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獵,引将佐語之曰:“我所以設險而禦寇,正以長江耳。
邾城在江北,内無所倚,外接群夷。
夷中利深,晉人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虜,乃緻禍之由,非禦寇也。
且吳時此城乃三萬兵守,今縱有兵守之,亦無益于江南。
若羯虜有可乘之會,此又非所資也。
”後庾亮戍之,果大敗。
季年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
未亡一年,欲遜位歸國,佐吏等苦留之。
及疾笃,将歸長沙,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自加管鑰以付王愆期,然後登舟,朝野以為美談。
将出府門,顧謂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諸君輩。
”尚書梅陶與親人曹識書曰:“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
”謝安每言“陶公雖用法,而恆得法外意”。
其為世所重如此。
然媵妾數十,家僮千餘,珍奇寶貨富于天府。
或雲“侃少時漁于雷澤,網得一織梭,以挂于壁。
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
又夢生八翼,飛而上天,見天門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門不得入。
阍者以杖擊之,因隧地,折其左翼。
及寤,左腋猶痛。
又嘗如廁,見一人硃衣介帻,斂闆曰:“以君長者,故來相報。
君後當為公,位至八州都督。
”有善相者師圭謂侃曰:“君左手中指有豎理,當為公。
若徹于上,貴不可言。
”侃以針決之見血,灑壁而為“公”字,以紙裛,“公”字愈明。
及都督八州,據上流,握強兵,潛有窺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稱、範、岱見舊史,餘者并不顯。
洪,辟丞相掾,早卒。
瞻,字道真,少有才器,曆廣陵相,廬江、建昌二郡太守,遷散騎常侍、都亭侯。
為蘇峻所害,追贈大鴻胪,谥愍悼世子。
以夏為世子。
及送侃喪還長沙,夏與斌及稱各擁兵數千以相圖。
既而解散,斌先往長沙,悉取國中器仗财物。
夏至,殺斌。
庾亮上疏曰:“斌雖醜惡,罪在難忍,然王憲有制,骨肉至親,親運刀鋸以刑同體,傷父母之恩,無恻隐之心,應加放黜,以懲暴虐。
”亮表未至都,而夏病卒。
诏複以瞻息弘襲侃爵,仕至光祿勳。
卒,子綽之嗣。
綽之卒,子延壽嗣。
宋受禅,降為吳昌侯,五百戶。
琦,司空掾。
旗,曆位散騎常侍、郴縣開國伯。
鹹和末,為散騎侍郎。
性甚兇暴。
卒,子定嗣。
卒,子襲之嗣。
卒,子謙之嗣。
宋受禅,國除。
斌,尚書郎。
稱,東中郎将、南平太守、南蠻校尉、假節。
性虓勇不倫,與諸弟不協。
後加建威将軍。
鹹康五年,庾亮以稱為監江夏随義陽三郡軍事、南中郎将、江夏相,以本所領二千人自随。
到夏口,輕将二百人下見亮。
亮大會吏佐,責稱前後罪惡,稱拜謝,因罷出。
亮使人于閣外收之,棄市,亮上疏曰:“案稱,大司馬侃之孽子,父亡不居喪位,荒耽于酒,昧利偷榮,擅攝五郡,自謂監軍,辄召王官,聚之軍府。
故車騎将軍劉弘曾孫安寓居江夏,及将楊恭、趙韶,并以言色有忤,稱放聲當殺,安、恭懼,自赴水而死,韶于獄自盡。
将軍郭開從稱往長沙赴喪,稱疑開附其兄弟,乃反縛懸頭于帆樯,仰而彈之,鼓棹渡江二十餘裡,觀者數千,莫不震駭。
又多藏匿府兵,收坐應死。
臣猶未忍直上,且免其司馬。
稱肆縱醜言,無所顧忌,要結諸将,欲阻兵構難。
諸将惶懼,莫敢酬答,由是奸謀未即發露。
臣以侃勳勞王室,是以依違容掩,故表為南中郎将,與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
而稱豺狼愈甚,發言激切,不忠不孝,莫此之甚。
苟利社稷,義有專斷,辄收稱伏法。
” 範,最知名,太元初,為光祿勳。
岱,散騎侍郎。
臻字彥遐,有勇略智謀,賜爵當陽亭侯。
鹹和中,為南郡太守、領南蠻校尉、假節。
卒官,追贈平南将軍,谥曰肅。
臻弟輿,果烈善戰,以功累遷武威将軍。
初,賊張奕本中州人,元康中被差西征,遇天下亂,遂留蜀。
至是,率三百餘家欲就杜弢,為侃所獲。
諸将請殺其丁壯,取其妻息,輿曰:“此本官兵,數經戰陣,可赦之以為用。
”侃赦之,以配輿。
及侃與杜弢戰敗,賊以桔槔打沒官軍船艦,軍中失色。
輿率輕舸出其上流以擊之,所向辄克。
賊又率衆将焚侃辎重,輿又擊破之。
自是每戰辄克,賊望見輿軍,相謂曰:“避陶武威。
”無敢當者。
後與杜弢戰,輿被重創,卒。
侃哭之恸,曰:“喪吾家寶!”三軍皆為之垂泣。
诏贈長沙太守。
史臣曰:古者明王之建國也,下料疆宇,列為九州,輔相玄功,咨于四嶽。
所以仰希齊政,俯寄宣風。
備連率之儀,威騰阃外;總頒條之務,禮缛區中。
委稱其才,《甘棠》以之流詠;據非其德,仇饷以是興嗟。
中朝叔世,要荒多阻,分符建節,并紊天綱。
和季以同裡之情,申盧绾之契,居方牧之地,振吳起之風。
自幽徂荊,亟斂豺狼之迹;舉賢登善,窮掇孔翠之毛。
由是吏民畢力,華夷順命,一州清晏,恬波于沸海之中;百城安堵,靜寝于稽天之際。
猶獨稱善政,何其寡欤!《易》雲“貞固足以幹事”,于征南見之矣。
士行望非世族,俗異諸華,拔萃陬落之間,比肩髦俊之列,超居外相,宏總上流。
布澤懷邊,則嚴城靜柝;釋位匡主,則淪鼎再甯。
元規以戚裡之崇,挹其膺而下拜;茂弘以保衡之貴,服其言而動色。
望隆分陝,理則宜然。
至于時屬雲屯,富逾天府,潛有包藏之志,顧思折翼之祥,悖矣!夫子曰“人無求備”,斯言之信,于是有征。
贊曰:和季承恩,建旟南服。
威靜荊塞,化揚江澳。
戮力天朝,匪忘忠肅。
長沙勤王,擁旆戎場。
任隆三事,功宣一匡。
繄賴之重,匪伊舟航。
邾城在江北,内無所倚,外接群夷。
夷中利深,晉人貪利,夷不堪命,必引寇虜,乃緻禍之由,非禦寇也。
且吳時此城乃三萬兵守,今縱有兵守之,亦無益于江南。
若羯虜有可乘之會,此又非所資也。
”後庾亮戍之,果大敗。
季年懷止足之分,不與朝權。
未亡一年,欲遜位歸國,佐吏等苦留之。
及疾笃,将歸長沙,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自加管鑰以付王愆期,然後登舟,朝野以為美談。
将出府門,顧謂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諸君輩。
”尚書梅陶與親人曹識書曰:“陶公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似孔明,陸抗諸人不能及也。
”謝安每言“陶公雖用法,而恆得法外意”。
其為世所重如此。
然媵妾數十,家僮千餘,珍奇寶貨富于天府。
或雲“侃少時漁于雷澤,網得一織梭,以挂于壁。
有頃雷雨,自化為龍而去”。
又夢生八翼,飛而上天,見天門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門不得入。
阍者以杖擊之,因隧地,折其左翼。
及寤,左腋猶痛。
又嘗如廁,見一人硃衣介帻,斂闆曰:“以君長者,故來相報。
君後當為公,位至八州都督。
”有善相者師圭謂侃曰:“君左手中指有豎理,當為公。
若徹于上,貴不可言。
”侃以針決之見血,灑壁而為“公”字,以紙裛,“公”字愈明。
及都督八州,據上流,握強兵,潛有窺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自抑而止。
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稱、範、岱見舊史,餘者并不顯。
洪,辟丞相掾,早卒。
瞻,字道真,少有才器,曆廣陵相,廬江、建昌二郡太守,遷散騎常侍、都亭侯。
為蘇峻所害,追贈大鴻胪,谥愍悼世子。
以夏為世子。
及送侃喪還長沙,夏與斌及稱各擁兵數千以相圖。
既而解散,斌先往長沙,悉取國中器仗财物。
夏至,殺斌。
庾亮上疏曰:“斌雖醜惡,罪在難忍,然王憲有制,骨肉至親,親運刀鋸以刑同體,傷父母之恩,無恻隐之心,應加放黜,以懲暴虐。
”亮表未至都,而夏病卒。
诏複以瞻息弘襲侃爵,仕至光祿勳。
卒,子綽之嗣。
綽之卒,子延壽嗣。
宋受禅,降為吳昌侯,五百戶。
琦,司空掾。
旗,曆位散騎常侍、郴縣開國伯。
鹹和末,為散騎侍郎。
性甚兇暴。
卒,子定嗣。
卒,子襲之嗣。
卒,子謙之嗣。
宋受禅,國除。
斌,尚書郎。
稱,東中郎将、南平太守、南蠻校尉、假節。
性虓勇不倫,與諸弟不協。
後加建威将軍。
鹹康五年,庾亮以稱為監江夏随義陽三郡軍事、南中郎将、江夏相,以本所領二千人自随。
到夏口,輕将二百人下見亮。
亮大會吏佐,責稱前後罪惡,稱拜謝,因罷出。
亮使人于閣外收之,棄市,亮上疏曰:“案稱,大司馬侃之孽子,父亡不居喪位,荒耽于酒,昧利偷榮,擅攝五郡,自謂監軍,辄召王官,聚之軍府。
故車騎将軍劉弘曾孫安寓居江夏,及将楊恭、趙韶,并以言色有忤,稱放聲當殺,安、恭懼,自赴水而死,韶于獄自盡。
将軍郭開從稱往長沙赴喪,稱疑開附其兄弟,乃反縛懸頭于帆樯,仰而彈之,鼓棹渡江二十餘裡,觀者數千,莫不震駭。
又多藏匿府兵,收坐應死。
臣猶未忍直上,且免其司馬。
稱肆縱醜言,無所顧忌,要結諸将,欲阻兵構難。
諸将惶懼,莫敢酬答,由是奸謀未即發露。
臣以侃勳勞王室,是以依違容掩,故表為南中郎将,與臣相近,思欲有以匡救之。
而稱豺狼愈甚,發言激切,不忠不孝,莫此之甚。
苟利社稷,義有專斷,辄收稱伏法。
” 範,最知名,太元初,為光祿勳。
岱,散騎侍郎。
臻字彥遐,有勇略智謀,賜爵當陽亭侯。
鹹和中,為南郡太守、領南蠻校尉、假節。
卒官,追贈平南将軍,谥曰肅。
臻弟輿,果烈善戰,以功累遷武威将軍。
初,賊張奕本中州人,元康中被差西征,遇天下亂,遂留蜀。
至是,率三百餘家欲就杜弢,為侃所獲。
諸将請殺其丁壯,取其妻息,輿曰:“此本官兵,數經戰陣,可赦之以為用。
”侃赦之,以配輿。
及侃與杜弢戰敗,賊以桔槔打沒官軍船艦,軍中失色。
輿率輕舸出其上流以擊之,所向辄克。
賊又率衆将焚侃辎重,輿又擊破之。
自是每戰辄克,賊望見輿軍,相謂曰:“避陶武威。
”無敢當者。
後與杜弢戰,輿被重創,卒。
侃哭之恸,曰:“喪吾家寶!”三軍皆為之垂泣。
诏贈長沙太守。
史臣曰:古者明王之建國也,下料疆宇,列為九州,輔相玄功,咨于四嶽。
所以仰希齊政,俯寄宣風。
備連率之儀,威騰阃外;總頒條之務,禮缛區中。
委稱其才,《甘棠》以之流詠;據非其德,仇饷以是興嗟。
中朝叔世,要荒多阻,分符建節,并紊天綱。
和季以同裡之情,申盧绾之契,居方牧之地,振吳起之風。
自幽徂荊,亟斂豺狼之迹;舉賢登善,窮掇孔翠之毛。
由是吏民畢力,華夷順命,一州清晏,恬波于沸海之中;百城安堵,靜寝于稽天之際。
猶獨稱善政,何其寡欤!《易》雲“貞固足以幹事”,于征南見之矣。
士行望非世族,俗異諸華,拔萃陬落之間,比肩髦俊之列,超居外相,宏總上流。
布澤懷邊,則嚴城靜柝;釋位匡主,則淪鼎再甯。
元規以戚裡之崇,挹其膺而下拜;茂弘以保衡之貴,服其言而動色。
望隆分陝,理則宜然。
至于時屬雲屯,富逾天府,潛有包藏之志,顧思折翼之祥,悖矣!夫子曰“人無求備”,斯言之信,于是有征。
贊曰:和季承恩,建旟南服。
威靜荊塞,化揚江澳。
戮力天朝,匪忘忠肅。
長沙勤王,擁旆戎場。
任隆三事,功宣一匡。
繄賴之重,匪伊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