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百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十四年。
丁酉。
十一月。
己亥朔。
遣蘇松提督馬逢知還鎮。
賞貂裘貂帽、弓矢佩刀、鞍馬等物。
○庚子。
降左庶子曹本榮、右中允宋之繩五級。
仍以本衙門用。
以其為順天主考、不能覺察同考官作弊也。
○辛醜。
喀爾喀部落畢席勒爾圖汗弟吳把什諾顔等貢馬。
宴赉如例。
○革山東兖西道副使周曾發職。
以其馭下緝盜無術也。
○壬寅。
上幸南苑 ○皇第五子常甯生 ○癸卯。
升四川左布政使徐永祯、為太常寺卿。
○甲辰。
遣官祭三皇廟。
○和碩簡親王濟度等、遵上□日議奏、私鑄錢文之為首及匠人處斬。
為從及知情買使者、拟絞監候。
其賣錢經紀鋪戶、興販攙和私錢者、責四十闆。
流徙尚陽堡。
總甲、十家長、知情不首者、俱照為首律處斬。
不知者、坐失察、責四十闆。
徒一年。
告捕者、賞銀五址兩。
該管地方知情者、亦照為首律處斬。
不知者、照失察例處分。
不能覺察者、在内五城坊官、在外州縣衛所官、每起降職一級。
掌印兵馬司、并直省知府、直隸州知府、每二起降職一級。
司道、每三起降職一級。
捕盜同知、通判、州縣吏目、典史、有捕盜責任者、照各掌印官例。
運鹽使司運使、照司道例。
分司、照知府例。
鹽場大使、照典史例。
千總、守備、都司、照州縣例。
參将、遊擊、副将、照司道例。
從之。
○乙巳。
谕禮部。
祭祀關國家大典。
應用樂器、尤所以感格神明。
必考辨精良。
始足肅将誠悃。
朕觀近來各壇廟所用樂器。
其中尚有敝壞。
非朕祇事天地祖宗社稷、及緻敬古帝王聖賢之意。
爾部即詳行察驗。
應加修整者、節次開列奏請。
以便内府修理換給。
○丙午。
谕宗人府。
國家倚毗諸王、共襄治理。
德業既懋。
名爵宜崇。
掌宗人府事安郡王嶽樂、性行端良。
莅事敬慎。
應晉封親王。
爾衙門即傳谕禮部、行冊封禮。
○ ○丁未。
遣官緻祭一等精奇尼哈番阿喇納。
○工部左侍郎孫肇興、引年乞休。
命以原官緻仕 ○戊申。
谕工部。
上帝壇、奉先殿、不日告成。
在事官役、勤勞可嘉。
應加叙赉。
爾部即查明職名。
及在工月日具奏。
在内者、着内該衙門查奏。
○己酉。
谕禮部。
國家登進才良、特設科目。
關系甚重。
況京闱乃天下觀瞻。
必典試各官、皆矢公矢慎、嚴絕弊窦、遴拔真才、始不辱求賢大典。
今年順天鄉試發榜之後、物議沸騰。
同考李振邺等、中式舉人田耜等、賄賂關節、已經審實正法。
其餘中式各卷、豈皆文理平通。
盡無情弊。
爾部即将今年順天鄉試中式舉人、速傳來京。
候朕親行覆試。
不許遲延規避。
○庚戌。
免江西龍泉、泰和、吉水、萬安、永豐、崇仁、峽江、新喻等八縣本年分旱災額賦。
○河南巡撫亢得時疏報、節婦。
歸德府甯陵縣儒童張鹄妻張氏、年十九、鹄故。
氏撫孤志本、垂老而志本又故。
複撫四孫成立。
守節八十一年。
柘城縣民張世彩妻王氏、年十九、世彩故。
張世彪妻任氏、二十二、世彪故。
與寡姑李氏、相守以終餘年。
王氏、守節四十六年。
任氏、守節四十一年。
李氏、守節六十七年。
烈婦。
開封府沈邱縣程之瑾妻孫氏、夫故。
即自缢。
俱請照例旌表。
章年所司。
○辛亥。
湖廣巡撫張長庚疏報、順治十三十四兩年、墾田共八千三百七十五頃二十八畝有奇。
○癸醜。
升工科給事中姚延啟、為戶科右給事中。
吏科給事中朱紹鳳、為刑科右給事中。
○升河南右布政使楊思聖、為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陝西右布政使王第魁、為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廣東潮州府知府黃廷獻、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兖西兵巡道。
降補原任江南江甯道副使張思明、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饒南道。
○甲寅。
賜親王以下、貝子以上、玲珑佩刀各一。
○升正白旗漢軍牛錄章京額晉圖、為甲喇章京。
○乙卯。
冬至。
祀天于圜丘。
遣公愛星阿行禮。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禮部左侍郎薛所蘊、以原官緻仕。
以禦史高爾位、劾其年老衰庸也 ○裁湖廣衡州衛宜章所。
○丙辰。
免行冬至慶賀禮。
○丁巳。
谕禮部。
覆試今年順天鄉試中式舉人、已有谕上□日。
如有托故規避、不赴試者、即革去舉人。
永不許應考。
仍提解來京、嚴究規避之由。
爾部再速行傳饬。
○升正藍旗牛錄章京宜爾圖、為護軍參領 ○江甯巡按劉宗韓疏報、廬鳳等府、開墾荒田三千餘頃。
○戊午。
免直隸霸、薊、安、冀、晉、趙、定七州、寶坻、蠡、新安、新城、雄、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東安、玉田、豐潤、行唐、甯晉、平山、新樂、柏鄉、贊皇、任邱、阜城在二十一縣。
保安、左右神武三衛。
及梁城所。
本年分雹災額賦。
○己未。
遣官緻祭科爾沁國二等台吉巴雅思護、四子部落三等台吉顧祿。
○辛酉。
甯南靖寇大将軍固山額真宗室羅托等奏報、臣等至荊州、宣布皇上德意。
僞将多願投誠。
臣随遣兵奪取心潭口、往巴東斷渡口。
于是僞總兵田國欽、黃世奎、鄧基昌等、及賊渠孫可望标下僞總兵趙世超、副将趙三才、相繼來降。
章下所司。
○壬戌。
偏沅巡撫袁廓宇奏報、
丁酉。
十一月。
己亥朔。
遣蘇松提督馬逢知還鎮。
賞貂裘貂帽、弓矢佩刀、鞍馬等物。
○庚子。
降左庶子曹本榮、右中允宋之繩五級。
仍以本衙門用。
以其為順天主考、不能覺察同考官作弊也。
○辛醜。
喀爾喀部落畢席勒爾圖汗弟吳把什諾顔等貢馬。
宴赉如例。
○革山東兖西道副使周曾發職。
以其馭下緝盜無術也。
○壬寅。
上幸南苑 ○皇第五子常甯生 ○癸卯。
升四川左布政使徐永祯、為太常寺卿。
○甲辰。
遣官祭三皇廟。
○和碩簡親王濟度等、遵上□日議奏、私鑄錢文之為首及匠人處斬。
為從及知情買使者、拟絞監候。
其賣錢經紀鋪戶、興販攙和私錢者、責四十闆。
流徙尚陽堡。
總甲、十家長、知情不首者、俱照為首律處斬。
不知者、坐失察、責四十闆。
徒一年。
告捕者、賞銀五址兩。
該管地方知情者、亦照為首律處斬。
不知者、照失察例處分。
不能覺察者、在内五城坊官、在外州縣衛所官、每起降職一級。
掌印兵馬司、并直省知府、直隸州知府、每二起降職一級。
司道、每三起降職一級。
捕盜同知、通判、州縣吏目、典史、有捕盜責任者、照各掌印官例。
運鹽使司運使、照司道例。
分司、照知府例。
鹽場大使、照典史例。
千總、守備、都司、照州縣例。
參将、遊擊、副将、照司道例。
從之。
○乙巳。
谕禮部。
祭祀關國家大典。
應用樂器、尤所以感格神明。
必考辨精良。
始足肅将誠悃。
朕觀近來各壇廟所用樂器。
其中尚有敝壞。
非朕祇事天地祖宗社稷、及緻敬古帝王聖賢之意。
爾部即詳行察驗。
應加修整者、節次開列奏請。
以便内府修理換給。
○丙午。
谕宗人府。
國家倚毗諸王、共襄治理。
德業既懋。
名爵宜崇。
掌宗人府事安郡王嶽樂、性行端良。
莅事敬慎。
應晉封親王。
爾衙門即傳谕禮部、行冊封禮。
○ ○丁未。
遣官緻祭一等精奇尼哈番阿喇納。
○工部左侍郎孫肇興、引年乞休。
命以原官緻仕 ○戊申。
谕工部。
上帝壇、奉先殿、不日告成。
在事官役、勤勞可嘉。
應加叙赉。
爾部即查明職名。
及在工月日具奏。
在内者、着内該衙門查奏。
○己酉。
谕禮部。
國家登進才良、特設科目。
關系甚重。
況京闱乃天下觀瞻。
必典試各官、皆矢公矢慎、嚴絕弊窦、遴拔真才、始不辱求賢大典。
今年順天鄉試發榜之後、物議沸騰。
同考李振邺等、中式舉人田耜等、賄賂關節、已經審實正法。
其餘中式各卷、豈皆文理平通。
盡無情弊。
爾部即将今年順天鄉試中式舉人、速傳來京。
候朕親行覆試。
不許遲延規避。
○庚戌。
免江西龍泉、泰和、吉水、萬安、永豐、崇仁、峽江、新喻等八縣本年分旱災額賦。
○河南巡撫亢得時疏報、節婦。
歸德府甯陵縣儒童張鹄妻張氏、年十九、鹄故。
氏撫孤志本、垂老而志本又故。
複撫四孫成立。
守節八十一年。
柘城縣民張世彩妻王氏、年十九、世彩故。
張世彪妻任氏、二十二、世彪故。
與寡姑李氏、相守以終餘年。
王氏、守節四十六年。
任氏、守節四十一年。
李氏、守節六十七年。
烈婦。
開封府沈邱縣程之瑾妻孫氏、夫故。
即自缢。
俱請照例旌表。
章年所司。
○辛亥。
湖廣巡撫張長庚疏報、順治十三十四兩年、墾田共八千三百七十五頃二十八畝有奇。
○癸醜。
升工科給事中姚延啟、為戶科右給事中。
吏科給事中朱紹鳳、為刑科右給事中。
○升河南右布政使楊思聖、為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陝西右布政使王第魁、為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
廣東潮州府知府黃廷獻、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兖西兵巡道。
降補原任江南江甯道副使張思明、為江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饒南道。
○甲寅。
賜親王以下、貝子以上、玲珑佩刀各一。
○升正白旗漢軍牛錄章京額晉圖、為甲喇章京。
○乙卯。
冬至。
祀天于圜丘。
遣公愛星阿行禮。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禮部左侍郎薛所蘊、以原官緻仕。
以禦史高爾位、劾其年老衰庸也 ○裁湖廣衡州衛宜章所。
○丙辰。
免行冬至慶賀禮。
○丁巳。
谕禮部。
覆試今年順天鄉試中式舉人、已有谕上□日。
如有托故規避、不赴試者、即革去舉人。
永不許應考。
仍提解來京、嚴究規避之由。
爾部再速行傳饬。
○升正藍旗牛錄章京宜爾圖、為護軍參領 ○江甯巡按劉宗韓疏報、廬鳳等府、開墾荒田三千餘頃。
○戊午。
免直隸霸、薊、安、冀、晉、趙、定七州、寶坻、蠡、新安、新城、雄、保定、文安、大城、固安、永清、東安、玉田、豐潤、行唐、甯晉、平山、新樂、柏鄉、贊皇、任邱、阜城在二十一縣。
保安、左右神武三衛。
及梁城所。
本年分雹災額賦。
○己未。
遣官緻祭科爾沁國二等台吉巴雅思護、四子部落三等台吉顧祿。
○辛酉。
甯南靖寇大将軍固山額真宗室羅托等奏報、臣等至荊州、宣布皇上德意。
僞将多願投誠。
臣随遣兵奪取心潭口、往巴東斷渡口。
于是僞總兵田國欽、黃世奎、鄧基昌等、及賊渠孫可望标下僞總兵趙世超、副将趙三才、相繼來降。
章下所司。
○壬戌。
偏沅巡撫袁廓宇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