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官七

關燈
幹道會要》。

     二年正月二十九日,诏給事中魏杞兼太子詹事。

     三月二十一日, 宰執進呈東宮講讀官已講《孟子》徹章,請别講書目。

    上曰:「可令講《尚書》,治國之道莫先于此,君臣更相警戒,無非日所行事。

    朕每無事,必看數篇。

    」 四月十一日,執政進呈太子春坊奏:「講《孟子》徹章,官屬乞行推賞。

    」上曰:「可依王府體例。

    」《幹道會要》。

    記得兵士輩隻是犒設。

    汪(徹)[澈]等奏曰:「官屬減磨勘二年,兵士犒設,隻是王府例,東宮乞别立賞格。

    」上曰;「令具人數,将量與賞。

    」 五月十五日,诏中書舍人兼太子詹事。

     十月二十一日,诏秘書少監、兼太子左谕德汪大猷兼太子侍講。

    《幹道會要》。

     七年二月八日,诏:「皇第三子惇立為皇太子,其官屬、儀物制度并令有司讨論典禮以聞。

    」 二十一日,皇太子府言:「本府承受官一員,主管左、右春坊事二員,同主管左、右春坊事二員,得旨就改差外,其元差指使、宅案司、客司、袍笏書表司、楷書直省官、親事辇官、入内院子、守阙入内院子、教駿、廚子、翰林司、儀鸾司兵級,亦乞就行改差祗應。

    」從之。

    《幹道會要》。

     三月八日,诏敷文閣直學士王十朋、敷文閣待制陳良翰并除太子詹事,秘書省著作佐郎劉焞除國子司業、兼太子侍讀。

    先是,二月十三日,宰執進呈,上曰:「劉焞兼侍讀,李彥穎卻兼侍講可也。

    」〔虞〕允文奏曰:「李彥穎既兼左谕德,以侍講無人,并令兼之。

    」上曰:「侍講可别選人充代。

    」因奏曰:「劉焞久在館閣,以拘資格,除郎不行。

    乞稍遷擢,以重官僚之選。

    」上曰:「郎官外更有何官可遷」允文奏曰:「國子司業見阙,緣隆興指揮不許與祭酒并除。

    」上曰:「司業乃祭酒之貳,并置何妨,可特除國子司 業。

    」 十三日,诏監察禦史劉季裴除将作監、兼太子侍講。

     十八日,诏起居郎莫濟兼太子左庶子,起居舍人李彥穎兼太子左谕德。

    《幹道會要》。

     四月九日,诏:「太子詹事、庶子、谕德除假日外,并輪日入宮,依時出,仍随日供故事。

    」上謂宰執曰:「太子詹事既無職事,可輪日入宮,依時出。

    」梁克家奏曰:「除講讀官外,庶子、谕德亦無事。

    」上曰:「與詹事通輪可。

    」克家又奏:「莫濟今欲輪日供故事,以便皇太子觀覽。

    」上曰:「甚善。

    」同上。

     十三日,禮部太常寺言:「讨論東宮問講并節朔賀慶、謝辭禮儀下項:一、宮僚講讀,無已行故事,當依仿講筵,少殺其禮。

    每遇講讀,詹事以下至講讀官上堂,并用賓禮參見,依官職序座。

    皇太子正席,講讀官疊起,如延英儀。

    講罷,複位。

    一、節朔典故有東宮受賀儀,承唐舊制,難以引用。

    契勘昕朝每遇元正、冬至等節并不受朝,止是宰臣以下拜表稱賀;其朔望日多是得旨,特免朝參。

    今來東宮節朔且仿昕朝禮例,不受宮僚參賀;或元正、冬至日,詹事以下箋賀。

    一、謝辭初如常見之禮,後離位緻詞,複位,拜,就座;茶湯罷,退。

    一、詹事初上,參見皇太子,拜,皇太子答拜;庶子等初上,參見皇太子,受拜。

    庶子、谕德及講讀官雖有坐受之禮,止是《五禮新儀》所載;兼日逐緻拜之禮近例皆已不行,或遇合緻拜日,更乞參酌天禧、至道年事施行。

    按天禧二年九月五日,左庶子張士遜等言:『臣等日詣資善堂參見皇太子,猶令升階 例拜,然後跪受。

    望令皇太子坐受參見。

    』诏不許。

    至道元年,皇太子每見太子賓客,必先拜,迎送常降階及門。

    」并從之。

     八年正月十一日,诏敷文閣學士周操試太子詹事。

     二月三日,诏給事中胡沂兼太子詹事。

     三月一日,太子詹事周操言皇太子講《尚書》終篇,所有接續合講經書。

    诏講《周易》。

     十四日,诏禮部侍郎李彥穎兼太子左庶子。

    《幹道會要》。

     四月六日,诏:「皇太子講《尚書》終篇,詹事、谕德、侍讀、侍講、承受官、左、右春坊各與轉一官,醫官、指使、宅案司等各減三年磨勘。

    年限不同人依四年法比折,未有名目之人候有名目日收使。

    禦前忠佐親事官、辇官、兵級等,依例犒設一次,仍各遞增一十貫文支給。

    」 五月七日,诏起居舍人劉季裴兼太子左谕德。

    《幹道會要》。

    國子司業林光朝兼太子侍讀,将作監陳骙兼太子侍講。

     九年正月二十三日,诏起居舍人留正兼太子右谕德。

    《幹道會要》。

     閏正月二十五日,太子詹事李彥穎言:「臣竊窺皇太子天資簡淡,無他嗜好,進德修業,固宜及時。

    今宮僚粗備,每遇上堂,除講讀官外,餘官不過陪侍坐席,須臾而退。

    乞以庶子或谕德一員兼講《春秋》,《二禮》令添講一經。

    」诏令庶子、谕德輪講《禮記》。

     三月三日,诏太常少卿王淮兼太子左庶子。

    《幹道會要》。

     六月十四日,诏秘書少監陳骙兼太子左谕德,秘書省著作郎蕭國梁兼太子侍講,著作郎尤(柔)[袤]兼太子侍讀。

     八月五日,敷文閣學士、左朝散大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官)[宮]周操内殿朝辭進對,上曰:「皇太子方賴卿 輔導,甚惜卿去。

    」 二十七日,诏吏部尚書李彥穎除太子詹事。

     九月十一日,中書門下省言:「得旨,令庶子、谕德輪講《禮記》,今來庶子見阙。

    」诏令太子侍讀兼侍講。

    《幹道會要》。

     八年九月二十七日,诏權吏部尚書胡沂兼太子詹事,尚書禮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兼侍講李彥穎除太子詹事。

    《幹道會要》。

     十月二十八日,诏國子司業戴幾先兼太子左庶子,起居郎趙梓中兼太子左谕德,起居舍人趙師訓兼太子侍講。

     十一月二十四日,诏起居郎劉季裴兼太子左庶子,起居舍人留正兼太子左谕德,《幹道會要》。

    秘書少監陳骙兼太子侍講。

     十二月十七日,诏中書舍人王淮兼太子詹事,起居宋延祖兼太子侍讀「居」下疑有脫字。

    ,軍器監蕭燧兼太子左谕德,《幹道會要》。

    軍器少監薛元鼎兼太子侍講。

     淳熙元年七月二十一日,以吏部尚書李彥穎依舊兼太子詹事,起居舍人範仲苞兼太子侍讀。

     十月四日,以宗正少卿沈樞兼太子左庶子。

     十一月十七日,以軍器少監、兼太子侍講薛元鼎改兼太子侍讀,秘書省著作郎木待問兼太子侍講。

    先是,以待問兼權太子侍讀,既而待問言:「國朝典故,東宮官僚皆以他官兼領,其太子侍讀序位在侍講之上,并視本職高下差。

    今元鼎以軍器少監兼太子侍講,待問以著作郎兼權(待)[侍]讀,質之典故,班次序位有所未安。

    」故從其請。

     十二月八日,以兵部侍郎沈樞兼太子詹事,宗正少卿程叔達兼太子左庶子。

     二年正月五日,翰林學 士、兼太子詹事王淮等言:「東宮講《周易》徹章,欲接續講《春秋左氏傳》。

    」從之。

     三月四日,以秘書省著作郎木待問兼權太子侍讀,秘書省著作佐郎鄭僑兼權太子侍講。

     五日,以國子司業蕭燧兼太子左谕德。

    三年三月二十二日為起居郎,亦兼。

     四月二十九日,以秘書省著作佐郎楊恂兼權太子侍讀。

     六月四日,以權吏部侍郎沈樞兼太子詹事。

     閏九月六日,以入内内侍省東頭供奉官楊端友主管左、右春坊。

     十月十八日,以兵部侍郎周必大兼太子詹事。

    十二月二十五日,除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依舊兼。

     三年三月十六日,诏:「東宮見阙侍讀,令蕭燧權講《春秋》。

    」 九月二十一日,以國子祭酒林光朝兼太子侍讀,刑部員外郎閻蒼舒兼太子侍講。

    十二月十二日,光朝兼左谕德。

     十二月十二日,以吏部員外郎鄭伯熊兼太子侍讀。

     四年三月十六日,以秘書監陳骙兼太子左谕德。

    九月十二日,兼左庶子。

     八月一日,以從義郎、合門舍人應材兼同主管左、右春坊。

     九月十二日,以起居郎薛元鼎兼太子左谕德。

     十月二十六日,以成忠郎、合門祗候黃夷行兼同主管左、右春坊。

     五年三月十七日,以司農少卿戴幾先兼太子左谕德,吏部員外郎閻蒼舒兼太子侍讀,秘書省著作佐郎鄭鑒兼太子侍講。

     七月二日,以秘書省著作郎木待問兼太子侍講。

     九月三十日,以入内内待省東頭供奉官藍介主管左、右春坊。

     六年三月六日;以太常少卿戴幾先兼太子左 庶子,宗正少卿閻蒼舒兼太子左谕德,起居舍人木待問兼太子侍讀,戶部員外郎何耕兼太子侍講。

     二十二日,宰執言:「皇太子宮講《禮記》終篇,欲接續講《周禮》。

    」上曰:「《周禮》周公緻太平之書,不可不講。

    」 四月九日,以吏部侍郎閻蒼舒兼太子左庶子,太常少卿戴幾先兼太子右庶子。

     十一月二十二日,以秘書少監施師點兼太子左谕德。

     七年五月二十日,以吏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閻蒼舒兼太子詹事。

     六月十四日,以秘書少監施師點兼太子右庶子,起居郎木待問兼太子左谕德,國子司業何耕兼太子侍讀,吏部員外郎趙汝愚兼太子侍講。

     九月二十日,以中書舍人施師點兼太子左庶子。

     八年三月二十八日,以吏部侍郎趙汝愚兼太子右庶子,仍講《春秋》。

     七月二十五日,以武德大夫、文州刺史、合門舍人谯熙載兼同主管左、右春坊。

     九月二十七日,以給事中施師點兼太子詹事,中書舍人木待問兼太子左庶子。

     十月十一日,皇太子宮講堂狀:「本宮見講《周禮》,系左、右庶子二員輪講,及讀《唐鑒》。

    所有《春秋》舊系侍講職事,今見阙官。

    」诏差起居舍人詹儀之兼。

     十二月四日,以太常少卿餘端禮兼太子侍讀。

     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以中大夫木待問兼太子詹事。

     八月十四日,以中書舍人葛邲兼太子左庶子。

     九月七日,皇太子宮講堂狀,欲讀《陸贽奏議》,從之。

     十二月十五日,以起居郎詹儀之兼太子左 谕德,宗正少卿史彌大兼太子侍講。

     十年二月六日,以中書舍人葛邲兼太子詹事,吏部侍郎詹儀之兼太子左庶子。

    十一年四月,除給事中,仍兼。

     四月十五日,以兵部侍郎餘端禮兼太子詹事,秘書少監沈揆兼太子左谕德,将作監蔣繼周兼太子侍讀。

     八月十三日,诏:「皇太子宮講堂見講《周禮》外,庶子、谕德更輪講《尚書》。

    」 十月三日,以宗正少卿史彌大兼太子侍讀,吏部尚書尤袤兼太子侍講。

     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以武功郎、合門舍人、皇太子宮兼同主管左、右春坊谯熙載再任。

     十一月二十二日,以武德郎、合門舍人姜特立充皇太子宮左、右春坊。

     十二月二十五日,以中書舍人史彌大兼太子左庶子。

     十二年正月四日,以轉歸吏部使臣賈惟清特取充入内省職名,充皇太子宮主管左、右春坊事。

     二十日,以右司郎中尤袤兼太子侍講。

     二十五日,皇太子宮講堂狀:「照會皇太子上堂《周禮》今已終篇,六經并已講畢,目今谕德再講《尚書》。

    今來侍講合講是何經書」诏令講《毛詩》。

     二月四日,以權禮部侍郎史彌大兼太子左庶子、兼太子侍讀。

     五月十二日,以吏部侍郎餘端禮兼太子詹事。

     八月八日,以尚書吏部郎中楊萬裡兼太子侍讀。

     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皇太子宮講堂狀,皇太子讀《陸贽奏議》終篇,诏令讀《三朝寶訓》。

     十四年五月二日,诏武功大夫、文州刺史、合門舍人、皇太子宮兼同主管左、右春坊事谯熙載 候今任滿日特令再任。

     二十五日,以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尤袤兼太子左谕德,尚書禮部員外郎鄭僑兼太子侍講。

     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以起居郎胡晉臣兼太子左谕德,起居舍人鄭僑兼太子侍讀,戶部員外羅點兼太子侍講。

     五月十八日,以内侍張彥臣罷聽喚上名,與散祗候,特充差皇太子宮主管左、右春坊事。

     七月三日,以宗正少卿吳博古兼太子左谕德。

     十月十九日,以中書舍人鄭僑兼太子左庶子。

     元佑六年七月六日,三省言:「張方平元系宣徽南院使、檢校太傅、太子少師緻仕。

    元豐官制行,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