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是岸
關燈
小
中
大
林·拉德納著
孫仲旭譯
在加甘圖阿輪的甲闆上,本·布雷納德擺姿勢讓報社的攝影記者照相,一邊在想:“這張能上頭版——《年輕小說家海上自殺》。
” 他走進房間打開兩個行李包,一個裡面有兩條幹淨的手帕,另一個是空的。
他會跟乘務員說他走得太匆忙,來不及收拾行李。
事實上,當天晚上十一點之後,他在這個世界将一無所需,就連身上的衣服也不需要了。
他茫然想着在海水裡,一個人的衣服能比他的屍首遲多久才會爛掉。
他坐到床上,墊到了那把小手,現在應該把槍,一個星期前在第三大街買的,他即将要做的這件事就是在那天計劃好的。
如果不是他特别讨厭葬禮,甯願死在海上,他會早在一個星期前就死掉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在當時,他所購買的受益人為他的母親和妹妹的一萬元保險投保後未滿一年,自殺免賠條款還有五天才失效。
他的母親和妹妹很窮,他也明白,單是他自殺就夠讓她們傷心的了,更何況一分錢也沒能留給她們。
他的計劃制訂得周詳:加甘圖阿輪——他的朋友菲爾·魯尼恩在上面當管事——八号靠碼頭,十号開船,剛好是他去第三大街買槍的一個星期後。
他在船上,而菲爾會是他的身故見證人,以免保險公司拒賠。
上船前,他會整日整夜無節制地縱酒,好讓紐約這兒的人們記得他還有其他事迹,而不僅僅是兩本流行書的作者,其中一本還無人願意出版。
(也許等他完成這件即将要做的事情後,他的名氣會大一點,就有出版商願意出,如能這樣,帶來的版稅會幫助他可憐的母親和妹妹。
) 他縱過酒了,去白天和晚上的俱樂部,他都是開門即來,打烊才肯走,直至昨天清晨,這次是在狂歡一場後,他的管事朋友送他回家的,狂歡的細節他完全記不起來了。
加甘圖阿輪平穩地駛出了紐約港,本·布雷納德走進大廳,要了三份酒一口氣幹掉,好穩穩神以便寫遺書給家人和無情對待過他的那個女孩,是她讓布雷納德不堪活下去。
他最後要做的,是在啟程去另一個世界前,把信交給好人菲爾·魯尼恩。
他跟母親和妹妹解釋了他自殺的原因——他最近也是最傑出的作品無人喝采,再加上失去了世界上最出類拔萃、最可愛的女孩。
他請求她們原諒,也知道她們會理解的。
給那個女孩,他寫了超過兩千字,會讓她至少有一點點悔意,即使她真的像他們上次見面時表現得那樣心如鐵石。
(女孩名叫波琳·蘭甯,是《準備行動》一劇中的歌舞演員,布雷納德應該知道對一個變化無常以及有着這樣那樣特點的歌舞演員來說,絕對沒時間消化兩千字,特别是鑒于她通常的閱讀僅限于讀晚間小報的标題而已。
) 餐号響了,可是對一個隻有幾個鐘頭可活的人來說,吃飯又有何用?布雷納德需要的,是足夠的威士忌來鞏固他的決心,因為當你是個天才,上帝還想讓你寫出很多好作品時,三十歲便告别人世的确殘酷了點。
正是由于擔心在最後關頭動搖,才讓他去買了那把槍。
他是個遊泳好手,如果不先給自己一槍就掉下船,求生本能會讓他在加甘圖阿輪的水手把他救起之前保持不沉。
他已經喝了一杯,正想再要一杯,這時有個陌生人在他坐的那張桌前停下腳步,此人身體倍兒棒,看樣子五十五歲上下。
“我跟你一塊兒喝,你不介意吧?”他問道,“我孤獨得很,我喝酒的時候喜歡跟别人一塊兒喝。
” 布雷納德正要扯個謊,說他在等朋友,可是又想到如果跟人聊——應該說是聽别人聊,因為他沒多少心情開口——時間會過得更快。
“坐吧。
”他邀請道,“我正想要一杯威士忌高杯酒,也許你更想喝雞尾酒。
” “不,要兩杯吧。
”這個陌生人說,接着又跟侍者補了一句,“賬單給我。
” “下一輪你再買。
”布雷納德說,“我想我們應該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本傑明·布雷納德,紐約來的。
” “可别是作家本傑明·布雷納德!”對方失聲叫道,“哎,我讀過你的兩本書,喜歡得很,可我絕對沒想到你這麼年輕,你的小說顯示出你有豐富的人生經驗。
” “我想我是沒白活啊!”布雷納德苦笑着說。
這位新夥伴說:“我叫弗雷德·倫普,隻是個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小打小鬧而已。
”他和氣地加了一句。
“你去哪兒?”布雷納德問他。
“巴黎。
”倫普說,“巴黎和梯也裡堡。
你呢?” 布雷納德的臉上流露出怪異的表情。
“我不知道。
”他說。
“你不知道!” “我隻知道要去很遠。
”布雷納德說。
“噢,我想你隻是在漫遊四方,收集素材寫新書吧。
” “我已經封筆了。
” “千萬别這麼說!你這麼年輕,又有才氣!你要繼續寫,是你欠社會的。
” “謝謝你,可是我敢肯定我什麼也不欠社會的。
” 他們已經喝了四杯酒,布雷納德這時又想要一杯。
“我不知道我該不該喝。
”倫普遲疑地說,“我幾乎從來不超過三杯,因為三杯往上,我就話多了,能把每個人
” 他走進房間打開兩個行李包,一個裡面有兩條幹淨的手帕,另一個是空的。
他會跟乘務員說他走得太匆忙,來不及收拾行李。
事實上,當天晚上十一點之後,他在這個世界将一無所需,就連身上的衣服也不需要了。
他茫然想着在海水裡,一個人的衣服能比他的屍首遲多久才會爛掉。
他坐到床上,墊到了那把小手,現在應該把槍,一個星期前在第三大街買的,他即将要做的這件事就是在那天計劃好的。
如果不是他特别讨厭葬禮,甯願死在海上,他會早在一個星期前就死掉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在當時,他所購買的受益人為他的母親和妹妹的一萬元保險投保後未滿一年,自殺免賠條款還有五天才失效。
他的母親和妹妹很窮,他也明白,單是他自殺就夠讓她們傷心的了,更何況一分錢也沒能留給她們。
他的計劃制訂得周詳:加甘圖阿輪——他的朋友菲爾·魯尼恩在上面當管事——八号靠碼頭,十号開船,剛好是他去第三大街買槍的一個星期後。
他在船上,而菲爾會是他的身故見證人,以免保險公司拒賠。
上船前,他會整日整夜無節制地縱酒,好讓紐約這兒的人們記得他還有其他事迹,而不僅僅是兩本流行書的作者,其中一本還無人願意出版。
(也許等他完成這件即将要做的事情後,他的名氣會大一點,就有出版商願意出,如能這樣,帶來的版稅會幫助他可憐的母親和妹妹。
) 他縱過酒了,去白天和晚上的俱樂部,他都是開門即來,打烊才肯走,直至昨天清晨,這次是在狂歡一場後,他的管事朋友送他回家的,狂歡的細節他完全記不起來了。
加甘圖阿輪平穩地駛出了紐約港,本·布雷納德走進大廳,要了三份酒一口氣幹掉,好穩穩神以便寫遺書給家人和無情對待過他的那個女孩,是她讓布雷納德不堪活下去。
他最後要做的,是在啟程去另一個世界前,把信交給好人菲爾·魯尼恩。
他跟母親和妹妹解釋了他自殺的原因——他最近也是最傑出的作品無人喝采,再加上失去了世界上最出類拔萃、最可愛的女孩。
他請求她們原諒,也知道她們會理解的。
給那個女孩,他寫了超過兩千字,會讓她至少有一點點悔意,即使她真的像他們上次見面時表現得那樣心如鐵石。
(女孩名叫波琳·蘭甯,是《準備行動》一劇中的歌舞演員,布雷納德應該知道對一個變化無常以及有着這樣那樣特點的歌舞演員來說,絕對沒時間消化兩千字,特别是鑒于她通常的閱讀僅限于讀晚間小報的标題而已。
) 餐号響了,可是對一個隻有幾個鐘頭可活的人來說,吃飯又有何用?布雷納德需要的,是足夠的威士忌來鞏固他的決心,因為當你是個天才,上帝還想讓你寫出很多好作品時,三十歲便告别人世的确殘酷了點。
正是由于擔心在最後關頭動搖,才讓他去買了那把槍。
他是個遊泳好手,如果不先給自己一槍就掉下船,求生本能會讓他在加甘圖阿輪的水手把他救起之前保持不沉。
他已經喝了一杯,正想再要一杯,這時有個陌生人在他坐的那張桌前停下腳步,此人身體倍兒棒,看樣子五十五歲上下。
“我跟你一塊兒喝,你不介意吧?”他問道,“我孤獨得很,我喝酒的時候喜歡跟别人一塊兒喝。
” 布雷納德正要扯個謊,說他在等朋友,可是又想到如果跟人聊——應該說是聽别人聊,因為他沒多少心情開口——時間會過得更快。
“坐吧。
”他邀請道,“我正想要一杯威士忌高杯酒,也許你更想喝雞尾酒。
” “不,要兩杯吧。
”這個陌生人說,接着又跟侍者補了一句,“賬單給我。
” “下一輪你再買。
”布雷納德說,“我想我們應該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本傑明·布雷納德,紐約來的。
” “可别是作家本傑明·布雷納德!”對方失聲叫道,“哎,我讀過你的兩本書,喜歡得很,可我絕對沒想到你這麼年輕,你的小說顯示出你有豐富的人生經驗。
” “我想我是沒白活啊!”布雷納德苦笑着說。
這位新夥伴說:“我叫弗雷德·倫普,隻是個普普通通的生意人,小打小鬧而已。
”他和氣地加了一句。
“你去哪兒?”布雷納德問他。
“巴黎。
”倫普說,“巴黎和梯也裡堡。
你呢?” 布雷納德的臉上流露出怪異的表情。
“我不知道。
”他說。
“你不知道!” “我隻知道要去很遠。
”布雷納德說。
“噢,我想你隻是在漫遊四方,收集素材寫新書吧。
” “我已經封筆了。
” “千萬别這麼說!你這麼年輕,又有才氣!你要繼續寫,是你欠社會的。
” “謝謝你,可是我敢肯定我什麼也不欠社會的。
” 他們已經喝了四杯酒,布雷納德這時又想要一杯。
“我不知道我該不該喝。
”倫普遲疑地說,“我幾乎從來不超過三杯,因為三杯往上,我就話多了,能把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