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回 探虎穴 絕壑渡孤身 斬妖巫 群雄張盛宴

關燈
話說黑虎馱了靈姑,據崖一躍,便到了下面,撒開四隻虎爪,一路蹿山越嶺,往建業村急馳而去。

    今番不似日裡要等大隊同行,如脫了弦的弓箭一般,行更迅速。

    行不多時,便到了建業村前峰嶺相近之處。

    離天明還早,鐵花塢之行,可俟見罷張鴻再去。

    又和虎、猱商量,将虎留在峰側山凹僻處,自與康康人寨,同探張鴻下落。

    如康康先尋到,便速覓自己通知;自己先尋到,便在張鴻那裡相候。

    不想這一分道,幾乎生出事來。

     先說靈姑與虎、猱分開以後,仗着家學淵源,一路鹭伏鶴行,縱躍如飛,不消片刻,行抵峰寨之下。

    那建業村就建在峰腰上面,全村屋宇分踞嶺脊岡崇之間,高低錯落,因山位列,各有茂林密莽掩蔽。

    所有田疇,均在中心。

    新辟的百頃梯田及十幾處望樓,也都在峰嶺四面極高之處,各有奇石崖洞和林木做屏蔽。

    除卻嶺後梯田面對危崖幽壑,人迹不到外,餘下無論嶺後人來何方,不是身已臨近,也看不見村寨影子。

    靈姑去時,因村人自由隐賢莊到此,仗着地利、人力,從無一點變故發生,年時一久,俱都松懈下來。

     又值半夜裡遠客新來,盛筵大開,全村凡是上一層的當家人物,都在筵間陪客,聚于寨堂之内。

    其餘中下層人因夜已深,除卻少數執役諸人,全準備明日早起,多已安歇人睡。

     靈姑初次犯險,究有戒心,形迹甚是缜密。

    各望樓中雖有個輪值之人,過慣太平日子,視若具文,形同虛設。

    偶而略向樓外望望,也不過看看天色,萬想不到會有外人潛入,所以靈姑如入無人之境。

     靈姑到了峰下一看,嶺脊深林中間有零零落落的燈明滅掩映,直達峰腰以上。

    遙聞隐隐笑語之聲随風飛落,好似人在聚飲一般。

    照那燈火看去,估量全村寨長達十裡,幾乎南嶺皆是。

    暗想:“離天明不過還有一兩個時辰,這般廣大的地方,事前不知準确地方,如何往裡尋人?聽虎王所說寨中情形,不特防備周密,而且會武能手衆多。

    看虎王不以為意,就拿那送信來的楊天真來說,也非庸俗之流,一個信使已如此,其餘可想。

     自己一個孤身少女夜人虎穴龍潭,雖幸得有神獸為助,但是業已分開。

    如在未見張鴻以前有甚閃失,就算金猱趕來救護出險,事也誤了,人也丢了,回去豈不要受爹爹埋怨和外人見笑?”為難了一陣,又想:“這寨如此長法,行事又在暗中,決非一兩個時辰所能尋遍。

    金猱行走如飛,迅速得多,但它已然上嶺跑沒了影,萬迫不上。

    分頭尋找,仍是不妥。

    莫如由金猱去遍搜全寨,自己舍了前面,由後山僻處上去,尋到他的内寨探查一番。

    如尋不見張鴻,等再尋到前寨時,金猱也該尋來會合了。

    ”想定後,為圖抄近,便沿峰麓走去。

     靈姑還沒繞到峰後,忽聽笑語之聲漸近。

    循聲一注視,峰腰上樹林之中燈火繁密,人聲甚是嘈雜。

    經行之處漸高,相隔上面不過二三十丈遠近,知是大寨有人聚飲。

    起初因隻想見張鴻一探虛實,事越隐秘越好。

    憑自己的本領,一則衆寡不敵,二則尹、顧等人本領高強,耳目靈敏。

    意欲側面下手;或是從别的村人口中愉聽;或是擒一個乏手,拉人僻處逼問下落。

    未敢冒昧徑入大寨窺探。

    此時身一臨近,不由氣力一壯。

    暗忖: “不入虎穴,怎得虎子?這般深夜還在-哄飲,弄巧張叔父也在其内,何必舍近求遠?” 當下掩藏着由樹林之中往上走去。

     行近一看,那寨堂就建在樹林外面,前有大片平地草原,花石紛列。

    寨堂共是一列九大間,當中三間打通為一,共占地數畝,可容百席。

    餘下六間尚不在内。

    屋宇宏敞,軒窗洞啟,陳設得尤極華麗。

    背倚崇山,面臨長嶺。

    因兩旁林内外數十所形式不一的小室字一襯,越顯出它的莊嚴雄麗。

    細查中屋共設有五席,相隔大遠,看不真切。

    忙從側面小屋後繞了過去。

    隻見當中一席,連賓帶主共是十人,楊天真也在其内。

    首座是一位相貌、裝束詭異的道人。

    另外還有兩個道人,其中一個相貌清奇的長髯道人卻似哪裡見過,甚是眼熟。

    第二、三桌盡是婦女、小孩。

    餘者神态都似江湖上人,為狀善惡不一。

     肴酒蒸騰,笑飲方酣,席前上酒端菜的下人絡繹往來不絕。

    靈姑藏處恰在屋外一座假山後,地既隐秘,看得又真。

    一見張鴻不在,疑是遭害或已被困,不由又驚又奴靈姑方在尋思,忽聽中席那個生相猥瑣的道人說:“西川雙俠那麼大名望,見面也不過如此。

    所以适才諸位對他那樣謙恭稱贊,我卻不則一聲。

    姓呂的我沒見過,還不敢定;那姓張的,看神氣也不過内外武功有點根底罷了。

    不是祝某酒後發狂,這回幸是戴二哥顧全江湖上的義氣,寬宏大量,化敵為友,加上他又是謝大哥的老朋友,不好意思栽他;否則,不等明日,先在席上我早拿話将他,一比高下了。

    ”靈姑聽那姓祝的口氣,張鴻并未有甚不利,心才略放。

     猛又聽那長髯道人哈哈大笑道:“祝賢弟,酒後之言也須留意,不可失格。

    并非愚兄偏袒朋友,雙俠現與二弟已成好友。

    自家人勝敗無妨,如下以他為然,盡可明日席散,由我與諸位弟兄為中,當着嘉賓遠來,各憑真實本領,一比高下好了。

    他現在峰左小洞過去愚兄靜室之内,本想出見米道友,因是生客,又防主人有話說,想已熟睡。

    相隔這麼遠,又聽不見你說話,他得名并非幸緻,何必背後傷人呢?” 靈姑一聽竟有人給張鴻吐氣,好生痛快。

    見那姓祝的一張酒臉已急惱成了豬肝顔色,兩下還待争論,因已得知張鴻住處,喜出望外,不願再聽下去。

    剛一回身,繞屋潛行沒有幾步,忽聽岡嶺下面有極猛惡凄厲的烏獸怒嘯暴吼之聲遠遠傳來。

    低頭一看,岡下林中似有火起,晃眼間紅光高出林抄,峰下長岡上警鑼四起,人聲嘈雜。

    大寨堂中立時一陣大亂,在座之人紛紛奔出。

    心想:“乘機去尋張鴻,再好不過。

    ”忙照道人所說,飛步轉過寨堂。

    行約半裡山路,才見密林中現一石洞,洞壁有字,連忙鑽了進去。

    從洞口回顧,似有一片烏雲疾如奔馬,在月光之下飛到火場,往下一壓,火便熄滅。

    不暇細看,循徑穿洞而出,果然尋到。

    靈姑因室還有一人,不知底細,未敢妄入。

    在窗外略伏了一會,聽出那人口氣竟與張鴻莫逆,仿佛和道人一樣也是舊交,這才啟簾而入。

     靈姑見着張、韓二人,匆匆略談各人經過。

    得知村主便是戴中行,雖已杯酒釋嫌,但因虎王一節,顧、楊一黨又約來妖人、異獸,明日之事尚不可知。

    金猱尚未尋來,正疑心那火是它放的,忽聽室外一聲低喝道:“你的膽子真大,竟敢到此。

    ”靈姑按劍回顧,門簾啟處,進來一人,正是席間長髯道人。

    心方一定,張鴻已指着道人,命即拜見,說了姓名。

    才知那道人是謝道明,以前曾在川中見過一面,無怪眼熟。

    靈姑正要拜辭,謝道明道:“賢侄女真個膽大,竟敢深夜至此,你太看輕他們了。

    适才無非時在深夜,無事已久,大家都有了酒意,不曾留心,沒看到你。

    隻我一人面對你那藏處,因你藏伏隐秘,未見全身,僅看到你的眼睛。

    先疑令尊自來,一想不會,他同行諸人我已全知。

     又從眼光中看出你年紀尚幼,料定是你私來探問張兄無疑。

    将門虎女,果異尋常。

    回憶見你時年齡,至多現在不過十四五歲,怎不叫人歎服?恐你久立失陷,剛借話指點張兄住處,忽然岡下火起,被妖道行法救熄。

    聽說妖鳥。

    惡獸幾乎被火燒死。

    張兄曾說他令郎年紀更小,武藝平常,如非大謙,必是金猱同來。

    全村正要搜索放火奸細,隻恐出去更難。

    我料你已尋到此,推說身倦,趕來送你出險。

    我叫小湘假裝觀火,在洞口-望,見事平息,即來歸報。

    你且等他一會,再似先前魯莽,一被看破,連我老兄弟三人都有不便,千萬大意不得呢。

    ”張鴻也在旁力囑慎重。

     靈姑聞言無奈,隻得在室中靜候。

    等過一會,金猱沒有尋到,小湘亦未歸報。

    方在焦急,想請謝道明出外一探,或仍讓自己出去,即被發現,也與二人無幹。

    謝道明笑道: “賢侄女,你怎說得這樣容易?你如單人到此,或是金猱不放那一把火,即被他們發現,哪怕被人擒住,也可作為你因見張兄不歸,自恃本領,私來探看。

    雖不免傷點體面,但你年紀幼小,他們俱是有名人物,人多勢衆,表面是輸,骨子裡反顯得你有此膽勇,不愧為少年英雄,情理上也說得過去。

    我再從中一說,絕不緻有什傷害留難之處。

    偏被金猱放了一把火,妖道已然怒極,就主人能講交情容忍,妖道也必說那火是你主使,不肯放過。

    所以此時萬落他們手裡不得。

    如說真打,連我們幾人一齊算上,也不是全莊人的對手,何況還有兩個妖道在内呢。

    ” 靈姑聞言,也覺事太行險。

    正躊躇間,忽聽韓小湘在洞口高聲說話。

    謝道明一聽,便知有人到來,因出路隻有那石壁上的小洞,這一進來,大家全擠在裡面,别無藏處,不由大驚失色,無計可施。

    張鴻還算鎮靜,入室之始,早已看明地勢,一見無路可逃,便拿手往裡間小屋一指,那原是兩個供服役的小童睡處,業已熄燈睡熟。

    因深藏崖凹以内,隻靠壁有一天生石蹿,大約二尺,面對危崖,甚是幽暗。

    這一指,卻把謝道明提醒,忙叫靈姑藏到裡面,不要驚醒二童,俟來人去後再出。

    靈姑無法,隻得走了進去。

     等到靈姑走入,韓小湘的語聲已漸隔近,來人答語也漸聽出。

    來者正是顧修、楊天真和妖道祝功等三人。

    明知此來必然有事,所幸米海客尚未在内。

    謝道明忙和張鴻使個眼色,仍裝作坐談叙闊談出了神,不舍就卧之狀。

    直到來人走進,才由道明從容起立,向外說道:“顧賢弟怎這時還來?那夜行人擒着了麼?” 當道明設詞入睡時,顧修正往火場,沒有在側。

    回來不見道明,問已歸卧,心想: “道明今晚對張鴻甚是親密,适才席間神情卻是落落,大有不耐久坐之态。

    他雖是個有名無實的當家,遇有外人黑夜縱火擾鬧,就看朋友情面,也沒有坐視不管,徑自去睡之理。

    ”不由生起疑來。

    戴中行終是忠厚,力說:“道明絕無二心,不過他行雲野鶴,疏散已慣。

    一聽有人說火場附近沒有腳印,以為是仙禽異獸自鬥,抓翻懸燈引燃。

    呂朋友決不會如此無理取鬧,虎王既定明日來會,也無隔夜相擾之理。

    如是紅神谷中山人,此類土人出必以群,即便三數人來此,當時發現甚快,任怎樣也逃不出我們的眼睛。

    他急于和老友叙闊作竟夕之談,也不是不在情理之中。

    如此深夜前往窺探,當着外客,容易使人誤會生嫌,有傷弟兄們的義氣,大是不可。

    ”顧修想了想,便道:“米、祝二兄俱料此火出諸人放無疑。

    如今外賊未得,他那地方隐僻,怎知不藏在彼?我們前往搜尋,張朋友不做虧心事,怎會起疑?目前各處搜遍,毫無下落。

    那裡雖然路遠,方向相反,但天下事往往出人意料,就不是張朋友所為,也不能斷定外賊不去,還以看看為是。

    ” 中行強他不過,隻得勸他事要慎重,不可鬧出笑話。

    顧修答應,知張鴻難鬥,約了天真,又約了祝功,同抄小路飛跑而來,一路掩掩藏藏。

     小湘竟未看見,直到近前方始發現。

    幸而小湘臨變機警,料知三人必有所為,明見三人由側面峰石後潛繞過來,因那地方月光為峰所阻,甚是黑暗,索性沉住了氣,裝作不知,側臉外向着火場人多之處,負手閑眺,狀甚暇逸。

    算計三人将要繞到身側,又裝驟出不意,聞得聲息,猛一回身,大喝:“大膽鼠輩,竟敢來此窺探!”說着,飛身縱退,讓出交手地方,并伸手往懷中掏取暗器。

    忽又大笑道:“原來是三位村主。

    我适聽謝兄說,前岡偶然失慎,各位村主還疑來了外賊,出來觀看,見火已熄,人卻未散,仍在搜索。

    我這地方最高,月色又好,再四查看,卻又不見一點可疑蹤影,心方奇怪,不想三位從黑地裡走來。

    因信謝兄之言,兵器沒有随身,倒吓了我一跳,以為三位都是外人呢。

    深夜到此,莫非寨中真個有了外賊麼?” 顧修知小湘與道明親逾骨肉,先見他站在洞口凝望不去,未始無疑。

    及聽他竟誤把自己當作奸細,神态又那麼自如,竟被瞞過,把來時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