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左道二十四案

關燈
,禱請鬼神,不吝财賄而啬于周急,好行小惠,多疑少決。

    安帝隆安三年,與楊期謀襲桓玄,不果,為玄所殺。

     論曰:天師有之乎?曰:有風雨雷電,各有所司,豈無道以處此。

    孔子聞迅雷風烈必變,是善奉天師法者也。

    殷浩以清言莊老贻其子,遂竄入史巫。

    若天師而可禱祈,則一受賄之宵小耳。

    何天師之有?異端殺身,故學者當先明器識。

     十二、高骈信崇妖法 高骈,幽州人,崇文之孫。

    唐懿宗鹹通中,為嶺南西道節度使。

    骈好讀書,喜談古兵法,敏決多智。

    平南诏,伐蠻,取交趾,所向有功。

    僖宗朝為西川節度使,築成都羅城二十五裡,三月而就,人服其神。

    中和元年,黃巢亂長安,以骈為東都統,觀望不進,信用方士呂用之妖法,謝絕人事,賓客将吏,皆不得見用之。

    與其黨諸葛殷、張守一等,共為蠱惑。

    骈以為神。

    用之曰:“宰相有遣刺客來刺公者,今夕至矣。

    ”骈大懼,問計,乃使骈衣婦人衣,潛于他室而代居。

    骈寝中夜,擲銅器于階,铿然有聲,曰:“幾落奴手。

    ”明旦,骈泣謝之。

    又刻石遺于香案,雲:“玉皇授白雲先生高骈。

    ”骈得驚喜,以為不日上升,刻木鶴于庭,時着羽服跨之。

    其誕如此。

    用之欲以兵威脅制諸侯,乃請募骁勇二萬人為莫邪都,置将吏于帥府。

    骈從之。

    由是專行威福,無複忌憚,境内不複知有骈者矣。

    埋木于庭,書骈姓名而釘之,故骈常昏蠱。

    僖宗光啟二年,高骈将畢師铎等,起兵誅用之。

    骈驚急無措,用之徐曰:“不過煩玄女一力士耳。

    ”骈亦漸覺其詐。

    用之亡走,為楊行密所誅,舉家刳裂之。

    守一等為亂軍所殺。

    初,骈在成都,殺一婦人,臨刑戟手大罵曰:“我訴于上帝,使汝舉家屠滅!”及骈為師铎所囚,送秦彥殺之,無少長,皆不得免。

     論曰:高骈築城伐蠻之日,才氣過人遠矣。

    一旦蠱惑狂愚,為豎子所弄而不之覺,豈魇所緻耶?夫清明之氣,邪不能幹,骈固有妖心焉。

    雉集空城,惑于譏谶,視皇輿之播遷而甘心,此用之乘其敗也。

    嗚呼!骈死而用之亦刳,左道何為者乎? 十三、肅宗置道場于三殿 唐肅宗上元二年,帝以生日為天成地平節,于三殿置道場,以宮人為諸菩薩,武士為金剛神王,使大臣百僚膜拜圍繞。

    明年,帝崩,有李輔國之禍。

     論曰:三癡六狂,不知昏明。

    朽根枯株,欲生肌膚,抑忘其所本欤?人道閉塞,鬼祟其宇欤? 十四、唐懿宗佞佛 懿宗成安國祠,賜寶座二度,高二丈,構以沉檀塗髹,镂龍鳳葩金扣之。

    上施複座,陳經幾其前。

    四隅立瑞烏神人,高數尺。

    磴道以升,前被錦囊繡,珍麗精絕。

    鹹通四年春,诏迎佛骨于鳳翔。

    或言昔憲宗嘗為此,俄晏駕,帝曰:“使朕生見之,死無恨。

    ”乃以金銀為刹,珠玉為帳,孔鹬周飾之。

    小者尋丈,高至倍。

    刻檀為檐柱,陛塗黃金。

    每一刹,數百人舉之。

    香輿前後,綴珠幡蓋,為幢節。

    費無資限。

    夏四月至長安,天子至禦安福樓迎拜,至泣下。

    诏賜兩街僧金币,遍賜京師耆老。

    于是不逞小人,皆斷臂燃指,相望于途,争以金翠拖舍。

    集大衢作僧台幔門,注水銀為池,金玉為樹木,聚桑門羅像,考鼓鳴螺,繼日以夜,錦車繡輿,載歌舞從之。

    秋七月,帝崩。

     論曰:佛而可佞也,一好聲色好貨利之男子耳。

    不然,一清淨人而為流俗所粉飾,譬如轉蜣丸于檀麝之前,吾知其欲嘔也。

    嗟夫!佛可佞乎?則多積金錢貝缯,可以為佛矣。

     十五、天毀玉清宮 宋真宗惑于王欽若之言,欲假祥瑞以塗飾太平。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帝謂群臣曰:“朕去冬寝殿中,嘗見有神人告以當降天書《大中樣符》三篇,此其時矣。

    宜中外齋戒,以候神贶。

    ”明日,果有天書降于承天門南鸱尾上。

    緘以黃帛,纏以青縷。

    帝遂與大臣等跪拜迎受,盛以金櫃,遣官告天地宗廟社稷,大赦改元。

    宰相王旦等率中外文生蕃僧道二萬四千三百餘人,表賀請封禅。

    乃以旦兼封禅大禮使。

    自是,或得天書于泰山,或言聖祖降于延恩殿,王欽若獻芝草一萬三千本。

    言祥瑞者,殆無虛日。

    作玉清昭應宮,以貯天書。

    七年而成,凡三千六百一十楹。

    金碧之費,殆億萬計。

    封王旦為玉清昭應使,鑄玉皇聖祖像,安之宮中。

    刻天書于石,以禦立侍于側。

    天僖二年,大會道釋于天安殿,凡一萬三千八百六十人。

    是時,蝗旱連年,河決數百裡,慧出北鬥,有兩月并現東南,京師民訛言妖至欲走,災變相仍。

    明年,帝崩,以天書殉葬。

    仁宗立。

    天聖七年丁未夜,大雨震電,火随而起,延燒宮殿數千間,玉清昭應宮盡燼。

    後數十年,徽宗自号“道君”,乃有父子北狩之禍。

     論曰:餘不知真宗之為如何主也。

    聲色貨利,猶曰自娛,忽而迷謬喪心,若病魇鬼魅,舉國若狂,是一大巫南面而坐者耳。

    欽若不足誅,瓶珠受賄,惟鼎之羞,旦誠千古罪人也。

    天火毀宮,深惡其不情而無恥耳。

    道君之禍有贻謀焉。

     十六、潘誕左道被誅 隋炀帝大業中,道士潘延自言三百歲,為帝合煉金丹。

    帝為作嵩陽觀,所費巨萬。

    誕雲金丹須用石膽石髓,發工鑿石,深百尺者數十處,不得。

    誕乃言得童男女膽髓各三斛六鬥,可以代之。

    帝大怒,鎖詣涿郡斬之。

     論曰:炀帝此為,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