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二
關燈
小
中
大
永光二年,發募士萬人擊西羌。
(馮奉世傳。
) 平帝元始二年,募汝南南陽勇敢吏士三百人谕說江湖賊。
(本紀。
)發谪徒。
(七科谪惡少年亡命弛刑。
)高帝十一年,擊英布赦天下死罪,令從軍。
惠帝三年,發諸侯王徒隸二萬人,城長安。
武帝元狩三年,發谪吏,穿昆明池。
(本紀,師古曰,吏有罪者罰而役之。
) 元鼎五年,呂嘉反,遣路博德皆将罪人,越馳義侯遺别将巴蜀罪人,鹹會番禺。
元封二年四月,募天下死罪擊朝鮮,六月,遣楊仆荀彘,将應募罪人擊朝鮮。
六年,赦京師亡命,令從軍。
(以上并本紀。
) 太初元年,以李廣利為貳師将軍,發郡國惡少年數萬人,期至貳師城取善馬。
(李廣利傳。
)太初元年,發天下谪民西征大宛。
(本紀,下同。
)天漢元年,發谪戍屯五原。
四年,發天下七科谪出朔方。
(本紀,張晏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贅婿三,賈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也。
) 昭帝元鳳元年,武都氐人反,發三輔太常徒皆免刑,擊之。
五年,發三輔及郡國惡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遼東。
六年募郡國徒,築遼東元菟城。
宣帝神爵元年,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詣金城。
(以上并本紀。
)行伍部校。
什伍俱前。
(晁錯傳,師古曰,五人為伍,二伍為什。
) 李廣擊胡,行無部曲行陣。
(本傳注引續漢書百官志雲,将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将軍營五部,校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
) 馮唐曰,士卒皆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
(馮唐傳,李奇曰,尺籍所以書軍令,伍符,五五相保之符信也。
)韓延壽在東郡時,試騎士五騎為伍。
(本傳。
) 什器。
(平帝紀,天下吏舍亡得置什器,師古曰,軍法五人為伍,十人為什,則共其器物,故通謂生生之具為什器,亦猶今之從軍作役者,十人為火,共蓄調度也。
) 傳校。
(衛青傳,傳校獲王,師古曰,校者營壘之稱,故謂軍之一部為一校。
) 益置揚威白虎合騎之校。
(陳湯傳,師古曰,一校則别為一部軍,故稱校耳。
)諸校。
(韓信傳,師古曰,諸校,諸部也,猶今言諸營。
)校司馬。
(南粵傳,校司馬蘇宏。
) 部勒行陣。
(陳湯傳。
) 王尊坐擅離部曲,會赦,免。
(本傳。
)○壁壘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内。
(百官表。
) 文帝勞軍細柳,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騎曰,軍中聞将軍之令,不聞天子之诏,有頃,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使使持節诏将軍曰,吾欲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周亞夫傳。
) 李陵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
(本傳。
) 胡建守軍正丞,時監軍禦史為奸,穿北軍壘垣以為賈區,建斬之,遂上奏曰,黃帝李法曰,壁壘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謂奸人,奸人者殺,臣謹以斬,昧死以聞。
(胡建傳。
) ○京師兵器 蕭何治未央宮,立武庫。
(高紀,按三輔黃圖,武庫在未央宮,蕭何造,以藏兵器。
) 中尉屬官有武庫令丞,少府屬官有若盧考工室令丞。
(百官表,注雲,若盧主藏兵器,考工主作器械。
) 工官。
(地理志,河南南陽濟南泰山颍川河内蜀廣漢等郡,皆有工官,徐天麟按工官雖在外郡,而所作器械,實輸京師,故武帝邊兵不足,乃發武庫工官兵以贍之也。
) 武庫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子為令。
(魏相傳。
)武帝征伐,邊失不足,乃發武庫工官兵以贍之。
(食貨志。
)戾太子矯制發武庫兵。
(劉屈犛傳。
) 成帝發武庫兵,前後十輩,送董賢及乳母王阿舍,毋将隆奏言,武庫兵器,天下公用國家武備,繕治造作,皆度大司農錢,漢家邊吏,職在距寇,亦賜武庫兵,皆任其事,然後蒙之,臣請收還武庫。
(毋将隆傳。
) 羽林孤兒教以五兵。
(百官表,師古曰,五兵,謂弓矢殳矛戈戟也。
)○郡國兵器(雜錄附)高帝八年,令賈人毋得操兵乘騎馬。
(本紀。
) 晁錯說文帝募民徙塞下
(馮奉世傳。
) 平帝元始二年,募汝南南陽勇敢吏士三百人谕說江湖賊。
(本紀。
)發谪徒。
(七科谪惡少年亡命弛刑。
)高帝十一年,擊英布赦天下死罪,令從軍。
惠帝三年,發諸侯王徒隸二萬人,城長安。
武帝元狩三年,發谪吏,穿昆明池。
(本紀,師古曰,吏有罪者罰而役之。
) 元鼎五年,呂嘉反,遣路博德皆将罪人,越馳義侯遺别将巴蜀罪人,鹹會番禺。
元封二年四月,募天下死罪擊朝鮮,六月,遣楊仆荀彘,将應募罪人擊朝鮮。
六年,赦京師亡命,令從軍。
(以上并本紀。
) 太初元年,以李廣利為貳師将軍,發郡國惡少年數萬人,期至貳師城取善馬。
(李廣利傳。
)太初元年,發天下谪民西征大宛。
(本紀,下同。
)天漢元年,發谪戍屯五原。
四年,發天下七科谪出朔方。
(本紀,張晏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贅婿三,賈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市籍七,凡七科也。
) 昭帝元鳳元年,武都氐人反,發三輔太常徒皆免刑,擊之。
五年,發三輔及郡國惡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遼東。
六年募郡國徒,築遼東元菟城。
宣帝神爵元年,發三輔中都官徒弛刑,詣金城。
(以上并本紀。
)行伍部校。
什伍俱前。
(晁錯傳,師古曰,五人為伍,二伍為什。
) 李廣擊胡,行無部曲行陣。
(本傳注引續漢書百官志雲,将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将軍營五部,校一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
) 馮唐曰,士卒皆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
(馮唐傳,李奇曰,尺籍所以書軍令,伍符,五五相保之符信也。
)韓延壽在東郡時,試騎士五騎為伍。
(本傳。
) 什器。
(平帝紀,天下吏舍亡得置什器,師古曰,軍法五人為伍,十人為什,則共其器物,故通謂生生之具為什器,亦猶今之從軍作役者,十人為火,共蓄調度也。
) 傳校。
(衛青傳,傳校獲王,師古曰,校者營壘之稱,故謂軍之一部為一校。
) 益置揚威白虎合騎之校。
(陳湯傳,師古曰,一校則别為一部軍,故稱校耳。
)諸校。
(韓信傳,師古曰,諸校,諸部也,猶今言諸營。
)校司馬。
(南粵傳,校司馬蘇宏。
) 部勒行陣。
(陳湯傳。
) 王尊坐擅離部曲,會赦,免。
(本傳。
)○壁壘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内。
(百官表。
) 文帝勞軍細柳,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騎曰,軍中聞将軍之令,不聞天子之诏,有頃,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使使持節诏将軍曰,吾欲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周亞夫傳。
) 李陵軍居兩山間,以大車為營。
(本傳。
) 胡建守軍正丞,時監軍禦史為奸,穿北軍壘垣以為賈區,建斬之,遂上奏曰,黃帝李法曰,壁壘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謂奸人,奸人者殺,臣謹以斬,昧死以聞。
(胡建傳。
) ○京師兵器 蕭何治未央宮,立武庫。
(高紀,按三輔黃圖,武庫在未央宮,蕭何造,以藏兵器。
) 中尉屬官有武庫令丞,少府屬官有若盧考工室令丞。
(百官表,注雲,若盧主藏兵器,考工主作器械。
) 工官。
(地理志,河南南陽濟南泰山颍川河内蜀廣漢等郡,皆有工官,徐天麟按工官雖在外郡,而所作器械,實輸京師,故武帝邊兵不足,乃發武庫工官兵以贍之也。
) 武庫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子為令。
(魏相傳。
)武帝征伐,邊失不足,乃發武庫工官兵以贍之。
(食貨志。
)戾太子矯制發武庫兵。
(劉屈犛傳。
) 成帝發武庫兵,前後十輩,送董賢及乳母王阿舍,毋将隆奏言,武庫兵器,天下公用國家武備,繕治造作,皆度大司農錢,漢家邊吏,職在距寇,亦賜武庫兵,皆任其事,然後蒙之,臣請收還武庫。
(毋将隆傳。
) 羽林孤兒教以五兵。
(百官表,師古曰,五兵,謂弓矢殳矛戈戟也。
)○郡國兵器(雜錄附)高帝八年,令賈人毋得操兵乘騎馬。
(本紀。
) 晁錯說文帝募民徙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