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五

關燈
山西大同道佥事相有度、為廣東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嶺東道。

    補服阕河南提學道佥事李愫、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上江防兵備道。

      ○甲申。

    朝日于東郊。

    遣公額爾克戴青行禮  ○初、刑部左侍郎杜立德劾内院學士胡兆龍、罔上行私目無功令權勢傾人甲午中一弟兆麟、今科中一弟兆鳳、都城有一龍當道、麟鳳齊鳴之謠。

    兆龍因臣同滿漢官審理、科場弊端、恐難自掩。

    乃借端陷害。

    以臣弟立本等業師朱以忠、回家自缢。

    兆龍主使朱持正、朱敦厚等告讦、又首傳連名帖、為朱姓請托。

    令吏部侍郎王崇簡、内院侍讀張永祺、署名。

    巧行誣害。

    并乞睿鑒以儆權邪奉上□日、着兆龍、崇簡回奏。

    尋兆龍、崇簡、回奏辯白。

    永祺亦疏奏、并無傳帖署名事。

    于是下吏部察議尋議、杜立德參款不實。

    妄行渎奏。

    應革職。

    援赦寬免從之  ○免順天府武清、漷縣十四年分、水災額賦。

      ○禮部議覆、福建道禦史趙祥星疏言、會試大典、剔弊宜嚴。

    第一場四書五經題目。

    請欽定密封送入内簾。

    刻印頒發。

    其二三場題目。

    體裁既繁。

    仍責令主考官、照例拟出。

    得上□日、第一場四書題目。

    候朕頒發。

    餘着考試官照例出題。

      ○乙酉。

    轉吏部右侍郎王崇簡、為本部左侍郎、兼内翰林國史院學士。

    調戶部右侍郎郝惟讷、為吏部右侍郎。

      ○丙戌。

    遣官祭先農之神。

      ○上以欽定會試四書題三道遣官赍示主考官刊發士子  ○敕谕朝鮮國王李淏、今羅镡犯我邊境。

    擾害生民。

    應行征巢□刀。

    茲發滿兵前往。

    需用善使鳥槍手二百名。

    王即照數簡發并将一切應用之物。

    全行備辦。

    令酌當官員統領。

    期于五月。

    初間送至甯古塔。

      ○戊子。

    命故三等伯鄂碩子費揚古、襲爵  ○以故三等精奇尼哈番丹代子誇哈、一等阿達哈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卓爾弼子查木言、二等阿達哈哈番阿爾薩蘭子脫克脫爾、察楚兄折黑德、三等阿達哈哈番額爾勾什弟之子寶讷、王國命子沁、俄博兌子博洛、拜他喇布勒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托洛叔之子索保、伊巴庫子托範、毛奇塔特子和善、拜他喇布勒哈番剛阿什子阿爾西、闵廷元叔玉相、拖沙喇哈番王茂才子國寶、劉棟弟之子芳美、圖魁弟佟素年、姚仲禮子國臣、籍成虎子輝達納弟賓步、緻仕二等阿達哈哈番何世友子遇澄、三等阿達哈哈番馮噶弟之子孟噶、黃元子朝良、楊名煥子增、駱士奇子照鄰、王好忠子澤渥、拜他喇布勒哈番詹伯龍子升華、拖沙喇哈番張士元子廣國、各襲職。

      ○贈陣亡巴拜、為拖沙喇哈番以其弟巴圖、襲職  ○緻仕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謝啟光卒。

      ○己醜。

    戶部議覆、奉天府府尹張尚賢疏言、遼陽人民始集輸納維艱。

    應每畝止徵銀三分。

    以蘇窮黎從之。

      ○浙江提督田雄、請以弟豹代己入侍。

    允之。

      ○庚寅。

    升廣東按察使鐘鼎、為刑部右侍郎山東東昌兵備道副使劉達為大理寺卿。

      ○以克閩安鎮功、賞海澄公黃梧、甲胄貂裘等物。

      ○辛卯。

    川東逆賊僞總督張京總兵張宿、兵科謝佩等一十八員繳僞印敕投誠平西王吳三桂、以其事聞疏下所司。

      ○壬辰。

    升通政使司右通政戴明說、為太仆寺卿。

      ○升廣東右布政使許文秀、為浙江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兵部郎中戚良宰、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大同道。

    刑部郎中劉世傑、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沂州兵備道。

    程淓、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清軍驿傳兵備道。

    楊廷錦、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冀甯道。

      ○癸巳。

    谕吏部設立内監衙門官員、原止令供辦宮闱事務不許幹與朝政交通外廷。

    是以朕于新舊内監各員、特立鐵牌。

    屢行禁饬甚嚴。

    不意乃有行私納賄之徒。

    朕密行采訪得其奸弊。

    已命内大臣嚴行審拟。

    事内有見任官私相饋遺者。

    亦有罷任官通行賄賂者。

    深可痛恨此輩壞法通賄、科道各官、為朕耳目。

    豈無見聞。

    乃竟不行指參殊負朝廷設立言官、發奸摘弊至意。

    爾部即行傳知  ○谕戶刑二部。

    前聞河道船隻、多有強豪之徒、冒稱欽差、撓亂國法者。

    朕是以命爾等嚴拏。

    及至拏獲。

    皆系大小官員之船。

    爾等議處、又概稱與各官無涉。

    止将下役人等拟罪如此訊法、豈屏絕情面、矢公矢慎之道。

    殊負朕厘奸剔弊至意。

    嗣後務宜公平詳慎  ○固山貝子特爾祜薨。

    谥恪僖鎮國公僧額卒谥懷愍  ○甲午。

    谕吏部等衙門。

    爾等各衙門事務、皆天下政治所關。

    最為重大。

    爾諸臣皆特簡倚任、為朝廷分猷共理之人。

    須當實心效力。

    視朝政如己事。

    深思遠慮、以圖盡善。

    乃為稱職。

    近見各衙門。

    辦事惟因循事例。

    止圖塞責。

    未嘗見有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