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回 日落風悲 空山驚異嘯 星昏月冷 黑夜服兇蠻

關燈
話說山人去後,呂偉父女又帶牛子,拿了火把,重往後洞幽暗處查看,果有一個廣大地穴,但經過一次大地震,已為崩石碎礫填滿堵塞。

    雖不知下面大小深淺,看其情形,多少年早已絕了人獸出入之迹,不複能通,這才把心放定。

    因裡層深暗,不如前面明爽,也就不再移動,隻把東西理順。

    又将牲畜分别栖息在側面兩個小崖洞内,責成牛子、王淵二人輪流放青。

     諸事就緒,甚是稱心。

    于是覓地耕種。

    在左近一試地土,果然石地居多。

    靈姑又不願糟蹋風景,縱往隔溪用鐵鍬東掘西掘,連大帶小,勉強零零落落找了十幾塊小土地,合計還不到三畝,無法種稻,隻得把青稞籽撤上,任其自生自長。

     午飯後,靈姑惦記和牛子去找尋鹦鹉,借着出覓耕地為名,連王淵也不令去,徑和牛子繞崖走向來路。

    牛子本是猜想此鳥靈異,必能自歸,心中并無把握。

    帶了靈姑,東支西吾,找了一下午,白跑了不少冤枉路,依舊失望而回。

    還算好,鹦鹉雖未尋着,卻在近側發現了大片可耕的絕好沃壤。

     原來昨日所經危崖之下,僅有近崖一帶地是石質,上面薄薄一層浮上,滿生淺草,不能耕種。

    靈姑、牛子先并不知崖左有大片肥上,因尋了幾處耕地,相隔所居岩洞最近的也在十裡内外,除卻建屋移家外,如若此宿彼耕,不特每日往返不便,而且那一片土地,盡是草莽荊棘,便開辟也非容易,風景尤其不好。

    靈姑好生煩厭,打算明日再找,沒有想要。

    去時一過崖便往來路直走。

    牛子領她四下亂找鹦鹉,越繞越遠,路越彎折,歸途竟從崖左走回。

    崖下本是平陽,隻當中兩裡方圓一片森林。

    牛子昔年同了藥客匆匆來到洞中,未宿即行,也未入林查探,這次尚是初次。

    本拟穿林而過,入林走不數十步,忽聞水聲潺潺,地勢突然凹下,野麻滿地,高低及人。

    林木漸盡,仔細一尋覓,原來那片森林隻四外環着一片樹林。

    尤妙的是周圍樹林都厚約數十丈,高低不一,各種異果樹木都有。

    當中約有一裡多方圓的地面,竟一株樹也無,卻有一條廣溪曲曲彎彎蜿蜒其中,被野麻遮住,不近前直看不出。

     牛子首先喜叫道:“仙姑你看,這裡野麻長得多肥,又有水有樹,這不是一大片好田麼?”靈姑聞言,仔細一看,果然絕佳。

    忙和牛子在野麻叢中跑了一圈,越想越好。

     因四外綠樹環繞,當中清溪沃野,給取了地名,叫作“碧城村”。

    決計歸告老父,将那片野地開辟出來。

    就溪旁風景佳處建上幾間竹屋茅舍,以供耕時憩息之用。

    另在舍側辟兩畝地來種花種菜。

    那崖前隔溪的平原綠野全作牧場。

    這一來便可果蔬無缺,牲畜繁多,四時之中凡百足用了。

    一邊想着,一邊往回飛跑。

    到了洞前,見呂、王諸人正在收集牲畜,滿心歡喜,跑過去喊了一聲:“爹爹!”王淵搶口說道:“姊姊,那多環族頭子烏加又尋到這裡來了。

    ”靈姑便問:“現在哪裡?我找他去。

    ”王淵忙說适才之事。

     原來靈姑走時恐路跑得太遠,不叫王淵跟去。

    王淵自是不願,當時沒說什麼,靈姑走後,随着呂、王等三人做做這樣,做做那樣,覺着無趣,老想去追靈姑。

    隔了一會,實忍不住,便向三人說:“姊姊錯了,我家住在這裡,哪能往遠處找田?我就不信,這麼好的地方,近處就沒好土地,我偏在近處找一片肥土跟她比比。

    ”三人因他年幼,深山初來,地理不熟,本不令去,經不住王淵一味苦磨。

    呂偉細一端詳地勢,見寨前高崖、平原極為醒目,沿途又未發見蛇獸之類;這一誤入歧途,路近了好些天,多環族也不會就尋了來。

    王淵又口口聲聲說所覓之地,決不使在二三裡外。

    心想:“以後長居此山,讓他曆練曆練,把地勢走熟也好。

    ”便即允了。

    為備萬一,除他身帶腰刀外,又把自己所用毒弩也讓他帶去。

     王淵早見靈姑是朝直走,乘呂、王三人手邊正忙,沒有留意随後觀察,悄悄繞過崖那邊,便也飛步照直跑去。

    哪知靈姑走不多遠,便改了道路,依然直追不已,一口氣跑了好幾十裡,連越過兩個山頭,仍未追上靈姑。

    這才想起:“靈姑、牛子一定改了方向,否則他們走了不過半個時辰,路上決不能沒有耽擱,我這般急趕,也無迫不上之理。

    日已偏西,再追下去,黃昏前決趕不回去。

    如落在他二人後面,父母定要擔心,又要四處尋找,白受埋怨。

    ”想了想,登高四望,并無蹤影,隻得又往回跑。

    可是心還不死,歸途也繞着道走。

     王淵行經一個高坡下面,正低着頭跑得起勁,忽見路側石地上有拇指大小一撮煙灰,先還當是先走衆山民所遺。

    已然走過老遠,忽想:“山民走時說是仍走原路,這裡方向途徑全都不對,怎會經此?那多環族烏加地理甚熟,莫非又趕了來?”心中一動。

    王淵初出犢兒不怕虎,沒怎細想,便把腳步立定。

    一看四外形勢,見那高坡是左側一座高山的支脈,隻行處一帶最低,餘者都是岡巒雜沓,往還起伏。

    前面亂山之中,隐隐盤曲着一條谷徑,甚是險僻,斷不定烏加隐在哪裡。

    試往回走,仔細觀察,又在左近尋到兩三撮同樣的葉子煙灰,一撮已被風吹散,剩不多少。

    查好風向,循蹤找去。

     王淵越過山坡,地勢逐漸低下。

    又走了一段,先看見一處孤崖。

    因尋了裡許途程,烏加未見,猛想起多環族的厲害:“自己年幼力弱,又不知敵人多少,靈姑未來,怎是他的對手?”勇氣一餒,有些膽怯起來。

    正想收步回身,悄悄跑回,人已繞出崖前。

    才一探頭,首先看到的便是三枝山民慣用的長矛,鋒長尺許,明光铮亮,做一排倒插在崖前草地裡面。

    旁邊橫卧着一隻似熊非熊,牛一般大,從未見過的怪獸,血口張開,潦牙掀唇。

    雖已被山人刺死,形态猛惡,看去猶是可怖。

    不由大驚,退回崖側,把身藏好。

     暗忖:“矛是三枝,山人至少是三個。

    一個也未必打得過他,何況是這樣多?”剛想再探看一下山人在當地沒有,好回去報信,忽聽“姑拉”一聲慘嘯,聲音若遠若近,甚是凄厲。

    猛又想起老山民牛子所說,多環族複仇時的情景,不由激靈靈打了一個冷戰。

    也沒聽出聲音是在崖畔發出不是,吓得手按毒弩,回頭就跑。

    跑沒多遠,又聽叫了一聲,直似近在身後,回顧卻又沒人追來。

    空山回音,恍如鬼物互嘯,哪敢停留,慌不擇路,一味飛馳。

    總算僥幸,不幾繞便踏上去時正路。

    第三聲慘嘯似乎稍遠,以後不再聽到,這才定了點心。

    跑到崖前,見了呂、王三人,說了經過。

     呂偉聞報,心想:“憑自己這幾人的本領,休說三個多環族人,再多十倍,也不是對手,何況還有愛女這口飛刀,決無敗理。

    無如荒山初至,地理不熟,兇人巢穴就在附近。

    加以他們身手矯捷,行蹤飄忽,捉摸不定。

    路上又聽牛子等山人傳說他許多神奇之處,不知是真是假。

    兇人毒矢厲害,中人立死。

    拼命到此,前仆後繼,不死不止。

    彼衆我寡,敵暗我明。

    又當初來開辟草莽之際,共總老少六人,随時都要分頭耕作。

    一個走單,遇上固遭暗害;就是常聚一起,人怕拼命,他隻要豁出一人送死,莫說被他多傷,偶然小有傷害,這虧便吃不起。

    隻說牛子錯走這條路,四外危峰峽谷,除前次藥客到過外,素無人迹,兇人途中必定相左,縱不由此絕迹,也須日久才能尋來,想不到來得這樣快。

    如不想法絕此禍根,從此多事,永無甯日。

    靈姑久出未歸,還不知遇上沒有。

    ” 呂偉等正聚在一處憂慮商談,恰值靈姑随後趕回,王淵搶着把前事一說。

    依了靈姑,恨不得當時便要尋去。

    呂偉忙攔阻道:“兇人人多拼命,殺他不完,這須想一根本主意才好。

    此時天色已晚,我們地理不熟,如何去得?萬不要忙。

    從此各人多留點神,不要分開,你更不可離群他往。

    今日先去洞内安歇,仍是分班守夜,等把主意商定,再作計較。

    ” 牛子在旁笑道:“烏加來麼?還早呢。

    主人和仙娘會打雷,又會放電閃,來啦還不是找死,怕他啥子?”呂偉不願當着他示怯,又恐牛子過信神力,不知戒備,正色說道: “我們都是修好的人,不願多殺生靈。

    他定要來和我們拼命,不聽好話,沒法子,才弄死他呢。

    要不的話,找到他的巢穴,放我女兒的法寶,立時全數殺死,休想走脫一個。

     因為不願死傷人命,所以叫大家放小心些,得放過去就放過了。

    他們已在近處現形,怎說還早呢?”牛子仰天大笑道:“想叫多環族聽好話,簡直沒得的事,烏加更不必說。

     再說仙娘又毀了他的頸圈,除非殺了他,想他不來報仇,隻有日從西出。

    ” 靈姑喝道:“問你烏加怎麼不會就來,誰管他這些事?”牛子最怕靈姑,慌道: “烏加那枝神箭不是在這裡沒飛回去麼?他們最信祖神,隻說那箭無人敢拿,就被人拿去,也會自己飛回。

    丢刀時有好些怪鳥在啄死屍,定是烏加殺人祭神,不曉得怎麼會把惡鳥引來,見打不過,當時躲開。

    回來見箭不在,必當惡鳥銜走,不會想到落在我們手内。

    丢這枝箭比要他命還兇。

    照例這箭第二天不飛回,再無音信,就要先尋到仇人住的附近,用三枝長矛倒插上内,殺上一隻野獸,取它血心,到一個人迹不到山谷之中,取出自用毒箭插在獸心上,跪地喊三聲‘姑拉’,一天四回哭喊。

    過了七天,再把箭拔出,朝天射去。

    等落下來,照箭頭那一面尋去,先把神箭尋回,才能打報仇的主意。

    神箭既已請出,如不在手,哪怕仇人近在面前,這仇不也能報的。

    因為這枝神箭傳說多年,差不多各寨都有人知道,他們又兇,就是落在路上,也沒人敢摸它一下,都當它能自己飛回。

    我要不是親見,也不會信。

    主人藏起了它,烏加更不信在此地了。

    除非箭頭朝着我們這裡,不會來的,就來也還要過幾天。

    适才小相公聽那叫聲,定在他祭神的時候。

    照這神氣看來,烏加丢箭後,必定偷偷回寨,約上幾個親人同來;要不的話,他這用矛來蔔,不是一人能辦的事。

    他們最會找地方藏躲和-望,小相公必被他們看見了,因神箭沒找到,不能無故傷人。

    隻要一走近那三枝矛前,早被他毒箭射死了。

    你們是不曉得他們殺起人來多麼兇狠,又愛生割活人肉吃。

    隻要到他寨裡看一回,主人就覺得殺完他們都不多了。

    那同來的人多是私情相助,報仇仍得他自己。

    如真為他拼命,一同下手,事前必要想方設計,和我們作對,先結上仇才動手的。

    ” 靈姑本就飽聽兇人惡迹,聞言大怒,決計明日尋去,先将烏加連那幾個同黨除去,然後尋到山寨,掃平巢穴。

    牛子道:“他們藏得太好,眼睛極尖,除非他自願出頭,要去找他,隻怕踏遍全山也找不到。

    上次他吃過你的大虧,知道厲害,遇上就死,決不會再和你明動手。

    烏加這一回必是乘你睡着,不然就埋伏暗處,乘你不留神的時候暗下毒手。

    現在找去,沒等看見影子,他早跑了。

    反正他報仇以前,不管是明是暗,總要在寨前鬼叫上兩天。

    我們隻要聽見他‘姑拉’、‘姑拉’鬼叫時,再想法尋他,還容易些。

    ” 呂偉、王守常也說:“牛子之言甚是。

    不如守在洞中,多加小心,以逸待勞。

    目前既不曾尋來,正好想一妙法,誘他人阱。

    反主為客,易遭暗算,而且徒勞,大是不可。

    ”靈姑不便違逆,隻得罷了。

    當晚過去,果然無事。

     次早起來,因已發現兇人蹤迹,恐他萬一來襲,連那片耕地也都顧不得去查看,先行應付兇人。

    昨晚衆人業已熟商,靈姑力主先下手,除此隐患。

    呂偉強她不過,籌思了大半夜,覺得先辦此事也好。

    老早把飯吃了,把崖前形勢仔細看過,将所有的人分作兩班。

    由王守常夫妻、父子三人留守洞内。

    牲畜、用具、籽種、糧食另尋适當隐蔽之所,分作幾個地方,一一藏好。

    洞門原有大石可以封堵,外觀隻是一座渾成的石崖,裡層洞井院落,不到洞頂上面看不出來,内外層相通之處也可封閉。

    當下一齊俱運大石堵好,僅留外洞門可供一人出入之路和石隙間的箭眼,裡面再立上一塊大石。

    一旦有警,不問能敵與否,先退入洞内,由箭眼中用毒弩觑準敵人猛射,以待歸援。

    呂偉父女自帶老山民牛子出尋兇人蹤迹,尋到後,再看事行事。

    烏加立誓拼命,百折不回,自然非除去不可。

    如殺此人後,能借飛刀鎮壓其餘兇人,永罷幹戈,也就無須多加殺戮。

    如若烏加死後,兇人仍不怕死,再接再厲,源源來犯,不肯罷休,再給羅銀、範氏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