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百三十四 ◎鱗介部六

關燈
數十丈,見世高,向之胡語,竟各分去。

    暮有一少年上世高舡,跪受咒願,因忽不見。

    世高語同舡人曰:"向少年即此廟神也,得離惡形矣。

    "蟒既見世高,從山南過,死山北,今柴桑民所居蛇裡是也。

     《幽冥錄》曰:會稽謝祖之婦初育一男,又生一蛇,長二尺許,便徑出門去。

    後數十年,婦以老終,祖忽聞西北有風雨之聲。

    頃之,見一蛇長十數丈,腹可十馀圍,入戶,繞靈坐,因至暄所。

    繞數匝,以頭打柩,目血淚俱出,良久而去。

     又曰:會稽郡吏鄮(音懋。

    )縣薛重得假還家,夜戶閉,聞妻床氏有丈夫眠聲。

    喚妻久,妻從床氏出,未及開戶,重持刀便逆問妻曰:"醉人是誰?"妻大驚愕,因苦自申明實無人意。

    重家惟有一戶,搜索了無所見,見一大蛇,隐在床腳,酒臭。

    重便斬蛇寸斷,擲於後溝。

    經數日而婦死;又數日而重卒死,經三日複生。

    說始死,有人梏将重到一官府,檻遒寮,問:"何以殺人?"重曰:"實不曾行兇。

    "曰:"哥斷擲在後溝,此是何物?"重曰:"杆是蛇,非人。

    "府君愕然而悟曰:"我當用為神,而敢淫人婦,又妄訟人!"敕左右召來,吏卒乃領一人來,著平巾帻,具诘其淫妻之過,交遠獄。

    重乃令人送還。

     《廣五行記》曰:晉吳興太守袁玄瑛常之官,請郭璞筮吉兇,璞曰:"至官當有赤蛇為妖,不可殺之。

    "後到府,果有赤蛇在銅虎符函上翊,玄瑛家人撾殺之。

    其後玄瑛為徐馥所害。

     又曰:晉安帝義熙末年,殷仲文年十三,父亡。

    家有大怪,有大蛇長丈,或戴其堂屋,或拔其炊釜置地,家人棄舍奔散,惟仲文居喪如故。

    然仲文後竟為宋高祖所戮。

     又曰:陳時,吳興顧楷在田,上樹取桑葉,見五尺大蛇入一小穴,其從蛇相次,或三尺、或五尺,次第相随,略有數百。

    楷急下樹,看所入之處,了不見有一孔。

    日暮還家,楷病,口啞不複得語。

     又曰:東光人東方飛龍病甚,夢化為大黑蛇,以告其妻。

    既死,有大黑蛇入室上棟間,飛龍諸子将殺之,其母曰:"杆是爾父。

    "諸子不用母言,遂殺之。

    既日暴雨,諸子皆震而死柩前。

     唐景龍《文館記》曰:興慶池者,長安城東隅形勢之地也,中多王侯第宅。

    天後初,有居人王純掘地,獲黃金百斤,緻富。

    官司聞之,密加搜獲。

    純懼,投於糾晷。

    縣官窺之,見雙赤蛇仰首張吻,遂不敢入。

    純以此金當為已,複入井取之,還見赤蛇赫然蟠屈,純懼而出。

    其夜井水湧溢,漸成此池,可廣百馀頃。

     《嶺表錄異》曰:南土有金蛇,亦名錫蛇,又名地鳝,州土出,黔中桂州亦有,即不及黔南者。

    其蛇粗如大指,長一尺許,鱗甲上有金銀,解毒之功不下吉利也。

     又曰:蚺蛇,大者五六丈,圍四五尺;以次者亦不下三四丈,圍亦稱是。

    身有班文,如故錦缬。

    俚人雲:"負夏多於山林中,等鹿過則銜之,自尾而吞,惟頭角礙于口。

    即深入林樹間閣其首,伺鹿壞頭角墜地,鹿身方咽入腹。

    如此後,蛇極羸弱,及其鹿消,壯隽悅怿,勇健於未食鹿者。

    "或雲:"一年則食一鹿。

    " 又曰:兩頭蛇,嶺外多此類。

    時有如小指大者,長尺馀,腹下鱗紅,背錦文,一頭有口、眼,一頭似頭而無口、眼。

    雲兩頭俱能進退,亦缪也。

    昔孫叔敖見之不祥,乃殺而瘗之,恐他人見複受其禍。

    南人見之為常,其禍安在? 《吳氏本草經》曰:蛇脫,一名龍子單衣,一明瀛皮,一名蛇附,一名蛇筋,一名龍皮,一名龍單衣。

     《楚辭》曰:蝮蛇蓁蓁,封孤千裡。

     傅玄《神蛇銘》曰:嘉茲蛇靈,斷而能續。

    飛不須翼,行不假足。

     楊雄《客難》曰:獨不見翠蛇绛缡之揭趍天乎?必聳身於蒼梧之淵,階浮雲翼疾風而上。

     ○虺 《毛詩·鴻雁·斯幹》曰:惟虺惟蛇,女子之祥。

     《國語》曰:吳伐越,越王請盟,吳王将許之。

    申胥曰:"不可許。

    大夫種勇以善謀,将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婉辭順志,虺而弗锉為蛇,将若之何?"吳王不聽,乃許盟。

     《搜神記》曰:陳留阮士禹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已而虺藏於鼻中。

     任昉《述異記》曰: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而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

     《楚辭》曰:雄虺九首,倏忽焉在? 孔融《答路粹書》曰:朱彭寇賈之徒,當世壯士,惡相攻,能為國患,輕薄劣弱者如兩虺相齧,適足還災其身,誠無所至。

     《太平禦覽》 宋·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