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回 片語結朋歡 即席同傾金珀酒 輕飙搖燭影 卷簾驚現黑衣人
關燈
小
中
大
消動,隻拿我給你那塊古玉符,向它身上一擦便好。
”虎王一試果然。
因是久别重逢,便沒有走,互相談起前事。
塗雷勸虎王:“來人既未傷着你,他還死了兩人,可見都是廢物,報複難免要傷害多人。
你還想要拜仙師學道,此舉定要作孽,不如算了的好。
你把古玉符用法時刻記住,再加上我師父的傳授,稍有不妙,即行運用,憑他們絕害不了你,理他則甚?我來時曾代你請問師父,說你仙緣不久将至,隻是你那兩個對頭早晚還要尋你晦氣。
我不久出門。
一半月就回來,我們先玩幾天吧。
”虎王對塗雷自是言聽計從。
過了幾天,塗雷又複出外。
虎王由此更厭惡建業村那夥子人,除偶尋謝、韓兩人學習飛叉,久未往村中去。
那獵場上斑馬、花鹿甚多,絕塵奔馳,其行如飛,當地毒蛇怪蟒時有發現,常受傷害。
虎王平日行獵,最喜殺那豺狼。
野豬、狗灌、野驢等猛惡害人之物,對于這類素食良善的野獸,不到打不着山糧時,輕易不許多殺。
豹于最喜吃斑馬的肉,虎王又非絕對禁殺,虎王如未在場喝止,遇上時大都不肯輕易放過。
有時虎王見打得斑馬大多,怒罵一陣,也就罷了。
斑馬力大性靈,又極護群,豹子走了單,被群馬圍住,也是照樣吃虧。
日久雙方成了仇敵,見就眼紅。
豹子更是一見了斑馬就拼命追撲,不得不止。
豹比馬多,受過虎王訓練,又有二猱相助,自然勢力相差懸殊。
斑馬先還戀着那片水草,終于被迫合群他徙。
豹群不舍這種美味,每出行獵,必要到處搜索,已有多日不曾發現。
近日虎王又率豹群出獵,中途行經樹林以内,忽見林中生出一種異花,其大如蓮,雖隻一叢,卻是幹莖挺豔,占地丈許,重台疊瓣,五色缤紛,葉似枇杷,色作翠綠,甚是好看。
虎王愛花成癖,又是初見,想要移植回去。
無奈花太嬌豔,四外荊棒圍繞,估量花根甚大,難于掘取,立在花前徘徊觀賞,隻打不定主意。
這時有幾隻照例當先探路的花斑豹已然走出老遠,不知虎王停足賞花,将要出林不遠,還未見後面主人和大隊到來。
方欲回身,忽然聞得斑馬氣息,接着便見數十匹斑馬掩身樹後,昂首窺伺。
見了豹子,各把四蹄一登,飛也似紛紛往林外蹿去。
起初豹子因見斑馬大多,本想吼嘯大群到來,一同追逐。
一遲頓間,群馬業已蹿出林外,四散飛逃。
這些斑馬原因不舍當地水草豐肥,又懼豹群之害,知近日澗中出了幾條毒蛇,特地照着豹群來路,舍身入林誘敵,欲使雙方相鬥,同歸于盡。
内中有兩匹大的,乃群馬之長,一見豹于沒有追來,群馬業已逃遠,又回身立定挑戰,向林内怒嘶了兩聲,然後跑去引它來追。
林中幾隻豹子聞嘶追将出來,一見斑馬甚多,押後的是兩匹極肥大的斑馬。
中有三隻大豹頗有靈性,也知斑馬狡桧,以前上過它當,此來必是誘敵,還欲等大隊到來合攻,不欲便追。
斑馬見豹出林,仍是不追,又複回身怒嘶,極力引逗,這一來将豹子觸怒。
同時又聽林内風生,大隊将到,益發放心大膽,齊聲怒吼,奮身追去。
斑馬知已将豹逗發了性,更不回頭,口中連連長嘶,電射星流,沿澗飛馳。
豹子自然不舍,追得正緊,不想中計,吃澗中毒蛇七星鈎子長尾纏住。
後來虎王、黑虎率了雙猱趕到,計傷七星鈎子。
正在被蛇追逐危急之際,幸得呂偉用毒藥暗器将蛇殺死。
當呂偉伏身材上時,恰值一夥紋身族人同了十多名山人由山外行劫歸來,因聞群獸嘯聲,知道虎王又在獵場之上行獵,原是避道而行,沒敢打從獵場經過。
偏生紮端公因見虎王時常拿虎當坐騎,心中羨慕,這時獵了一隻小虎,用藤索綁住,想捉回去養大來騎。
行經崖後,那小虎比狗還大,忽然掙脫綁索,往崖上逃走。
崖上叢草深茂,這邊便是獵場左近。
紮端公不舍,追上崖去,剛用套索将小虎擒住,耳聽下面人喊獸嘯之聲甚急,偷偷潛身深草之内往下觀看。
原來是呂靈姑惹的亂子。
她原和王守常婦孺等在一起,那地方雖然離崖不遠,但是藏處極隐。
紮端公和衆山民最畏虎王,又見和幾條七星鈎子惡鬥,哪裡還敢近前,至多窺伺兩眼便即走去,衆人本來不會遇難。
靈姑偏在此時遙望前面人、蛇、異獸追逐方酣,嫌樹枝茂密看不真切,一見其父呂偉和張鴻等藏處相隔廣場既近,又看得清楚,便往前邊移去。
她這一走,卻被衆山民發現,左側樹上還藏有數人。
這次出山沒劫到人,祭期将屆,隻得歸來,心中本就失望。
又見諸人掩掩藏藏神氣,料定是外來客人,與虎王無關,哪裡還肯放過。
也是合該出事,呂偉如早和虎王相見,衆人也不緻有這場危難。
偏生不前不後,靈姑到時,呂偉剛和張鴻商妥,暗助虎王一臂之力,繞到前面,還沒下手;王守常又恰從存放行糧的洞内,取了幹糧來與婦孺們吃,都從樹上溜下來,掩身樹後,聚在一起,背向着崖:正是衆山民絕好下手機會。
當下由紮端公為首,帶了十多名矯健紋身族人,輕悄悄掩到王守常等身後,用他本教中秘制的迷人香從後撒下,将王守常夫妻和張、呂兩人之子一齊迷倒擒去,這時在場人、獸全神貫注毒蛇,全沒覺察。
紮端公先想連張鴻、呂靈姑也一齊捉住,細看了看,終因兩人藏處相隔虎王鬥蛇之處頗近;人又高踞樹巅,那迷香須要身臨切近,出其不意順風撒出,方始有效;又見靈姑父女縱躍如飛,估量不是易與。
心想:“這些人雖與虎王不熟,但是殺食生人終非所喜,一被發覺,連到手的人都保不住,還是知難而退的好。
”立即息了念頭,率衆退去。
行至森林附近,紮端公因見張鴻之子張遠、王守常之子王文錦俱都身材豐盈,容貌俊美,不由饞吻大動,意欲先殺吃了,将王守常夫妻留着回谷祭神。
偏巧建業村派了二十多名弟兄往西樹林打獵,歸途相遇,見是幾名漢人婦孺,激動義憤,上前喝問,意欲截留。
紮端公等自然暴怒,雙方動起手來。
這夥山人雖然矯健,無奈不會武藝,人又隻有三十多個,相差無幾,僅仗一把蠻刀,如何能是衆村人對手,不多一會便被打敗,死了幾名山人。
紮端公連受刀镖之傷,率衆逃走。
王守常等大小四人全被救下,一個未傷,衆村人卻有一個腿上中了一矛。
起初衆村人當王守常等人是山外過路行旅,被紋身族人從遠處擄來。
及至救回村寨,用藥解醒一問,王守常當然不知就裡,見村人義氣,感激救命之恩,以為西川雙俠威名遠震,江湖上聲應氣求,說出來必更有個照應,誰知反惹下一場麻煩。
顧、楊等人在朝夕盤算如何收拾虎王,呂偉父女到的頭三天,恰好去緬甸的人歸來。
去人乃楊天真族弟,名喚楊滿,說海客本欲早來,因煉法中間前往昆明探親,不料所豢守洞奇禽虬鳥、猛獸獅獒在洞中私鬥,誤毀法旗,獅獒也受了重傷。
留楊滿在洞,助他代理雜事,為獅獒醫傷,故此耽延至今,現始将法煉成。
知衆人心焦,同時尚因别故,不能再在緬甸居住,特命楊滿先行歸報,就便給鳥、獒預備栖息之所。
海客本人日内即去昆明接取母、妻,大約再過兩天即可到達。
顧、楊聞言大喜,極力慫恿遁夫,說虎王倚仗惡獸,欺人太甚。
今明日海客必到,可就此将張、呂等人留住。
明日下午請虎王、呂偉赴宴,在席前除了虎王、二猱,就便向呂偉找回舊日的場面。
剛剛議定,張鴻便同了康康騎豹趕到。
見了王守常等,得知遇救經過,自然免不了一番交代,說些感謝的話,顧修見張鴻騎豹而來,并且帶着惡獸金猱。
他不想人家不帶金猱怎能認得路,竟疑心是虎王恃強索人。
起初想全體留住不放,隻派一手下人送柬請宴。
康康隻惟主命是從,哪裡肯應,便大鬧起來。
所去的幾隻大豹也跟在一旁大肆咆哮,大有搏人而噬之狀,張鴻久闖江湖,看出主人詞色縱無惡意,也有過節。
自己這面受過救助之德,不便固執不允。
當下又交代了幾句過場,說:“主人如此念舊情殷,愚下恭敬不如從命。
隻請将王守常等四人放回,免得金猱無知作鬧。
愚下暫作不速之客,在此下榻,留待明日盛會便了。
”又喝止住猱、豹不許妄動。
總算康康性情比較連連稍好一些,來時又受過虎王吩咐,要聽張鴻的話,見主人對王守常頗有禮貌,既允放回,也就罷了。
行時主人說:“王守常一人帶了三個婦孺,深山荒險,道途崎岖,騎豹夜行,諸多可慮。
呂朋友遠來,多年不見,既留張朋友在此,也須有一交代。
如由王朋友帶口信邀說赴宴,未免太不恭敬。
”便問:“哪位兄弟相送一一行,前往緻候?”尹、顧二人因方奎曾受虎王救命之恩,交情尚好,本意想叫他去。
方奎卻因自己和遁夫患難至交,起初夙志入山隐居,本過着極舒服的歲月,自從顧修來到,便誘惑遁夫,慫恿大衆,漸漸立下嚴刻規條,招募黨羽,以兵法部勒村人,隐以主公自命,視遁夫如傀儡,放着好好日子不過,别謀異圖。
近更勾結滇中五虎等,露出本來面目,驕恣狂妄。
對于虎王更是恩将仇報,人不犯我,我去犯人,雙方結仇已深,早晚爆發,不可收拾。
謝道明、韓小湘苦口相勸,顧修不但不從,反加離間。
無故開門揖盜,招一妖道前來,意欲暗算人家。
迥非英雄豪傑光明磊落行為。
方奎知道虎王厭惡顧黨,去人稍有不合,便即無幸。
心想: “自己和虎王好好交情,何苦為他傷了?”見尹、顧二人看他,借着和别人說話,故作不曾聞見,将頭一偏,遁夫終是長厚,仍欲指名派遣。
滇中五虎的楊天真性情剛暴,自恃武勇,看出方奎不願前往的心意,老大不快。
立時挺身而出,說道:“此去通候請宴,并非和他交手。
這厮縱然染了禽獸習氣,不像人類,呂老英雄尚在他那裡,也不容他不講情理,怎無一位出頭前往?小弟不才,伴送幹朋友一行如何?”顧修知他與虎王嫌隙最深,虎工作事任性,不通江湖上的規矩過節,性情又暴,此去最不相宜,示意勸阻。
楊天真卻偏不肯聽,執意非去不可,當着外人,不好深攔,隻得任之。
張鴻眼睛何等明亮,見康康聽楊天真說話時,喉中微微作聲,目光如火注視不已。
野獸性情,恐其中途出事,又不知兩家到底有何宿怨,行時借着送行,向康康喝道: “你乃神獸,應該明白道理。
這位楊朋友,此去是你主人的客,路上務要聽他吩咐,和對我一樣,不可絲毫倔強,你曉得麼?”康康聞言,低頭想了一想,才哼了一聲,雙目斂了兇光。
如非張鴻這幾句囑咐的話,康康行至中途,必想起以前殺豹傷虎均有此人在内,楊天真縱不送命,苦頭也吃定了。
當下尹、顧、張、祝諸人看着王、楊等人和康康分乘諸豹馳去。
回寨時,遁夫已命人設了盛筵在峰腰後大寨中相待,又向張鴻重新道了仰慕。
張鴻明知在座諸人均是雲貴間的綠林豪俠,顧修和滇中五虎等至少都有個耳聞,隻為首之人,從來沒聽江湖上有這麼一個姓尹的大名。
看他言語行徑,又決非尋常人物。
自己和呂偉患難至交,離開之時絕少,事無巨細,無不知悉,怎也沒聽說過?再聽尹、顧等人道及呂偉,似于敬佩仰慕之中,隐隐含有計較之意,估量定有極大的過節,好生不解。
尹遁夫見張鴻言談豪爽,舉止從容,英氣勃勃,惺惺相借,也覺西川雙俠果然名不虛傳。
幾杯酒一下肚,不禁動了豪興。
又看出張鴻懸想神情,知他尚不知自己為何人,笑對張鴻道:“張兄适才尋思,敢莫是想知小弟的來曆麼?難得今日良朋相聚,甚是快活,且請于了這一大杯,待小弟揭開本來面目如何?” 張鴻這一會工夫,遍想以前江湖上有名之人,因遁夫滿口滇音,名字不似江湖中人,再追憶自己偶然不與呂偉在一起的事情,隻有日前所說太子關一節有些相近,已然料着幾分,但不敢肯定。
聞言舉杯一飲而盡,不等遁夫說出,先笑答道:“不怕村主見怪,小弟奔走江湖已曆半生,雖然見聞淺薄,但這數十年中,有名望的英雄,差不多均已見面訂交,聞名而未得見的甚少。
這雲貴道上,隻有當年名震江湖的滇南大俠戴中行,我和呂老哥彼時慕名已久,隻因俗事羁身,山川間阻,無緣得晤。
後來呂兄曾獨往雲貴一行,歸來他說因歸期太促,也未往谒。
後來再一打探,聞得戴朋友不知何時舉家歸隐,由此緣铿一面,不曾得見。
我二人每每談起,引為憾事。
此外也許見聞孤陋,或是村主自來久隐于此,所以不識姓名了。
但又怎會和
”虎王一試果然。
因是久别重逢,便沒有走,互相談起前事。
塗雷勸虎王:“來人既未傷着你,他還死了兩人,可見都是廢物,報複難免要傷害多人。
你還想要拜仙師學道,此舉定要作孽,不如算了的好。
你把古玉符用法時刻記住,再加上我師父的傳授,稍有不妙,即行運用,憑他們絕害不了你,理他則甚?我來時曾代你請問師父,說你仙緣不久将至,隻是你那兩個對頭早晚還要尋你晦氣。
我不久出門。
一半月就回來,我們先玩幾天吧。
”虎王對塗雷自是言聽計從。
過了幾天,塗雷又複出外。
虎王由此更厭惡建業村那夥子人,除偶尋謝、韓兩人學習飛叉,久未往村中去。
那獵場上斑馬、花鹿甚多,絕塵奔馳,其行如飛,當地毒蛇怪蟒時有發現,常受傷害。
虎王平日行獵,最喜殺那豺狼。
野豬、狗灌、野驢等猛惡害人之物,對于這類素食良善的野獸,不到打不着山糧時,輕易不許多殺。
豹于最喜吃斑馬的肉,虎王又非絕對禁殺,虎王如未在場喝止,遇上時大都不肯輕易放過。
有時虎王見打得斑馬大多,怒罵一陣,也就罷了。
斑馬力大性靈,又極護群,豹子走了單,被群馬圍住,也是照樣吃虧。
日久雙方成了仇敵,見就眼紅。
豹子更是一見了斑馬就拼命追撲,不得不止。
豹比馬多,受過虎王訓練,又有二猱相助,自然勢力相差懸殊。
斑馬先還戀着那片水草,終于被迫合群他徙。
豹群不舍這種美味,每出行獵,必要到處搜索,已有多日不曾發現。
近日虎王又率豹群出獵,中途行經樹林以内,忽見林中生出一種異花,其大如蓮,雖隻一叢,卻是幹莖挺豔,占地丈許,重台疊瓣,五色缤紛,葉似枇杷,色作翠綠,甚是好看。
虎王愛花成癖,又是初見,想要移植回去。
無奈花太嬌豔,四外荊棒圍繞,估量花根甚大,難于掘取,立在花前徘徊觀賞,隻打不定主意。
這時有幾隻照例當先探路的花斑豹已然走出老遠,不知虎王停足賞花,将要出林不遠,還未見後面主人和大隊到來。
方欲回身,忽然聞得斑馬氣息,接着便見數十匹斑馬掩身樹後,昂首窺伺。
見了豹子,各把四蹄一登,飛也似紛紛往林外蹿去。
起初豹子因見斑馬大多,本想吼嘯大群到來,一同追逐。
一遲頓間,群馬業已蹿出林外,四散飛逃。
這些斑馬原因不舍當地水草豐肥,又懼豹群之害,知近日澗中出了幾條毒蛇,特地照着豹群來路,舍身入林誘敵,欲使雙方相鬥,同歸于盡。
内中有兩匹大的,乃群馬之長,一見豹于沒有追來,群馬業已逃遠,又回身立定挑戰,向林内怒嘶了兩聲,然後跑去引它來追。
林中幾隻豹子聞嘶追将出來,一見斑馬甚多,押後的是兩匹極肥大的斑馬。
中有三隻大豹頗有靈性,也知斑馬狡桧,以前上過它當,此來必是誘敵,還欲等大隊到來合攻,不欲便追。
斑馬見豹出林,仍是不追,又複回身怒嘶,極力引逗,這一來将豹子觸怒。
同時又聽林内風生,大隊将到,益發放心大膽,齊聲怒吼,奮身追去。
斑馬知已将豹逗發了性,更不回頭,口中連連長嘶,電射星流,沿澗飛馳。
豹子自然不舍,追得正緊,不想中計,吃澗中毒蛇七星鈎子長尾纏住。
後來虎王、黑虎率了雙猱趕到,計傷七星鈎子。
正在被蛇追逐危急之際,幸得呂偉用毒藥暗器将蛇殺死。
當呂偉伏身材上時,恰值一夥紋身族人同了十多名山人由山外行劫歸來,因聞群獸嘯聲,知道虎王又在獵場之上行獵,原是避道而行,沒敢打從獵場經過。
偏生紮端公因見虎王時常拿虎當坐騎,心中羨慕,這時獵了一隻小虎,用藤索綁住,想捉回去養大來騎。
行經崖後,那小虎比狗還大,忽然掙脫綁索,往崖上逃走。
崖上叢草深茂,這邊便是獵場左近。
紮端公不舍,追上崖去,剛用套索将小虎擒住,耳聽下面人喊獸嘯之聲甚急,偷偷潛身深草之内往下觀看。
原來是呂靈姑惹的亂子。
她原和王守常婦孺等在一起,那地方雖然離崖不遠,但是藏處極隐。
紮端公和衆山民最畏虎王,又見和幾條七星鈎子惡鬥,哪裡還敢近前,至多窺伺兩眼便即走去,衆人本來不會遇難。
靈姑偏在此時遙望前面人、蛇、異獸追逐方酣,嫌樹枝茂密看不真切,一見其父呂偉和張鴻等藏處相隔廣場既近,又看得清楚,便往前邊移去。
她這一走,卻被衆山民發現,左側樹上還藏有數人。
這次出山沒劫到人,祭期将屆,隻得歸來,心中本就失望。
又見諸人掩掩藏藏神氣,料定是外來客人,與虎王無關,哪裡還肯放過。
也是合該出事,呂偉如早和虎王相見,衆人也不緻有這場危難。
偏生不前不後,靈姑到時,呂偉剛和張鴻商妥,暗助虎王一臂之力,繞到前面,還沒下手;王守常又恰從存放行糧的洞内,取了幹糧來與婦孺們吃,都從樹上溜下來,掩身樹後,聚在一起,背向着崖:正是衆山民絕好下手機會。
當下由紮端公為首,帶了十多名矯健紋身族人,輕悄悄掩到王守常等身後,用他本教中秘制的迷人香從後撒下,将王守常夫妻和張、呂兩人之子一齊迷倒擒去,這時在場人、獸全神貫注毒蛇,全沒覺察。
紮端公先想連張鴻、呂靈姑也一齊捉住,細看了看,終因兩人藏處相隔虎王鬥蛇之處頗近;人又高踞樹巅,那迷香須要身臨切近,出其不意順風撒出,方始有效;又見靈姑父女縱躍如飛,估量不是易與。
心想:“這些人雖與虎王不熟,但是殺食生人終非所喜,一被發覺,連到手的人都保不住,還是知難而退的好。
”立即息了念頭,率衆退去。
行至森林附近,紮端公因見張鴻之子張遠、王守常之子王文錦俱都身材豐盈,容貌俊美,不由饞吻大動,意欲先殺吃了,将王守常夫妻留着回谷祭神。
偏巧建業村派了二十多名弟兄往西樹林打獵,歸途相遇,見是幾名漢人婦孺,激動義憤,上前喝問,意欲截留。
紮端公等自然暴怒,雙方動起手來。
這夥山人雖然矯健,無奈不會武藝,人又隻有三十多個,相差無幾,僅仗一把蠻刀,如何能是衆村人對手,不多一會便被打敗,死了幾名山人。
紮端公連受刀镖之傷,率衆逃走。
王守常等大小四人全被救下,一個未傷,衆村人卻有一個腿上中了一矛。
起初衆村人當王守常等人是山外過路行旅,被紋身族人從遠處擄來。
及至救回村寨,用藥解醒一問,王守常當然不知就裡,見村人義氣,感激救命之恩,以為西川雙俠威名遠震,江湖上聲應氣求,說出來必更有個照應,誰知反惹下一場麻煩。
顧、楊等人在朝夕盤算如何收拾虎王,呂偉父女到的頭三天,恰好去緬甸的人歸來。
去人乃楊天真族弟,名喚楊滿,說海客本欲早來,因煉法中間前往昆明探親,不料所豢守洞奇禽虬鳥、猛獸獅獒在洞中私鬥,誤毀法旗,獅獒也受了重傷。
留楊滿在洞,助他代理雜事,為獅獒醫傷,故此耽延至今,現始将法煉成。
知衆人心焦,同時尚因别故,不能再在緬甸居住,特命楊滿先行歸報,就便給鳥、獒預備栖息之所。
海客本人日内即去昆明接取母、妻,大約再過兩天即可到達。
顧、楊聞言大喜,極力慫恿遁夫,說虎王倚仗惡獸,欺人太甚。
今明日海客必到,可就此将張、呂等人留住。
明日下午請虎王、呂偉赴宴,在席前除了虎王、二猱,就便向呂偉找回舊日的場面。
剛剛議定,張鴻便同了康康騎豹趕到。
見了王守常等,得知遇救經過,自然免不了一番交代,說些感謝的話,顧修見張鴻騎豹而來,并且帶着惡獸金猱。
他不想人家不帶金猱怎能認得路,竟疑心是虎王恃強索人。
起初想全體留住不放,隻派一手下人送柬請宴。
康康隻惟主命是從,哪裡肯應,便大鬧起來。
所去的幾隻大豹也跟在一旁大肆咆哮,大有搏人而噬之狀,張鴻久闖江湖,看出主人詞色縱無惡意,也有過節。
自己這面受過救助之德,不便固執不允。
當下又交代了幾句過場,說:“主人如此念舊情殷,愚下恭敬不如從命。
隻請将王守常等四人放回,免得金猱無知作鬧。
愚下暫作不速之客,在此下榻,留待明日盛會便了。
”又喝止住猱、豹不許妄動。
總算康康性情比較連連稍好一些,來時又受過虎王吩咐,要聽張鴻的話,見主人對王守常頗有禮貌,既允放回,也就罷了。
行時主人說:“王守常一人帶了三個婦孺,深山荒險,道途崎岖,騎豹夜行,諸多可慮。
呂朋友遠來,多年不見,既留張朋友在此,也須有一交代。
如由王朋友帶口信邀說赴宴,未免太不恭敬。
”便問:“哪位兄弟相送一一行,前往緻候?”尹、顧二人因方奎曾受虎王救命之恩,交情尚好,本意想叫他去。
方奎卻因自己和遁夫患難至交,起初夙志入山隐居,本過着極舒服的歲月,自從顧修來到,便誘惑遁夫,慫恿大衆,漸漸立下嚴刻規條,招募黨羽,以兵法部勒村人,隐以主公自命,視遁夫如傀儡,放着好好日子不過,别謀異圖。
近更勾結滇中五虎等,露出本來面目,驕恣狂妄。
對于虎王更是恩将仇報,人不犯我,我去犯人,雙方結仇已深,早晚爆發,不可收拾。
謝道明、韓小湘苦口相勸,顧修不但不從,反加離間。
無故開門揖盜,招一妖道前來,意欲暗算人家。
迥非英雄豪傑光明磊落行為。
方奎知道虎王厭惡顧黨,去人稍有不合,便即無幸。
心想: “自己和虎王好好交情,何苦為他傷了?”見尹、顧二人看他,借着和别人說話,故作不曾聞見,将頭一偏,遁夫終是長厚,仍欲指名派遣。
滇中五虎的楊天真性情剛暴,自恃武勇,看出方奎不願前往的心意,老大不快。
立時挺身而出,說道:“此去通候請宴,并非和他交手。
這厮縱然染了禽獸習氣,不像人類,呂老英雄尚在他那裡,也不容他不講情理,怎無一位出頭前往?小弟不才,伴送幹朋友一行如何?”顧修知他與虎王嫌隙最深,虎工作事任性,不通江湖上的規矩過節,性情又暴,此去最不相宜,示意勸阻。
楊天真卻偏不肯聽,執意非去不可,當着外人,不好深攔,隻得任之。
張鴻眼睛何等明亮,見康康聽楊天真說話時,喉中微微作聲,目光如火注視不已。
野獸性情,恐其中途出事,又不知兩家到底有何宿怨,行時借着送行,向康康喝道: “你乃神獸,應該明白道理。
這位楊朋友,此去是你主人的客,路上務要聽他吩咐,和對我一樣,不可絲毫倔強,你曉得麼?”康康聞言,低頭想了一想,才哼了一聲,雙目斂了兇光。
如非張鴻這幾句囑咐的話,康康行至中途,必想起以前殺豹傷虎均有此人在内,楊天真縱不送命,苦頭也吃定了。
當下尹、顧、張、祝諸人看着王、楊等人和康康分乘諸豹馳去。
回寨時,遁夫已命人設了盛筵在峰腰後大寨中相待,又向張鴻重新道了仰慕。
張鴻明知在座諸人均是雲貴間的綠林豪俠,顧修和滇中五虎等至少都有個耳聞,隻為首之人,從來沒聽江湖上有這麼一個姓尹的大名。
看他言語行徑,又決非尋常人物。
自己和呂偉患難至交,離開之時絕少,事無巨細,無不知悉,怎也沒聽說過?再聽尹、顧等人道及呂偉,似于敬佩仰慕之中,隐隐含有計較之意,估量定有極大的過節,好生不解。
尹遁夫見張鴻言談豪爽,舉止從容,英氣勃勃,惺惺相借,也覺西川雙俠果然名不虛傳。
幾杯酒一下肚,不禁動了豪興。
又看出張鴻懸想神情,知他尚不知自己為何人,笑對張鴻道:“張兄适才尋思,敢莫是想知小弟的來曆麼?難得今日良朋相聚,甚是快活,且請于了這一大杯,待小弟揭開本來面目如何?” 張鴻這一會工夫,遍想以前江湖上有名之人,因遁夫滿口滇音,名字不似江湖中人,再追憶自己偶然不與呂偉在一起的事情,隻有日前所說太子關一節有些相近,已然料着幾分,但不敢肯定。
聞言舉杯一飲而盡,不等遁夫說出,先笑答道:“不怕村主見怪,小弟奔走江湖已曆半生,雖然見聞淺薄,但這數十年中,有名望的英雄,差不多均已見面訂交,聞名而未得見的甚少。
這雲貴道上,隻有當年名震江湖的滇南大俠戴中行,我和呂老哥彼時慕名已久,隻因俗事羁身,山川間阻,無緣得晤。
後來呂兄曾獨往雲貴一行,歸來他說因歸期太促,也未往谒。
後來再一打探,聞得戴朋友不知何時舉家歸隐,由此緣铿一面,不曾得見。
我二人每每談起,引為憾事。
此外也許見聞孤陋,或是村主自來久隐于此,所以不識姓名了。
但又怎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