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七

關燈
豫親王、扶義而東。

    兵無頓刃。

    河南江北、次第歸誠。

    甫克維揚、随平江左。

    金陵士女、紹我見休。

    既獲福藩南土略定。

    從此輕徭薄賦、可漸進于昇平。

    将來制度考文、冀徐興于禮樂。

    朕念峻命之不易。

    悼斯民之孔艱。

    深切痌瘝宜矜诖誤。

    特弘大赉。

    嘉與維新所有河南、江北、江南等處地方合行恩例。

    具列于後一、自順治二年六月初一日昧爽以前。

    河南江北江南等處地方、官吏軍民人等犯罪。

    無論輕重大小、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鹹赦除之。

    有以赦前事相訟告者、以其罪罪之。

    一、河南、江北、江南等處、人丁地畝錢糧、及關津稅銀、各運司鹽課。

    自順治二年六月初一日起。

    俱照前朝會計錄原額徵解。

    官吏加耗重收或分外科斂者治以重罪凡各派遼饷、巢□刀饷、練饷、召買等項永行蠲免。

    即正項錢糧、以前拖欠在民者亦盡行蠲免。

    一、大軍經過地方、免正糧一半。

    歸順地方、不系大軍經過者、免三分之一。

    自順治二年六月初一日起。

    至本年十二月三十日止。

    一、大軍克取西安。

    收複中原。

    平定江南。

    文武各官、運籌決勝。

    汗馬着功。

    并行間兵士俱着該部通行察叙。

    以憑封賞。

    一、官吏貪贓。

    最為民害。

    自本年六月初一日以後。

    各撫按司道、及府州縣鎮協營路軍衛等官、并書吏、班皂、通事、撥什庫、糧長、十季夜不收等役、但有枉法受贓、及逼取民财者、俱計贓論罪。

    重者處死。

    一、南京為江南根本之地绾毂十省應設鎮守文武大臣。

    及各衙門職掌、應因應革各大小官員、應裁應并事宜。

    着吏兵二部會同九卿科道、詳确議奏以憑裁定。

    一、本朝用兵。

    紀律素嚴。

    秋毫無犯。

    但恐先聲震驚、不無流亡轉徙。

    茲金陵既定。

    即宜傳檄江南各省地方、速令歸附。

    仍立與限期。

    近者一月。

    遠者三月。

    各取矱發投順遵依文冊彙奏。

    若果負固不服、方可加兵其徽甯池太、蘇松常、鎮等府、矱發民人、作速綏輯。

    勿緻失所一河南、江北、江南等處、并南京文武官紳、及前朝勳臣、倡先慕義投誠歸順者、該部通行察叙具奏定奪。

    仍許赴京朝見。

    驗其才品、酌量推用。

    一、歸順地方、前朝建言降谪諸臣、果系持論公平、有裨治理者、吏部具奏召用。

    其橫被誣害公論稱冤、曾經薦舉、不系貪酷犯贓者并與昭雪錄用。

    一應為民者、準冠帶閑住者準緻仕。

    山林隐逸、懷才抱德者撫按奏薦核用一、南直及各省地方、在籍科甲鄉紳果系才品素優年力正壯者、令該府州縣察明申報撫按具本奏聞一面起送赴京。

    以俟錄用。

    不許徇情濫舉、以衰庸充數其應推應選官員、聽吏部詳察履曆。

    斷自去年甲申三月以前部冊為據。

    倡先投順。

    從征有功者。

    不在此限。

    一、福王随從文武官員、倉卒回避者、能審識天命。

    傾心來歸。

    與投順各官、一體錄用。

    一、東南雖号沃壤。

    但年來加派疊徵誅求無藝。

    民力殚竭。

    深可憫念。

    凡近日一切額外加派。

    準照三饷等例。

    悉與豁免。

    一、民間貿易資本。

    雖在赦前應還應取者照舊還取。

    一、窮民鳏寡孤獨笃廢殘疾不能自存者該府州縣申詳撫按、動支預備倉糧給養。

    一、各地方勢豪人等受人投獻産業人口、及詐騙财物者、許自首免罪。

    各還原主。

    如被人告發、不在赦例。

    追還原主一、明季興軍缺乏行一切苟且之政。

    立借富糾貪等項名色巧取财物最為弊政除已徵在官外、其餘拖欠未完者。

    悉與豁免。

    一、河南、江北、江南等處。

    明季舊官、及軍民人等、近因大軍經行、倉皇逃避。

    父母妻子、一旦生離。

    如有求聚來歸者、并無罪責。

    仍令完聚。

    一、福藩馭兵無紀。

    劫掠縱橫緻民間父子夫妻、不能相保。

    着地方官多方招輯令各歸原主。

    其收留隐匿之人。

    概不究罪。

    一、禮部速頒時憲新曆使官民遵行正朔。

    一、各該地方鄉試會試儒學廪增附生員、及每學恩貢一名。

    正貢一名。

    俱照登極恩诏例行。

    各學貧生、聽地方官核實、申文該提學官。

    于所在學田内動支錢米。

    酌量赈給。

    一、曆代帝王陵寝、有司照例以時緻祭。

    及名臣賢士墳墓、俱嚴禁奸民掘毀。

    一、國家遇明朝子孫、素從優厚。

    如晉德兩藩皆待以殊禮。

    恩贍有加。

    今江西益淮等府、湖廣惠桂等府、四川蜀府、廣西靖江府各王、果能審知天命。

    奉表來歸。

    當一體優待。

    作賓吾家。

    一、南京各衙門圖書史冊、太常司祭器、及天文儀象地理戶口版籍、應用典故文字、責令各該衙門官吏。

    用心收掌。

    不許乘機抽毀緻難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