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四

關燈
員。

    都司經曆、斷事都事、各一員。

    江甯府知府一員。

    江防同知、馬政同知、船政同知、管糧同知、各一員。

    捕盜通判二員。

    查鹽通判、水利通判、管糧通判、各一員。

    推官一員。

    經曆、知事照磨、檢校、各一員。

    江甯府儒學、江甯上元兩縣儒學教授、教谕、訓導、俱照舊兩縣縣丞各二員。

    主簿、典史各一員。

    其部院等衙門、俱應裁去。

    惟戶兵工三部、以軍務方殷、兵馬錢糧船艘為重。

    應于北京三部中、差滿漢侍郎各一員。

    駐劄江南省城、協同經理。

    戶部設司官六員。

    兵工二部、設司官各四員。

    皆隸銜北部、分理其事。

    從之  ○以故明南戶部郎中高射鬥、為江南按察使司副使、督糧道。

    兵部郎中李爾育為江南布政使司右參議、屯田水利道戶部主事張天機、為江南布政使司右參議、分守江甯道。

    戶部郎中王璲、為江南布政使司右參議、驿傳道。

    禮部主事盧世揚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馬政道。

    禮部主事何平、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江。

    防道。

    中軍都司楊志和、為江南掌印都司從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請也。

      ○乙酉。

    攝政王多爾衮、傳集戶部尚書公英俄爾岱、大學士範文程、剛林、甯完我、學士額色黑等謂之曰。

    予恭逢太祖太宗遺業。

    代上攝政。

    惟恐事多阙誤、生民失所。

    念民為邦本。

    日夜焦思。

    又素嬰風疾、勞瘁弗勝。

    予躬凡有過失、爾等勿得瞻徇、當各抒所見。

    衆皆對曰。

    自古人君自憂不能治者、國必理視為不足治者、國必敗。

    惟其鰓鰓過慮正乃所以為治也夫國君為政、不恃躬親庶務、要在任用得人。

    今王總攬大綱、亦惟任賢舉能乃克厎績。

    王曰。

    所言是也。

    今國家一應事務、各有專屬。

    戶部惟英俄爾岱、内院惟範文程、剛林、甯完我、額色黑等是賴。

    爾等勉力辦理、勿憚勞苦。

    又顧謂範文程曰。

    爾素有疾、毋過勞。

    早出署休沐、善為調攝。

    範文程頓首謝曰。

    一介微軀、何敢當王溫慰。

    王又顧謂甯完我曰。

    爾向來常有陳奏。

    今胡默然。

    爾等内院官員、于國家事務、當不時條奏為是範文程、剛林等對曰文程等朝夕在王左右。

    凡有聞見、無不面啟、候取進止。

    無庸具本敷陳。

    王然之  ○定西大将軍内大臣何洛會。

    等奏報。

    固山額真墨爾根侍衛李國翰、昂邦章京齊墨克圖、領兵護送奏疏、遣副将王平、率兵百名前行、至渭南縣界、遇王姓秀才賊兵千餘人、擊敗之。

    又遣中軍陳德、副将任珍等、以兵七百、破賊首劉文炳于蒲城縣。

    生擒賊将王交、張留、斬刈殆盡。

    俘獲甚多。

    前趨同州。

    敗賊首李遙、殲賊二百餘名。

    臣等聞賊渠賀珍、由黑水峪口、奔武功縣、遂統領官兵、追至濠泗河。

    大敗之。

    斬獲甚衆。

    謹此奏聞。

      ○梅勒章京屯泰奏報。

    僞永勝伯鄭彩、遣僞總兵劉福、副将林引等、領衆來援江西撫州。

    副将王得仁等、率兵馳入賊陣、擊敗之。

    斬賊千五百餘級。

    生擒賊将、又敗其僞副将趙珩等于高山嶺。

    斬獲無算下所司知之。

      ○丙戌。

    兵部議覆、淮揚總督王文奎疏言、請設淮北淮南淮西并各道标大小二十七營兵、一萬八千五百四十名。

    标下官一百八十八員。

    馬一千八百五十三匹。

    戰船一百六十艘從之。

      ○丁亥。

    遣大學士範文程、祭先師孔子。

      ○遣浙江道監察禦史黃徽允、巡按順天。

      ○是夜、月生暈。

    青黃色  ○戊子。

    升光祿寺副理事官楊興國、為光祿寺卿。

      ○升太仆寺少卿柳寅東、為都察院右佥都禦史、巡撫順天贊理軍務。

      ○谕定遠大将軍和碩肅親王豪格曰據南陽總兵官任得功奏報、河南南陽府逆賊二隻虎郝如海等、鸠集騎兵七千。

    步兵二萬。

    肆行搶掠。

    大為民患等語。

    朕思現今陝西西安等處稍甯。

    無有他警。

    王其選精兵二千名。

    簡領将帥前赴南陽詢問任得功、賊巢所在、前往撲巢□刀。

    如賊已遠遁、追之不及。

    遣人來奏。

    王仍往西安。

    遵前上□日行。

    王等所領餘兵、着在西安府秣馬以俟。

      ○己醜。

    頒賜杭州總兵官田雄、江西提督總兵官金聲桓、徽甯池太提督總兵官張天祿。

    蘇松提督總兵官吳勝兆、江甯提督總兵官曹存性、荊州總兵官鄭四維、鄖陽總兵官王光恩、吳淞總兵官李成棟、承天府總兵官賈三省、河南總兵官高第、朝衣、嵌珠金頂。

    涼朝帽、玉帶。

    鞍馬各一。

    以投誠有功故也。

      ○賜西安府副将陳德任珍二品頂帶、涼帽、朝衣、鞍馬各一。

    靴襪各一雙。

      ○庚寅吏部左侍郎陳名夏再疏、請終父制。

    命暫假歸葬。

    特賜銀五百兩仍許支俸、贍養在京家屬。

      ○辛卯以總兵官田雄為都督同知充提督浙江總兵官。

      ○壬辰。

    升戶科左給事中向玉軒、為吏科都給事中兵科左給事中郝傑、為本科都給事中工科左給事中孟明輔、為禮科都給事中。

    禮科給事中韓源、為本科右給事中。

      ○升河南驿傳道佥事成大業、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參議、湖東直隸薊州兵備道。

    佥事徐為卿、為河南按察使司佥事。

    驿傳道。

    江南揚州府知府卞三元、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臨清兵備道。

    直隸霸州知州孫茂蘭、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薊州兵備道通州知州李允昌、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易州兵備道。

      ○遣陝西道監察禦史羅國士、巡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