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回 片語結朋歡 即席同傾金珀酒 輕飙搖燭影 卷簾驚現黑衣人
關燈
小
中
大
日去請,以為來的是米海客。
一聽說是西川雙俠,惟恐中行記恨,聞言甚喜,好生稱贊。
張鴻聽手下人等稱謝道明為大當家,實際卻尊而無權,仍是戴、顧二人為首。
謝。
韓二人隻以客禮自居,住又不在本寨。
再看在座諸人十九是江湖豪強,綠林暴客,雖然暫時洗手,多半未化去本來野性,在在顯出桀骜不馴之狀。
料定此輩決不會安心歸隐,其中必有緣故。
推說久别叙舊,要和謝道明同榻說話。
謝道明又拉上韓小湘同陪遠客,不令獨自回去。
中行自無話說。
寨中原有謝道明一大間靜室,備他不時過訪,與中行談晚不歸下榻之用。
當下命人将客室中床榻鋪蓋移人同居。
席散後,戴,顧、謝、韓四人陪了張鴻,一同入室叙話。
顧修因受過謝道明的大恩,起初約了他來,本欲多結一個有力黨羽,以壯聲勢。
誰知道明到後,因與中行也是舊交,又惜他辛苦經營的這些田園基業得之不易,大好安樂歲月不過,受人誘引,圖謀不軌,将來必無好結果,頗不善顧修所為。
力勸中行不可自尋苦惱,并為籌劃脫身之策。
中行心直好友,最重情面,不肯得罪顧修和滇中五虎等顧黨,便一味延宕下去,期其自悟。
日久,顧修看出謝道明暗中作梗,好生不快,但又無法再将道明遣走,心中時常悔恨。
今見道明與張鴻莫逆神情,又不便攔他與客同榻。
适才張鴻席間問起與虎王結仇原因,正值謝、韓二人進門,沒有答出。
惟恐道明向外人洩了機密,即使仗有米海客,不畏雙俠出頭,傳到外面也不好聽。
便借話引話,力說虎王如何乖張兇暴,恃着養有惡獸,常帶群豹背約過山,傷人掠畜。
并拿話點醒道明,不要對來人吐露真情。
道明表面上裝作應諾,點頭示意,心中卻大不直他所言。
大家正談得起勁,忽報楊天真回來。
顧修連忙走出問話,隔了一會進來,大罵虎王倚仗惡獸,侮慢信使,種種無禮。
怒道:“明日說好服低便罷,否則定教他連人帶所有惡獸一齊死無葬身之地!”正罵得起勁,忽又報米海客帶了母、妻、家人和所養仙禽神獸,已由空中飛落,現在寨門之外,五虎兄弟已然迎接去了。
顧修忙對中行道:“米真人為了我們老遠光臨,此人道法高強,無殊天上神仙,我們須要多加一分禮貌才好。
” 說罷,看了謝道明一眼,連聲催走。
道明知旨。
自己雖非真正主人,總算是同盟中的老大哥,遠客新來,自然不能不出來接待。
隻得對小湘道:“你也遠客,可以無須出見,請代我弟兄三人,陪着張兄暢談一會。
天已不早,你二位如倦,不妨先睡。
愚兄去去就來。
”說罷,與中行同向張鴻道歉告辭,接待來客去了。
三人去後,小湘為人爽直,平時又極敬佩雙俠為人,兩人越談越投機。
小湘把顧修如何寵妾挾怨,以虎王為仇,愚弄中行,異謀惑衆等種種惡迹,以及此番請妖道米海客,想借他妖法和所養妖鳥怪獸之力暗算虎王,一一說了。
張鴻先和虎王初見,本就看出他是個英雄。
一聽小湘的話,心想:“他對頭方面尚且有人如此贊他,其為人如何,不問可知。
自己一行又受了他的好處,明日筵前,怎好坐視其危而不援手?無奈此行帶着婦孺,身居異地,強龍難鬥地頭蛇,縱有多大本領,也是施展不開,何況對方還有一個會使邪法的妖道,不是可以力敵。
就算中行是個朋友,或者能賣點情面,但有顧修居中作梗,此人詭詐機變,黨羽又多,隐然左右全村,處心積慮施此毒計,中行也作不得主。
虎王更是剛直,不知輕重利害,決不肯聽人勸。
顧修隻要在席前稍為挑釁,争端立起,一發便非要分出勝敗存亡,不可收拾。
”越想越替虎王發愁。
張鴻知謝、韓二人雖然收服虎王不了,卻都愛惜他。
正想和小湘商量,打不定主意,忽然一陣微風吹入,門簾啟動處,飛進一條黑影。
張、韓二人俱是久經大敵之人,知有不速之客進來。
張鴻更疑心是顧黨暗算,忙暗中戒備。
定睛看時,燭影幢幢中,現出一個黑衣少女,正是呂偉之女靈姑,不禁大驚。
不等開口,先悄聲低問:“賢侄女怎麼如此膽大,深夜到此,令尊、虎王可曾同來麼?”韓小湘見是張鴻自己人,方始坐下,重又細看來人。
見她年才十四五歲,頭上黑絹包頭,身穿玄色夜行衣履,左插寶劍,右挂鍊囊,身容秀美,英姿飒爽,相信也是個能手,估量她已在室外潛伺多時,竟沒聽到半點聲息,心中好生驚佩,不禁現于顔色。
張鴻見狀,才想起沒給小湘引見,忙又攔住靈姑話頭,令先拜見過韓叔父。
小湘聽是呂偉之女,益發贊許。
這靜室借着山形,建在大寨後面半山峰腰凹處,以崖為頂。
前有三畝平地,滿植花木,下臨絕壑。
對面峭壁如刃,高矗天半,不可飛渡。
左邊怪石微凸,上下相隔甚高。
除有時山風大作,吹得那瀑布如匹練搖曳,水花四射,擊蕩交鳴外,風和人靜之夜,隻聽到峰頂發源處微有嘩嘩之聲,并不似尋常泉瀑那般轟隆怒嘯。
右邊出口又是石壁如屏,又高又闊,恰将大寨隔斷,僅壁根近地處有一個三四丈深的石洞可以通行。
全村寨的屋宇均在石壁之右,依着形勢四下散置。
洞徑纖曲,裡外都看不見,還須繞行出去,才能望到村寨。
室甚高大,本是中行辟作閑暇觀書之地,兼充謝道明的行榻,不奉使命,輕易無人走進。
有兩個服侍的小童,因值夜深,又欲暢談無忌,業已遣睡。
雖然地極幽僻,小湘終恐顧黨有甚好謀窺探張鴻,若無心闖來,見到靈姑,必然誤會,反傷了雙俠交情,便起身往門外走去。
張鴻見狀,伸手要攔,小湘低聲笑道:“我不是回避你們,我是代你們巡風去。
”張鴻忙即謝了。
靈姑重又從容叙述前事。
原來呂偉父女和王守常等聽虎王說了身世,得知一切詳情之後,先想不起那村主是何等人物。
後雖由楊天真而想到滇中五虎,又由五虎而想到戴中行身上,心中仍拿不定。
卻料定明日之宴,必有争端。
想了一陣,笑對虎王道:“可惜神猱雖能通人語,卻不會說。
否則再教它辛苦一次,半夜跑去問問我那賢弟、不使人見,即行回話,總可得到一點虛實,明日也好早作準備。
”虎王屢占上風,全沒把對方放在心上,力說:“他們除了尹,方、謝、韓等十來個是好人,餘者鬼頭鬼腦,還不如我養的畜生。
尤其那顧修、楊天真這幾個更是可惡,本領不濟,專一暗算我的豹子,你說氣人不氣?你休聽姓楊的滿口大話,也不知從哪裡找來幾個廢物,明日打得赢我便好,打不赢時,有老尹的情面,我也不會傷他。
這樣人我已遇見過好幾回了,不用康康、連連,就給我打跑了,理他怎的?” 呂偉卻不是這樣想法,細想楊天真的口氣,隐含殺機。
對方多次吃虧,豈不知虎王和神虎、金猱的厲害,必定延有能手,懷着必勝之心無疑。
目前江湖上妖人甚多,弄巧所請的還會邪法,事更糟了。
虎王心直,哪知此輩詭詐。
仗着一見如故,談得投機,話還能聽,便以婉言相勸,說江湖上妖人厲害,遇上會邪法的,休說有力難使,便是虎、猱,也無法施其神勇,不可不早為防備。
并勸虎王明日務看自己眼色行事。
虎王聞言,也想起昔年雙猱私逃,為妖道所陷,自己騎豹往救,多虧塗雷相助,才得無事,不禁心動了一下。
因生平所見會法術的人,無論正邪全是道裝,一心記着明日如見有道裝的人,多留他一點神。
好在身有玉符,又會防身之法,也不怕他邪法暗算。
便和呂偉一說,又将身佩玉符取出來看。
呂偉見那仙人給的玉符,上刻符箫,入手溫潤,隐泛光華,知是寶物。
便對他道: “你适才不說送你玉符的那位朋友,日前出去就要回來麼,何不試他一試?由我寫下一信,命你神獸明早給他送去,打一後援,有備無患,總是好些。
明日他若善請便罷,否則各憑真實本領,大家一個對一個,真比勝負,我們連神虎、金猱也不許上前。
索性就這一回,由我出頭分清曲直,不論誰勝誰敗,兩罷幹戈。
萬一他約有妖人,我們約仙人相助,既無敗理,彼此均是約友助拳,也不為過。
如人未回山,那是無法,也許能得他仙師垂佑。
你看如何?”虎王想了想,點頭應允。
當下由呂偉尋出靈姑所帶紙筆,與塗雷寫下一信。
因仙人洞府時常雲封,天已深夜,不便冒昧驚動。
黑虎通靈,能知進退,便命康康持書,未明前與虎同去,到時相機行事。
塗雷如回,必在洞前乘着朝陽吐納練劍,一見信必然趕來,同往赴宴;要是未回,便将此函恭置洞前,或遇仙師同時呈上。
等虎、猱回來,再去赴宴也來得及。
虎、猱領命,将信接去。
這時天已深夜,呂偉因靈姑飯後不久推說身倦,拉了王守常之妻,同往洞角一個小洞中石榻之上,鋪上被褥,安歇去了,此時睡得正香,又有王妻在内,不便人視,便和王守常父子、張鴻之子張遠、虎王諸人一同就卧。
那洞本來寬大,那年方奎等五人到來,虎王又添了幾座石榻,當初為了便于談天,所有石榻俱設在東壁角裡,地最寬敞。
靈姑住的那間小石室,原是雙猱卧處。
虎王雖在南疆生長,幼讀文書。
後和尹、顧等人來往,知道漢人男女有别,不似山人随便。
知王妻和靈姑不願與男人們一同列卧外面,特命雙猱遷出。
實則靈姑少年氣盛,心中另有打算,并非真睡,先拉王妻作伴,全是掩人耳目。
工妻倒是真個倦極欲眠。
靈站猶恐她中間驚覺洩漏,假說自己不過因主客都未說睡,身子疲倦,進來睡一會,少時醒轉,仍到外面寬敞處睡去。
王妻老實,信以為真,就枕一會,便自睡熟。
因虎王平時畏熱,不是極冷的天,從不近火。
這小洞相隔主客諸人睡處頗遠,離那聚談之處卻近,衆人說話聲音又大,靈姑聽得甚是真切。
到了夜深,見衆人還不去睡,正在發急,恐路遠時晏,明早趕不回來,一聽他們一同就卧,好不歡喜。
略待了片刻,便結束停當,偷偷走出。
靈姑先以為山徑方向已向王妻、張遠問明,别無難題。
及至走出一看,全洞靜蕩蕩的,不見一點動靜,火池中的餘火未熄,照在左側鐘乳上面,晶光回映,幻為異彩。
遙聽虎王鼻聲如雷,聲震全洞,從東壁角暗處傳來。
中間隔着兩三處鐘乳璎珞、石屏之類,看不見諸人卧榻,諒已睡熟。
方欲往洞門外走去,一回身瞥見那隻比水牛還大一倍的神虎當門而卧,二目神光遠射數尺,正注視着自己,形态甚是威猛。
康、連二猱也蹲在虎側,一個拿着适才呂偉代寫的信,正在交頭接耳作獸語,見靈姑回身,便一同站了起來。
靈姑想起來時一切情景,這裡野獸毒蛇到處皆是,自己人生路不熟,僅憑兩人傳言,路又有那麼遠,休說有甚閃失,便今晚走不到建業村也是丢人。
有心想喊張遠同往,又嫌他本領不濟;且恐驚動老父,必受攔阻,更走不成。
若不去,又覺虎王輕視自己是個無用的女孩子,心不甘服;去則事情太險,更恐虎、猱攔她。
再側耳一聽崖下群豹鼻息咻咻,起伏如潮,夜靜山空,分外驚人,不禁有些膽怯起來。
方在躊躇,二猱忽然走近身前,朝着靈姑伏拜,又扯弄她的衣角,意頗馴善。
忽然心中一動,暗忖:“這三隻神獸俱極通靈威猛,能通人語,建業村中人人害怕。
況且黑虎、金猱少時便要到鐵花塢與仙人送信去。
何不和它們商量商量,如得允許,索性借着此行,就便随虎前往,等到見着張叔父,問明虛實,再騎它同往投信,還可看一看仙人是什麼樣;或是約定地方,等虎。
猱歸途再接。
有此神獸相助,有什麼險阻艱難都不怕了。
否則它們在此守門,要是不允,連這門都出不去,還說甚别的?” 靈姑想了想,恐說話驚動諸人,先和康、連二猱打了個手勢,示意自己要往洞外,并請同去。
二猱會意。
便點了點頭,轉身先行。
靈姑見狀,忙往外走。
黑虎也起身跑了出來。
靈姑因黑虎能主持一切,到了崖口僻處立定,向黑虎商量,說自己要往建業村去探看張鴻,探村中虛實,無奈路生勢險,欲借神虎、金猱送信之便,攜帶騎了同去,見人即回,決不惹事,使虎王見怪。
起初黑虎将頭連搖,意似不允。
後來靈姑撫摸虎頸柔毛,不住央告;二猱又各自從旁朝虎連聲低叫。
黑虎瞪着一對光閃閃虎目望了望靈姑,方始點頭應諾,朝着連連低叫了兩聲,虎身往靈姑腿旁一橫。
靈姑喜出望外,忙即跨上背去。
康康業已當先馳下。
隻連連被虎阻住留守。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一聽說是西川雙俠,惟恐中行記恨,聞言甚喜,好生稱贊。
張鴻聽手下人等稱謝道明為大當家,實際卻尊而無權,仍是戴、顧二人為首。
謝。
韓二人隻以客禮自居,住又不在本寨。
再看在座諸人十九是江湖豪強,綠林暴客,雖然暫時洗手,多半未化去本來野性,在在顯出桀骜不馴之狀。
料定此輩決不會安心歸隐,其中必有緣故。
推說久别叙舊,要和謝道明同榻說話。
謝道明又拉上韓小湘同陪遠客,不令獨自回去。
中行自無話說。
寨中原有謝道明一大間靜室,備他不時過訪,與中行談晚不歸下榻之用。
當下命人将客室中床榻鋪蓋移人同居。
席散後,戴,顧、謝、韓四人陪了張鴻,一同入室叙話。
顧修因受過謝道明的大恩,起初約了他來,本欲多結一個有力黨羽,以壯聲勢。
誰知道明到後,因與中行也是舊交,又惜他辛苦經營的這些田園基業得之不易,大好安樂歲月不過,受人誘引,圖謀不軌,将來必無好結果,頗不善顧修所為。
力勸中行不可自尋苦惱,并為籌劃脫身之策。
中行心直好友,最重情面,不肯得罪顧修和滇中五虎等顧黨,便一味延宕下去,期其自悟。
日久,顧修看出謝道明暗中作梗,好生不快,但又無法再将道明遣走,心中時常悔恨。
今見道明與張鴻莫逆神情,又不便攔他與客同榻。
适才張鴻席間問起與虎王結仇原因,正值謝、韓二人進門,沒有答出。
惟恐道明向外人洩了機密,即使仗有米海客,不畏雙俠出頭,傳到外面也不好聽。
便借話引話,力說虎王如何乖張兇暴,恃着養有惡獸,常帶群豹背約過山,傷人掠畜。
并拿話點醒道明,不要對來人吐露真情。
道明表面上裝作應諾,點頭示意,心中卻大不直他所言。
大家正談得起勁,忽報楊天真回來。
顧修連忙走出問話,隔了一會進來,大罵虎王倚仗惡獸,侮慢信使,種種無禮。
怒道:“明日說好服低便罷,否則定教他連人帶所有惡獸一齊死無葬身之地!”正罵得起勁,忽又報米海客帶了母、妻、家人和所養仙禽神獸,已由空中飛落,現在寨門之外,五虎兄弟已然迎接去了。
顧修忙對中行道:“米真人為了我們老遠光臨,此人道法高強,無殊天上神仙,我們須要多加一分禮貌才好。
” 說罷,看了謝道明一眼,連聲催走。
道明知旨。
自己雖非真正主人,總算是同盟中的老大哥,遠客新來,自然不能不出來接待。
隻得對小湘道:“你也遠客,可以無須出見,請代我弟兄三人,陪着張兄暢談一會。
天已不早,你二位如倦,不妨先睡。
愚兄去去就來。
”說罷,與中行同向張鴻道歉告辭,接待來客去了。
三人去後,小湘為人爽直,平時又極敬佩雙俠為人,兩人越談越投機。
小湘把顧修如何寵妾挾怨,以虎王為仇,愚弄中行,異謀惑衆等種種惡迹,以及此番請妖道米海客,想借他妖法和所養妖鳥怪獸之力暗算虎王,一一說了。
張鴻先和虎王初見,本就看出他是個英雄。
一聽小湘的話,心想:“他對頭方面尚且有人如此贊他,其為人如何,不問可知。
自己一行又受了他的好處,明日筵前,怎好坐視其危而不援手?無奈此行帶着婦孺,身居異地,強龍難鬥地頭蛇,縱有多大本領,也是施展不開,何況對方還有一個會使邪法的妖道,不是可以力敵。
就算中行是個朋友,或者能賣點情面,但有顧修居中作梗,此人詭詐機變,黨羽又多,隐然左右全村,處心積慮施此毒計,中行也作不得主。
虎王更是剛直,不知輕重利害,決不肯聽人勸。
顧修隻要在席前稍為挑釁,争端立起,一發便非要分出勝敗存亡,不可收拾。
”越想越替虎王發愁。
張鴻知謝、韓二人雖然收服虎王不了,卻都愛惜他。
正想和小湘商量,打不定主意,忽然一陣微風吹入,門簾啟動處,飛進一條黑影。
張、韓二人俱是久經大敵之人,知有不速之客進來。
張鴻更疑心是顧黨暗算,忙暗中戒備。
定睛看時,燭影幢幢中,現出一個黑衣少女,正是呂偉之女靈姑,不禁大驚。
不等開口,先悄聲低問:“賢侄女怎麼如此膽大,深夜到此,令尊、虎王可曾同來麼?”韓小湘見是張鴻自己人,方始坐下,重又細看來人。
見她年才十四五歲,頭上黑絹包頭,身穿玄色夜行衣履,左插寶劍,右挂鍊囊,身容秀美,英姿飒爽,相信也是個能手,估量她已在室外潛伺多時,竟沒聽到半點聲息,心中好生驚佩,不禁現于顔色。
張鴻見狀,才想起沒給小湘引見,忙又攔住靈姑話頭,令先拜見過韓叔父。
小湘聽是呂偉之女,益發贊許。
這靜室借着山形,建在大寨後面半山峰腰凹處,以崖為頂。
前有三畝平地,滿植花木,下臨絕壑。
對面峭壁如刃,高矗天半,不可飛渡。
左邊怪石微凸,上下相隔甚高。
除有時山風大作,吹得那瀑布如匹練搖曳,水花四射,擊蕩交鳴外,風和人靜之夜,隻聽到峰頂發源處微有嘩嘩之聲,并不似尋常泉瀑那般轟隆怒嘯。
右邊出口又是石壁如屏,又高又闊,恰将大寨隔斷,僅壁根近地處有一個三四丈深的石洞可以通行。
全村寨的屋宇均在石壁之右,依着形勢四下散置。
洞徑纖曲,裡外都看不見,還須繞行出去,才能望到村寨。
室甚高大,本是中行辟作閑暇觀書之地,兼充謝道明的行榻,不奉使命,輕易無人走進。
有兩個服侍的小童,因值夜深,又欲暢談無忌,業已遣睡。
雖然地極幽僻,小湘終恐顧黨有甚好謀窺探張鴻,若無心闖來,見到靈姑,必然誤會,反傷了雙俠交情,便起身往門外走去。
張鴻見狀,伸手要攔,小湘低聲笑道:“我不是回避你們,我是代你們巡風去。
”張鴻忙即謝了。
靈姑重又從容叙述前事。
原來呂偉父女和王守常等聽虎王說了身世,得知一切詳情之後,先想不起那村主是何等人物。
後雖由楊天真而想到滇中五虎,又由五虎而想到戴中行身上,心中仍拿不定。
卻料定明日之宴,必有争端。
想了一陣,笑對虎王道:“可惜神猱雖能通人語,卻不會說。
否則再教它辛苦一次,半夜跑去問問我那賢弟、不使人見,即行回話,總可得到一點虛實,明日也好早作準備。
”虎王屢占上風,全沒把對方放在心上,力說:“他們除了尹,方、謝、韓等十來個是好人,餘者鬼頭鬼腦,還不如我養的畜生。
尤其那顧修、楊天真這幾個更是可惡,本領不濟,專一暗算我的豹子,你說氣人不氣?你休聽姓楊的滿口大話,也不知從哪裡找來幾個廢物,明日打得赢我便好,打不赢時,有老尹的情面,我也不會傷他。
這樣人我已遇見過好幾回了,不用康康、連連,就給我打跑了,理他怎的?” 呂偉卻不是這樣想法,細想楊天真的口氣,隐含殺機。
對方多次吃虧,豈不知虎王和神虎、金猱的厲害,必定延有能手,懷着必勝之心無疑。
目前江湖上妖人甚多,弄巧所請的還會邪法,事更糟了。
虎王心直,哪知此輩詭詐。
仗着一見如故,談得投機,話還能聽,便以婉言相勸,說江湖上妖人厲害,遇上會邪法的,休說有力難使,便是虎、猱,也無法施其神勇,不可不早為防備。
并勸虎王明日務看自己眼色行事。
虎王聞言,也想起昔年雙猱私逃,為妖道所陷,自己騎豹往救,多虧塗雷相助,才得無事,不禁心動了一下。
因生平所見會法術的人,無論正邪全是道裝,一心記着明日如見有道裝的人,多留他一點神。
好在身有玉符,又會防身之法,也不怕他邪法暗算。
便和呂偉一說,又将身佩玉符取出來看。
呂偉見那仙人給的玉符,上刻符箫,入手溫潤,隐泛光華,知是寶物。
便對他道: “你适才不說送你玉符的那位朋友,日前出去就要回來麼,何不試他一試?由我寫下一信,命你神獸明早給他送去,打一後援,有備無患,總是好些。
明日他若善請便罷,否則各憑真實本領,大家一個對一個,真比勝負,我們連神虎、金猱也不許上前。
索性就這一回,由我出頭分清曲直,不論誰勝誰敗,兩罷幹戈。
萬一他約有妖人,我們約仙人相助,既無敗理,彼此均是約友助拳,也不為過。
如人未回山,那是無法,也許能得他仙師垂佑。
你看如何?”虎王想了想,點頭應允。
當下由呂偉尋出靈姑所帶紙筆,與塗雷寫下一信。
因仙人洞府時常雲封,天已深夜,不便冒昧驚動。
黑虎通靈,能知進退,便命康康持書,未明前與虎同去,到時相機行事。
塗雷如回,必在洞前乘着朝陽吐納練劍,一見信必然趕來,同往赴宴;要是未回,便将此函恭置洞前,或遇仙師同時呈上。
等虎、猱回來,再去赴宴也來得及。
虎、猱領命,将信接去。
這時天已深夜,呂偉因靈姑飯後不久推說身倦,拉了王守常之妻,同往洞角一個小洞中石榻之上,鋪上被褥,安歇去了,此時睡得正香,又有王妻在内,不便人視,便和王守常父子、張鴻之子張遠、虎王諸人一同就卧。
那洞本來寬大,那年方奎等五人到來,虎王又添了幾座石榻,當初為了便于談天,所有石榻俱設在東壁角裡,地最寬敞。
靈姑住的那間小石室,原是雙猱卧處。
虎王雖在南疆生長,幼讀文書。
後和尹、顧等人來往,知道漢人男女有别,不似山人随便。
知王妻和靈姑不願與男人們一同列卧外面,特命雙猱遷出。
實則靈姑少年氣盛,心中另有打算,并非真睡,先拉王妻作伴,全是掩人耳目。
工妻倒是真個倦極欲眠。
靈站猶恐她中間驚覺洩漏,假說自己不過因主客都未說睡,身子疲倦,進來睡一會,少時醒轉,仍到外面寬敞處睡去。
王妻老實,信以為真,就枕一會,便自睡熟。
因虎王平時畏熱,不是極冷的天,從不近火。
這小洞相隔主客諸人睡處頗遠,離那聚談之處卻近,衆人說話聲音又大,靈姑聽得甚是真切。
到了夜深,見衆人還不去睡,正在發急,恐路遠時晏,明早趕不回來,一聽他們一同就卧,好不歡喜。
略待了片刻,便結束停當,偷偷走出。
靈姑先以為山徑方向已向王妻、張遠問明,别無難題。
及至走出一看,全洞靜蕩蕩的,不見一點動靜,火池中的餘火未熄,照在左側鐘乳上面,晶光回映,幻為異彩。
遙聽虎王鼻聲如雷,聲震全洞,從東壁角暗處傳來。
中間隔着兩三處鐘乳璎珞、石屏之類,看不見諸人卧榻,諒已睡熟。
方欲往洞門外走去,一回身瞥見那隻比水牛還大一倍的神虎當門而卧,二目神光遠射數尺,正注視着自己,形态甚是威猛。
康、連二猱也蹲在虎側,一個拿着适才呂偉代寫的信,正在交頭接耳作獸語,見靈姑回身,便一同站了起來。
靈姑想起來時一切情景,這裡野獸毒蛇到處皆是,自己人生路不熟,僅憑兩人傳言,路又有那麼遠,休說有甚閃失,便今晚走不到建業村也是丢人。
有心想喊張遠同往,又嫌他本領不濟;且恐驚動老父,必受攔阻,更走不成。
若不去,又覺虎王輕視自己是個無用的女孩子,心不甘服;去則事情太險,更恐虎、猱攔她。
再側耳一聽崖下群豹鼻息咻咻,起伏如潮,夜靜山空,分外驚人,不禁有些膽怯起來。
方在躊躇,二猱忽然走近身前,朝着靈姑伏拜,又扯弄她的衣角,意頗馴善。
忽然心中一動,暗忖:“這三隻神獸俱極通靈威猛,能通人語,建業村中人人害怕。
況且黑虎、金猱少時便要到鐵花塢與仙人送信去。
何不和它們商量商量,如得允許,索性借着此行,就便随虎前往,等到見着張叔父,問明虛實,再騎它同往投信,還可看一看仙人是什麼樣;或是約定地方,等虎。
猱歸途再接。
有此神獸相助,有什麼險阻艱難都不怕了。
否則它們在此守門,要是不允,連這門都出不去,還說甚别的?” 靈姑想了想,恐說話驚動諸人,先和康、連二猱打了個手勢,示意自己要往洞外,并請同去。
二猱會意。
便點了點頭,轉身先行。
靈姑見狀,忙往外走。
黑虎也起身跑了出來。
靈姑因黑虎能主持一切,到了崖口僻處立定,向黑虎商量,說自己要往建業村去探看張鴻,探村中虛實,無奈路生勢險,欲借神虎、金猱送信之便,攜帶騎了同去,見人即回,決不惹事,使虎王見怪。
起初黑虎将頭連搖,意似不允。
後來靈姑撫摸虎頸柔毛,不住央告;二猱又各自從旁朝虎連聲低叫。
黑虎瞪着一對光閃閃虎目望了望靈姑,方始點頭應諾,朝着連連低叫了兩聲,虎身往靈姑腿旁一橫。
靈姑喜出望外,忙即跨上背去。
康康業已當先馳下。
隻連連被虎阻住留守。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