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回 開樂土 同建碧城莊 款山民 初逢白猩子
關燈
小
中
大
林木,更一株接一株地被飛刀斬斷,倒落下來。
急得白猩子在裡面亂蹦亂叫。
靈姑聞得叫聲,觑準中心,将手一指,殘存的七八株合抱大樹一齊折斷。
耳聽喀嚓亂響中,吱的一聲慘叫,以為白猩子已被殺死。
地上橫七豎八,東倒西歪,滿是殘枝斷木梗阻,急切間不能走進,又指飛刀,朝那叫處亂砍了一陣,不再聽有聲息,料知就戮。
靈姑想等塵沙稍靜入内查看,靈奴忽又在空中高叫:“有兩個白猩子往玉靈崖跑去,主人快追呀!”靈姑因出來時久,老父許已出洞,白猩子往回逃走,恐被傷害,不暇細查,忙往回趕。
到玉靈崖一看,洞門緊閉,石尚未移,洞外攤着十好幾枝毒弩,多半斷折,打稻場上許多食糧用具倒不見怎散亂,情知生變。
喚開洞門,衆人走出一問,才知就裡。
原來靈姑、牛子走後不久,王淵說:“連日好好的,白猩子并未來犯,卻往碧城莊作踐,必是上次吃過苦頭,不敢和人明鬥。
好在姊姊快回,出去無妨。
”呂偉因昨晚略受了點感冒,尚未起身。
王守常夫妻鐘愛王淵,以為不會出事,便依了他。
衆人剛把石移開,呂偉便起來了,隻當愛女已回,都在洞外農作,沒有在意。
出洞一問,方知未回。
靈姑去時原說去取殘餘蔬豆,一會即回,一見去了這麼久,心疑有事。
方在躊躇,偶一擡頭望見對面崖頂伏着一個白猩子,張牙揚爪,往下窺視,大有突然下撲之勢。
心中大驚,知道這東西快極,越張皇越壞。
兵刃不在手内,隻連日為備萬一,弩懸在腰間,一直沒有取下。
所幸洞門隻留一個俯身出入的小洞,不曾大開;衆人初出,俱在洞前,沒有走遠,尚易逃回;王妻恰回洞内取物,隻王守常父子在外。
忙順手撈起一柄鐵耙,左手取了毒箭,低聲報警,招呼二人從速先退。
話才出口,王守常父子也同時看到崖上,知道厲害,慌不疊往回就跑,誰知不跑還可,這一跑,竟示了怯,白猩子看出人也怕它,一聲怒嘯,立即飛身躍下。
呂偉一見不好,放過王氏父子,左手連珠袖箭,右手鐵耙,用足平生之力,迎頭打去。
這一下力量少說在五百斤以上,如換别的猛獸,怕不骨斷筋折,當時身死。
白猩子驟出不意,隻被打中肩頭,跌了一跤。
未等呂偉退走,又複怒吼躍起,閃躲更是迅速,那連珠毒弩不能射中雙目,中在别處,立即彈落,射不進身。
王守常父子雖然逃進洞去,呂偉尚在外面和白猩子惡鬥,無法閉洞。
呂偉所用鐵耙隻兩下便即打折。
勢急如風,兵刃無法傳遞,眼看危急。
尚幸王淵情急生智,一見箭不能傷,便沒再發,忙即施展向笃所傳幻術,放出一片烈火。
白猩子見火驚退,呂偉乘機縱回,一同協力,将洞封閉。
一會兒,白猩子去而複轉,拿了一根帶葉樹枝向火亂撲。
那火本是幻景,并非真火,不能燒物。
白猩子見火雖未熄,樹枝不燃,漸漸明白,伸爪微探,也未的傷,益發膽大,看出是假,似要冒火而過。
同時對崖頂上又縱落下兩個身材略小的同類。
洞門雖已堵上,無奈惡獸刀劍不怕,力大矯捷,真要合力毀石攻洞,決難防禦。
如是一個,呂偉憑着一身絕技,還可抵擋。
又添了兩個,如被攻進,王守常等老少三人必非敵手。
呂偉方說要糟,忽聽三惡獸互相叫了兩聲,平地縱起,好似同往玉靈崖頂攀躍上去。
知這東西狡詐,恐由中洞來攻,忙往後面堵塞了的洞口守候,半晌不見動靜,仿佛已走。
終恐伏伺,暗起狙擊,仍守在洞裡,不敢冒昧走出。
方在懸念愛女,靈姑忽然趕回。
互相談完了經過,呂偉道:“我以前隻說一個野獸,隻恐它暗中作踐害人,休說靈兒飛刀,便我也能除它。
今日一試,才知人言不虛,真個厲害己極。
不但力逾虎豹,那麼堅強的身子也是僅有。
我初動手時那一耙,原是用足力氣,總以為它非死不可。
誰知僅跌了一跤,而且當時縱起,若無其事,身手之快,無與倫比。
今日幸還是我,如換旁人,非死它爪下不可。
就這樣,如非淵侄行法放火,我被逼緊,隻能應敵,要想退回洞内,再行封堵卻是萬難的了。
看它行徑神氣,所怕似隻靈兒一人:我們都在這裡,便去田裡作踐;等靈兒走往田場,又到洞前禍害。
來時并不全來,遇見靈兒在彼,望影先逃。
行蹤飄忽,來去如風。
因在暗中伏伺,我們傷它不了,它卻随時随地乘隙為患。
今日必是見我們連日在此,不曾離開,着一個來此窺探我們行動,三個去至田裡作踐。
靈兒起得過早,未被窺見。
田裡竹牆内必是三個,因見靈兒到了,就埋伏林内,不曾走出。
靈奴慧眼發覺,飛出引逗,它知那是靈兒随身不離之鳥,所以上來用鼻亂嗅,四下張望,未敢妄起撲擊。
嗣被靈奴逗急,剛要下爪,靈兒便追了出去,受驚逃走。
可惜靈兒隻顧追它,沒有留神竹牆以内那兩個,它們見勢不佳,乘隙逃遁。
攻洞惡獸原在崖上伏伺,不知靈兒在否,未敢即下,因見衆人相繼出洞,惟獨靈兒未在,王賢弟父子再逃避略慌,惡獸心靈,看出我們怕它,才行縱落。
二次來犯時,正在不可開交,恰值由田裡逃走的兩個跑來,那叫聲必是告知靈兒追來,相率逃去。
“如此機警兇惡的野獸,如不除去,不但東西毀壞,日後也難安枕。
照它兩次去時,都由崖頂攀越而過,巢穴必在崖後高崖那邊。
今日又傷亡一個,以後來去必更詭秘,難于捉摸。
隻有趕往它的巢穴,悉數誅戮,才可免去後患。
此事已成當務之急,多延一天,便多受它一天的害。
最擔心的是我明它暗,我們牧放牲畜必被看見。
食糧損失,因有存儲,這回收獲又多,還不要緊:萬一乘我們不備,将牛馬一齊殺死,日後如何耕種?洞門雖閉,也禁不起那麼鋒利的爪牙和天生神力。
“好在食糧已經幹燥,未整治過的尚多,短日子決弄不完,可盡今日之力,暫運入洞存儲。
乘它膽寒,一二日不會前來之際,明日一早,王賢弟夫婦守洞不出,洞門加倍封堵,以防萬一,我和靈兒、淵侄帶了牛子,由崖頂走到崖後絕壁底下,尋條上升路徑,翻到崖那邊去,找到惡獸的巢穴,全數誅戮,不但我們可以安居樂業,便對本山無辜生物和日後遊山采藥的人,也算除去一件大害。
靈奴聰明機警,頗有靈性,它屢次說要飛起空中查探,恐有疏失,俱未允許,照它今日誘敵神情,決可無害。
惡獸雖兇,不比會法術的妖人,靈奴既不怕,決無妨害。
惡獸行蹤飄忽,來去如同鬼物,人力搜查怎易尋到?它飛得又高又快,眼光靈敏,必須帶它前去,令其飛空查探,随見随報。
靈兒再照所說地方放出飛刀,成功無疑了。
” 靈奴在旁直叫:“好,好。
我不怕白猩子。
”靈姑想了想:“惡獸委實機警矯捷,幾乎飛刀之下都能逃生。
即便此去能尋到它的巢穴,若近它身,恐早已望影先逃。
驚弓之鳥,不比初見時事出倉促,不知飛刀厲害,容易誅戳。
看它隻怕自己一人。
别人仍是不怕,可知刁狡已極,除它甚難。
惟有帶了靈奴同去,此外并無善策。
”雖不十分放心,事關全局安危,又經老父力說,靈奴不住自告奮勇,隻得應了。
當晚事畢回洞,略做了點幹糧臘肉,依計行事。
行前,靈姑再三囑咐靈奴:“昨早誘敵太險,此去務要小心。
那東西一縱十來丈,不可膽子太大。
微一疏忽,被它抓住,休想活命。
” 靈奴叫說:“白猩子縱多高也傷我不了。
我能飛到雲裡頭去看出老遠一片,隻要沒有山擋住,白猩子難逃眼底。
早要肯放我飛起,早把白猩子殺死,決不緻傷毀那麼多東西。
不過,這也是運數如此。
”靈姑笑問:“人言禽烏能得氣之先,善識興衰。
你又是個通靈之烏,遇事能前知麼?”靈奴叫說:“略能看出一些。
”靈姑又問:“你看我們将來好麼?”靈奴叫答:“主人自然是好。
便我跟來,也是想借主人的福,得點好處呢。
” 靈姑聽它連日人言越說越好,應答如流,以前那些奇怪難懂,似人言不像人言的怪聲漸漸變得一點沒有,心中喜極。
料定以前随有主人,隻是語音奇怪,方言不同,否則進境決無如此之速。
前已問過未答,總想探問它舊主人是誰,重又盤諸。
靈奴叫說: “主人莫問,提起傷心,将來就知道了。
” 靈姑仍欲追問底細,呂偉、王淵、牛子三人已均結束停當。
四人先助王氏夫妻将後門加厚封堵,僅留一個極小的出口。
并在洞門裡升上一堆火,旁邊堆着浸了松油山蠟的粗長火把,以備萬一惡獸侵入,用火伸出燒它。
算計足可抵禦,然後蛇行爬出,裡外動手,将出口加緊封閉。
一切停當,天才黎明。
呂偉取出爬山用的挂鈎、套索,抓向崖壁,四人挨次援上崖頂。
上面滿是苔薛,間以五色繁花,細才如豆,燦若錦繡,比在對崖遙望還幽豔得多。
但有不少獸屎、爪痕在内,越往前走越多,迹印猶新,看出白猩子近日來常在上面盤踞。
後面崖頂比前崖低下數丈,突兀不平,藏處頗多,又不肯放靈奴飛起,所以惡獸日常在側窺伺,竟無一人發現。
崖頂走完,對面便是危崖連亘,一邊孤峰刺天,一邊絕壑無地,隻當中一片空地,突下數十百丈,須由崖頂援下,再尋地方往對崖上爬。
看去險峻已極,不可攀援,尤其壁間滿生綠苔,其滑如油,無路可上,就用帶去的索、抓,也援不上十之一二。
靈姑心想:“這麼高峻險滑的崖壁,就白猩子也不能飛渡,來去必有道路。
”正和老父談說,猛又想起向笃行時曾說此崖絕壁之下有一夾縫,可通那邊百靈坡、天池嶺、花雨潭等幽勝之區,那裡珍禽奇獸甚多,日後難免發現。
老父年歲已高,面有晦紋,最好不要前去,尤其是在冬天,恐有危險。
細詳語意,好似那些地方隐伏禍患,不可前往。
當時還記得很牢,想起便自擔心,怎這幾日受白猩子擾害,氣得連記性都沒有了?” 靈姑意方躊躇,忽聽牛子驚叫道:“這裡一個大山窟窿,還有好些碎包谷,莫不是白猩子的巢穴吧?”邊說邊吓得往靈姑身邊跑。
靈姑過去一看,絕壁之下現出一個三角形的裂縫,大約丈許,越上越窄,彎彎曲曲,高約數丈。
苔藤掩映,薛荔四垂,如非近底一面殘破剝落,直不易看出。
細查方向,正對玉靈崖,與向笃之言一般無二。
洞口一片似常有野獸出入,碧苔上爪痕淩亂,藤草狼藉,多半幹枯。
口内外遺有好些包谷果實,整碎不一,有的嚼食殘餘,齒痕累累。
靈姑試把飛刀放入,往複穿行了幾次,并無應聲。
知白猩子僅由此出入,巢穴尚在隔崖。
靈姑先頗心憂老父安危,細一想:“深山大澤藏有毒蛇猛獸之類,不是人所能敵。
自己身有異寶,隻要不離開老父,決可無礙。
再說有警須在人冬以後,此時尚是秋天。
白猩子是個大害,留着禍患無窮,怎能安居?還不如趁這秋天将它除去,免得交冬,顧忌更大。
反正守定老父,格外小心就是。
” 正在這遲疑不決,呂偉見她面色沉思,笑問道:“靈兒,你想什麼?白猩子蹤迹已經發現,我想這崖縫定是它的通路。
有你那口飛刀,連火把都不用。
還不由此走進試探一下,隻管發呆有甚用處?”靈姑道:“女兒是想這崖如此高大,夾縫不知有多深淺,裡面難免伏有蛇蟲之類,人能通過與否,也沒一定,恐怕犯險。
白猩既由此出入,早晚必要經過,打算埋伏口外,以逸待勞,又恐它詭詐,看破逃回,還沒拿定主意呢。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急得白猩子在裡面亂蹦亂叫。
靈姑聞得叫聲,觑準中心,将手一指,殘存的七八株合抱大樹一齊折斷。
耳聽喀嚓亂響中,吱的一聲慘叫,以為白猩子已被殺死。
地上橫七豎八,東倒西歪,滿是殘枝斷木梗阻,急切間不能走進,又指飛刀,朝那叫處亂砍了一陣,不再聽有聲息,料知就戮。
靈姑想等塵沙稍靜入内查看,靈奴忽又在空中高叫:“有兩個白猩子往玉靈崖跑去,主人快追呀!”靈姑因出來時久,老父許已出洞,白猩子往回逃走,恐被傷害,不暇細查,忙往回趕。
到玉靈崖一看,洞門緊閉,石尚未移,洞外攤着十好幾枝毒弩,多半斷折,打稻場上許多食糧用具倒不見怎散亂,情知生變。
喚開洞門,衆人走出一問,才知就裡。
原來靈姑、牛子走後不久,王淵說:“連日好好的,白猩子并未來犯,卻往碧城莊作踐,必是上次吃過苦頭,不敢和人明鬥。
好在姊姊快回,出去無妨。
”呂偉因昨晚略受了點感冒,尚未起身。
王守常夫妻鐘愛王淵,以為不會出事,便依了他。
衆人剛把石移開,呂偉便起來了,隻當愛女已回,都在洞外農作,沒有在意。
出洞一問,方知未回。
靈姑去時原說去取殘餘蔬豆,一會即回,一見去了這麼久,心疑有事。
方在躊躇,偶一擡頭望見對面崖頂伏着一個白猩子,張牙揚爪,往下窺視,大有突然下撲之勢。
心中大驚,知道這東西快極,越張皇越壞。
兵刃不在手内,隻連日為備萬一,弩懸在腰間,一直沒有取下。
所幸洞門隻留一個俯身出入的小洞,不曾大開;衆人初出,俱在洞前,沒有走遠,尚易逃回;王妻恰回洞内取物,隻王守常父子在外。
忙順手撈起一柄鐵耙,左手取了毒箭,低聲報警,招呼二人從速先退。
話才出口,王守常父子也同時看到崖上,知道厲害,慌不疊往回就跑,誰知不跑還可,這一跑,竟示了怯,白猩子看出人也怕它,一聲怒嘯,立即飛身躍下。
呂偉一見不好,放過王氏父子,左手連珠袖箭,右手鐵耙,用足平生之力,迎頭打去。
這一下力量少說在五百斤以上,如換别的猛獸,怕不骨斷筋折,當時身死。
白猩子驟出不意,隻被打中肩頭,跌了一跤。
未等呂偉退走,又複怒吼躍起,閃躲更是迅速,那連珠毒弩不能射中雙目,中在别處,立即彈落,射不進身。
王守常父子雖然逃進洞去,呂偉尚在外面和白猩子惡鬥,無法閉洞。
呂偉所用鐵耙隻兩下便即打折。
勢急如風,兵刃無法傳遞,眼看危急。
尚幸王淵情急生智,一見箭不能傷,便沒再發,忙即施展向笃所傳幻術,放出一片烈火。
白猩子見火驚退,呂偉乘機縱回,一同協力,将洞封閉。
一會兒,白猩子去而複轉,拿了一根帶葉樹枝向火亂撲。
那火本是幻景,并非真火,不能燒物。
白猩子見火雖未熄,樹枝不燃,漸漸明白,伸爪微探,也未的傷,益發膽大,看出是假,似要冒火而過。
同時對崖頂上又縱落下兩個身材略小的同類。
洞門雖已堵上,無奈惡獸刀劍不怕,力大矯捷,真要合力毀石攻洞,決難防禦。
如是一個,呂偉憑着一身絕技,還可抵擋。
又添了兩個,如被攻進,王守常等老少三人必非敵手。
呂偉方說要糟,忽聽三惡獸互相叫了兩聲,平地縱起,好似同往玉靈崖頂攀躍上去。
知這東西狡詐,恐由中洞來攻,忙往後面堵塞了的洞口守候,半晌不見動靜,仿佛已走。
終恐伏伺,暗起狙擊,仍守在洞裡,不敢冒昧走出。
方在懸念愛女,靈姑忽然趕回。
互相談完了經過,呂偉道:“我以前隻說一個野獸,隻恐它暗中作踐害人,休說靈兒飛刀,便我也能除它。
今日一試,才知人言不虛,真個厲害己極。
不但力逾虎豹,那麼堅強的身子也是僅有。
我初動手時那一耙,原是用足力氣,總以為它非死不可。
誰知僅跌了一跤,而且當時縱起,若無其事,身手之快,無與倫比。
今日幸還是我,如換旁人,非死它爪下不可。
就這樣,如非淵侄行法放火,我被逼緊,隻能應敵,要想退回洞内,再行封堵卻是萬難的了。
看它行徑神氣,所怕似隻靈兒一人:我們都在這裡,便去田裡作踐;等靈兒走往田場,又到洞前禍害。
來時并不全來,遇見靈兒在彼,望影先逃。
行蹤飄忽,來去如風。
因在暗中伏伺,我們傷它不了,它卻随時随地乘隙為患。
今日必是見我們連日在此,不曾離開,着一個來此窺探我們行動,三個去至田裡作踐。
靈兒起得過早,未被窺見。
田裡竹牆内必是三個,因見靈兒到了,就埋伏林内,不曾走出。
靈奴慧眼發覺,飛出引逗,它知那是靈兒随身不離之鳥,所以上來用鼻亂嗅,四下張望,未敢妄起撲擊。
嗣被靈奴逗急,剛要下爪,靈兒便追了出去,受驚逃走。
可惜靈兒隻顧追它,沒有留神竹牆以内那兩個,它們見勢不佳,乘隙逃遁。
攻洞惡獸原在崖上伏伺,不知靈兒在否,未敢即下,因見衆人相繼出洞,惟獨靈兒未在,王賢弟父子再逃避略慌,惡獸心靈,看出我們怕它,才行縱落。
二次來犯時,正在不可開交,恰值由田裡逃走的兩個跑來,那叫聲必是告知靈兒追來,相率逃去。
“如此機警兇惡的野獸,如不除去,不但東西毀壞,日後也難安枕。
照它兩次去時,都由崖頂攀越而過,巢穴必在崖後高崖那邊。
今日又傷亡一個,以後來去必更詭秘,難于捉摸。
隻有趕往它的巢穴,悉數誅戮,才可免去後患。
此事已成當務之急,多延一天,便多受它一天的害。
最擔心的是我明它暗,我們牧放牲畜必被看見。
食糧損失,因有存儲,這回收獲又多,還不要緊:萬一乘我們不備,将牛馬一齊殺死,日後如何耕種?洞門雖閉,也禁不起那麼鋒利的爪牙和天生神力。
“好在食糧已經幹燥,未整治過的尚多,短日子決弄不完,可盡今日之力,暫運入洞存儲。
乘它膽寒,一二日不會前來之際,明日一早,王賢弟夫婦守洞不出,洞門加倍封堵,以防萬一,我和靈兒、淵侄帶了牛子,由崖頂走到崖後絕壁底下,尋條上升路徑,翻到崖那邊去,找到惡獸的巢穴,全數誅戮,不但我們可以安居樂業,便對本山無辜生物和日後遊山采藥的人,也算除去一件大害。
靈奴聰明機警,頗有靈性,它屢次說要飛起空中查探,恐有疏失,俱未允許,照它今日誘敵神情,決可無害。
惡獸雖兇,不比會法術的妖人,靈奴既不怕,決無妨害。
惡獸行蹤飄忽,來去如同鬼物,人力搜查怎易尋到?它飛得又高又快,眼光靈敏,必須帶它前去,令其飛空查探,随見随報。
靈兒再照所說地方放出飛刀,成功無疑了。
” 靈奴在旁直叫:“好,好。
我不怕白猩子。
”靈姑想了想:“惡獸委實機警矯捷,幾乎飛刀之下都能逃生。
即便此去能尋到它的巢穴,若近它身,恐早已望影先逃。
驚弓之鳥,不比初見時事出倉促,不知飛刀厲害,容易誅戳。
看它隻怕自己一人。
别人仍是不怕,可知刁狡已極,除它甚難。
惟有帶了靈奴同去,此外并無善策。
”雖不十分放心,事關全局安危,又經老父力說,靈奴不住自告奮勇,隻得應了。
當晚事畢回洞,略做了點幹糧臘肉,依計行事。
行前,靈姑再三囑咐靈奴:“昨早誘敵太險,此去務要小心。
那東西一縱十來丈,不可膽子太大。
微一疏忽,被它抓住,休想活命。
” 靈奴叫說:“白猩子縱多高也傷我不了。
我能飛到雲裡頭去看出老遠一片,隻要沒有山擋住,白猩子難逃眼底。
早要肯放我飛起,早把白猩子殺死,決不緻傷毀那麼多東西。
不過,這也是運數如此。
”靈姑笑問:“人言禽烏能得氣之先,善識興衰。
你又是個通靈之烏,遇事能前知麼?”靈奴叫說:“略能看出一些。
”靈姑又問:“你看我們将來好麼?”靈奴叫答:“主人自然是好。
便我跟來,也是想借主人的福,得點好處呢。
” 靈姑聽它連日人言越說越好,應答如流,以前那些奇怪難懂,似人言不像人言的怪聲漸漸變得一點沒有,心中喜極。
料定以前随有主人,隻是語音奇怪,方言不同,否則進境決無如此之速。
前已問過未答,總想探問它舊主人是誰,重又盤諸。
靈奴叫說: “主人莫問,提起傷心,将來就知道了。
” 靈姑仍欲追問底細,呂偉、王淵、牛子三人已均結束停當。
四人先助王氏夫妻将後門加厚封堵,僅留一個極小的出口。
并在洞門裡升上一堆火,旁邊堆着浸了松油山蠟的粗長火把,以備萬一惡獸侵入,用火伸出燒它。
算計足可抵禦,然後蛇行爬出,裡外動手,将出口加緊封閉。
一切停當,天才黎明。
呂偉取出爬山用的挂鈎、套索,抓向崖壁,四人挨次援上崖頂。
上面滿是苔薛,間以五色繁花,細才如豆,燦若錦繡,比在對崖遙望還幽豔得多。
但有不少獸屎、爪痕在内,越往前走越多,迹印猶新,看出白猩子近日來常在上面盤踞。
後面崖頂比前崖低下數丈,突兀不平,藏處頗多,又不肯放靈奴飛起,所以惡獸日常在側窺伺,竟無一人發現。
崖頂走完,對面便是危崖連亘,一邊孤峰刺天,一邊絕壑無地,隻當中一片空地,突下數十百丈,須由崖頂援下,再尋地方往對崖上爬。
看去險峻已極,不可攀援,尤其壁間滿生綠苔,其滑如油,無路可上,就用帶去的索、抓,也援不上十之一二。
靈姑心想:“這麼高峻險滑的崖壁,就白猩子也不能飛渡,來去必有道路。
”正和老父談說,猛又想起向笃行時曾說此崖絕壁之下有一夾縫,可通那邊百靈坡、天池嶺、花雨潭等幽勝之區,那裡珍禽奇獸甚多,日後難免發現。
老父年歲已高,面有晦紋,最好不要前去,尤其是在冬天,恐有危險。
細詳語意,好似那些地方隐伏禍患,不可前往。
當時還記得很牢,想起便自擔心,怎這幾日受白猩子擾害,氣得連記性都沒有了?” 靈姑意方躊躇,忽聽牛子驚叫道:“這裡一個大山窟窿,還有好些碎包谷,莫不是白猩子的巢穴吧?”邊說邊吓得往靈姑身邊跑。
靈姑過去一看,絕壁之下現出一個三角形的裂縫,大約丈許,越上越窄,彎彎曲曲,高約數丈。
苔藤掩映,薛荔四垂,如非近底一面殘破剝落,直不易看出。
細查方向,正對玉靈崖,與向笃之言一般無二。
洞口一片似常有野獸出入,碧苔上爪痕淩亂,藤草狼藉,多半幹枯。
口内外遺有好些包谷果實,整碎不一,有的嚼食殘餘,齒痕累累。
靈姑試把飛刀放入,往複穿行了幾次,并無應聲。
知白猩子僅由此出入,巢穴尚在隔崖。
靈姑先頗心憂老父安危,細一想:“深山大澤藏有毒蛇猛獸之類,不是人所能敵。
自己身有異寶,隻要不離開老父,決可無礙。
再說有警須在人冬以後,此時尚是秋天。
白猩子是個大害,留着禍患無窮,怎能安居?還不如趁這秋天将它除去,免得交冬,顧忌更大。
反正守定老父,格外小心就是。
” 正在這遲疑不決,呂偉見她面色沉思,笑問道:“靈兒,你想什麼?白猩子蹤迹已經發現,我想這崖縫定是它的通路。
有你那口飛刀,連火把都不用。
還不由此走進試探一下,隻管發呆有甚用處?”靈姑道:“女兒是想這崖如此高大,夾縫不知有多深淺,裡面難免伏有蛇蟲之類,人能通過與否,也沒一定,恐怕犯險。
白猩既由此出入,早晚必要經過,打算埋伏口外,以逸待勞,又恐它詭詐,看破逃回,還沒拿定主意呢。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