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關燈
小
中
大
法,鑒報應,改心從善;要使那破戒的守禅規,遵釋教,不堕無明。
”舒宦尊聽了道:“人言不差,都說東行高僧如鏡懸照,物随其來,都在光中。
我老子時時想慕,刻刻欲會,今日相逢,聽得教言,實慰我心耳。
”副師笑道:“此可謂友道中神交也。
”那亭中三鄉老聽了,一齊說道:“交情說到神交,這點精誠,古今能有幾個?古語說得好:【坐則見于牆,食則見于羹。
】心同道同,便是交道也。
” 衆方講論,隻見那堂中幾個和尚都上殿來,參禮祖師畢,便問副師:“從哪條路來的?”副師答道:“自惺惺裡來。
”和尚又問:“往何處去?”副師道:“從東路去。
”和尚道:“我等正從東來,師父們要小心謹慎。
這東路有些阻礙。
”副師問道:“有甚阻礙?”隻見那愁和尚把臉越加愁容,說道:“難行難走!” 第一宗是海水茫茫風波險。
第二宗是剪徑妖孽劫行囊。
第三宗是被難沙門無度脫。
第四宗是不重僧村難化齋。
第五宗是程途遙遠沒處宿。
副師聽了道:“海水風波,我國王有賜的寶舟,可恃以無惑。
若是剪徑妖孽,我僧家有何一介行李與他劫掠?被難的沙門要求度脫,正是我等演化夙願。
出家人到處,難道饑餓而死?必有伽藍打供。
這程途遙遠,随所住處,便露宿林栖,有何不便?”愁和尚越加哭起來,說道:“依師兄所說,四宗都罷了,隻有這被難的卻是那被誅的冤魂,一靈飛越,到這方鄉,倚草附木,迷往來行商過客,我等饒着是逃難一事同人,他鬼尋熟的迷,幾乎被他迷倒。
”副師道:“你既是吾僧家,豈不會往生超度真言、驅邪縛鬼神咒,如何害怕?”愁和尚道:“他生前與我等也不同心,死後越加憊賴,說我們吃素看經的得了太子救難,得以逃生,他吃酒茹葷的偏生古怪,神道不饒他,個個被傷。
傷了倒也罷,卻還要把他堕入地獄。
我等逃來時,正是他們迷人日,隻恐如今都堕入地獄,路途清甯好走了。
若是還有漏網的,師兄們卻也要小心在意。
”副師聽了笑道:“師兄,你說來隻會哭,便是不會出家的。
豈不知一切盡皆空,凡人見怪不怪,遇邪無邪,自然恐懼不生。
你若是愁眉苦臉,枉吃了素,何嘗看經?”副師說了,衆善信贊歎,各各辭出庵門而去,祖師師徒在庵靜室打坐不提。
且說陶情與狐妖冒居友道,見事不得個計較,又被那歲寒三老友扯着,怕惹出事來,一路煙走了。
卻走到東南通道的荒僻路上,舉目無一個識知,自己揣度,說道:“我想當初靈通關渾迹,到今尚無一個着落日子。
”隻因狐妖講到弟兄朋友處,遂想起王陽、艾多、分心魔這一班結義,不知漂泊何地。
正然思想,隻見遠遠幾個人來,陶情立住腳,睜開眼看,那來的乃是幾個踉踉跄跄酒頭漢子,走近前來,見了陶情便道:“老兄緣何獨立于此?擺脫不似舊時,憔悴大殊昔日。
”陶情見了道:“原來是昔年交契老友。
一向在何處立腳?”衆人道:“往昔與兄逐日交歡,隻因北魏有神元通晉,帶了幾個僧人回國,那好僧持戒,把我等驅逐無所。
卻有那不守戒行的,日日與我等相親,遂而留住腳頭。
今日那不守戒行的,弄出敗興,我等存留不住,故此遠行到此。
”陶情道:“别來已久,衆兄還是往日光景麼?”隻見一個道:“時異事殊,我等都改名換姓。
便是與一個相親,他也起個别号,就是我當年與老兄相好時,名叫打辣酥,如今改作終日昏了。
”陶情笑道:“這等說來,衆兄都有别号了?”衆人道:“都有,都有。
”陶情便一個個問,終日昏乃指一個、說一個道:“這位叫做百年渾,這位叫做沽來美,這位叫做隻到酉,這位叫做樂陶陶,這位叫做口流涎,這位叫做吸百川,這位叫做吃不盡。
”陶情道:“你衆友高興,另立
”舒宦尊聽了道:“人言不差,都說東行高僧如鏡懸照,物随其來,都在光中。
我老子時時想慕,刻刻欲會,今日相逢,聽得教言,實慰我心耳。
”副師笑道:“此可謂友道中神交也。
”那亭中三鄉老聽了,一齊說道:“交情說到神交,這點精誠,古今能有幾個?古語說得好:【坐則見于牆,食則見于羹。
】心同道同,便是交道也。
” 衆方講論,隻見那堂中幾個和尚都上殿來,參禮祖師畢,便問副師:“從哪條路來的?”副師答道:“自惺惺裡來。
”和尚又問:“往何處去?”副師道:“從東路去。
”和尚道:“我等正從東來,師父們要小心謹慎。
這東路有些阻礙。
”副師問道:“有甚阻礙?”隻見那愁和尚把臉越加愁容,說道:“難行難走!” 第一宗是海水茫茫風波險。
第二宗是剪徑妖孽劫行囊。
第三宗是被難沙門無度脫。
第四宗是不重僧村難化齋。
第五宗是程途遙遠沒處宿。
副師聽了道:“海水風波,我國王有賜的寶舟,可恃以無惑。
若是剪徑妖孽,我僧家有何一介行李與他劫掠?被難的沙門要求度脫,正是我等演化夙願。
出家人到處,難道饑餓而死?必有伽藍打供。
這程途遙遠,随所住處,便露宿林栖,有何不便?”愁和尚越加哭起來,說道:“依師兄所說,四宗都罷了,隻有這被難的卻是那被誅的冤魂,一靈飛越,到這方鄉,倚草附木,迷往來行商過客,我等饒着是逃難一事同人,他鬼尋熟的迷,幾乎被他迷倒。
”副師道:“你既是吾僧家,豈不會往生超度真言、驅邪縛鬼神咒,如何害怕?”愁和尚道:“他生前與我等也不同心,死後越加憊賴,說我們吃素看經的得了太子救難,得以逃生,他吃酒茹葷的偏生古怪,神道不饒他,個個被傷。
傷了倒也罷,卻還要把他堕入地獄。
我等逃來時,正是他們迷人日,隻恐如今都堕入地獄,路途清甯好走了。
若是還有漏網的,師兄們卻也要小心在意。
”副師聽了笑道:“師兄,你說來隻會哭,便是不會出家的。
豈不知一切盡皆空,凡人見怪不怪,遇邪無邪,自然恐懼不生。
你若是愁眉苦臉,枉吃了素,何嘗看經?”副師說了,衆善信贊歎,各各辭出庵門而去,祖師師徒在庵靜室打坐不提。
且說陶情與狐妖冒居友道,見事不得個計較,又被那歲寒三老友扯着,怕惹出事來,一路煙走了。
卻走到東南通道的荒僻路上,舉目無一個識知,自己揣度,說道:“我想當初靈通關渾迹,到今尚無一個着落日子。
”隻因狐妖講到弟兄朋友處,遂想起王陽、艾多、分心魔這一班結義,不知漂泊何地。
正然思想,隻見遠遠幾個人來,陶情立住腳,睜開眼看,那來的乃是幾個踉踉跄跄酒頭漢子,走近前來,見了陶情便道:“老兄緣何獨立于此?擺脫不似舊時,憔悴大殊昔日。
”陶情見了道:“原來是昔年交契老友。
一向在何處立腳?”衆人道:“往昔與兄逐日交歡,隻因北魏有神元通晉,帶了幾個僧人回國,那好僧持戒,把我等驅逐無所。
卻有那不守戒行的,日日與我等相親,遂而留住腳頭。
今日那不守戒行的,弄出敗興,我等存留不住,故此遠行到此。
”陶情道:“别來已久,衆兄還是往日光景麼?”隻見一個道:“時異事殊,我等都改名換姓。
便是與一個相親,他也起個别号,就是我當年與老兄相好時,名叫打辣酥,如今改作終日昏了。
”陶情笑道:“這等說來,衆兄都有别号了?”衆人道:“都有,都有。
”陶情便一個個問,終日昏乃指一個、說一個道:“這位叫做百年渾,這位叫做沽來美,這位叫做隻到酉,這位叫做樂陶陶,這位叫做口流涎,這位叫做吸百川,這位叫做吃不盡。
”陶情道:“你衆友高興,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