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二十五

關燈
任。

    乃不肯虛公存心。

    凡事每多專擅。

    無論朕所未見之處、恣肆多端。

    即在朕前議論往往謬。

    妄執拗。

    務求己勝。

    朕知其行事如此、不可久留密勿之地。

    故調用刑部。

    彼猶不悟、以為才能堪任。

    侈然自滿。

    受事有年、不思感恩報稱。

    過誤愈多。

    屢加誡谕、迄無悛悔。

    朕複不忍遽棄。

    屢以小事懲處。

    使之警省。

    猶然置若罔聞。

    如阿拉那一案、問理不公。

    是非颠倒。

    情弊顯然。

    朕面加诘問。

    仍巧言支飾、不以實對。

    負恩溺職。

    殊為可惡。

    已經革職付部。

    着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會同從重議罪具奏。

      ○補鴻胪寺少卿趙開心原官  ○升河南汝南道參政冀如錫、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  ○裁湖廣沅州、靖州、銅鼓、五開、施州瞿塘各衛經曆崇盈、豐積、廣平、永豐、施州各倉大使。

    魚山、廣濟、均陽、南坪、笙竹、臨湘、河塘、界山城北各驿驿丞。

      ○陝西道禦史姜圖南疏言、明史一書。

    雖事屬前代。

    而纂修之典、則在本朝。

    請發金匮藏書敕内閣翰林諸臣、開館編摹。

    廣搜會訂。

    以成信史。

    疏下所司。

      ○癸未。

    升刑科給事中蔺挺達、為吏科右給事中。

      ○以緻仕三等阿達哈哈番阿岱子雅秦、襲職。

      ○裁山東都司斷事一員。

      ○輔國公品級紮喀納卒。

      ○甲申。

    議政王、貝勒、大臣、九卿、科道等官遵上□日會議、部尚書圖海、負恩溺職。

    應論絞。

    上以圖海情罪重大、本當依議正法。

    但念其任用有年。

    姑免死。

    革職。

    逐産籍沒。

      ○免湖廣鐘祥縣十五年分水災額賦  ○乙酉。

    以平南王屬下故拖沙喇哈番張文昇子逢吉、劉承德子國泰、舒尚孟子雲虎、王武子朝卿、屈應奎子起龍、張官祿子士俊、尚有成侄永祿、徐有運侄開先、各襲職。

      ○遣官緻祭鄂爾多斯部落固山額真布達雅  ○丙戌。

    授投誠僞新津侯譚弘、為慕義侯。

    僞仁壽侯譚詣、為向化侯。

      ○更定賜祭外藩蒙古事例。

    下嫁固倫公主、及公女格格以下、公夫人以上、親王以下、公以上、及一等台吉、塔布囊、并精奇尼哈番、有投降及軍功者薨逝、仍賜祭如例。

    其二等三等四等台吉、塔布囊、固山額真、阿思哈尼哈番、達爾漢卒。

    停其賜祭。

      ○丁亥。

    升詹事府詹事沙澄、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

    通政使司左通政陳協、為宗人府府丞  ○升大理寺卿張自德、為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巡撫陝西、贊理軍務。

      ○更定駐防盛京協領品秩、視甲喇章京。

    盛京、及江甯、西安、管牛錄事閑散章京品秩、俱視牛錄章京。

      ○山東巡按程衡。

    劾奏山東巡撫耿焞、貪婪昭着。

    列款以聞。

    得上□日、耿焞、着革職逮問  ○戊子。

    裁陝西西安左右中前後、漢中、甯羌、蘭州、河州、臨洮、鞏昌、秦州等衛。

    階州、文縣、禮店、環縣、鳳翔、沔縣、興安等所。

      ○上複親試江南舉人  ○庚寅。

    兵科給事中薛鼎臣奏言、今日之求治平者。

    莫不以懲貪為第一務。

    顧有司行貪之事不一而其取于平民者、莫甚于私報大戶。

    取于商賈者、莫甚于私派當月。

    取于錢糧者、莫甚于私索常例。

    取于詞訟者、莫甚于私罰贖銀。

    請敕該撫按、設立木榜。

    嚴行禁革。

    以杜貪源。

    下所司議。

      ○山東道禦史施維翰奏言、直省設有鎮将諸臣、惟靖盜安民是賴。

    今地方盜賊縱橫。

    各撫按但參有司不繩鎮将。

    請敕嚴加處分。

    并定撫按參劾鎮将之法。

    如順天巡撫董天機、縱兵為盜。

    請正其罪。

    以為徇庇溺職者之戒。

    疏下所司。

      ○裁江西都司經曆、斷事、都事夏。

    四月辛卯朔。

    享太廟。

    遣公愛星阿行禮  ○以緻仕拜他喇布勒哈番範思孔子文魁、襲職  ○翰林院掌院學士折庫讷、王熙奏言、翰林官自侍讀學士、以至檢讨、與臣等俱為同官。

    原無統屬。

    凡給假省親、終養、遷葬、告病等項。

    宜令自行陳奏。

    永為定例。

    報可。

      ○貴州總督趙廷臣奏報、逆賊馮天裕等、竄伏山寨、勾結亡命。

    先陷湄潭。

    嗣犯甕安。

    臣調思南、平越、遵義、偏橋各路官兵、擊破賊營。

    斬天裕、及僞總兵冉宗孝等。

    餘黨悉平。

    下所司知之。

      ○壬辰。

    先是有上□日、往召外藩蒙古王等所尚五公主、及額驸、并科爾沁國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達爾漢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俱來京。

    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以公主病、有誤來朝回奏。

    達爾漢巴圖魯郡王滿朱習禮、以公主病洩。

    自身冒風。

    兩孫病殂。

    諸子複感寒疾。

    奏請免朝。

    于是理藩院劾奏。

    蒙皇上誼笃親親。

    特令公主額驸來朝。

    今親王吳克善郡王滿朱習禮、奉诏不即至、反推托事故奏陳。

    殊屬不合。

    仍應催令來京。

    嚴加議處。

    奏入。

    奉上□日、卓禮克圖王、巴圖魯王、不聞命即至、借端推诿。

    甚屬不合。

    爾衙門會同議政王貝勒大臣議奏。

    議未上、至是達爾漢巴圖魯郡王、星夜引罪來朝。

    上谕曰。

    公主、王當此無事之際、以善言相慰。

    笃親之故、特召之來。

    朕之恩待甚厚。

    矧達爾漢巴圖魯郡王系皇太後親兄又曾行間效力、着有勞績。

    故欲進封為親王。

    今乃以公主病洩、孫死、為辭不遵诏上□日。

    藐視朕躬有幹國紀。

    朝與不朝、任從己便。

    豈朕轸恤。

    款待有未至乎。

    已付諸王大臣議處。

    今達爾漢巴圖魯郡王、既自引罪、星夜來朝着從寬免議。

    其進封親王、亦着停止。

      ○裁直隸涿州州同、薊州州判、密雲遵化二縣縣丞、并涿州、薊州開平、河間四衛經曆  ○以兵部主事馬之駛、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提調學政  ○先是、陝西巡撫陳極新、給事中梁鋐、互相讦奏。

    極新因劾鋐勢占、三原縣西陽裡水地二十四頃八十七畝。

    下巡按石維昆查訊、不實。

    維昆劾極新挾讐殃民。

    捏冊诳奏。

    命革極新職。

    逮京嚴審拟罪。

      ○甲午。

    革予告江甯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