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六

關燈
等項、俱照例備辦。

      ○裁京糧廳差。

    歸并坐糧廳管理。

      ○直隸河南山東總督張懸錫、至順德府。

    迎義王。

    同各大臣宴畢。

    回館舍自刭。

    家丁急救未絕。

    有遺疏曰。

    待罪臣張懸錫謹奏、臣自莅任以後矢心願作忠良。

    喜怒不拂民欲。

    是非必告穹蒼意欲平治天下誰知直道難行。

    清白招衆之忌。

    戆直舉國如狂是以滿腔愁郁。

    因而儀節乖張。

    自知此身必死。

    何如引咎而亡有負天高地厚從此雲蒼水茫。

    皇上如念臣積勞數載。

    懷隐中藏。

    幸赦宥乎眷屬。

    永拜德于泉壤。

    嗚呼。

    異世猶圖犬馬。

    此生惜别倉皇臣家無餘蓄亦無良田美宅。

    莅任後、不敢受地方官一錢、以負上恩。

    惜為人所誤。

    亦天意耳。

    恭繳敕書關防、以及未用火牌等項。

    此外别無經手錢糧。

    不暇另開清冊。

    惟恐缇騎至耳。

    皇上如欲平治天下。

    當首禁私徵雜派。

    及上官過客、借名苛索之弊。

    不然。

    源之不清。

    欲流之潔得乎。

    皇上嚴禁逃人。

    而地方棍徒、每借假逃人之名以行詐。

    此風不息。

    天下不得平也。

    皇上轸恤驿遞而沿河纖夫、受過往人役需索、淩虐至死者不計其數。

    恐幹天和不可不嚴禁也。

    海防已有專疏。

    内地缺額之兵。

    不可不補小民疾苦、千緒萬端。

    臣已得其概。

    惜未竟其說夫天果欲平治天下耶。

    直隸巡撫董天機、以其事聞。

    得上□日、總督大臣、無故自刎。

    其中必有重大急迫情節。

    着都察院副都禦史一員。

    侍郎一員。

    科道官二員。

    作速前往。

    确察詳明具奏。

      ○庚寅。

    以軍功、授右都督蘇明、精奇尼哈番。

    都督佥事鄭純、阿思哈尼哈番  ○辛卯。

    谕刑部等衙門。

    開科取士。

    原為遴選真才。

    以備任使關系最重。

    豈容作弊壞法。

    王樹德等、交通李振邺等、賄買關節。

    紊亂科場。

    大幹法紀。

    命法司詳加審拟。

    據奏、王樹德、陸慶曾、潘隐如、唐彥曦、沈始然、孫旸、張天植、張恂、俱應立斬。

    家産籍沒。

    妻子、父母、兄弟、流徙尚陽堡。

    孫珀齡、郁之章、李倩、陳經在、邱衡、趙瑞南、唐元迪、潘時升、盛樹鴻、徐文龍、查學詩、俱應立斬。

    家産籍沒。

    張旻、孫蘭茁、郁喬、李蘇霖、張秀虎、俱應立絞。

    餘贊周、應絞。

    監候秋後處決等語。

    朕因人命至重。

    恐其中或有冤枉。

    特命提來親行面訊。

    王樹德等俱供作弊情實。

    本當依拟正法。

    但多犯一時處死、于心不忍。

    俱從寬免死各責四十闆。

    流徙尚陽堡。

    餘依議。

    董笃行等、本當重處。

    朕面訊時、皆自認委系溺職。

    姑着免罪。

    仍複原官。

    曹本榮等亦着免議。

    自今以後、凡考官士子。

    須當恪遵功令。

    痛改積習持廉秉公不得以此案偶蒙寬典。

    遂視為常例。

    妄存幸免之心如再有犯此等情罪者、必不姑宥。

    爾等衙門即行傳谕。

      ○戶部左侍郎李呈祥考滿。

    蔭一子入監讀書。

      ○升戶科都給事中王桢、為太常寺少卿。

    禦史劉秉政、為太仆寺少卿、協理督捕事務。

      ○降補原任按察使樓希昊、為山西布政使司參政、冀南道。

    補外轉吏部郎中孫宗彜、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薊州兵備道。

      ○免陝西淳化縣寇荒額賦  ○大學士管吏部尚書事王永吉、以其侄樹德私通科場關節。

    自請處分得上□日、王永吉、乃朕破格擢用。

    受恩深厚。

    未見克盡職業。

    實心為國。

    負朕簡任之恩。

    王樹德、系其親侄豈不知情。

    着降五級調用。

      ○遣官緻祭喀喇沁部落故多羅杜棱貝勒顧魯什希布  ○壬辰。

    吏部等衙門會議、陳之遴、陳維新、吳維華、胡名遠、王回子等、賄結犯監吳良輔。

    鞫訊得實。

    各拟立決得上□日、陳之遴、受朕擢用深恩。

    屢有罪愆。

    疊經貸宥。

    前犯罪應置重典。

    特從寬、以原官徙住盛京。

    後不忍終棄、召還旗下。

    乃不思痛改前過、以圖報效。

    又行賄賂、交結犯監。

    大幹法紀。

    深負朕恩。

    本當依拟正法。

    姑免死、着革職。

    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盛京。

    家産籍沒。

    陳維新、姑免死。

    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盛京。

    家産籍沒。

    吳惟華、胡名遠、王回子等、俱姑免死。

    各責四十闆。

    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甯古塔。

    家産籍沒。

      ○癸巳。

    升四川廣元營副将程廷俊、為署都督佥事、充鎮守重慶總兵官  ○乙未。

    谕吏部等衙門。

    前有谕上□日、令爾等各将本衙門一應興利除弊等事。

    公同商确具奏。

    今覽爾等條奏本章、重大利弊、未經陳奏。

    仍是因循積習。

    止将無益之言浮泛塞責即如各衙門、胥役作奸犯科者、實繁有徒。

    朕已灼見。

    爾等尚不明奏。

    朕所未知者、尚望爾等盡言乎。

    人臣實心為國。

    即不奉上□日條陳、猶當力除諸弊。

    為朝廷興舉利益之政。

    今特降谕上□日。

    爾等尚瞻徇不言。

    殊負朕倚任期望至意。

    仍着悉心計議、指摘弊端、詳切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