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回 擲果飛丸 獸域觀奇技 密謀脫困月 夜竄荒山
關燈
小
中
大
這一尾巴要被甩上,公猩非死不可。
忙喊公猩留意,快退下來,還是大夥合力改用石塊去砸為妙。
公猩全神注定仇敵,直似不曾聽見,腳步卻又放緩下來。
這一隔近,蟒身鼓動更急。
眼看對方如弩在機,一觸即發。
公猩倏地一聲厲嘯,猛伸雙爪,做出前撲之勢。
蟒見時機成熟,仍把前半身向地下一拄,後半身突然疾舒開來,橫掃過去。
不料公猩乃是誘敵之計,早防到它這一着,身子看似前撲,隻是虛勢,并未離地真蹿。
雙怪眼觑準那蟒舒開長尾掃出,才向前飛起,直比鷹隼還快,輕輕一躍,便從蟒尾上越過,落在蟒盤之處,伸爪便抓。
那蟒因勁敵當前,準備一發必中,勢子更疾。
不料一下掃空,知道上當,忙想抵禦時,無奈用力太猛,不比頭一下打中幾個,還有阻隔,竟連拄地的上半截身子也被牽動,随着旋轉,難以施為。
瞥見仇敵業已當頭落下,百忙中張開大口,扭頭想咬。
公猩爪疾眼快,哪裡容得,早用雙爪抓住蟒頸,雙臂往上一伸,高舉過頂。
蟒一負痛情急,也把全身掣轉,旋風般繞将過來,将公猩纏住,拼命鼓氣,想把仇敵生生絞成粉碎。
無奈頸間要害被扼,不能過分使力。
公猩又是歲久通靈之物,經曆事多,身被蟒纏,睬也不睬,隻雙爪扣緊蟒的七寸,奮力緊束,越勒越緊。
勒得那蟒兩眼怒突,赤舌外伸,目光——,卻連口氣也透不轉,一會便失了知覺。
公猩身上一松,知到火候,又待片刻,見無異狀,才改用一爪抓住蟒頸,向外一推,避開正面,勻出一爪,先抓瞎了蟒的雙目。
然後抓住蟒的後頸,突睜怪眼,雙臂振處,震天價一聲厲吼,跟着由蟒圈中飛身跳起。
衆猩始終靜立旁觀,無一上前,見公猩得勝,紛紛歡躍,嘯聲如潮,震撼山野。
母猩把文叔抱回前面放下,自己抱住公猩,一陣親熱。
文叔細看那蟒仍盤做一疊,身上皮鱗顫動不休,仿佛未死。
前半身像樹幹一般豎着,那顆蟒頭卻被公猩拗折,搭懸蟒背。
眼珠挖出眶外,毒吻開張,利齒上下對立如錐,紅信子直伸出一尺來長。
血從頸間裂口突突外冒,越冒越多,滿地淋漓。
形象獰惡,看去猶有餘悸。
再看二猩,仍在相抱親熱,自己私逃一層,好似已不在意。
文叔方在欣幸,瞎猩忽從身後出現,戰兢兢蜇向二猩面前,指着文叔吼叫。
文叔知它又來進讒,雖然打點起一番說詞,也是心驚。
嗣見瞎猩身上帶傷,又聽叫聲似說因二猩有命,不許衆猩侵犯自己,故此沒敢當時捉回,以為逃必不遠,果然還在這裡。
文叔忽然想起一個反打一耙的主意,也搶步上前,用獸語一陣亂叫。
說與瞎猩素常不和,睡中起來解手,見它從身後掩來,神氣兇惡,心怯逃避,它仍緊緊相逼。
直到逃出老遠,見它走開,忙往回跑,想趕回洞去,才走不數裡,便被蟒困住。
如是真逃,隻有遠去,如何反往回走?這一番鬼話果然生效。
二猩先聽瞎猩歸報文叔逃走,當時恨極,率領衆猩急起追趕,真恨不得追上抓死才能洩忿。
及至追了一陣,盛氣漸消,又覺失卻此人可惜,欲得之心更切。
算計不會逃得太遠,又往回趕。
公猩并還要遷怒瞎猩,怪它既見人逃,怎不捉将回來?瞎猩幾乎沒被抓死。
二猩耳目最靈,文叔兩次急叫都被聽見,由遠處急忙趕來。
到時文叔剛剛脫險,衆猩尚未畢集。
二猩見了文叔,又是喜歡,又是忿恨,不知如何發落才好,掩在後面,一意注定文叔動作,将那條大蟒竟未放在心上。
過了一會,見文叔藏身石後,注視衆猩與蟒惡鬥,并未乘機逃走。
後見大蟒厲害,又出聲教衆猩用石頭去砸,直和往常同遊遇敵神氣一樣,并無逃意,怨氣方消。
當時一看場上,衆猩已吃大蟒用長尾打死了好幾個,怒極出鬥。
蟒死以後,本已不再嗔怪,禁不住瞎猩從旁一蠱惑,便有點勾起前恨。
不意文叔竟反客為主,說的雖是假話,偏都人情入理,各有證明,一下将二猩哄信,認定文叔未逃,瞎猩故意陷害,公猩幸是高興頭上,沒用爪抓,隻怒吼了幾聲,一掌把瞎猩打了一溜滾,跌出老遠。
瞎猩不敢再叫,獨眼怒視着文叔,悄沒聲溜去。
白猩子同類死後,照例尋一洞穴将屍骨藏起,将洞口用石堵好。
衆猩因為恨極那條大蟒,上前亂抓。
文叔想起蟒皮有用,一摸身旁,糧包已在蟒洞中失落,藥刀尚在。
便取出來,趕過去教衆猩合力将蟒身扯得半直,再尋蟒腹鱗縫用刀刺開;剝去蟒皮。
二猩看了好玩,上前相助,衆猩合力,不消多時,便把蟒皮剝下。
文叔并教衆猩,蟒毒俱在頭上,腮間藏有毒水,連牙齒都不可稍微沾染。
剝到頸間,用刀順頸骨将蟒頭切落。
命衆猩折了許多樹枝,将蟒皮繃起,就山陰不見日光之處陰幹數日,再行取回洞中炮制。
一切停當,鬧得滿地膏汁流溢,血肉狼藉,腥穢之氣逼人欲嘔。
那收藏死猩的幾隻已早趕回。
白猩子性最喜潔,事完後又和文叔同去附近溪流中泅泳沖洗了一陣,方行回洞。
一場大險無形消滅,文叔也就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又挨過數年,二猩擄了好幾次人,還沒回到洞裡,俱都送命,隻弄了好些食用東西回來,因此對文叔益發看重。
文叔又會出新鮮花樣,讨衆猩的歡心,人猩感情日密,本可長此相安。
這年母猩獨自出行,忽然遇着三個漢人,母猩當場抓死了兩個擒了一個活的回洞,以緻發生了變故。
那人姓陳名彪,原是綠林中大盜。
因避仇家追緝,和兩名同黨逃入山中迷路,越走越深,每日隻采掘些山果、黃精充饑,已有一月光景。
不料這日忽被母猩撞上,那兩個同黨自恃武勇,首先拔刀就砍,隻一照面,同時了賬。
陳彪幸是後動手,母猩想起要捉活的,僅将刀奪過,夾起就走。
陳彪見這東西刀砍不入,神力驚人,也就不敢再強。
到了洞前,二猩便逼着他跳舞,陳彪是個粗人,雖然膽大,未被吓死,如何懂得獸意?衆猩見他不肯,正在怒吼,恰值文叔聞聲走出,見是漢人,忙趕過去做通譯,令陳彪耍了一回刀,胡亂做些花樣。
并說自己也是漢人,因此多年,深知獸性,隻要不和它們相抗,逃雖不易,命總保得住。
陳彪想不到野獸洞中竟有生人久居,事已至此,隻得依言行事。
舞罷幾次,文叔又代向二猩求說人力已竭,再舞便要累死,不如今其歇息,可以長久取樂。
二猩允了。
二猩也像待文叔一般待承陳彪,除每日要他做這些花樣跟着學習外,并不十分難為他。
文叔居洞年久,仗着衆猩出外擄搶,衣食用具幾乎應有盡有。
因防小猩無知侵侮陳彪,眠食行止俱和他在一起。
偏生陳彪性暴,急于逃走,三天一過,聽明文叔心意口氣也是無可奈何,實逼處此,便勸他一同逃走。
文叔心原未死,而且多年在此,地理甚熟,逃法很多。
隻因瞎猩被文叔反咬一口,仇恨更深,斷定文叔終久必逃,明裡不敢侵犯,暗中時常咬牙切齒,留意查看。
文叔鑒于前車,想起來太涉險,盡管随時籌計,卻不敢動。
經陳彪一陣勸說激勵,不禁勾起舊念。
文叔先還持重,不敢犯險,等了兩月,禁不起陳彪日夕勸說,決計冒險而行,這次居然逃出老遠,在山中日宿宵行了好幾天,結果仍吃白猩子将二人捉了回去。
原來瞎猩心最陰毒,早在暗中觑定二人動作,一見逃走,便悄悄跟了下來。
原意吃過文叔反咬的苦頭,知人走得慢,打算不再現身,等跟到遠處,看清去路,再返回來向二猩報信,由它們自己來追,拿個真贓實犯。
不料文叔因它蓄意尋仇,苦苦作對,也是時刻都在提防,逃不多遠,便擇一個沒有林木掩蔽的石縫歇下,留神往來路查看,果然發現瞎猩跟在後酊。
依了文叔,既未走遠,就此回去還來得及,免遭殺害。
陳彪偏不肯聽,且忽生毒計,故意亂跳,将瞎猩誘将過來,出其不意,用身藏毒弩照它肋下要害射了一箭。
那毒弩長隻三寸,比筷還細,見血封喉,十餘步外必死。
可是白猩子一縱十餘丈,爪利如鈎,山石應爪立碎,陳彪本來也無幸理。
幸是瞎猩怯于為首二猩兇威,不敢起傷害二人的念頭。
初中箭時,隻肋下微麻,并不覺痛。
伸爪一拍,連箭柄一齊拍進肉去,傷處立時麻木,失了知覺。
瞎猩哪知就裡,隻顧低頭伸爪亂抓,不料箭毒業已發作。
等到瞥見陳彪縱向遠處,面帶獰笑,指着自己和文叔争論,同時心血沸煎,難受已極,忽然省悟暴怒,撲向前去。
陳彪也忙縱避一旁。
瞎猩腳才着地,便已身死。
文叔知道闖了大禍,不逃不行,匆迫之中,連瞎猩屍首都未及藏起。
誰知最終還是被捉回。
二人逃已多日,又将瞎猩射死,無法抵賴。
幸虧文叔能通獸語,死猩身上又未查出傷痕,仗着平日感情,隻初捉回時受了磨折,比較還好得多。
陳彪卻吃足了大苦,鬧得滿身都是抓傷。
文叔到此地步,勢難兼顧,除了偷偷給他點傷藥而外,因二猩認定文叔之逃是陳彪引誘,不許二人常在一起,話又說不進去,隻得任之。
過了幾天,陳彪性情剛烈,實受不住衆猩摧殘,兩番拼死想刺母猩,豈料行刺未成,反被拗斷了一隻臂膀。
他自知難免,便用毒弩自殺。
陳彪死後,二猩才對文叔逐漸減少敵意,恢複了舊日情分。
文叔有了兩次經曆,知道任逃多遠也被迫上。
尤其環着獸穴方圓數百裡以内,都是白猩于遊息嘯聚之所,日裡須要覓地潛伏,每日隻有黃昏後一兩個時辰可逃,如何能走多路?再被擒回,即便不死,那一番話罪也不好受,這才認命,息了逃走之念。
一晃數十年,二猩不知吃了什麼靈藥,愈發心靈體健,文叔卻是自覺逐漸衰老。
此數十年中,衆猩遷了幾次巢穴,最終遷到現在山洞以内。
也捉回過幾次生人,結局隻有一個勉強挨了兩年,餘者都與陳彪同一命運。
那洞外有瀑布掩蔽,地甚幽靜。
洞中鐘乳林立,石室天成,奇景無數,美不勝收。
文叔又在絕壑之中尋到一種石油和山煤。
閑來無事,率領衆猩就洞中鐘乳和衆猩為他攜來的東西,制了幾個燈具,用石油安上燈芯,點起來,光彩陸離,合洞通明,愈顯奇麗。
山中有的是薯夜、黃精和各種果實,采掘無盡,又有衆猩為他遠出獵取山羊、野鹿烤吃,年久相習,除食宿兩樣不同外,别的幾與衆猩一樣,人語久已不用了。
衆猩因性大猛暴,一發了性,連山石也要猛撞;兩強相遇,苦鬥不休,年有傷亡。
除兩老猩是例外,生了不少兒女,餘者生育極難。
母猩十九難産,産時痛苦過甚,公猩一不在側,小猩便吃抓死洩忿。
非經公猩照護些日,容母猩暴性發過,不會憐惜。
小猩生下來就似七八歲小兒般大,滿口利齒,能嚼食物,吃母奶時絕少。
秉着先天戾質,也是兇狠喜鬥,專尋蛇蟲晦氣。
當地蛇蟒自衆猩遷來,早被搜殺絕迹。
小的蛇蟲十九毒重,多藏在陰濕土穴以内,小猩仗着身子小巧,漫山遍野掏摸搜捉。
但它們到底年幼皮嫩,不知利害輕重,一味胡來,難免受傷中毒,往往出生才一半年便已身死。
未一兩年,為首二猩忽若有悟,撇下文叔、子孫,另遷了一所巢穴,地當本山山頂,罡風勁烈,甚是險峻。
二猩同居洞内習靜,除偶回原洞探望文叔外,輕易不再下山。
衆猩沒了管頭,互相惡鬥。
文叔因這類東西留在世上是個禍害,除了不治也愈的輕傷,都不給治,因而死亡相接,比起初來山中,所餘已是無多。
偏生母猩遷居未久,誤食毒草,瞎了雙目,性愈暴烈,不論同類異類,遇上就抓。
公猩把文叔抱去治了幾次,也未治愈。
母猩眼瞎以後,耳朵格外靈敏,動作也極迅速,稍微近前,便被覺察,循聲抓去,應爪立斃,極少落空。
猩子、猩孫死在它利爪之下的又是好些。
經此一來,這群白猩子總共剩了十幾隻。
衆猩一向盤踞山南,以前因有那片峭壁阻隔,玉靈崖一帶并
忙喊公猩留意,快退下來,還是大夥合力改用石塊去砸為妙。
公猩全神注定仇敵,直似不曾聽見,腳步卻又放緩下來。
這一隔近,蟒身鼓動更急。
眼看對方如弩在機,一觸即發。
公猩倏地一聲厲嘯,猛伸雙爪,做出前撲之勢。
蟒見時機成熟,仍把前半身向地下一拄,後半身突然疾舒開來,橫掃過去。
不料公猩乃是誘敵之計,早防到它這一着,身子看似前撲,隻是虛勢,并未離地真蹿。
雙怪眼觑準那蟒舒開長尾掃出,才向前飛起,直比鷹隼還快,輕輕一躍,便從蟒尾上越過,落在蟒盤之處,伸爪便抓。
那蟒因勁敵當前,準備一發必中,勢子更疾。
不料一下掃空,知道上當,忙想抵禦時,無奈用力太猛,不比頭一下打中幾個,還有阻隔,竟連拄地的上半截身子也被牽動,随着旋轉,難以施為。
瞥見仇敵業已當頭落下,百忙中張開大口,扭頭想咬。
公猩爪疾眼快,哪裡容得,早用雙爪抓住蟒頸,雙臂往上一伸,高舉過頂。
蟒一負痛情急,也把全身掣轉,旋風般繞将過來,将公猩纏住,拼命鼓氣,想把仇敵生生絞成粉碎。
無奈頸間要害被扼,不能過分使力。
公猩又是歲久通靈之物,經曆事多,身被蟒纏,睬也不睬,隻雙爪扣緊蟒的七寸,奮力緊束,越勒越緊。
勒得那蟒兩眼怒突,赤舌外伸,目光——,卻連口氣也透不轉,一會便失了知覺。
公猩身上一松,知到火候,又待片刻,見無異狀,才改用一爪抓住蟒頸,向外一推,避開正面,勻出一爪,先抓瞎了蟒的雙目。
然後抓住蟒的後頸,突睜怪眼,雙臂振處,震天價一聲厲吼,跟着由蟒圈中飛身跳起。
衆猩始終靜立旁觀,無一上前,見公猩得勝,紛紛歡躍,嘯聲如潮,震撼山野。
母猩把文叔抱回前面放下,自己抱住公猩,一陣親熱。
文叔細看那蟒仍盤做一疊,身上皮鱗顫動不休,仿佛未死。
前半身像樹幹一般豎着,那顆蟒頭卻被公猩拗折,搭懸蟒背。
眼珠挖出眶外,毒吻開張,利齒上下對立如錐,紅信子直伸出一尺來長。
血從頸間裂口突突外冒,越冒越多,滿地淋漓。
形象獰惡,看去猶有餘悸。
再看二猩,仍在相抱親熱,自己私逃一層,好似已不在意。
文叔方在欣幸,瞎猩忽從身後出現,戰兢兢蜇向二猩面前,指着文叔吼叫。
文叔知它又來進讒,雖然打點起一番說詞,也是心驚。
嗣見瞎猩身上帶傷,又聽叫聲似說因二猩有命,不許衆猩侵犯自己,故此沒敢當時捉回,以為逃必不遠,果然還在這裡。
文叔忽然想起一個反打一耙的主意,也搶步上前,用獸語一陣亂叫。
說與瞎猩素常不和,睡中起來解手,見它從身後掩來,神氣兇惡,心怯逃避,它仍緊緊相逼。
直到逃出老遠,見它走開,忙往回跑,想趕回洞去,才走不數裡,便被蟒困住。
如是真逃,隻有遠去,如何反往回走?這一番鬼話果然生效。
二猩先聽瞎猩歸報文叔逃走,當時恨極,率領衆猩急起追趕,真恨不得追上抓死才能洩忿。
及至追了一陣,盛氣漸消,又覺失卻此人可惜,欲得之心更切。
算計不會逃得太遠,又往回趕。
公猩并還要遷怒瞎猩,怪它既見人逃,怎不捉将回來?瞎猩幾乎沒被抓死。
二猩耳目最靈,文叔兩次急叫都被聽見,由遠處急忙趕來。
到時文叔剛剛脫險,衆猩尚未畢集。
二猩見了文叔,又是喜歡,又是忿恨,不知如何發落才好,掩在後面,一意注定文叔動作,将那條大蟒竟未放在心上。
過了一會,見文叔藏身石後,注視衆猩與蟒惡鬥,并未乘機逃走。
後見大蟒厲害,又出聲教衆猩用石頭去砸,直和往常同遊遇敵神氣一樣,并無逃意,怨氣方消。
當時一看場上,衆猩已吃大蟒用長尾打死了好幾個,怒極出鬥。
蟒死以後,本已不再嗔怪,禁不住瞎猩從旁一蠱惑,便有點勾起前恨。
不意文叔竟反客為主,說的雖是假話,偏都人情入理,各有證明,一下将二猩哄信,認定文叔未逃,瞎猩故意陷害,公猩幸是高興頭上,沒用爪抓,隻怒吼了幾聲,一掌把瞎猩打了一溜滾,跌出老遠。
瞎猩不敢再叫,獨眼怒視着文叔,悄沒聲溜去。
白猩子同類死後,照例尋一洞穴将屍骨藏起,将洞口用石堵好。
衆猩因為恨極那條大蟒,上前亂抓。
文叔想起蟒皮有用,一摸身旁,糧包已在蟒洞中失落,藥刀尚在。
便取出來,趕過去教衆猩合力将蟒身扯得半直,再尋蟒腹鱗縫用刀刺開;剝去蟒皮。
二猩看了好玩,上前相助,衆猩合力,不消多時,便把蟒皮剝下。
文叔并教衆猩,蟒毒俱在頭上,腮間藏有毒水,連牙齒都不可稍微沾染。
剝到頸間,用刀順頸骨将蟒頭切落。
命衆猩折了許多樹枝,将蟒皮繃起,就山陰不見日光之處陰幹數日,再行取回洞中炮制。
一切停當,鬧得滿地膏汁流溢,血肉狼藉,腥穢之氣逼人欲嘔。
那收藏死猩的幾隻已早趕回。
白猩子性最喜潔,事完後又和文叔同去附近溪流中泅泳沖洗了一陣,方行回洞。
一場大險無形消滅,文叔也就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又挨過數年,二猩擄了好幾次人,還沒回到洞裡,俱都送命,隻弄了好些食用東西回來,因此對文叔益發看重。
文叔又會出新鮮花樣,讨衆猩的歡心,人猩感情日密,本可長此相安。
這年母猩獨自出行,忽然遇着三個漢人,母猩當場抓死了兩個擒了一個活的回洞,以緻發生了變故。
那人姓陳名彪,原是綠林中大盜。
因避仇家追緝,和兩名同黨逃入山中迷路,越走越深,每日隻采掘些山果、黃精充饑,已有一月光景。
不料這日忽被母猩撞上,那兩個同黨自恃武勇,首先拔刀就砍,隻一照面,同時了賬。
陳彪幸是後動手,母猩想起要捉活的,僅将刀奪過,夾起就走。
陳彪見這東西刀砍不入,神力驚人,也就不敢再強。
到了洞前,二猩便逼着他跳舞,陳彪是個粗人,雖然膽大,未被吓死,如何懂得獸意?衆猩見他不肯,正在怒吼,恰值文叔聞聲走出,見是漢人,忙趕過去做通譯,令陳彪耍了一回刀,胡亂做些花樣。
并說自己也是漢人,因此多年,深知獸性,隻要不和它們相抗,逃雖不易,命總保得住。
陳彪想不到野獸洞中竟有生人久居,事已至此,隻得依言行事。
舞罷幾次,文叔又代向二猩求說人力已竭,再舞便要累死,不如今其歇息,可以長久取樂。
二猩允了。
二猩也像待文叔一般待承陳彪,除每日要他做這些花樣跟着學習外,并不十分難為他。
文叔居洞年久,仗着衆猩出外擄搶,衣食用具幾乎應有盡有。
因防小猩無知侵侮陳彪,眠食行止俱和他在一起。
偏生陳彪性暴,急于逃走,三天一過,聽明文叔心意口氣也是無可奈何,實逼處此,便勸他一同逃走。
文叔心原未死,而且多年在此,地理甚熟,逃法很多。
隻因瞎猩被文叔反咬一口,仇恨更深,斷定文叔終久必逃,明裡不敢侵犯,暗中時常咬牙切齒,留意查看。
文叔鑒于前車,想起來太涉險,盡管随時籌計,卻不敢動。
經陳彪一陣勸說激勵,不禁勾起舊念。
文叔先還持重,不敢犯險,等了兩月,禁不起陳彪日夕勸說,決計冒險而行,這次居然逃出老遠,在山中日宿宵行了好幾天,結果仍吃白猩子将二人捉了回去。
原來瞎猩心最陰毒,早在暗中觑定二人動作,一見逃走,便悄悄跟了下來。
原意吃過文叔反咬的苦頭,知人走得慢,打算不再現身,等跟到遠處,看清去路,再返回來向二猩報信,由它們自己來追,拿個真贓實犯。
不料文叔因它蓄意尋仇,苦苦作對,也是時刻都在提防,逃不多遠,便擇一個沒有林木掩蔽的石縫歇下,留神往來路查看,果然發現瞎猩跟在後酊。
依了文叔,既未走遠,就此回去還來得及,免遭殺害。
陳彪偏不肯聽,且忽生毒計,故意亂跳,将瞎猩誘将過來,出其不意,用身藏毒弩照它肋下要害射了一箭。
那毒弩長隻三寸,比筷還細,見血封喉,十餘步外必死。
可是白猩子一縱十餘丈,爪利如鈎,山石應爪立碎,陳彪本來也無幸理。
幸是瞎猩怯于為首二猩兇威,不敢起傷害二人的念頭。
初中箭時,隻肋下微麻,并不覺痛。
伸爪一拍,連箭柄一齊拍進肉去,傷處立時麻木,失了知覺。
瞎猩哪知就裡,隻顧低頭伸爪亂抓,不料箭毒業已發作。
等到瞥見陳彪縱向遠處,面帶獰笑,指着自己和文叔争論,同時心血沸煎,難受已極,忽然省悟暴怒,撲向前去。
陳彪也忙縱避一旁。
瞎猩腳才着地,便已身死。
文叔知道闖了大禍,不逃不行,匆迫之中,連瞎猩屍首都未及藏起。
誰知最終還是被捉回。
二人逃已多日,又将瞎猩射死,無法抵賴。
幸虧文叔能通獸語,死猩身上又未查出傷痕,仗着平日感情,隻初捉回時受了磨折,比較還好得多。
陳彪卻吃足了大苦,鬧得滿身都是抓傷。
文叔到此地步,勢難兼顧,除了偷偷給他點傷藥而外,因二猩認定文叔之逃是陳彪引誘,不許二人常在一起,話又說不進去,隻得任之。
過了幾天,陳彪性情剛烈,實受不住衆猩摧殘,兩番拼死想刺母猩,豈料行刺未成,反被拗斷了一隻臂膀。
他自知難免,便用毒弩自殺。
陳彪死後,二猩才對文叔逐漸減少敵意,恢複了舊日情分。
文叔有了兩次經曆,知道任逃多遠也被迫上。
尤其環着獸穴方圓數百裡以内,都是白猩于遊息嘯聚之所,日裡須要覓地潛伏,每日隻有黃昏後一兩個時辰可逃,如何能走多路?再被擒回,即便不死,那一番話罪也不好受,這才認命,息了逃走之念。
一晃數十年,二猩不知吃了什麼靈藥,愈發心靈體健,文叔卻是自覺逐漸衰老。
此數十年中,衆猩遷了幾次巢穴,最終遷到現在山洞以内。
也捉回過幾次生人,結局隻有一個勉強挨了兩年,餘者都與陳彪同一命運。
那洞外有瀑布掩蔽,地甚幽靜。
洞中鐘乳林立,石室天成,奇景無數,美不勝收。
文叔又在絕壑之中尋到一種石油和山煤。
閑來無事,率領衆猩就洞中鐘乳和衆猩為他攜來的東西,制了幾個燈具,用石油安上燈芯,點起來,光彩陸離,合洞通明,愈顯奇麗。
山中有的是薯夜、黃精和各種果實,采掘無盡,又有衆猩為他遠出獵取山羊、野鹿烤吃,年久相習,除食宿兩樣不同外,别的幾與衆猩一樣,人語久已不用了。
衆猩因性大猛暴,一發了性,連山石也要猛撞;兩強相遇,苦鬥不休,年有傷亡。
除兩老猩是例外,生了不少兒女,餘者生育極難。
母猩十九難産,産時痛苦過甚,公猩一不在側,小猩便吃抓死洩忿。
非經公猩照護些日,容母猩暴性發過,不會憐惜。
小猩生下來就似七八歲小兒般大,滿口利齒,能嚼食物,吃母奶時絕少。
秉着先天戾質,也是兇狠喜鬥,專尋蛇蟲晦氣。
當地蛇蟒自衆猩遷來,早被搜殺絕迹。
小的蛇蟲十九毒重,多藏在陰濕土穴以内,小猩仗着身子小巧,漫山遍野掏摸搜捉。
但它們到底年幼皮嫩,不知利害輕重,一味胡來,難免受傷中毒,往往出生才一半年便已身死。
未一兩年,為首二猩忽若有悟,撇下文叔、子孫,另遷了一所巢穴,地當本山山頂,罡風勁烈,甚是險峻。
二猩同居洞内習靜,除偶回原洞探望文叔外,輕易不再下山。
衆猩沒了管頭,互相惡鬥。
文叔因這類東西留在世上是個禍害,除了不治也愈的輕傷,都不給治,因而死亡相接,比起初來山中,所餘已是無多。
偏生母猩遷居未久,誤食毒草,瞎了雙目,性愈暴烈,不論同類異類,遇上就抓。
公猩把文叔抱去治了幾次,也未治愈。
母猩眼瞎以後,耳朵格外靈敏,動作也極迅速,稍微近前,便被覺察,循聲抓去,應爪立斃,極少落空。
猩子、猩孫死在它利爪之下的又是好些。
經此一來,這群白猩子總共剩了十幾隻。
衆猩一向盤踞山南,以前因有那片峭壁阻隔,玉靈崖一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