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二十五

關燈
畫潦草。

    不合體式。

    殊為怠玩。

    着革職。

    永不叙用。

      ○谕刑部。

    前因貪官污吏、剝民取财。

    情罪可惡。

    故立法嚴懲。

    贓至十兩者、籍沒家産。

    乃今貪習猶未盡改。

    須另立法制。

    以杜其源。

    今後貪官贓至十兩者、免其籍沒。

    責四十闆。

    流徙席北地方。

    具犯贓罪、應杖責者、不準折贖。

      ○轉吏科右給事中胡爾恺、為禮科左給事中。

    升兵科給事中楊雍建、為禮科右給事中。

    補原任禮科給事中法若真、為更科給事中。

    戶科右給事中王啟祚為原官。

      ○戊辰。

    裁山西應州安銀子、渾源州上盤鋪、蔚州馬驿、懷仁縣西安、馬邑縣廣武、廣昌縣香山、靈邱縣太白、山陰縣山陰等驿。

      ○吏部議覆山東道禦史顧如華疏言、藩臬原有互揭之例。

    今恐彼此彌縫、易滋徇庇之弊。

    以後二司賢否、永不許互開。

    報可。

      ○己巳。

    升鴻胪式少卿楊時薦、為本寺卿。

    補原任太仆寺少卿李敬原官。

    協理兵部督捕侍郎事。

      ○遣官緻祭喀爾喀部落故固山額真巴拜。

      ○升江西右布政使白秉貞、為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江西南昌道參政吳正治、為陝西按察使司按察使  ○賞直隸各省大計卓異官員布政使黃志遴等二十二人袍服。

      ○裁直隸真定府管關通判一員。

      ○辛未。

    裁直隸房山、良鄉、永清、東安、香河、三河、遵化、密雲、平谷、盧龍、遷安、撫甯、樂亭、南皮、慶雲、山海、江南江浦、六合、舒城、廬江、英山、霍山、臨淮、懷遠、定遠、五河、虹、蒙城、霍邱、靈璧、颍上、太和、來安、清河、桃源、沭陽、贛榆、宿遷、睢甯、浙江于潛、昌化、孝豐、象山、仙居、武義、湯溪、江山、分水、泰順、青田、遂昌、龍泉、慶遠、雲和、宣平、景甯、四川阆中、蒼溪、南部、廣元、昭化、通江、南江、梓潼、南充、西充、營山、儀隴、渠、平武、鹽亭、蓬溪、安、汶川、保、東鄉、河南省内鄉、各縣衛儒學訓導。

      ○刑部議覆山西道禦史傅扆疏言、誣告之徒、若不立法嚴懲。

    恐刁風難息。

    以後有誣告人。

    笞杖徒流等罪。

    應照律加等科斷。

    不準折贖。

    誣告人死罪。

    已決者、反坐論死監候。

    未決者、本犯杖一百。

    發邊衛永遠充軍。

    如以不赦罪誣人者。

    雖遇赦、不宥。

    其誣告叛逆。

    被誣之人已決者、本犯拟斬立決。

    若未決者、拟斬監候。

    不得株連妻子家産。

    如告人不即赴審、辄行脫逃者。

    将被告、及證佐釋放。

    本犯獲日、不與審理。

    仍以誣告拟罪。

    從之。

      ○壬申。

    鑄給東西兩翼收稅二差關防。

      ○癸酉。

    兵部奏言、僞侯譚弘、譚詣傾心慕義。

    剪逆歸誠。

    均應封以三等侯爵。

    得上□日、譚弘、譚詣俱着封侯。

    以後公侯伯封爵、不必分三等。

      ○以鑲白旗滿洲二等護衛喇色、為護軍參領。

      ○吏部等衙門、會勘宗人府府丞董國祥受盧慎言囑托、分送金銀。

    嗣因巡城禦史訪查、始行發覺。

    董國祥、法應論死。

    因未及分送、自行出首。

    應免死、革職流徙尚陽堡。

    從之。

      ○甲戌。

    裁湖廣都司斷事一員。

      ○乙亥。

    裁江南布政使司都事、按察使司知事各一員。

    安、徽、甯、池、四府知事各一員。

    廣德州州同一員。

      ○丙子。

    喀爾喀部落土謝圖汗、車臣汗、厄魯特部落阿布賴諾顔達賴吳巴什諾顔等、遣使貢馬匹。

    方物。

    宴赉如例  ○授考選戶部郎中袁懋德、為戶科給事中。

    主事張惟赤、為禮科給事中。

    主事薛鼎臣、為兵科給事中。

      ○禮部右侍郎楊運昌、乞假送親回籍。

    允之。

      ○吏部遵上□日議奏、陝撫陳極新、身為封疆重臣。

    凡一切章奏、皆當恪慎循理奏對。

    乃虛誕恣肆。

    妄冒勳勞、以為己功。

    又圖快私忿、妄行牽引具奏。

    失大臣體。

    應革職為民。

    永不叙用。

    得上□日、陳極新、姑從寬免革職。

    着降八級調用。

      ○都察院左都禦史魏裔介條陳四事。

    一曰、國子監系學校重地。

    果有高賢碩德、堪為師表者。

    宜隆其品秩。

    久任以責成功。

    一曰、直隸順永保河等府之民、自圈地圈房之後。

    饑寒迫身。

    遂緻起而為盜。

    請敕該撫按、察明無礙官地撥給。

    令其栖止。

    至京師内城失業之民、既給與官地。

    宜即令永業。

    勿複圈為園圃。

    緻使轉徙流離。

    一曰、福建、江南江西等處。

    甚多溺女之風。

    忍心滅倫。

    莫此為甚。

    請敕嚴行察禁。

    以廣好生。

    一曰、京師根本重地。

    必使貴賤有别、而後禮讓成風。

    近見童稚谑詈職官。

    土豪揚鞭沖路。

    法紀蕩然。

    應令地方官不時懲治。

    以肅觀瞻。

    疏入。

    得上□日、溺女惡俗。

    殊可痛恨。

    着嚴行禁革。

    餘着詳議以聞。

      ○丁醜。

    吏部左侍郎梁清寬、有疾乞假調理。

    允之。

      ○升浙江按察使毛一麟、為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裁陝西甘州屯操都司。

    并前衛于左衛、後衛于中衛。

      ○增設山西汾、潞、沁州城守千總各一員  ○裁山西平陽衛前後兩所千總各一員。

      ○戊寅。

    福建巡撫劉漢祚引年。

    乞休許之。

      ○以守福州功授骁騎校阿格尼、為拖沙喇哈番  ○己卯。

    升江南吳淞副将趙光祖、為署都督同知、充鎮守江西九江等處地方總兵官。

    浙江紹興副将劉永亨、為署都督同知、充鎮守宣府等處地方總兵官。

      ○庚辰。

    予故内大臣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努山、梅勒章京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覺羅阿克善、立碑。

      ○辛巳。

    加四川巡撫高民瞻、兵部右侍郎以招撫硐頭寨長功也  ○以鑲白旗滿洲阿思哈尼哈番多英、為甲喇章京。

      ○旌表河南節婦、鄭州生員虎呈采妻李氏。

    登封縣生員裴耀宗妻張氏。

    溫縣民張以甯妻許氏。

    河内縣民瞿鏡妻張氏。

    孫允嘉妻鄒氏。

    烈婦、孟津縣生員李宗沅妻王氏。

    各給銀建坊如例。

      ○壬午。

    谕吏部。

    圖海向經簡用内閣。

    期其恪恭贊理、克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