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四 方藥部一

關燈
虛菊花三大兩去筋風甘草、菖蒲三大兩益精神乾漆三兩去肌肉五髒風,熬令黃柏子仁三兩添精茯苓三兩安神雲英三兩縮腸黃精二兩補脾胃苁蓉三兩助莖力,女人去之金钗石斛二兩添筋遠志二大兩益心力,不忘杏仁四大兩炒令焦,去尖皮,去惡血氣苣藤四大兩延年,駐形神。

     右二十二味,共搗散,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日以酒下三十丸,服三劑,顔如處子。

    昔王君傳蘇林子,當傳,立盟歃血。

    不爾,違太上之科,延災祖考。

     △<巽>《巽》,《龜台王母四童散方》第四 丹砂七兩硃砂三兩胡麻四大兩九蒸九曝,煎令香天門冬四兩茯苓五兩術三兩幹黃精五兩桃仁四兩去皮尖 右八味,合篩搗三萬杵,冬月散服,夏月丸之,服以蜜丸如梧桐子大。

    志服八年,顔如嬰童之狀,肌膚如凝脂。

    昔王母傳大茅君,大茅君傳弟哀,立盟契約,誓不慢洩,洩則太上科之,慎欤慎欤! △<離>《離》,《彭君麋角粉方》第五 麋角三兩,具不限多少,解開,厚三分,長五寸許,去心并惡物。

    用米泔浸之,夏三日,冬十日一換泔,約一月已上,似欲軟,即取出,入甑中蒸之,覆以桑白皮,候爛如蒸芋,曝幹,粉之。

    每斤入伏火硫黃一兩麋食菖蒲,其精實入角也。

    以酒調服三錢。

     右方,彭君服之,壽七百七十九歲,後入地肺山,去不知所在。

    今人雲彭逝,謬耳。

    别自有傳此方者,又有人于鹄鳴山石洞獲此方,文法皆同,不可宣也。

     △<澤>《兌》,《夏姬杏金丹方》第六 杏子六鬥,水研之,取一石八鬥,入鐵釜中煮之。

    先以羊脂揩鐵釜,令三斤脂盡,即下杏子汁,以糠火煮之四十九日,乃取構子煎,丸如大豆,日服一丸,三兩為一劑。

    夏姬服三劑為少女,後白日上升。

    此方出于《羨門子上經》,立盟勿洩,傳者殃及七代,慎之慎之! 又杏金丹方 取杏子三鬥,去其中兩仁者,作湯才三四沸,内杏子湯中,便須手摩令皮去,熟治之,置盆中折之,清其汁,度得七八鬥,棄其滓。

    取一石釜置糠火上,以羊脂四斤摩釜中,令膏脂盡着,釜熱,複摩之,令盡四斤脂。

    内汁釜中,熬以糠火并蠶砂火,火四五日藥成,其色如金狀。

    如小兒哺服如雞子黃,日三服,百日父母不能識,令人顔色美好。

     △<坎>《坎》,《南嶽真人赤松子枸杞煎丸》第七 枸杞根三十斤,取皮别着,九蒸九曝,搗粉。

    取根骨煎之,添水可三石,後并煎??扇缦♀肌<慈肭胺酆屯瑁?缥嗤┳喲蟆7??患粒?偌影倌辍1狽匠嗨勺右源?畎瞬??⒚瞬恍梗?缤???煅杲?!?/font> △<震>《震》,《青精先生ㄒ米飯方》第八 白粱米一石,南燭汁浸,九蒸九曝幹,可三鬥已上。

    每日服一匙,飯下。

    一月後用半匙,兩月日後可三分之一。

    盡一劑,則腸化為筋,風寒不能傷,須鬓如青絲,顔如冰玉。

    此方若人服之,役使六丁,天兵衛侍。

    秘之勿傳,當獲神仙,切慎妄傳。

     ---------------------------------------- ◎太一餌瑰葩雲屑神仙上方并引說 夫茂實者,翹春之明珠也;苣勝者,玄秋之沉靈也;丹棗者,盛陽之雲芝也;茯苓者,绛晨之伏胎也。

    五華合煙,三氣淘精,調安六氣,養魂護神。

    能用得其方,位為天仙。

    老者複壯,反嬰童顔,千害不傷,延壽萬年。

     三春茂實一斛,名曰茂者,茂于陽精也,故為藥首。

    若三春不得合藥者,藏茂實于密器中,封泥之,須用乃開之。

    到來春不佳者不複用,敗者勿取,注蟲,茂也。

    此物難藏,當素精盛,燥器盛之。

    若茂實變成水者,當絞去滓,以茂水和藥也。

     黑巨勝屑三鬥,先熬令香,乃搗為屑。

     茯苓十斤,細搗,下篩為屑。

    白蜜五升。

     幹棗一鬥,大者剝皮去核,蒸過,搗令相和。

    調清美酒五鬥。

     凡六物合攪令和,内一釜中,微火煎,令凝如糖,以可丸者乃出。

    着蜜器中,更分搗三千杵,丸如雞子中黃大,日服三丸。

    夫搗藥為屑,皆令極細,輕絹篩,又内釜中煎之,當數攪和之,以蓋釜上。

    合藥欲得别處,不欲得人多聞見。

    服此藥者,六年白發還黑,面有童子之色,行步如飛,身生玉光,災害不傷,駕雲上升,位為真人。

     又說藥逐年功效:服藥一年,目明耳聰,強志而通神;二年,愈勝;三年,瘢鳷皆滅,四年,體休氣充;五年,行步如飛;六年,白發還黑,面有童嬰之色。

    此藥補胎益氣,充精開明,上仙方也。

    道士有單服此藥而升度者,不可勝數。

    此不比于常方,而宜用合餌之。

     ---------------------------------------- ◎靈飛散方傳信錄雲母法附 餘與憲台察史博陵晦叔,有遺世保形超蹈山海之契,嘗共話求學之士,探拟賒謬,恥營近實,虛務遐闊,未易凡鄙,便冀飛升,謂金丹坐延而仙籍立緻。

    夫處心不置于道,練形未異于常,齒發不駐,顔色随謝,是氣血内耗而容狀外變,疾病未脫,嗜欲交煎,天生速死,不及常理,區區晨昏,多此類也。

    今所為異,必求良方。

    先驗容齒,與俗流自别。

    知常限不迫,方可冀久視修仙,練神清虛,求餌芝玉。

    因約索精要,近拯形骸,有新聞閱,互相曉導。

     晦叔異日謂餘曰:有客話裴都尉者,鶴發早垂,童顔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