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十五年。
戊戌。
二月。
戊辰朔。
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以鑲紅旗滿洲精奇尼哈番碩塞納、為護軍參領 ○升陝西分守關内道參議宋杞、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洮岷道。
○己巳。
厄魯特部落阿巴賴諾顔等貢馬。
宴赉如例。
○庚午。
補服阕内翰林弘文院檢讨李昌祚、原官。
○禮部磨勘丁酉科鄉試朱卷。
劾奏違式各官。
河南省考試官黃鈊、丁澎、用墨筆添改字句。
山東省同考官同知袁英知州張錫怿、知縣唐瑾、吳暹、何铿、章貞、用藍筆改竄字句。
山西省考試官匡蘭馨、唐赓堯、批語不列銜名。
俱屬疎忽。
得上□日、俱着革職逮問。
○掌河南道禦史上官鉝劾奏、江南省同考官舒城縣知縣龔勳、出闱後。
被諸生所辱。
事涉可疑。
又有中式舉人程度淵者、啧有煩言。
情弊昭着。
應詳細磨勘、以厘夙奸。
得上 □日、着嚴察逮訊。
○壬申。
立興京顯佑宮碑。
文曰自古帝王、統禦天下。
必以仁義為本。
尤懋昭恭肅崇祀明神蓋期國祚熙昌俾兆民、罔不康甯也。
欽惟神莫大于昊天。
而事莫隆于開創。
虔恪之心、益當倍于尋常。
惟茲興京所建顯佑宮、始于我朝締造之初、以為昭事上帝之所。
所關甚重。
運祚靈長。
神實啟之。
臣民瞻仰。
神實迪之是以國家膺圖。
禦箓固我太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開駿業而肇鴻基本仁德而施政教所緻然荷茲天眷者豈非誠敬萬靈、懷柔河嶽之故欤。
夫天無所不在事天之心、即宜無時不謹謹稽王業所自始。
地擅神臯。
溯祖德所潛通歆居上帝。
朕夙夜寅恭。
冀登上理眷念受命發祥之地。
益深欽天率祖之思。
已命所司繕整維新春秋禋祀。
載表功德樹豐碑以傳不朽。
于戲艱難不昧常懷對越之誠丹雘丕彰永保岡陵之固後之子孫臣庶、其無忘朕敬事之意焉 ○升山西岢岚道副使馬葉曾、為福建布政使司參政、督糧道。
廣東嶺東道參議李文煌、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分巡下荊南道。
山西河東道參議吳嵩允、為廣東按察使司副使清軍驿傳道。
陝西鞏昌府知府劉芳聲、為廣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桂林兵備道。
湖廣上江道佥事戴玑、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西甯道。
○癸酉。
三等輔國将軍琶帕卒。
谥懷愍 ○甲戌。
遣官祭三皇廟。
○命刑部尚書白允謙、吏部左侍郎禅代、右侍郎王崇簡、禮部左侍郎李奭棠、兵部左侍郎額黑裡、刑部右侍郎阿思哈、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傅維鱗、戶部啟心郎巴格、往直隸八府、分路赈濟。
各給敕谕關防 ○乙亥。
皇太後聖壽節。
免行慶賀禮 ○丙子。
升浙江左布政使張缙顔、為工部右侍郎 ○丁醜。
遣内院大學士額色黑、祭先師孔子 ○工部右侍郎布丹、引疾乞休。
不允。
○戊寅。
日有抱氣。
青赤黃色。
○工部尚書管吏部左侍郎事朱鼎延、請假省親。
允之。
○授假滿翰林院庶吉士宋德宜、為内翰林秘書院編修。
○庚辰。
谕禮部前因丁酉科順天中式舉人、多有賄買情弊。
是以朕親加覆試。
今取得米漢雯等、一百八十二名。
仍準會試。
蘇洪浚、張元生、時汝身、霍于京、尤可嘉、陳守文、張國器、周根邰等八名文理不通俱着革去舉人。
爾部即傳谕行。
○授殉難拜他喇布勒哈番陳守禮、曾大名、各一拖沙喇哈番。
以守禮子有仁、大名弟汝燦、襲職 ○直隸巡撫董天機疏報。
節婦、大興縣民徐有道妻陳氏、年二十八、喪夫。
事翁姑孝。
姑病。
焚香祝天請減己算以延姑壽撫孤。
成立苦節五十餘年。
靜海縣生員沙毓珍妻李氏、年二十三、夫殁遺腹僅三月。
家貧。
氏織席贍養翁姑翁姑殁祭葬盡禮守節四十餘年。
钜鹿縣吏劉世相妻霍氏、夫死年二十三。
遺孤五□山戊不□。
氏采薪紡績度日。
後遇賊被執。
斷發毀容。
不為所辱。
守節四十餘年。
孝子劉希賢、甫七齡。
父殁。
廬墓三載。
事孀母霍氏至孝。
母被賊執。
捐軀保母。
賊義釋之。
俱請照例旌表。
事下所司。
○辛巳。
複戶部左侍郎王弘祚原降三級以督修賦役全書告成也 ○壬午。
升左春坊左庶子艾元徵、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學士轉右春坊右庶子張士甄、為左春坊左庶子、兼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升内翰林國史院編修吳正治、為右春坊右庶子、兼内翰林。
弘文院侍講 ○癸未。
命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傅以漸、秘書院學士李霨、為會試考官。
○升山東沂州道佥事李茂、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易州道。
登州府知府李經國、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岢岚道。
山西冀甯道佥事馮嘉會、為本省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河東道。
河南驿傳道佥事郭四維、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内道。
戊戌。
二月。
戊辰朔。
祭大社大稷上親詣行禮。
○以鑲紅旗滿洲精奇尼哈番碩塞納、為護軍參領 ○升陝西分守關内道參議宋杞、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洮岷道。
○己巳。
厄魯特部落阿巴賴諾顔等貢馬。
宴赉如例。
○庚午。
補服阕内翰林弘文院檢讨李昌祚、原官。
○禮部磨勘丁酉科鄉試朱卷。
劾奏違式各官。
河南省考試官黃鈊、丁澎、用墨筆添改字句。
山東省同考官同知袁英知州張錫怿、知縣唐瑾、吳暹、何铿、章貞、用藍筆改竄字句。
山西省考試官匡蘭馨、唐赓堯、批語不列銜名。
俱屬疎忽。
得上□日、俱着革職逮問。
○掌河南道禦史上官鉝劾奏、江南省同考官舒城縣知縣龔勳、出闱後。
被諸生所辱。
事涉可疑。
又有中式舉人程度淵者、啧有煩言。
情弊昭着。
應詳細磨勘、以厘夙奸。
得上 □日、着嚴察逮訊。
○壬申。
立興京顯佑宮碑。
文曰自古帝王、統禦天下。
必以仁義為本。
尤懋昭恭肅崇祀明神蓋期國祚熙昌俾兆民、罔不康甯也。
欽惟神莫大于昊天。
而事莫隆于開創。
虔恪之心、益當倍于尋常。
惟茲興京所建顯佑宮、始于我朝締造之初、以為昭事上帝之所。
所關甚重。
運祚靈長。
神實啟之。
臣民瞻仰。
神實迪之是以國家膺圖。
禦箓固我太祖武皇帝太宗文皇帝開駿業而肇鴻基本仁德而施政教所緻然荷茲天眷者豈非誠敬萬靈、懷柔河嶽之故欤。
夫天無所不在事天之心、即宜無時不謹謹稽王業所自始。
地擅神臯。
溯祖德所潛通歆居上帝。
朕夙夜寅恭。
冀登上理眷念受命發祥之地。
益深欽天率祖之思。
已命所司繕整維新春秋禋祀。
載表功德樹豐碑以傳不朽。
于戲艱難不昧常懷對越之誠丹雘丕彰永保岡陵之固後之子孫臣庶、其無忘朕敬事之意焉 ○升山西岢岚道副使馬葉曾、為福建布政使司參政、督糧道。
廣東嶺東道參議李文煌、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分巡下荊南道。
山西河東道參議吳嵩允、為廣東按察使司副使清軍驿傳道。
陝西鞏昌府知府劉芳聲、為廣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桂林兵備道。
湖廣上江道佥事戴玑、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西甯道。
○癸酉。
三等輔國将軍琶帕卒。
谥懷愍 ○甲戌。
遣官祭三皇廟。
○命刑部尚書白允謙、吏部左侍郎禅代、右侍郎王崇簡、禮部左侍郎李奭棠、兵部左侍郎額黑裡、刑部右侍郎阿思哈、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傅維鱗、戶部啟心郎巴格、往直隸八府、分路赈濟。
各給敕谕關防 ○乙亥。
皇太後聖壽節。
免行慶賀禮 ○丙子。
升浙江左布政使張缙顔、為工部右侍郎 ○丁醜。
遣内院大學士額色黑、祭先師孔子 ○工部右侍郎布丹、引疾乞休。
不允。
○戊寅。
日有抱氣。
青赤黃色。
○工部尚書管吏部左侍郎事朱鼎延、請假省親。
允之。
○授假滿翰林院庶吉士宋德宜、為内翰林秘書院編修。
○庚辰。
谕禮部前因丁酉科順天中式舉人、多有賄買情弊。
是以朕親加覆試。
今取得米漢雯等、一百八十二名。
仍準會試。
蘇洪浚、張元生、時汝身、霍于京、尤可嘉、陳守文、張國器、周根邰等八名文理不通俱着革去舉人。
爾部即傳谕行。
○授殉難拜他喇布勒哈番陳守禮、曾大名、各一拖沙喇哈番。
以守禮子有仁、大名弟汝燦、襲職 ○直隸巡撫董天機疏報。
節婦、大興縣民徐有道妻陳氏、年二十八、喪夫。
事翁姑孝。
姑病。
焚香祝天請減己算以延姑壽撫孤。
成立苦節五十餘年。
靜海縣生員沙毓珍妻李氏、年二十三、夫殁遺腹僅三月。
家貧。
氏織席贍養翁姑翁姑殁祭葬盡禮守節四十餘年。
钜鹿縣吏劉世相妻霍氏、夫死年二十三。
遺孤五□山戊不□。
氏采薪紡績度日。
後遇賊被執。
斷發毀容。
不為所辱。
守節四十餘年。
孝子劉希賢、甫七齡。
父殁。
廬墓三載。
事孀母霍氏至孝。
母被賊執。
捐軀保母。
賊義釋之。
俱請照例旌表。
事下所司。
○辛巳。
複戶部左侍郎王弘祚原降三級以督修賦役全書告成也 ○壬午。
升左春坊左庶子艾元徵、為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學士轉右春坊右庶子張士甄、為左春坊左庶子、兼内翰林秘書院侍讀升内翰林國史院編修吳正治、為右春坊右庶子、兼内翰林。
弘文院侍講 ○癸未。
命内翰林國史院大學士傅以漸、秘書院學士李霨、為會試考官。
○升山東沂州道佥事李茂、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易州道。
登州府知府李經國、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岢岚道。
山西冀甯道佥事馮嘉會、為本省布政使司參議、分守河東道。
河南驿傳道佥事郭四維、為陝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