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挾妓縱歡歌樓被澤屈尊就宴相府承恩

關燈
轉運使任諒,诇知詭謀,募兵潛發窖谷。

    至哆陵到來,已失所藏,隻好率部衆歸夏。

    哆無糧可資,還兵臧底河,築城扼守。

    任諒馳疏上聞,有诏授童貫為陝西經略使,調兵讨夏。

    貫至陝西,檄熙河經略使劉法率兵十五萬,出湟州,秦鳳經略使劉仲武,率兵五萬,出會州,自率中軍駐蘭州,為兩路聲援。

    仲武至清水河,築城屯守而還。

    法與夏右廂軍相遇,在古骨龍地方,鏖鬥一場,大敗夏人,斬首三千級。

    童貫即露布奏捷,诏令貫領六路邊事。

    永興、鄜延、環慶、秦鳳、泾原、熙河。

    貫複遣王厚、劉仲武等,合泾原、鄜延、環慶、秦鳳各路兵馬,進攻臧底河城。

    及為夏人所敗,十死四五,貫匿不上聞,再命劉法、劉仲武調熙、秦兵十萬,攻夏仁多泉城。

    城中力孤,待援不至,沒奈何出降。

    法入城後,竟将城内兵民殺得一個不留。

    如此殘忍,宜乎不得善終。

    捷書再至宋廷,複加貫為陝西、兩河宣撫使。

    已而渭州将種師道複攻克臧底河城,貫又得升官加爵,進開府儀同三司,簽書樞密院事。

    蔡京亦得連帶沐恩,一再賜诏,始令他三日一朝,正公相位,總治三省事,繼複晉封魯國公,命五日一赴都堂治事。

     尋又将茂德帝姬下嫁京四子鞗,帝姬就是公主,由京改制稱帝姬。

    姬本古姓,春秋時女從母姓,故稱姬,後世或沿稱為姬妾,蔡京乃以稱公主,愈覺不通。

    茂德帝姬,系徽宗第六女,蔡攸兼領各種美差,如上清寶箓宮、秘書省、道箓院、禮制局、道史局等,均有職司。

    攸弟翛亦官保和殿學士,一門貴顯,烜赫無倫。

    會徽宗立長子桓為皇太子,桓系前後王氏所出,曾封定王,性好節儉。

    蔡京例外巴結,即将大食國所遺琉璃酒器,獻入東宮。

    太子道:“天子大臣,不聞勗我道義,乃把玩具相贻,莫非欲盅我心志麼?”太子詹事陳邦光在側,又添說蔡京許多不是,惹得太子怒起,竟命左右擊碎酒器,一律毀擲。

    這事為蔡京所聞,當然懊恨。

    讨好跌一交,哪得不惱?一時扳不倒太子,隻好将一股毒氣,噴在陳邦光身上,當下陰嗾言官,彈擊邦光,自己又從旁诋斥,遂傳出禦筆手诏,竄邦光至陳州。

    太宰何執中始終與蔡京友善,輔政至十餘年,毫無建樹,一味唯唯諾諾,贊飾太平。

    徽宗恩寵不衰,直至年邁龍鐘,才命以太傅就第,祿俸如舊,未幾病死。

    鄭居中繼為太宰,兼少保銜,劉正夫為少宰,鄧洵武知樞密院事。

    換來換去,無非這班庸奴。

    居中受職後,思改京政,存紀綱,守格令,抑僥幸,振淹滞,頗洽人望,但不過與京立異,并沒有甚麼幹濟才。

    正夫随俗浮沈,專務将順,洵武阿附二蔡,人品學術,更不消說。

    既而正夫因疾辭職,居中以母喪守制,徽宗又擢餘深為少宰。

    餘本蔡家走狗,怎肯背德?應五十一回。

    一切政務,必禀白蔡公相,惟命是從。

    蔡氏父子勢益滔天。

    攸妻宋氏系宋庠孫女,頗知文字,出入禁中,累承恩賞。

    攸子名行,亦得領殿中監。

    有時徽宗且親幸京第,略去君臣名分,居然作為兒女親家,所有蔡家仆妾,均得瞻近天顔。

    京設宴飨帝,一酌一餐,費至千金,各種肴馔,異樣精美,往往為禦廚所未有,徽宗不以為侈,反說由公相厚愛,自京以下,均命列坐,彼此傳觞,如家人禮。

    徽宗又命茂德帝姬及姑嫜姨姒等,也設席左右,稚兒嬌女,均得登堂,合庭開歡宴之圖,上壽沐皇王之寵。

    妾滕俱蒙诰命,厮養亦沐榮封,真所謂帝德汪洋,無微不至了。

    及徽宗宴罷返宮,翌日京上謝表,有雲:“主婦上壽,請釂而肯從,稚子牽衣,挽留而不卻。

    ”這是實事,并非虛言。

    可惜蔡太師生平隻有這數語是真。

    小子有詩歎道: 誤把元兇作宰官,萬方皆哭一庭歡。

     試看父子承恩日,國帑民财已兩殚。

     蔡京貴寵無比,童貫因和夏班師,也得晉爵封公。

    于是公相以外,又添出一個媪相來。

    欲知詳細,下回再表。

     李師師不見正史,而稗乘俱載其事,當非虛誣。

    蔡攸、王黼為徽宗幸臣,微行之舉,必自二人啟之。

    夫身居九重,為社稷所由寄,為人民所由托,乃不惜降尊,與娼妓為耦,以視莫愁天子,猶有甚焉,而攸、黼更不足誅已。

    林靈素目師師為妖,師師固一妖孽也,君子不以人廢言,吾猶取之。

    下半回述徽宗幸蔡京第,略迹言歡,婦孺列席,與上半回挾妓飲酒事,适成映射。

    李師師以色迷君,蔡京以佞惑主,迹雖不同,弊實相等。

    讀《魯論》“遠鄭聲放佞人”二語,足知本回宗旨,亦寓此意。

    喜鄭聲者未有不近佞人,吾于徽宗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