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回 擒怪蛇 奇迹述窮荒 逞兇心 巧言诓野民
關燈
小
中
大
硬,箭哪裡射得死?它未死以前,伯父連射它的嘴,有的被它彈出老遠,有的被它嚼碎,全沒用處。
你決想不到它是怎麼死的。
昨晚如非事情湊巧,我頭一個便會被它攔腰勒成兩段,别人也休想活命呢。
” 靈姑聽怪蛇如此兇惡,好生駭異,連忙追問。
才知王淵等靈姑、牛子走後,将洞口用石堵好,側耳向外靜聽,等了好一會,不見響動,隻是怪聲“姑拉”、“姑拉”時近時遠地叫個不已,聽慣沒有在意。
又因兇人連日專用虛聲相吓,以為靈姑又是白等,不見得當晚就會出事。
雖然年幼貪睡,又恐靈姑回來無人開洞,不肯就睡。
越等越無聊,忽然神倦,伏身石上,不覺睡着。
迷糊中覺着腰問奇緊,似被鐵條緊勒了一下,腰骨幾乎折斷,奇痛非常。
猛然驚醒,一睜眼,瞥見一團碧綠的光芒,帶着一條細長黑色東西,正從身側鞭一樣舞起,掣了回去。
洞内原有火筐,照得合洞通明。
洞口一帶雖然黑暗,因那東西頭有極亮綠光,王淵又是從小練就的目力,見那東西長索似的,料是怪物,不由失聲驚叫,腳一登,把身側大石用力往外一推,縱身躍起。
那怪蛇本由石隙裡鑽進,已然進有七八丈。
這類怪蛇不傷死物,這時不過受了兇人驅使,并非饑餓發性之時,人不惹它,就打身旁擦過也無妨害。
想是王淵伏石假寐,站立不穩,身子一歪,無意中踹了它上腳,将它觸怒,掣回前半身,照準王淵連人帶石一齊纏住。
蛇力奇猛,身堅如鐵,王淵本來非死不可,偏是五行有救。
上次靈姑斬蛇之後,又斬了一條大蜈蚣,從斷脊骨内搜出好些寶珠。
當時呂偉分贈範氏父子人各一粒,餘者俱由範氏弟兄代為用中包起。
原準備背人分配,除範氏弟兄外,呂、王等人均未用手摸過。
不久,範氏弟兄全患手癢難忍,用藥未愈。
呂偉先恐是中了珠毒。
範氏弟兄不信,反正中毒,索性再把珠放在手内,一陣亂揉,奇癢反倒止住。
這才悟出,是取珠時珠剛從污血中落出,無意中沾了餘毒所緻,珠并無毒。
南疆山中,蛇蟲之類遍地皆是,山人也習見不驚。
自從得珠之後,呂氏父女所居之處,永遠不見蛇蟲挨近,發覺以後,越發斷定珠的功用。
知道珠能辟毒,便将它取出,用水洗浸了些時。
命王妻和靈姑分制了幾個絲囊,将珠藏好,人佩一粒,以為山行辟毒之用。
王淵愛它光能照夜,時常取玩。
所佩絲囊紋理最稀,光可透出。
王淵先是側身而立,珠被遮住,蛇不曾見。
這一纏過去,蛇頭纏到腰間,正與寶珠相觸,如遇克星,慌不疊地掣了回去。
王淵推石一躍,力猛勢急,那石被蛇帶歪,再經此一推,平空倒下,正落蛇身,蛇被壓,益發暴怒,掣轉長身,纏住那石一絞,隻聽喀嚓連聲響過,那塊長約四尺,粗約二尺的堵洞石頭,立被絞斷,堆在地上。
跟着怪蛇身子一轉,後身仍由洞口外繼續往裡鑽進。
那前半截長身,早閃耀着頭上那隻碧綠亮晶晶的三角怪眼,箭一般朝衆人睡處一帶穿去。
呂、王等三人何等機警,王淵一失聲驚叫,知道有變,全從睡夢中驚起。
呂偉首先發現王淵縱起處,身後又字形盤着一條又細又長的怪蛇,頭上一隻獨眼,正是二十年前在滇黔路上聽友人說過的鐵線蛇,又名蒺藜練;道家叫作墨鈎藤,又名玄練。
這蛇秉純陰之氣而生,其細若繩,長逾十丈。
每生必雙,雌雄各一。
一月長一尺,逢閏倒縮三尺。
長至四十九丈,不能再長。
挨到窮陰凝閉之日,便擇山中隐僻幽晦之處,雙雙糾結而死。
左道旁門常用它配制各種藥餌,以制傷毒之藥,尤有奇效。
隻惜制法珍秘,物又罕見,知者絕少,說的人也不過略知大概。
蛇身墨綠,通體都是蒺藜形的倒須鈎刺。
力能咬石斷樹,任何猛獸、蛇蟒所不能當,遇上一絞,立即斷裂。
每逢六甲之日,口裡吐出香氣,媚力甚大,附近數十裡内蛇獸聞香鹹集,非等它擇肥選壯,飽食之後,甘死不退。
食時,總是先用長身絞纏個緊,再誘逼張口,将頭鑽進,專吃心髒、膏血。
吃完,穿通全身而出。
性最喜潔,不食死物。
不是餓極,縱逢甲日,也不噴香。
飽時相遇,不去惹它,并不追逐。
可是一經觸怒,無論是人是蛇獸,當時非全弄死,決不罷休。
那香氣聞了,尚隻醉人,身軟無力而已。
最厲害的是當它怒極,求敵不得之際,口裡噴出幾絲粉紅色的煙氣,中人立死,奇毒無比。
蛇蟒毒重的,多是雙眼。
此蛇卻是獨具隻眼,作三角形,由額起直蓋到嘴,整整将那三角怪頭遮住,兇光閃閃,又明又亮,多老遠都能看見。
其行絕迅,隻要被它目光所及,十九難以幸免。
蛇皮比鐵還堅,刀斧所不能傷。
端的是宇宙間最奇、最厲害的東西。
呂偉乍聽人說得它如此惡毒兇猛,還不怎相信。
當時恰要經過山寨中一段蛇獸最多之處,那位朋友雖是新交,人極至誠,說那裡以前曾出此蛇,被一道者收走了一條,再三告誡,才記在心裡。
可是從此并未遇上,連土著及常常跑南疆的藥客貨郎,探問了多人,也沒再說起。
呂偉記得當時曾間友人:“此蛇遇上必死,難道就無制它之法?”答說:“除蛇隻有三種方法:一是生長百年以上的大蜈蚣;二是幾種靈藥,先把它愛吃、愛聞的兩種誘它入伏,再把制它的一種研成碎未,和在一起,以毒攻毒,方可将它毒死。
但這兩法所用之物俱極難得,等于無用。
第三法是用南疆瘴地所産的一種毒豆,誘它馴服人阱,再用火攻。
此外隻有仙人能制,别無法想了。
”不料今晚會在此相遇。
呂偉知道厲害,不由大驚,急了一身冷汗。
忙喊:“此蛇又毒又兇,不可力敵,快往後洞逃去。
”此時那蛇已朝有人處伸出長身,遊了過來。
王淵身剛落地,未及二次縱起。
李氏擔心愛子,且蛇由他身後遊來,隻當蛇是追他,吓得亡魂皆冒,一時情急,大喊:“淵兒快躲!”王淵本就膽寒,再吃這一喊,益發慌了手腳,也沒回顧,妄想蛇從後來,避開正面,往側一縱。
原意躲蛇,不料蛇正躲他,無心巧值,雙方反倒撞在一起。
自從有蛇以後,那粒寶珠越發奇亮,光由絲囊縫裡透出老遠,芒彩四射。
一物一制。
線蛇先時不知人身有寶,被人一踹,發了野性,掉頭便纏,原是一個猛勁。
及至纏到身上,已有警覺。
急勢難收,等收回來,頭已觸在珠上,如受重創,立即掣回。
蛇甚心靈,雖往前遊,已存戒心,兇焰斂去不少。
看見珠光顯露,和人避它一樣,躲還來不及,哪裡還敢傷害。
一旦誤撞上,還當敵人有意為難,早慌不疊地把尖頭一擺,箭一般掣開。
呂偉見王淵身畔放光,蛇不傷人,反倒躲避,猛然想起那日雨中從蜈蚣身上所得寶珠,因那蜈蚣半截身子已有那麼長大,定在千年以上,而寶珠專辟蛇蠍,這時忽然放光,必是蛇的克星無疑。
忙喊:“蛇怕寶珠,大家快取出來,它就不敢傷人了。
”說着,随将寶珠先從腰間絲囊内取出。
王守常父子夫妻三人也依言擎珠在手。
呂偉當初從怪物骨環中取出的寶珠,共有九粒。
因靈姑又從怪物眼裡挖出兩粒又大又亮的紅珠,便把九珠分了四粒與範氏父子、王守常等人各一粒,餘兩粒留給張鴻父子。
兩粒紅珠本是靈姑所得,便給她一人佩帶,靈姑也做了個絲囊裝好,本是随身佩帶,片刻不離,偏巧連日靈姑想要守伺兇人,而那紅珠甚是奇怪:帶在身上,近看隻覺身畔仿佛有極淡一層紅霧圍繞,不過非留心細看,看不出來,還不怎顯;而夜間遠看,卻似隐有光輝的一幢紅影将人罩住。
埋伏伺敵都在夜間,恐被窺破,特地取放筐内,已有數日。
可是呂偉并不知道,身邊所藏二珠,乃留贈張鴻父子之物。
一粒業已從囊中取出,握在手内;另一粒不知怎的,将絲囊鎖口的線扭成死結,急切間取不出來,隻得同握手内。
一手持着毒弩,準備射那蛇的要害。
寶珠光華雖有夜光,但是聚而不散,平日隻照得三尺方圓。
暗中遠視奇亮,宛如一顆拳大明星;近視隻龍眼般大小,并不能當燈燭用。
這時忽然大放光明,晶芒閃爍,耀眼生花,幾令人不可逼視。
連未及取出那粒,也在囊内放出一絲絲的光芒。
這線蛇原是那條斷的,斷處生了一個菌一般的肉球,比身子大好幾倍,石縫太窄,強擠過來。
後面剛把身子進洞,前頭就誤撞在王淵身上。
跟着呂、王等三人的寶珠一齊取出,洞中平添了三團鬥大光華,随着人手舞動起落,照得滿洞生輝。
怪蛇知道遇見克星,想要避開,偏吃了身子太長的虧。
王淵睡夢中被蛇一絞奇痛,醒來時看見那麼厲害,連大石都被絞碎,本就驚悸亡魂。
這一次又和蛇頭誤撞,直似中了一下鐵棍,幾乎跌倒,越發膽寒,吓得往後一躲。
眼看前面蛇身橫亘滿地,蛇頭左右亂擺,不敢過去。
直到呂偉連喊,才知蛇怕寶珠,将珠取出。
驚弓之鳥,仍是不敢越蛇而過,不料無意中攔了蛇的退路。
蛇見身後也有克星,不敢再退,也是東瞻西顧,走投無路。
呂偉見狀,略為放心。
匆促間,正想不出除它之策,忽見洞口石隙中綠光一亮,又有一條同樣的怪蛇鑽進,勢甚迅急,才見蛇頭,便鑽進丈許來長的蛇身。
知道蛇果成雙同來,一條未除,又來一條,如何是好?靈姑、牛子又不知何往。
當時一着急,因蛇怕珠,意欲一試,不暇思索,便将弩筒并入左手,将那粒裝在囊内的寶珠照準洞口第二條蛇頭上打去。
後一蛇進洞望見珠光,便知不妙,已有退志。
寶珠打到,越發害怕,眼靈退速,呂偉那麼飛快的手法,竟被它退出洞去,沒有打中。
那粒寶珠落在洞口地上,光往囊外射,恰似一盞明燈,外面蒙上一層輕紗,光映數尺。
前蛇歸路隔斷,急得全身上下亂搖亂舞,起伏若狂。
呂偉見不是路,恐無意中被它掃中,性命難保,急欲除害。
問知靈姑、牛子俱在洞外,四人大聲連喊,不聽答應。
隻得拼冒奇險,左手緊捏明珠,避蛇防身;右手拔劍,觑準形勢退路,蜇近前去,猛然躍起,照準蛇頸就是一劍。
誰知那蛇見珠便躲,逃避尤為敏捷,其疾如電,連砍數劍,均未砍中。
僅有一下砍到身上,震得手腕微痛,蛇仍無恙,也沒反噬。
衆人看出蛇并無甚伎倆,膽子越大,各把刀、弩齊施,始終傷它不得。
蛇頭獨眼為珠光所逼,漸漸晦然無光。
最後竟伏在地上,将口連張,獨眼一眨一眨,似有乞憐馴服之狀。
呂偉因它兇毒異常,非除去不可。
不知此蛇性靈,業已乞哀降服,留下活的,日後有許多用處。
反乘它張口,連珠射了好幾箭,隻兩箭射中。
蛇将長信伸出一甩,中箭便被甩落,竟如無覺。
珠雖克制,卻不知如何使用方能除去;洞内又不宜于火攻;更不知蛇身有毒無有。
方在愁急,打算分四面将蛇逼成一堆,靜俟靈姑回來用飛刀斬它,免把洞口遮住,靈姑不能進來。
忽聽王淵喊道:“呂伯父,身後怎麼又紅又亮?”呂偉忙回頭一看,一片紅光發自靈姑置放衣服的筐内,恍如火焰内燃,光騰于外,結為一圈圈的彩暈,分明是那一對蜈蚣眼珠。
心想:“此珠愛女佩不離身,怎會在此?”同時那蛇見了紅光,又複蠢動,由地面上将身騰起,隻管跳動不休,雖不傷人,可是尖頭撞處,無不粉碎,勢甚驚人。
呂偉看出厲害,忙中無計,趕緊飛身過去,将筐扣扯斷。
筐蓋才一揭開,紅光立時照紅了大半邊洞壁。
等到取在手内,滿洞都是通紅。
那蛇仿佛遇見煞神,退又無路,急得身子似轉風車一般搖擺直上,意似要破壁飛出。
這洞原是《蜀山劍俠傳》中妖屍谷辰所居的玉靈崖,也就是李英瓊收袁星服馬熊的所在。
乃福地洞天,石質堅硬,不亞良玉。
蛇雖力猛身堅,想要穿出,如何能夠,僅撞了一下。
呂偉不等它二次上升,便奔将過去,離蛇愈近,珠光愈發奇亮。
旁立諸人隻覺一幢紅光彩暈,籠罩着一團白光,一條人影,面目、身形都不清楚,呂偉自己更耀眼欲花了。
蛇見紅光臨近,飛也似将上半身往後縮退。
呂偉隻知物性相克,原不明白用法,一味逼将過去。
不料進不幾步,那蛇忽似暴怒,情急拼命,上半身高昂數丈,口中紅信吐出二三尺,照定呂偉鞭一樣打來。
呂偉大驚,忙往側一閃,讓将
你決想不到它是怎麼死的。
昨晚如非事情湊巧,我頭一個便會被它攔腰勒成兩段,别人也休想活命呢。
” 靈姑聽怪蛇如此兇惡,好生駭異,連忙追問。
才知王淵等靈姑、牛子走後,将洞口用石堵好,側耳向外靜聽,等了好一會,不見響動,隻是怪聲“姑拉”、“姑拉”時近時遠地叫個不已,聽慣沒有在意。
又因兇人連日專用虛聲相吓,以為靈姑又是白等,不見得當晚就會出事。
雖然年幼貪睡,又恐靈姑回來無人開洞,不肯就睡。
越等越無聊,忽然神倦,伏身石上,不覺睡着。
迷糊中覺着腰問奇緊,似被鐵條緊勒了一下,腰骨幾乎折斷,奇痛非常。
猛然驚醒,一睜眼,瞥見一團碧綠的光芒,帶着一條細長黑色東西,正從身側鞭一樣舞起,掣了回去。
洞内原有火筐,照得合洞通明。
洞口一帶雖然黑暗,因那東西頭有極亮綠光,王淵又是從小練就的目力,見那東西長索似的,料是怪物,不由失聲驚叫,腳一登,把身側大石用力往外一推,縱身躍起。
那怪蛇本由石隙裡鑽進,已然進有七八丈。
這類怪蛇不傷死物,這時不過受了兇人驅使,并非饑餓發性之時,人不惹它,就打身旁擦過也無妨害。
想是王淵伏石假寐,站立不穩,身子一歪,無意中踹了它上腳,将它觸怒,掣回前半身,照準王淵連人帶石一齊纏住。
蛇力奇猛,身堅如鐵,王淵本來非死不可,偏是五行有救。
上次靈姑斬蛇之後,又斬了一條大蜈蚣,從斷脊骨内搜出好些寶珠。
當時呂偉分贈範氏父子人各一粒,餘者俱由範氏弟兄代為用中包起。
原準備背人分配,除範氏弟兄外,呂、王等人均未用手摸過。
不久,範氏弟兄全患手癢難忍,用藥未愈。
呂偉先恐是中了珠毒。
範氏弟兄不信,反正中毒,索性再把珠放在手内,一陣亂揉,奇癢反倒止住。
這才悟出,是取珠時珠剛從污血中落出,無意中沾了餘毒所緻,珠并無毒。
南疆山中,蛇蟲之類遍地皆是,山人也習見不驚。
自從得珠之後,呂氏父女所居之處,永遠不見蛇蟲挨近,發覺以後,越發斷定珠的功用。
知道珠能辟毒,便将它取出,用水洗浸了些時。
命王妻和靈姑分制了幾個絲囊,将珠藏好,人佩一粒,以為山行辟毒之用。
王淵愛它光能照夜,時常取玩。
所佩絲囊紋理最稀,光可透出。
王淵先是側身而立,珠被遮住,蛇不曾見。
這一纏過去,蛇頭纏到腰間,正與寶珠相觸,如遇克星,慌不疊地掣了回去。
王淵推石一躍,力猛勢急,那石被蛇帶歪,再經此一推,平空倒下,正落蛇身,蛇被壓,益發暴怒,掣轉長身,纏住那石一絞,隻聽喀嚓連聲響過,那塊長約四尺,粗約二尺的堵洞石頭,立被絞斷,堆在地上。
跟着怪蛇身子一轉,後身仍由洞口外繼續往裡鑽進。
那前半截長身,早閃耀着頭上那隻碧綠亮晶晶的三角怪眼,箭一般朝衆人睡處一帶穿去。
呂、王等三人何等機警,王淵一失聲驚叫,知道有變,全從睡夢中驚起。
呂偉首先發現王淵縱起處,身後又字形盤着一條又細又長的怪蛇,頭上一隻獨眼,正是二十年前在滇黔路上聽友人說過的鐵線蛇,又名蒺藜練;道家叫作墨鈎藤,又名玄練。
這蛇秉純陰之氣而生,其細若繩,長逾十丈。
每生必雙,雌雄各一。
一月長一尺,逢閏倒縮三尺。
長至四十九丈,不能再長。
挨到窮陰凝閉之日,便擇山中隐僻幽晦之處,雙雙糾結而死。
左道旁門常用它配制各種藥餌,以制傷毒之藥,尤有奇效。
隻惜制法珍秘,物又罕見,知者絕少,說的人也不過略知大概。
蛇身墨綠,通體都是蒺藜形的倒須鈎刺。
力能咬石斷樹,任何猛獸、蛇蟒所不能當,遇上一絞,立即斷裂。
每逢六甲之日,口裡吐出香氣,媚力甚大,附近數十裡内蛇獸聞香鹹集,非等它擇肥選壯,飽食之後,甘死不退。
食時,總是先用長身絞纏個緊,再誘逼張口,将頭鑽進,專吃心髒、膏血。
吃完,穿通全身而出。
性最喜潔,不食死物。
不是餓極,縱逢甲日,也不噴香。
飽時相遇,不去惹它,并不追逐。
可是一經觸怒,無論是人是蛇獸,當時非全弄死,決不罷休。
那香氣聞了,尚隻醉人,身軟無力而已。
最厲害的是當它怒極,求敵不得之際,口裡噴出幾絲粉紅色的煙氣,中人立死,奇毒無比。
蛇蟒毒重的,多是雙眼。
此蛇卻是獨具隻眼,作三角形,由額起直蓋到嘴,整整将那三角怪頭遮住,兇光閃閃,又明又亮,多老遠都能看見。
其行絕迅,隻要被它目光所及,十九難以幸免。
蛇皮比鐵還堅,刀斧所不能傷。
端的是宇宙間最奇、最厲害的東西。
呂偉乍聽人說得它如此惡毒兇猛,還不怎相信。
當時恰要經過山寨中一段蛇獸最多之處,那位朋友雖是新交,人極至誠,說那裡以前曾出此蛇,被一道者收走了一條,再三告誡,才記在心裡。
可是從此并未遇上,連土著及常常跑南疆的藥客貨郎,探問了多人,也沒再說起。
呂偉記得當時曾間友人:“此蛇遇上必死,難道就無制它之法?”答說:“除蛇隻有三種方法:一是生長百年以上的大蜈蚣;二是幾種靈藥,先把它愛吃、愛聞的兩種誘它入伏,再把制它的一種研成碎未,和在一起,以毒攻毒,方可将它毒死。
但這兩法所用之物俱極難得,等于無用。
第三法是用南疆瘴地所産的一種毒豆,誘它馴服人阱,再用火攻。
此外隻有仙人能制,别無法想了。
”不料今晚會在此相遇。
呂偉知道厲害,不由大驚,急了一身冷汗。
忙喊:“此蛇又毒又兇,不可力敵,快往後洞逃去。
”此時那蛇已朝有人處伸出長身,遊了過來。
王淵身剛落地,未及二次縱起。
李氏擔心愛子,且蛇由他身後遊來,隻當蛇是追他,吓得亡魂皆冒,一時情急,大喊:“淵兒快躲!”王淵本就膽寒,再吃這一喊,益發慌了手腳,也沒回顧,妄想蛇從後來,避開正面,往側一縱。
原意躲蛇,不料蛇正躲他,無心巧值,雙方反倒撞在一起。
自從有蛇以後,那粒寶珠越發奇亮,光由絲囊縫裡透出老遠,芒彩四射。
一物一制。
線蛇先時不知人身有寶,被人一踹,發了野性,掉頭便纏,原是一個猛勁。
及至纏到身上,已有警覺。
急勢難收,等收回來,頭已觸在珠上,如受重創,立即掣回。
蛇甚心靈,雖往前遊,已存戒心,兇焰斂去不少。
看見珠光顯露,和人避它一樣,躲還來不及,哪裡還敢傷害。
一旦誤撞上,還當敵人有意為難,早慌不疊地把尖頭一擺,箭一般掣開。
呂偉見王淵身畔放光,蛇不傷人,反倒躲避,猛然想起那日雨中從蜈蚣身上所得寶珠,因那蜈蚣半截身子已有那麼長大,定在千年以上,而寶珠專辟蛇蠍,這時忽然放光,必是蛇的克星無疑。
忙喊:“蛇怕寶珠,大家快取出來,它就不敢傷人了。
”說着,随将寶珠先從腰間絲囊内取出。
王守常父子夫妻三人也依言擎珠在手。
呂偉當初從怪物骨環中取出的寶珠,共有九粒。
因靈姑又從怪物眼裡挖出兩粒又大又亮的紅珠,便把九珠分了四粒與範氏父子、王守常等人各一粒,餘兩粒留給張鴻父子。
兩粒紅珠本是靈姑所得,便給她一人佩帶,靈姑也做了個絲囊裝好,本是随身佩帶,片刻不離,偏巧連日靈姑想要守伺兇人,而那紅珠甚是奇怪:帶在身上,近看隻覺身畔仿佛有極淡一層紅霧圍繞,不過非留心細看,看不出來,還不怎顯;而夜間遠看,卻似隐有光輝的一幢紅影将人罩住。
埋伏伺敵都在夜間,恐被窺破,特地取放筐内,已有數日。
可是呂偉并不知道,身邊所藏二珠,乃留贈張鴻父子之物。
一粒業已從囊中取出,握在手内;另一粒不知怎的,将絲囊鎖口的線扭成死結,急切間取不出來,隻得同握手内。
一手持着毒弩,準備射那蛇的要害。
寶珠光華雖有夜光,但是聚而不散,平日隻照得三尺方圓。
暗中遠視奇亮,宛如一顆拳大明星;近視隻龍眼般大小,并不能當燈燭用。
這時忽然大放光明,晶芒閃爍,耀眼生花,幾令人不可逼視。
連未及取出那粒,也在囊内放出一絲絲的光芒。
這線蛇原是那條斷的,斷處生了一個菌一般的肉球,比身子大好幾倍,石縫太窄,強擠過來。
後面剛把身子進洞,前頭就誤撞在王淵身上。
跟着呂、王等三人的寶珠一齊取出,洞中平添了三團鬥大光華,随着人手舞動起落,照得滿洞生輝。
怪蛇知道遇見克星,想要避開,偏吃了身子太長的虧。
王淵睡夢中被蛇一絞奇痛,醒來時看見那麼厲害,連大石都被絞碎,本就驚悸亡魂。
這一次又和蛇頭誤撞,直似中了一下鐵棍,幾乎跌倒,越發膽寒,吓得往後一躲。
眼看前面蛇身橫亘滿地,蛇頭左右亂擺,不敢過去。
直到呂偉連喊,才知蛇怕寶珠,将珠取出。
驚弓之鳥,仍是不敢越蛇而過,不料無意中攔了蛇的退路。
蛇見身後也有克星,不敢再退,也是東瞻西顧,走投無路。
呂偉見狀,略為放心。
匆促間,正想不出除它之策,忽見洞口石隙中綠光一亮,又有一條同樣的怪蛇鑽進,勢甚迅急,才見蛇頭,便鑽進丈許來長的蛇身。
知道蛇果成雙同來,一條未除,又來一條,如何是好?靈姑、牛子又不知何往。
當時一着急,因蛇怕珠,意欲一試,不暇思索,便将弩筒并入左手,将那粒裝在囊内的寶珠照準洞口第二條蛇頭上打去。
後一蛇進洞望見珠光,便知不妙,已有退志。
寶珠打到,越發害怕,眼靈退速,呂偉那麼飛快的手法,竟被它退出洞去,沒有打中。
那粒寶珠落在洞口地上,光往囊外射,恰似一盞明燈,外面蒙上一層輕紗,光映數尺。
前蛇歸路隔斷,急得全身上下亂搖亂舞,起伏若狂。
呂偉見不是路,恐無意中被它掃中,性命難保,急欲除害。
問知靈姑、牛子俱在洞外,四人大聲連喊,不聽答應。
隻得拼冒奇險,左手緊捏明珠,避蛇防身;右手拔劍,觑準形勢退路,蜇近前去,猛然躍起,照準蛇頸就是一劍。
誰知那蛇見珠便躲,逃避尤為敏捷,其疾如電,連砍數劍,均未砍中。
僅有一下砍到身上,震得手腕微痛,蛇仍無恙,也沒反噬。
衆人看出蛇并無甚伎倆,膽子越大,各把刀、弩齊施,始終傷它不得。
蛇頭獨眼為珠光所逼,漸漸晦然無光。
最後竟伏在地上,将口連張,獨眼一眨一眨,似有乞憐馴服之狀。
呂偉因它兇毒異常,非除去不可。
不知此蛇性靈,業已乞哀降服,留下活的,日後有許多用處。
反乘它張口,連珠射了好幾箭,隻兩箭射中。
蛇将長信伸出一甩,中箭便被甩落,竟如無覺。
珠雖克制,卻不知如何使用方能除去;洞内又不宜于火攻;更不知蛇身有毒無有。
方在愁急,打算分四面将蛇逼成一堆,靜俟靈姑回來用飛刀斬它,免把洞口遮住,靈姑不能進來。
忽聽王淵喊道:“呂伯父,身後怎麼又紅又亮?”呂偉忙回頭一看,一片紅光發自靈姑置放衣服的筐内,恍如火焰内燃,光騰于外,結為一圈圈的彩暈,分明是那一對蜈蚣眼珠。
心想:“此珠愛女佩不離身,怎會在此?”同時那蛇見了紅光,又複蠢動,由地面上将身騰起,隻管跳動不休,雖不傷人,可是尖頭撞處,無不粉碎,勢甚驚人。
呂偉看出厲害,忙中無計,趕緊飛身過去,将筐扣扯斷。
筐蓋才一揭開,紅光立時照紅了大半邊洞壁。
等到取在手内,滿洞都是通紅。
那蛇仿佛遇見煞神,退又無路,急得身子似轉風車一般搖擺直上,意似要破壁飛出。
這洞原是《蜀山劍俠傳》中妖屍谷辰所居的玉靈崖,也就是李英瓊收袁星服馬熊的所在。
乃福地洞天,石質堅硬,不亞良玉。
蛇雖力猛身堅,想要穿出,如何能夠,僅撞了一下。
呂偉不等它二次上升,便奔将過去,離蛇愈近,珠光愈發奇亮。
旁立諸人隻覺一幢紅光彩暈,籠罩着一團白光,一條人影,面目、身形都不清楚,呂偉自己更耀眼欲花了。
蛇見紅光臨近,飛也似将上半身往後縮退。
呂偉隻知物性相克,原不明白用法,一味逼将過去。
不料進不幾步,那蛇忽似暴怒,情急拼命,上半身高昂數丈,口中紅信吐出二三尺,照定呂偉鞭一樣打來。
呂偉大驚,忙往側一閃,讓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