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九

關燈
宣畢。

    行三叩頭禮贊禮官贊叩頭代祭官三叩頭畢贊複位代祭官複位。

    贊行禮代祭官同各官行三跪九叩頭禮禮畢。

    典儀官贊行初獻禮。

    太祖神主前甲喇章京陳泰、獻帛侍衛噶布喇、穆成格、獻酒。

    太宗神主前、侍衛巴泰、獻帛。

    侍衛穆理瑪、獻酒。

    協律郎贊奏壽平樂獻畢。

    樂暫止。

    贊禮官。

    贊跪。

    代祭官跪。

    各官亦跪。

    鳴贊官、贊宣祝。

    宣祝官一跪三叩頭。

    捧祝文跪宣。

    文曰。

    維順治二年。

    □山戊不□次。

    乙酉。

    七月。

    庚戌朔。

    十五日甲子。

    孝孫嗣皇帝遣英俄爾岱、代告于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孝慈昭憲敬順慶顯武皇後神位前曰前者宣揚功德已加尊谥。

    今恪遵典制。

    造成玉冊玉寶敬獻幾筵。

    尚飨。

    太宗文皇帝前祝文同宣畢贊禮官贊叩頭代祭官三叩頭宣祝官捧祝文跪進于神主案上三叩頭畢典儀官贊行亞獻禮獻酒如前儀協律郎贊奏嘉平樂獻畢樂止典儀官贊行終獻禮。

    獻酒複如前儀協律郎、贊奏雍平樂獻畢。

    樂止典儀官贊徹馔。

    協律郎贊奏熙平樂。

    徹畢。

    樂止。

    協律郎、又贊奏成平樂行送神禮鳴贊官贊代祭官及各官行三跪九叩頭禮禮畢樂止典儀官贊捧祝捧帛詣燎所樂奏捧祝捧帛官一跪三叩頭捧祝帛送于燎所代祭官退立于拜位之東西向既過。

    複回拜位鳴贊官、贊禮畢代祭官與各官同出  ○是日中元節遣官祭福陵昭陵  ○浙江總督張存仁引年乞休。

    不允。

      ○乙醜。

    以陝西西安延安兩府被賊蹂躏特甚。

    免本年額賦之半。

    其餘六府、一州、各免三分之一。

      ○以禮部郎中莊憲祖、為吏科給事中。

    中書舍人杜立德、為戶科給事中。

    梁維本、為禮科給事中。

    國子監博士李運長、為兵科給事中。

    太常寺博士郝璧、為刑科給事中。

    行人司行人許作梅、為工科給事中戶部郎中王昌允、為福建道監察禦史。

    刑部郎中柯士芳、為湖廣道監察禦史順天府推官鄧孕槐、為廣東道試監察禦史戶部主事史詥為廣西道監察禦史。

    禮部郎中蘇铨為山西道監察禦史刑部郎中賀楩、為貴州道監察禦史。

    禮部主事羅國士為陝西道監察禦史。

    戶部郎中趙<山耑>、為四川道監察禦史。

    禮部郎中朱鼎延為雲南道監察禦史刑部員外郎許宏祚為陝西道監察禦史工部員外郎吳達為浙江道監察禦史國子監博士李森先、為江西道試監察禦史。

    刑部員外郎宋調元為福建道監察禦史工部主事盧傳為湖廣道監察禦史兵部郎中李嵩陽為廣東道監察禦史工部郎中王守履為廣西道監察禦史  ○丙寅以制頂帶賜公及一品官金六兩。

    玉四塊二品三品官金各六兩。

    四品官金五兩。

    五品官金四兩。

    六品官金一兩銀三兩玳瑁四塊。

    七品八品官金各一兩銀三兩。

      ○工部奏言蕪湖、杭關、龍江、荊州、清江、五處。

    每年例抽稅銀計十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一兩四錢有奇請差本部官抽分。

    從之  ○丁卯賜大同總兵官姜鑲蟒衣、貂裘、頂帶、鞾帽、鞍馬。

    副将魯國男蟒衣、貂裘、鞾帽。

      ○升通政使司右參議王萬象為順天府府丞。

    吏部郎中孫昌齡、為尚寶司卿。

      ○升太原府知府王任重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武德兵備道刑部郎中張祺為山東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青登萊海防道兵部郎中李嘉彥為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兼按察使司佥事陽和道兵部主事馮思标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關内道兵部主事榮爾奇、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守冀南道以故明山東水利道副使宋炳奎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督糧道陝西關南道佥事尚衍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分巡兖西道  ○戊辰。

    戶部奏言上供錢糧向皆取辦于上林苑監四署而光祿寺實統之今後凡有供應。

    該署辦送該寺。

    驗明轉進。

    所需銀兩。

    臣部按季給發。

    至馬政原隸兵部。

    今給各鎮馬匹、臣部買應未便、應仍歸兵部市買臣部給銀。

    從之。

      ○内大臣何洛會。

    河南巡撫羅。

    繡錦等奏報我兵進克西平縣賊首劉洪起等伏誅。

    汝甯等處悉平下部議叙。

      ○流通河水漲。

    兌西新築月堤三處俱決。

      ○己巳。

    攝政王遣甲喇章京巴都等、還靖遠大将軍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等軍谕之曰。

    此來遣人迎勞。

    原以兵丁遠行勞苦故也至于王及行間大臣。

    本應遣官特迎。

    但爾等先稱流賊已滅李自成已死。

    賊兵盡皆巢□刀除。

    故告祭天地太廟。

    宣谕中外。

    後又言自成身死是真。

    戰敗賊兵。

    凡十三次。

    則先稱賊兵盡殲者。

    竟屬虛語。

    今又聞自成逃遁。

    現在江西。

    此等奏報情形。

    前後互異以此谕衆已駭聽聞況經祭告。

    天地太廟。

    豈有如此欺诳之理。

    又爾等既稱在江西候上□日乃。

    竟啟行前來。

    若果候上□日、則當于彼處坐候。

    已經啟行何複诳稱候上□日爾等之意特以奉命巢□刀除流寇如不稱流寇已滅李自成已死。

    則難以班師故行欺诳爾爾等雖行诳稱其誰信之以此不遣使迎王及諸大臣也  ○通政使司通政使李天經奏言舊制京官奏本、皆從臣司封進。

    至外來本章斷無不由臣司。

    徑行直達者。

    近見本章仍有不經臣司者、乞嚴賜申饬。

    以後在外本章不論滿漢俱由臣司封進庶體統尊而法制一矣從之。

      ○庚午。

    以保定知府。

    朱帥<釒炊>系故明宗室。

    賞銀一百兩令緻仕。

      ○辛未。

    升刑科給事中孫襄為吏科右給事中。

    以故明吏科給事中陰潤、為原官。

      ○遣貴州道試監察禦史桑芸、巡按真定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