駕之驷,以冀萬裡之功,非天眷之隆,将何以至此!是以敢竭狂瞽,以獻血誠,願陛下暫屏旒纩,以弘聽納。
今強寇未殄,戎車未戢,兵弱于郊,人疲于内,寇之侵逸,未可量也;黎庶之困,未之安也;群才之用,未之盡也。
而陛下崇高,事與下隔,視聽察覽,必寄之群下。
群下宜忠,不引不進;百司宜勤,不督不勸。
是以古之帝王勤于降納,雖日總萬機,猶兼聽将相;或借訟輿人,或求謗刍荛,良有以也。
況今日之弊,開辟之極,而陛下曆數屬當其運,否剝之難嬰之聖躬,普天所以痛心于既往而傾首于将來者也。
實冀否終而泰,屬運在今。
誠願陛下弘天覆之量,深地載之厚,宅沖虛以為本,勤訓督以為務。
廣引時彥,詢于政道,朝之得失必關聖聽,人之情僞必達天聰。
然後覽其大當,以總國綱,躬儉節用,堯舜豈遠!大布之衣,衛文何人!是以古人有雲:“非知之難,行之難;非行之難,安之難也。
”願陛下既思日側于勞謙,納其起予之情,則天下幸甚矣。
臣朝夕伏膺,猶不能暢,臨疏徘徊,不覺辭盡。
頃之,獻皇後臨朝,征冰輔政,冰辭以疾笃。
尋而卒,時年四十九。
冊贈侍中、司空,谥曰忠成,祠以太牢。
冰天性清慎,常以儉約自居。
中子襲嘗貸官絹十匹,冰怒,捶之,市絹還官。
臨卒,謂長史江[A170]曰:“吾将逝矣,恨報國之志不展,命也如何!死之日,斂以時服,無以官物也。
”及卒,無絹為衾。
又室無妾媵,家無私積,世以此稱之。
冰七子:希、襲、友、蘊、倩、邈、柔。
希字始彥。
初拜秘書郎,累遷司徒右長史、黃門侍郎、建安太守,未拜,複為長史兼右衛将軍,遷侍中,出為輔國将軍、吳國内史。
希既後之戚屬,冰女又為海西公妃,故希兄弟并顯貴。
太和中,希為北中郎将、徐兗二州刺史,蘊為廣州刺史,并假節,友東陽太守,倩太宰長史,邈會稽王參軍,柔散騎常侍。
倩最有才器,桓溫深忌之。
初,慕容厲圍梁父,斷澗水,太山太守諸葛攸奔鄒山,魯、高平等數郡皆沒,希坐免官。
頃之,征為護軍将軍。
希怒,固辭。
希初免時,多盜北府軍資,溫諷有司劾之,複以罪免,遂客于晉陵之暨陽。
初,郭璞筮冰雲:“子孫必有大禍,唯用三陽可以有後。
”故希求鎮山陽,友為東陽,家于暨陽。
及海西公廢,桓溫陷倩及柔以武陵王黨,殺之。
希聞難,便與弟邈及子攸之逃于海陵陂澤中。
蘊于廣州飲鸩而死。
及友當伏誅,友子婦,桓秘女也,請溫,故得免。
故青州刺史武沈,希之從母兄也,潛饷給希經年。
溫後知逾之,遣兵捕希。
武沈之子遵與希聚衆于海濱,略漁人船,夜人京口城。
平北司馬卞耽逾城奔曲阿,吏士皆散走。
希放城内囚徒數百人,配以器杖,遵于外聚衆,宣令雲逆賊醒溫廢帝殺王,稱海西公密旨,誅除兇逆。
京都震擾,内外戒嚴,屯備六門。
平北參軍劉奭與高平太守郗逸之、遊軍督護郭龍等集衆距之。
卞耽又與典阿人弘戎發諸縣兵二千,并力屯新城以擊希。
希戰敗,閉城自守。
溫遣東海太守周少孫讨之,城陷,被擒。
希、邈及子侄五人斬于建康市,遵及黨與并伏誅,唯友及蘊諸子獲全。
友子叔宣,右衛将軍。
蘊子廓之,東陽太守。
條字幼序。
初避太宰府,累遷黃門郎、豫章太守。
征拜秘書監,賜爵鄉亭侯,出為冠軍将軍、臨川太守。
豫章黃韬自稱孝神皇帝,臨川人李高為相,聚黨數百人,乘犢車,衣皁袍,攻郡縣,條讨平之。
條于兄弟最凡劣,故祿位不至。
卒官,贈左将軍。
翼字稚恭。
風儀秀偉,少有經綸大略。
京兆杜乂、陳郡殷浩并才名冠世,而翼弗之重也,每語人曰:“此輩宜束之高閣,俟天下太平,然後議其任耳。
”見桓溫總角之中,便期之以遠略,因言于成帝曰:“桓溫有英雄之才,願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濟艱難之勳。
” 蘇峻作逆,翼時年二十二,兄亮使白衣領數百人,備石頭。
高敗,與翼俱奔。
事平,始辟太尉陶侃府,轉參軍,累遷從事中郎。
在公府,雍容諷議。
頃之,除振威将軍、鄱陽太守。
轉建威将軍、西陽太守。
撫和百姓,甚得歡心。
遷南蠻校尉,領南郡太守,加輔國将軍、假節。
及邾城失守,石城被圍,翼屢設奇兵,潛緻糧杖。
石城得全,翼之勳也。
賜爵都亭侯。
及亮卒,授都督江荊司雍梁益六州諸軍事、安西将軍、荊州刺史、假節,代亮鎮武昌。
翼以帝舅,年少超居大任,遐迩屬目,慮其不稱。
翼每竭志能,勞謙匪懈,戎政嚴明,經略深遠,數年之中,公私充實,人情翕然,稱其才幹。
由是自河以南皆懷歸附,石季龍汝南太守戴開率數千人詣翼降。
又遣使東至遼東,西到涼州,要給二方,欲同大舉。
慕容皝、張駿并報使請期。
翼雅有大志,欲以滅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