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六

關燈
,重遣書以激怒之。

    侃妻龔氏亦固勸自行。

    于是便戎服登舟,星言兼邁,瞻喪至不臨。

    五月,與溫峤、庾亮等俱會石頭。

    諸軍即欲決戰,侃以賊盛,不可争鋒,當以歲月智計擒之。

    累戰無功,諸将請于查浦築壘。

    監軍部将李根建議,請立白石壘。

    侃不從,曰:“若壘不成,卿當坐之。

    ”根曰:“查浦地下,又在水南,唯白石峻極險固,可容數千人,賊來攻不便,滅賊之術也。

    ”侃笑曰:“卿良将也。

    ”乃從根謀,夜修曉訖。

    賊見壘大驚。

    賊攻大業壘,侃将救之,長史殷羨曰:“若遣救大業,步戰不如峻,則大事去矣。

    但當急攻石頭,峻必救之,而大業自解。

    ”侃又從羨言。

    峻果棄大業而救石頭。

    諸軍與峻戰陳陵東,侃督護竟陵太守李陽部将彭世斬峻于陣,賊衆大潰。

    峻弟逸複聚衆。

    侃與諸軍斬逸于石頭。

     初,庾亮少有高名,以明穆皇後之兄受顧命之重,蘇峻之禍,職亮是由。

    及石頭平,懼侃緻讨,亮用溫峤謀,詣侃拜謝。

    侃遽止之,曰:“庾元規乃拜陶士行邪!”王導入石頭城,令取故節,侃笑曰:“蘇武節似不如是!”導有慚色,使人屏之。

    侃旋江陵,尋以為侍中、太尉,加羽葆鼓吹,改封長沙郡公,邑三千戶,賜絹八千匹,加都督交、廣、甯七州軍事。

    以江陵偏遠,移鎮巴陵。

    遣谘議參軍張誕讨五溪夷,降之。

     屬後将軍郭默矯诏襲殺平南将軍劉胤,辄領江州。

    侃聞之曰:“此必詐也。

    ”遣将軍宋夏、陳修率兵據湓口,侃以大軍繼進。

    默遣使送妓婢絹百匹,寫中诏呈侃。

    參佐多谏曰:“默不被诏,豈敢為此事。

    若進軍,宜待诏報。

    ”侃厲色曰:“國家年小,不出胸懷。

    且劉胤為朝廷所禮,雖方任非才,何緣猥加極刑!郭默虓勇,所在暴掠,以大難新除,威網寬簡,欲因隙會騁其從橫耳。

    ”發使上表讨默。

    與王導書曰:“郭默殺方州,即用為方州;害宰相,便為宰相乎?”導答曰:“默居上流之勢,加有船艦成資,故苞含隐忍,使其有地。

    一月潛嚴,足下軍到,是以得風發相赴,豈非遵養時晦以定大事者邪!”侃省書笑曰:“是乃遵養時賊也。

    ”侃既至,默将宗侯縛默父子五人及默将張醜詣侃降,侃斬默等。

    默在中原,數與石勒等戰,賊畏其勇,聞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蘇峻将馮鐵殺侃子,奔于石勒,勒以為戍将。

    侃告勒以故,勒召而殺之。

    诏侃都督江州,領刺史,增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掾屬十二人。

    侃旋于巴陵,因移鎮武昌。

    侃命張夔子隐為參軍,範達子珧為湘東太守,辟劉弘曾孫安為掾屬,表論梅陶,凡微時所荷,一餐鹹報。

     遣子斌與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走石勒将郭敬。

    使兄子臻、竟陵太守李陽等共破新野,遂平襄陽。

    拜大将軍,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上表固讓,曰:“臣非貪于疇昔,而虛讓于今日。

    事有合于時宜,臣豈敢與陛下有違;理有益于聖世,臣豈與朝廷作異。

    臣常欲除諸浮長之事,遣諸虛假之用,非獨臣身而已。

    若臣杖國威靈,枭雄斬勒,則又何以加!”鹹和七年六月疾笃,又上表遜位曰: 臣少長孤寒,始願有限。

    過蒙聖朝曆世殊恩、陛下睿鑒,寵靈彌泰。

    有始必終,自古而然。

    臣年垂八十,位極人臣,啟手啟足,當複何恨!但以陛下春秋尚富,餘寇不誅,山陵未反,所以憤忾兼懷,不能已已。

    臣雖不知命,年時已邁,國恩殊特,賜封長沙,隕越之日,當歸骨國土。

    臣父母舊葬,今在尋陽,緣存處亡,無心分違,已勒國臣修遷改之事,刻以來秋,奉迎窀穸,葬事訖,乃告老下籓。

    不圖所患,遂爾綿笃,伏枕感結,情不自勝。

    臣間者猶為犬馬之齒尚可小延,欲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龍,是以遣毌丘奧于巴東,授桓宣于襄陽。

    良圖未叙,于此長乖!此方之任,内外之要,願陛下速選臣代使,必得良才,奉宣王猷,遵成臣志,則臣死之日猶生之年。

      陛下雖聖姿天縱,英奇日新,方事之殷,當賴群俊。

    司徒導鑒識經遠,光輔三世;司空鑒簡素貞正,内外惟允;平西将軍亮雅量詳明,器用周時,即陛下之周召也。

    獻替疇谘,敷融政道,地平天成,四海幸賴。

    謹遣左長史殷羨奉送所假節麾、幢曲蓋、侍中貂蟬、太尉章、荊江州刺史印傳啟戟。

    仰戀天恩,悲酸感結。

     以後事付右司馬王愆期,加督護,統領文武。

     侃輿車出臨津就船,明日,薨于樊溪,時年七十六。

    成帝下诏曰:“故使持節、侍中、太尉、都督荊江雍梁交廣益甯八州諸軍事、荊江二州刺史、長沙郡公經德蘊哲,謀猷弘遠。

    作籓于外,八州肅清;勤王于内,皇家以甯。

    乃者桓文之勳,伯舅是憑。

    方賴大猷,俾屏予一人。

    前進位大司馬,禮秩策命,未及加崇。

    昊天不吊,奄忽薨殂,朕用震悼于厥心。

    今遣兼鴻胪追贈大司馬,假蜜章,祠以太牢。

    魂而有靈,喜茲寵榮。

    ”又策谥曰桓,祠以太牢。

    侃遺令葬國南二十裡,故吏刊石立碑畫像于武昌西。

     侃在軍四十一載,雄毅有權,明悟善決斷。

    自南陵迄于白帝數千裡中,路不拾遺。

    蘇峻之役,庾亮輕進失利。

    亮司馬殷融詣侃謝曰:“将軍為此,非融等所裁。

    ”将軍王章至,曰:“章自為之,将軍不知也。

    ”侃曰:“昔殷融為君子,王章為小人;今王章為君子,殷融為小人。

    ”侃性纖密好問,頗類趙廣漢。

    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于己門。

    侃後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

    時武昌号為多士,殷浩、庾翼等皆為佐吏。

    侃每飲酒有定限,常歡有餘而限已竭,浩等勸更少進,侃凄懷良久曰:“年少曾有酒失,亡親見約,故不敢逾。

    ”議者以武昌北岸有邾城,宜分兵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