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回 矢射星投 飛撬馳絕險 冰原雪幕 獵獸入窮荒
關燈
小
中
大
閉目入定,藏挂兵刃之處又在左側不遠,一不留神,有了一點響聲。
呂偉何等心細,聽出在取毒弩,偷眼一看,二人果向弩筒内裝換毒箭。
愛女滿面愁容,正和王妻附耳密語,好似有甚麼要緊事情似的。
暗忖:“二人說往小洞清掃,帶這齊全兵刃則甚?即便雪後打獵,也可明說,何故如此隐藏?女兒又是向不說謊的孝女,其中定有原因。
”疑念才動,猛瞥見牛子小屋中探出一個牛頭,又聽小鹿喲喲鳴聲。
呂偉忽然想起:“年前女兒說牛、馬、小鹿有病,帶來大洞調養,後來查看并無疾病。
素性好潔,恐遺污穢,屢命牽回小洞,女兒總是借口推托。
說到第三次上,意是怕我嫌憎,竟藏向牛子房中喂養。
因憐愛女,也就由她。
現時一想,小洞還有不少牲畜,怎單這幾隻怕冷,無病說病?是何緣故堅不牽去?再者,自己隻要一說要出洞,衆人便齊聲勸阻。
近來女兒臉上又時帶愁容。
許多都是疑窦,難道出了什麼事不成?”思潮一起,氣便調不下去。
勉強坐了一會,越想心越亂,決計趕往小洞查看。
事有湊巧。
王氏夫妻知呂偉這一打坐,少說也有一兩個時辰,沒想到他會走,也就一個人房更衣,一個在牛子房中喂飼牲畜,以為一會即可畢事。
直到呂偉穿着停當,掀簾将出,出聲招呼,才行得知。
忙趕出勸阻時,呂偉已走到洞外,縱上雪堆了。
王守常匆促追出,沒戴皮兜,剛一掀簾,猛覺寒風凜冽,撲面如刀,逼得人氣透不轉。
又自暖地驟出,當時手僵體顫,膚栗血凝,機伶憐打了一個寒戰,其勢不能禁受,連忙退了回來。
王妻更是怯寒,才迎着一點簾隙寒風,便覺冷不可當,哪裡還敢出去,在自焦急。
手忙腳亂幫助王守常把寒衣穿上,趕出洞外,呂偉已然穿上雪橇,滑往小洞。
呂偉先進小洞一看,見各栅欄内所有牲禽一隻無存,地下留有好些血迹。
細一辨認,中有兩三處竟是人血,新近經過掃除,尚未掃盡。
料知洞中出了亂子,已是驚疑萬分。
回身再趕往二洞,恰值王守常追來,見呂偉面帶愁容,由裡走出,知失盜之事已被發現,無法再瞞。
呂偉關心二洞存糧,忙于查看,隻問:“這事老弟知道沒有?”不等答話,便往前走。
王守常雖知小洞牲糧被盜,王妻恐他憂急,并未詳說,想不到失盜得如此厲害,也甚駭然。
便答:“我不深知。
”說完一同趕往二洞一看,見平日衆人辛苦積聚,連同入山時帶來糧米食物,以及文叔所有存物,俱都蕩然無存,隻剩下笨重東西和一些田裡用的農具沒被盜走。
靈姑、王淵、牛子三人一個不在。
二人這一急真是非同小可。
呂偉生平多曆危難,比較沉得住氣,王守常則急得跳足亂罵,臉也變色。
呂偉反勸他道:“看老弟情形也不知曉,事己至此,愁急無用。
前洞遺有刀斧、鐵條和新砍裂的竹竿、生皮;牛子昨日來此一整天,今日吃飯又甚忙,丢下碗筷就走;适才他們走時俱都帶上兵刃暗器;分明年前賊來次數甚多,被他們每日守伺。
遇上殺了兩個,問出巢穴,霧重不能前往;霧開想去,又因冰雪梗阻,才由牛子做成雪滑子一類的東西,今日乘了,同往賊巢搜尋。
怕我兩個發急,意欲尋回失物之後,再行明說。
記得那日弟妹曾給他們送那寶珠,回洞時帶去牛、馬、羊、鹿及很多菜蔬,年下用的一物沒有帶回。
以後我每想出洞,必遭靈兒苦勸。
二人又不時背人密語,從此便不聞再令人往小洞取東西。
我還恐弟妹體弱,殘年将盡,準備年貨實在勞累,既能将就也就罷了。
此時想起,竟是别有原因,弟妹定知此事無疑。
可恨靈兒隻顧怕我病後不宜氣急,卻不想想此事關系我們食糧日用尚小,雖然全失,本山有獸可獵,野生之物甚多,還有菜糧、種籽,隻一開凍,便可設法,至多白累了這幾個月,決不緻有絕糧之憂,可是盜黨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盤踞荒山絕域的能有幾個庸手?況且這等冰雪,遠出行劫,曆經多少次,沒有本領,如何敢來?敵人不犯大洞,隻來行竊,可知并無仇怨,為何一動手便将人殺死?從此結下深仇,乘隙相報,不特防不勝防,對方再有高人,豈不關系全洞安危,成了我們一樁隐患?去時又不說一聲,我們留守的人一點防備沒有,真個荒唐極了。
” 王守常答道:“侄女走時倒對内人說過。
”剛說到這裡,王妻已經到來。
原來她催王守常走後,忽又想起丈夫也隻知大概,恐二人相對愁急,丈夫又答不出詳情,忙即穿着停當,冒寒趕來,便接口說了前事。
呂偉一聽,盜黨被殺的竟有四人之多,餘黨因怕飛刀,并未再來。
這類無惡不作的土匪雖然有餘辜,偏沒留下活口問他巢穴所在,冰雪茫茫,崎岖險阻,何從查找下落? 想了想,覺着此事一日不完,一日不能安枕。
便叫王守常送王妻回去,自在洞外忙看橇迹,忽聽虎嘯之聲。
心想洞中肉食将完,正好行獵。
忙趕回大洞取劍趕出,那虎已由崖角探頭緩緩走出。
呂偉不知那虎後面還有一隻大的蹲伏在崖前轉角處,又因靈姑嫌年前所殺之虎皮不完整,為博愛女歡心,想用劍刺中虎的要害,以便開剝整皮,見虎立即趕去。
偏生那小虎從别處深山中蹿出,初次見人迎面跑來,覺着奇怪,呂偉氣又特壯,虎更有些疑懼,隻管四爪抓地,豎起虎尾,龇牙發威,卻不敢驟然前撲。
呂偉看出是隻小虎,暗自得計,随把腳步放慢,意欲身體靠近,再故意反逃,誘它追撲,然後用生平最得意的回身七劍去刺虎心。
等走到雙方相隔不過丈許遠近時,虎仍未動。
呂偉身剛立定,目注虎身,正待假裝害怕,返身誘虎。
這類野獸何等猛惡,本已蓄勢待發,起初不過暫時驚疑,略為停頓,及見敵人舉劍迫近,倏地激怒,轟的一聲猛嘯,縱起便撲。
呂偉知虎是個直勁,一見撲到,并不躲閃,隻把身子往溪側略偏,讓過正面,迎上前去。
那隻大虎最是兇狡,聽小虎在前發威,由石凹裡掩将出來,悄沒聲一縱兩三丈高遠,朝着呂偉飛撲過來,來勢又猛又急,和小虎隻差了兩頭,落處恰在人立之處。
呂偉劍才舉起,方欲讓過虎頭,由橫裡進步,回向正面,由小虎腹下上刺虎心,忽覺迎面急風,猛瞥見一隻斑斓大虎當頭撲到。
還算身法靈巧,武功精純,久經大敵,長于應變,一見不妙,地方正當溪岸窄徑,一邊是崖,此時已顧不得再刺小虎,百忙中把身子一矮,徑向溪中斜縱出去;同時反手一劍,朝虎便刺。
縱時大虎已經撲落,雙方幾乎擦肩而過,稍遲瞬息便會被撲中。
這一劍原想去刺虎頭,不料那虎落得大快,竟被錯過。
劍往右刺,人卻往左橫退,雙方方向相反,雖然勁要差些,劍隻刺中虎的左肩,沒有深中要害,可是虎也吃了太快大猛的虧,劍又鋒利,竟被劍尖由深而淺,從左肩斜着向上劃傷了尺多長一條傷口,鮮血四濺。
大虎負痛着地時再往前一蹿,正撞在小虎左腿股上,小虎吃不住勁,又被斜撞到危崖上面,右額角被堅冰撞破,幾乎連眼都撞瞎。
兩虎受傷俱都不輕,疼痛非常,才知人比自己厲害,不禁膽怯。
呂偉因見了兩隻虎,不知崖前還有沒有,又因匆匆趕出,忘攜毒弩,恐虎尚多,防受前後夾攻,隻得追到崖後。
剛剛縱落,兩虎己然掉轉身子向來路逃去。
呂偉想不到虎會知難而退,連忙追趕。
偏又腳底沒踏雪滑子,過崖口時還得留神,稍一耽擱,虎已一躍數丈,連蹿帶蹦,逃出老遠。
等王守常持了兵刃暗器趕出相助時,早沒了影。
靈姑等三人也已回轉,父女二人見面說完前事。
衆人商量了一陣,隻想不出賊橇遺迹半途中斷是何緣故。
靈姑因老父年邁,好容易千山萬水來到此地,辛辛苦苦費盡心力籌辦勞作,才積聚下這許多物事,忽然一旦蕩盡,雖然耕具尚存,牛還有兩隻,開凍即能耕種,大洞所剩食糧加上行獵所得,不至便有絕食之憂,但比起平時百物皆備,那麼舒适充裕,終是相去天淵,老年人的心裡豈不難過? 那賊又是鴻飛冥冥,不知道何時才能尋到他的巢穴,奪回失物,不禁焦急起來。
呂偉心中自是憂急,隻沒顯在面上。
見愛女發愁,便安慰她道:“靈兒無須憂慮。
那賊如用妖法行路,盡可直落洞前,何必隻空一截?我想他絕非由對壑照直駛來,必是另有途徑,将到達時故意變換方向,來亂我們眼睛。
隻不知用什麼法兒掩去迹印。
你們年輕人心粗,隻照橇迹追蹤,不曾仔細查看。
明早我和你帶了牛子同往查看,許能找出一點線索,好在洞中尚有月餘之糧,菜蔬盡有,至多缺點肉食,何況還有野獸可獵。
事有命定,憂急無益。
” 靈姑道:“适才見那橇迹,到盡頭處連寬帶窄隻兩三條,并無錯疊之痕,好似來去都循此迹一般,可是越往這邊來迹印越多。
聽爹爹一說,才覺此事奇怪。
賊黨來往小洞少說也十幾次,沿途俱是廣闊無比的冰雪平野,賊來有時又在黑夜之中,既是那麼大舉來偷,如入無人之境,況已留有迹印,還有什麼顧忌?怎會對得如此準法?聽爹爹一說,才得想起,真像賊黨從側面遠處乘橇駛來,等到離洞不遠,再改為步行,将橇擡到正面,重又乘橇滑行,使那所留橇迹正對絕壑,叫人無從捉摸。
那絕壑又寬又深,對岸危崖,人力萬難飛渡,照情理說,橇迹應由壑岸起始才對,怎又離壑裡許才有呢?”呂偉道: “靈兒真個聰明,這話有理。
照此猜想,賊黨十九是由側面駛來,不是對岸。
你問怎不由壑岸起始?不是嫌遠偷懶,便是無此細心。
橇迹左邊盡頭與玉靈崖後峭壁相連,中間山石雜沓,崎岖難行,料他不能飛越。
隻右邊遠出二十裡,危峰綿亘,森林蔽日,我們從未深入,賊由此來居多。
明早去時多帶千糧、弩箭,就料得對,恐也不是一時半時能尋到。
如仍無蹤,就便打點野獸也好。
”靈姑應了。
當日無話。
次早起身,呂偉因王淵從向笃學過幾種障眼法兒,大敵難禦,尚能吓那不知底細的人;加以近來武功氣力進境神速,尋常足能應敵;那雪橇隻能坐三人,離了牛子不可: 便把王淵留在洞裡。
并教王氏夫妻父子三人各備毒弩,以備随時取用,萬一賊黨突然來犯,與己途中相左,沒有遇上,不論來賊多少,可利用洞口形勢,藏在兩側石凹裡,隔着簾縫向上斜射,切忌出敵。
自帶靈姑、牛子,循着賊橇遺迹,乘橇查看前去。
果然沿途迹印交疊,不下數十條之多。
過了峰群,漸漸歸一,甚少散亂。
到盡頭處隻剩了三條六行,中有兩行還是大橇所留。
這裡小橇迹印甚深,好似由此起點。
在上面劃過多次,來時都循故道,走時随意滑行。
過峰以後,因為峰群中有兩峰矗立對峙,恍若門戶,是條必由之路,所以過峰才得歸一。
三人細一查找,隻賊橇起點正當橇迹中心,有二尺許深、茶杯粗細一孔洞。
雪裡還有少許竹屑、幾滴凍凝的蠟淚和一些被冰雪凍結,沒被風吹走的引火之物。
靈姑笑問:“爹爹看出什麼沒有?”呂偉不答,隻管在當地左近盤旋往複,定睛尋視。
約有刻許工夫,靈姑見老父時而點頭微笑,時而搖首皺眉,自言自語道:“不會。
”一會又道:“賊黨竟非庸手,人更狡詐,我們着實不能輕視他們呢。
”靈姑未及發問,牛子本在左側面相助查看,忽然失聲驚叫道:“這不是雪滑子劃過的腳迹麼?” 呂偉因料賊來自右,不會在左,聞言趕過一看,相隔賊橇起點約有二十來丈地上,竟有好些雪滑子劃過的迹印,俱都聚在一起,前後左右都無。
再前數十丈有一斜坡,過此,肢陀起伏,路更難走。
呂偉想了想,便命牛子回去駕橇,自己和靈姑往坡前緩緩滑去,沿途滑迹更不再現。
牛子滑行迅速,一晃将橇拿到,說道:“前面山路不平,這麼大雪橇怎滑得過去?” 呂偉道:“滑不過去,橇并不重,我們不會擡麼?”靈姑忽然省悟道:“賊橇中間還擡了一段,真想不到。
左邊山石崎岖,沒有住人所在,除非賊巢是在後山。
但有那麼一座危崖,休說冰雪封住,便平日也
呂偉何等心細,聽出在取毒弩,偷眼一看,二人果向弩筒内裝換毒箭。
愛女滿面愁容,正和王妻附耳密語,好似有甚麼要緊事情似的。
暗忖:“二人說往小洞清掃,帶這齊全兵刃則甚?即便雪後打獵,也可明說,何故如此隐藏?女兒又是向不說謊的孝女,其中定有原因。
”疑念才動,猛瞥見牛子小屋中探出一個牛頭,又聽小鹿喲喲鳴聲。
呂偉忽然想起:“年前女兒說牛、馬、小鹿有病,帶來大洞調養,後來查看并無疾病。
素性好潔,恐遺污穢,屢命牽回小洞,女兒總是借口推托。
說到第三次上,意是怕我嫌憎,竟藏向牛子房中喂養。
因憐愛女,也就由她。
現時一想,小洞還有不少牲畜,怎單這幾隻怕冷,無病說病?是何緣故堅不牽去?再者,自己隻要一說要出洞,衆人便齊聲勸阻。
近來女兒臉上又時帶愁容。
許多都是疑窦,難道出了什麼事不成?”思潮一起,氣便調不下去。
勉強坐了一會,越想心越亂,決計趕往小洞查看。
事有湊巧。
王氏夫妻知呂偉這一打坐,少說也有一兩個時辰,沒想到他會走,也就一個人房更衣,一個在牛子房中喂飼牲畜,以為一會即可畢事。
直到呂偉穿着停當,掀簾将出,出聲招呼,才行得知。
忙趕出勸阻時,呂偉已走到洞外,縱上雪堆了。
王守常匆促追出,沒戴皮兜,剛一掀簾,猛覺寒風凜冽,撲面如刀,逼得人氣透不轉。
又自暖地驟出,當時手僵體顫,膚栗血凝,機伶憐打了一個寒戰,其勢不能禁受,連忙退了回來。
王妻更是怯寒,才迎着一點簾隙寒風,便覺冷不可當,哪裡還敢出去,在自焦急。
手忙腳亂幫助王守常把寒衣穿上,趕出洞外,呂偉已然穿上雪橇,滑往小洞。
呂偉先進小洞一看,見各栅欄内所有牲禽一隻無存,地下留有好些血迹。
細一辨認,中有兩三處竟是人血,新近經過掃除,尚未掃盡。
料知洞中出了亂子,已是驚疑萬分。
回身再趕往二洞,恰值王守常追來,見呂偉面帶愁容,由裡走出,知失盜之事已被發現,無法再瞞。
呂偉關心二洞存糧,忙于查看,隻問:“這事老弟知道沒有?”不等答話,便往前走。
王守常雖知小洞牲糧被盜,王妻恐他憂急,并未詳說,想不到失盜得如此厲害,也甚駭然。
便答:“我不深知。
”說完一同趕往二洞一看,見平日衆人辛苦積聚,連同入山時帶來糧米食物,以及文叔所有存物,俱都蕩然無存,隻剩下笨重東西和一些田裡用的農具沒被盜走。
靈姑、王淵、牛子三人一個不在。
二人這一急真是非同小可。
呂偉生平多曆危難,比較沉得住氣,王守常則急得跳足亂罵,臉也變色。
呂偉反勸他道:“看老弟情形也不知曉,事己至此,愁急無用。
前洞遺有刀斧、鐵條和新砍裂的竹竿、生皮;牛子昨日來此一整天,今日吃飯又甚忙,丢下碗筷就走;适才他們走時俱都帶上兵刃暗器;分明年前賊來次數甚多,被他們每日守伺。
遇上殺了兩個,問出巢穴,霧重不能前往;霧開想去,又因冰雪梗阻,才由牛子做成雪滑子一類的東西,今日乘了,同往賊巢搜尋。
怕我兩個發急,意欲尋回失物之後,再行明說。
記得那日弟妹曾給他們送那寶珠,回洞時帶去牛、馬、羊、鹿及很多菜蔬,年下用的一物沒有帶回。
以後我每想出洞,必遭靈兒苦勸。
二人又不時背人密語,從此便不聞再令人往小洞取東西。
我還恐弟妹體弱,殘年将盡,準備年貨實在勞累,既能将就也就罷了。
此時想起,竟是别有原因,弟妹定知此事無疑。
可恨靈兒隻顧怕我病後不宜氣急,卻不想想此事關系我們食糧日用尚小,雖然全失,本山有獸可獵,野生之物甚多,還有菜糧、種籽,隻一開凍,便可設法,至多白累了這幾個月,決不緻有絕糧之憂,可是盜黨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盤踞荒山絕域的能有幾個庸手?況且這等冰雪,遠出行劫,曆經多少次,沒有本領,如何敢來?敵人不犯大洞,隻來行竊,可知并無仇怨,為何一動手便将人殺死?從此結下深仇,乘隙相報,不特防不勝防,對方再有高人,豈不關系全洞安危,成了我們一樁隐患?去時又不說一聲,我們留守的人一點防備沒有,真個荒唐極了。
” 王守常答道:“侄女走時倒對内人說過。
”剛說到這裡,王妻已經到來。
原來她催王守常走後,忽又想起丈夫也隻知大概,恐二人相對愁急,丈夫又答不出詳情,忙即穿着停當,冒寒趕來,便接口說了前事。
呂偉一聽,盜黨被殺的竟有四人之多,餘黨因怕飛刀,并未再來。
這類無惡不作的土匪雖然有餘辜,偏沒留下活口問他巢穴所在,冰雪茫茫,崎岖險阻,何從查找下落? 想了想,覺着此事一日不完,一日不能安枕。
便叫王守常送王妻回去,自在洞外忙看橇迹,忽聽虎嘯之聲。
心想洞中肉食将完,正好行獵。
忙趕回大洞取劍趕出,那虎已由崖角探頭緩緩走出。
呂偉不知那虎後面還有一隻大的蹲伏在崖前轉角處,又因靈姑嫌年前所殺之虎皮不完整,為博愛女歡心,想用劍刺中虎的要害,以便開剝整皮,見虎立即趕去。
偏生那小虎從别處深山中蹿出,初次見人迎面跑來,覺着奇怪,呂偉氣又特壯,虎更有些疑懼,隻管四爪抓地,豎起虎尾,龇牙發威,卻不敢驟然前撲。
呂偉看出是隻小虎,暗自得計,随把腳步放慢,意欲身體靠近,再故意反逃,誘它追撲,然後用生平最得意的回身七劍去刺虎心。
等走到雙方相隔不過丈許遠近時,虎仍未動。
呂偉身剛立定,目注虎身,正待假裝害怕,返身誘虎。
這類野獸何等猛惡,本已蓄勢待發,起初不過暫時驚疑,略為停頓,及見敵人舉劍迫近,倏地激怒,轟的一聲猛嘯,縱起便撲。
呂偉知虎是個直勁,一見撲到,并不躲閃,隻把身子往溪側略偏,讓過正面,迎上前去。
那隻大虎最是兇狡,聽小虎在前發威,由石凹裡掩将出來,悄沒聲一縱兩三丈高遠,朝着呂偉飛撲過來,來勢又猛又急,和小虎隻差了兩頭,落處恰在人立之處。
呂偉劍才舉起,方欲讓過虎頭,由橫裡進步,回向正面,由小虎腹下上刺虎心,忽覺迎面急風,猛瞥見一隻斑斓大虎當頭撲到。
還算身法靈巧,武功精純,久經大敵,長于應變,一見不妙,地方正當溪岸窄徑,一邊是崖,此時已顧不得再刺小虎,百忙中把身子一矮,徑向溪中斜縱出去;同時反手一劍,朝虎便刺。
縱時大虎已經撲落,雙方幾乎擦肩而過,稍遲瞬息便會被撲中。
這一劍原想去刺虎頭,不料那虎落得大快,竟被錯過。
劍往右刺,人卻往左橫退,雙方方向相反,雖然勁要差些,劍隻刺中虎的左肩,沒有深中要害,可是虎也吃了太快大猛的虧,劍又鋒利,竟被劍尖由深而淺,從左肩斜着向上劃傷了尺多長一條傷口,鮮血四濺。
大虎負痛着地時再往前一蹿,正撞在小虎左腿股上,小虎吃不住勁,又被斜撞到危崖上面,右額角被堅冰撞破,幾乎連眼都撞瞎。
兩虎受傷俱都不輕,疼痛非常,才知人比自己厲害,不禁膽怯。
呂偉因見了兩隻虎,不知崖前還有沒有,又因匆匆趕出,忘攜毒弩,恐虎尚多,防受前後夾攻,隻得追到崖後。
剛剛縱落,兩虎己然掉轉身子向來路逃去。
呂偉想不到虎會知難而退,連忙追趕。
偏又腳底沒踏雪滑子,過崖口時還得留神,稍一耽擱,虎已一躍數丈,連蹿帶蹦,逃出老遠。
等王守常持了兵刃暗器趕出相助時,早沒了影。
靈姑等三人也已回轉,父女二人見面說完前事。
衆人商量了一陣,隻想不出賊橇遺迹半途中斷是何緣故。
靈姑因老父年邁,好容易千山萬水來到此地,辛辛苦苦費盡心力籌辦勞作,才積聚下這許多物事,忽然一旦蕩盡,雖然耕具尚存,牛還有兩隻,開凍即能耕種,大洞所剩食糧加上行獵所得,不至便有絕食之憂,但比起平時百物皆備,那麼舒适充裕,終是相去天淵,老年人的心裡豈不難過? 那賊又是鴻飛冥冥,不知道何時才能尋到他的巢穴,奪回失物,不禁焦急起來。
呂偉心中自是憂急,隻沒顯在面上。
見愛女發愁,便安慰她道:“靈兒無須憂慮。
那賊如用妖法行路,盡可直落洞前,何必隻空一截?我想他絕非由對壑照直駛來,必是另有途徑,将到達時故意變換方向,來亂我們眼睛。
隻不知用什麼法兒掩去迹印。
你們年輕人心粗,隻照橇迹追蹤,不曾仔細查看。
明早我和你帶了牛子同往查看,許能找出一點線索,好在洞中尚有月餘之糧,菜蔬盡有,至多缺點肉食,何況還有野獸可獵。
事有命定,憂急無益。
” 靈姑道:“适才見那橇迹,到盡頭處連寬帶窄隻兩三條,并無錯疊之痕,好似來去都循此迹一般,可是越往這邊來迹印越多。
聽爹爹一說,才覺此事奇怪。
賊黨來往小洞少說也十幾次,沿途俱是廣闊無比的冰雪平野,賊來有時又在黑夜之中,既是那麼大舉來偷,如入無人之境,況已留有迹印,還有什麼顧忌?怎會對得如此準法?聽爹爹一說,才得想起,真像賊黨從側面遠處乘橇駛來,等到離洞不遠,再改為步行,将橇擡到正面,重又乘橇滑行,使那所留橇迹正對絕壑,叫人無從捉摸。
那絕壑又寬又深,對岸危崖,人力萬難飛渡,照情理說,橇迹應由壑岸起始才對,怎又離壑裡許才有呢?”呂偉道: “靈兒真個聰明,這話有理。
照此猜想,賊黨十九是由側面駛來,不是對岸。
你問怎不由壑岸起始?不是嫌遠偷懶,便是無此細心。
橇迹左邊盡頭與玉靈崖後峭壁相連,中間山石雜沓,崎岖難行,料他不能飛越。
隻右邊遠出二十裡,危峰綿亘,森林蔽日,我們從未深入,賊由此來居多。
明早去時多帶千糧、弩箭,就料得對,恐也不是一時半時能尋到。
如仍無蹤,就便打點野獸也好。
”靈姑應了。
當日無話。
次早起身,呂偉因王淵從向笃學過幾種障眼法兒,大敵難禦,尚能吓那不知底細的人;加以近來武功氣力進境神速,尋常足能應敵;那雪橇隻能坐三人,離了牛子不可: 便把王淵留在洞裡。
并教王氏夫妻父子三人各備毒弩,以備随時取用,萬一賊黨突然來犯,與己途中相左,沒有遇上,不論來賊多少,可利用洞口形勢,藏在兩側石凹裡,隔着簾縫向上斜射,切忌出敵。
自帶靈姑、牛子,循着賊橇遺迹,乘橇查看前去。
果然沿途迹印交疊,不下數十條之多。
過了峰群,漸漸歸一,甚少散亂。
到盡頭處隻剩了三條六行,中有兩行還是大橇所留。
這裡小橇迹印甚深,好似由此起點。
在上面劃過多次,來時都循故道,走時随意滑行。
過峰以後,因為峰群中有兩峰矗立對峙,恍若門戶,是條必由之路,所以過峰才得歸一。
三人細一查找,隻賊橇起點正當橇迹中心,有二尺許深、茶杯粗細一孔洞。
雪裡還有少許竹屑、幾滴凍凝的蠟淚和一些被冰雪凍結,沒被風吹走的引火之物。
靈姑笑問:“爹爹看出什麼沒有?”呂偉不答,隻管在當地左近盤旋往複,定睛尋視。
約有刻許工夫,靈姑見老父時而點頭微笑,時而搖首皺眉,自言自語道:“不會。
”一會又道:“賊黨竟非庸手,人更狡詐,我們着實不能輕視他們呢。
”靈姑未及發問,牛子本在左側面相助查看,忽然失聲驚叫道:“這不是雪滑子劃過的腳迹麼?” 呂偉因料賊來自右,不會在左,聞言趕過一看,相隔賊橇起點約有二十來丈地上,竟有好些雪滑子劃過的迹印,俱都聚在一起,前後左右都無。
再前數十丈有一斜坡,過此,肢陀起伏,路更難走。
呂偉想了想,便命牛子回去駕橇,自己和靈姑往坡前緩緩滑去,沿途滑迹更不再現。
牛子滑行迅速,一晃将橇拿到,說道:“前面山路不平,這麼大雪橇怎滑得過去?” 呂偉道:“滑不過去,橇并不重,我們不會擡麼?”靈姑忽然省悟道:“賊橇中間還擡了一段,真想不到。
左邊山石崎岖,沒有住人所在,除非賊巢是在後山。
但有那麼一座危崖,休說冰雪封住,便平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