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遵敵約城下乞盟滿惡貫途中授首

關燈
太宰,唐恪為中書侍郎,何為尚書右丞,許翰同知樞密院事,并下诏道: 金人要盟,終不可保。

    今粘沒喝深入,南陷隆德,先敗盟約,朕夙夜追咎,已黜罷原主議和之臣,其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保塞陵寝所在,誓當固守。

     诏既下,起種師道為河東、河北宣撫使,出屯渭州。

    姚古為河北制置使,率兵援太原。

    種師中為副使,率兵援中山、河間。

    師中渡河,追幹離不出北鄙,乃令還師。

    姚古亦克複隆德府,及威勝軍,扼守南北關。

    欽宗聞得捷報,心下頓慰,遂拟迎還太上皇。

    時太上皇至南京,與都中消息久已不通,因此訛言百出,不是說上皇複辟,就是說童貫謀變。

    欽宗也覺疑懼,授聶昌為東南發運使,往讨陰謀。

    虧得李綱從旁谏止,自請往迎,欽宗乃命綱迎歸上皇。

    上皇以久絕音信,并紛更舊政為诘問,經綱一一解釋,才無異辭,當即啟駕還都。

    欽宗迎奉如儀,立皇子谌為太子。

    谌系皇後朱氏所生,素得徽宗锺愛,賜号嫡皇孫,所以上皇還朝,特立為儲貳,以便侍奉上皇。

    未必為此,殆所以杜複辟之謀。

    右谏議大夫楊時,奏劾童貫、梁師成等罪狀,侍禦史孫觌等複極論蔡京父子罪惡,乃貶梁師成為彰化軍節度副使,蔡京為秘書監,童貫為左衛上将軍,蔡攸為大中大夫。

    已而太學生陳東,布衣張炳,又力陳梁師成等罪惡,遂遣開封吏追殺師成,并籍沒家産,再貶蔡京為崇信軍節度副使,童貫為昭化軍節度副使。

    京天姿兇谲,四握政權,流毒四方,天下共恨。

    貫握兵二十年,與京表裡為奸,且專結後宮嫔妃,饋遺不絕,左右婦寺,交口稱譽,因此大得主眷,權傾一時,内外百官,多出貫門,窮奸稔惡,擢發難數。

    都門早有歌謠道:“打破筒,撥了菜,便是人間好世界。

    ”筒與菜,暗寓二姓,自有诏再貶,言官樂得彈劾,就是京、貫私黨,亦唯恐禍及己身,交章攻讦,乃複竄京儋州,賜京子攸、翛自盡。

    翛平時稍持正論,聞命後,恰慨然道:“誤國如此,死亦何憾!”遂服毒而死。

    攸尚猶豫未決,左右授以繩,乃自缢。

    京不日道死。

    季子翛亦竄死白州。

    惟鞗以尚主免流,餘子及諸孫,皆分徙遠方,遇赦不赦。

    童貫亦被竄吉陽軍。

    貫行至南雄州,忽有京吏到來,向他拜谒,謂:“有旨賜大王茶藥,将宣召赴阙,命為河北宣撫,小吏因先來馳賀,明日中使可到了。

    ”貫拈須笑道:“又卻是少我不得。

    ”随令京吏留着,伫裝以待。

    次日上午,果來了禦史張澂。

    貫亟出相迎,澂命他跪聽诏書,诏中數他十罪,将要宣畢,那京吏從外馳入,拔出快刀,竟枭貫首。

    看官道這京吏為誰?乃是張澂的随行官。

    澂恐貫多詭計,且握兵已久,未肯受刑,因先遣随吏馳往,僞言绐貫,免得生變。

    奉旨誅惡,尚須用計,貫之勢焰可知。

    相傳貫狀貌魁梧,頤下生須十數,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

    受誅後,澂即函首馳歸。

    還有梁方平、趙良嗣等,亦次第誅死,朱勔亦伏誅,惟高俅善終,但追削太尉官銜罷了。

     隻是舊賊雖去,新賊又生,耿南仲、唐恪等并起用事,楊時在谏垣僅九十日,以被劾緻仕。

    種師道薦用河南人尹焞,也是程門高弟,焞奉召至京,因見朝局未定,仍然乞歸。

    王安石《字說》,雖已禁用,但尚從祀文廟,隻罷他配享孔子。

    最失策的一着,是戰備未修,邊防不固,反欲守三鎮,逐強寇,日促姚古、種師中等進軍太原。

    有分教: 老将喪軀灰衆志,強鄰增焰敢重來。

     太原一戰,宋軍敗績,種師中陣亡,金兵遂又分道進攻了。

    欲知詳細情形,再看第六十一回。

    金兵南下,圍攻汴都,此時尚欲議和,其何能及?《禮》曰:“天子死社稷。

    ”與其偷生以苟活,何若拚死以求存!況文有李綱,武有種師道,并有勤王兵一、二十萬,接踵而至,試問長驅深入,後無援應之金軍,能久頓城下否乎?陳東一疏,最中要害,果能依議而行,則寇必失望而去,不敢再來,而宋以李綱為相,種師道為将,誅賊臣,斥群奸,繕甲兵,搜卒乘,雖有十金,猶足禦之,惜乎欽宗之不悟也。

    惟其不悟,故寇臨城下,謀無一斷,寇去而猜疑如故,即舉京、貫等而誅黜之,仍不足振士氣,快人心,矧尚有耿南仲、唐恪、何諸人,其誤國與六賊相等耶?讀此回已令人憤惋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