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關于隐退
關燈
小
中
大
深蒂固的極端的懶散态度,對一切都聽之任之。
在這兩種極端的做法之間,也許可以找出一種折衷的辦法來。
德谟克利特[18]任憑羊群吃他的麥子, 他的心思遠遠地悠蕩出他的身軀[19]。
&mdash&mdash賀拉斯 還是讓我們聽聽小普林尼關于隐退問題給他朋友科爾奈流斯·盧夫斯的勸告吧:&ldquo我勸你在你現在過着的這種平淡而懶散的隐居生活中把這種低賤的操持家政之事留給你的下人去幹,自己專心緻志讀點書,從中得到點完全屬于你自己的東西。
&rdquo他這裡指的是名望。
他的心情同西塞羅一樣。
西塞羅說過願意将自己引退的時間及政務的空閑用于寫作以獲取不朽的生命: 一旦無人知道你有知識, 你的知識豈非等于零[20]? &mdash&mdash佩爾西烏斯 既然談到了要從世上引退,那麼睜眼看看世外的情況似乎是有道理的。
有的人隻是做了一半。
他們的确為将來的隐退作出了安排。
但這種安排的成果,他們按照一種可笑的矛盾邏輯,指望在引退之後,依然從塵世中獲取。
那些出于宗教的虔誠尋求隐退的人,心中裝着對于上帝允諾的來世生活的堅定信念,他們的想法要合理得多。
他們心中有上帝,這個無限善良、無所不能的形象,所以心中的願望可以在上帝那裡自由地得到滿足。
悲傷、痛苦對他們有利,可用來祈求健康和永福;死亡符合他們的願望,是通往完美境界的階梯。
他們法規的嚴酷很快可以由習慣來抵消。
他們不允許有肉欲,所以肉欲就被排斥和平息了,因為肉欲隻有施行才能維持。
追求幸福不朽的來世這個唯一的目的,光明正大地要求我們放棄我們今生的舒适和幸福。
誰能真正持續地在心中燃起這強烈的信仰與希望之火,誰就在隐退中為自己造就了超越任何别的生活的快樂而又美好的生活。
所以,對于他的勸告的目的或手段,我都不以為然。
事情還是一樣糟糕。
讀書跟其他的事情一樣費力,一樣損害健康,而健康是要首先考慮的。
我們不應被其中的樂趣弄昏了頭,那操持家政的、貪财如命的、尋歡作樂的以及野心勃勃的人,就是被這樣的樂趣斷送的。
先哲們多次告誡我們要謹防欲念傷人,要區分真正美好的樂趣和夾雜有較多痛苦的樂趣。
他們說,絕大多數的樂趣就像被埃及人稱為&ldquo腓力斯人&rdquo的強盜一樣,讨好和擁抱我們為的是将我們掐死。
如果我們喝醉之前就感到頭痛,就會提防喝得太多。
但是那快感為了蒙騙我們,自己先行一步,卻将它的不良後果隐藏在身後。
書是讨人喜歡的,但如果讀多了到頭來贻誤我們最為寶貴的歡樂與健康,那就丢下不要去讀。
我同意這樣的意見:那是得不償失。
有的人有點病老覺得身體虛弱,最後強迫自己求助于藥物,并且讓人給自己人為地規定某種生活制度一直照着去做。
對于公共生活感到厭倦無興趣而引退的人,也應該按照理性的法則去組織生活,經過設想和推理來安排和料理生活。
他事先必須丢開任何種類、任何形式的工作,一般應避免妨礙身心甯靜的感情沖動,并且, 選擇最适合自己性情的道路[21]。
&mdash&mdash普魯佩斯 操持家政、讀書、行獵以及從事其他任何活動,都應獲取最大限度的樂趣,但應防止過度。
越過限度就會帶來痛苦。
為了保持活力,防止懶散松懈這另一個極端帶來的危害,應該保留必要的事務和活動,僅此而已。
有些知識學了無用,難于掌握,大部分是為世人創立的,應把它們留給為塵世效力的人。
至于我自己,我隻喜歡有趣、輕松,讀了高興的書,或者讓我寬心,并為我處理生死問題提供意見的書。
我靜靜地邁步于清新宜人的樹林, 思索着哲人君子可作什麼事情[22]。
&mdash&mdash賀拉斯 最賢明的人有顆堅強有力的心,可以做到隻在精神上休息。
我的心普通平常,我必須借助物質的舒适來支撐自己。
我的年齡幾乎已經剝奪了我最喜歡的享受,所以我就必須鍛煉和磨煉我的愛好,以适應最适合于這個年歲的享受。
竭盡全力繼續享受生活的樂趣,我們的年齡正在從我們手中将它們一點一點地奪去: 讓我們摘取這甜蜜的歡樂之果盡情享用吧, 終有一天你将變成灰燼、幽靈和虛無[23]。
&mdash&mdash佩爾西烏斯 至于普林尼和西塞羅提出的争名的目的,這與我的想
在這兩種極端的做法之間,也許可以找出一種折衷的辦法來。
德谟克利特[18]任憑羊群吃他的麥子, 他的心思遠遠地悠蕩出他的身軀[19]。
&mdash&mdash賀拉斯 還是讓我們聽聽小普林尼關于隐退問題給他朋友科爾奈流斯·盧夫斯的勸告吧:&ldquo我勸你在你現在過着的這種平淡而懶散的隐居生活中把這種低賤的操持家政之事留給你的下人去幹,自己專心緻志讀點書,從中得到點完全屬于你自己的東西。
&rdquo他這裡指的是名望。
他的心情同西塞羅一樣。
西塞羅說過願意将自己引退的時間及政務的空閑用于寫作以獲取不朽的生命: 一旦無人知道你有知識, 你的知識豈非等于零[20]? &mdash&mdash佩爾西烏斯 既然談到了要從世上引退,那麼睜眼看看世外的情況似乎是有道理的。
有的人隻是做了一半。
他們的确為将來的隐退作出了安排。
但這種安排的成果,他們按照一種可笑的矛盾邏輯,指望在引退之後,依然從塵世中獲取。
那些出于宗教的虔誠尋求隐退的人,心中裝着對于上帝允諾的來世生活的堅定信念,他們的想法要合理得多。
他們心中有上帝,這個無限善良、無所不能的形象,所以心中的願望可以在上帝那裡自由地得到滿足。
悲傷、痛苦對他們有利,可用來祈求健康和永福;死亡符合他們的願望,是通往完美境界的階梯。
他們法規的嚴酷很快可以由習慣來抵消。
他們不允許有肉欲,所以肉欲就被排斥和平息了,因為肉欲隻有施行才能維持。
追求幸福不朽的來世這個唯一的目的,光明正大地要求我們放棄我們今生的舒适和幸福。
誰能真正持續地在心中燃起這強烈的信仰與希望之火,誰就在隐退中為自己造就了超越任何别的生活的快樂而又美好的生活。
所以,對于他的勸告的目的或手段,我都不以為然。
事情還是一樣糟糕。
讀書跟其他的事情一樣費力,一樣損害健康,而健康是要首先考慮的。
我們不應被其中的樂趣弄昏了頭,那操持家政的、貪财如命的、尋歡作樂的以及野心勃勃的人,就是被這樣的樂趣斷送的。
先哲們多次告誡我們要謹防欲念傷人,要區分真正美好的樂趣和夾雜有較多痛苦的樂趣。
他們說,絕大多數的樂趣就像被埃及人稱為&ldquo腓力斯人&rdquo的強盜一樣,讨好和擁抱我們為的是将我們掐死。
如果我們喝醉之前就感到頭痛,就會提防喝得太多。
但是那快感為了蒙騙我們,自己先行一步,卻将它的不良後果隐藏在身後。
書是讨人喜歡的,但如果讀多了到頭來贻誤我們最為寶貴的歡樂與健康,那就丢下不要去讀。
我同意這樣的意見:那是得不償失。
有的人有點病老覺得身體虛弱,最後強迫自己求助于藥物,并且讓人給自己人為地規定某種生活制度一直照着去做。
對于公共生活感到厭倦無興趣而引退的人,也應該按照理性的法則去組織生活,經過設想和推理來安排和料理生活。
他事先必須丢開任何種類、任何形式的工作,一般應避免妨礙身心甯靜的感情沖動,并且, 選擇最适合自己性情的道路[21]。
&mdash&mdash普魯佩斯 操持家政、讀書、行獵以及從事其他任何活動,都應獲取最大限度的樂趣,但應防止過度。
越過限度就會帶來痛苦。
為了保持活力,防止懶散松懈這另一個極端帶來的危害,應該保留必要的事務和活動,僅此而已。
有些知識學了無用,難于掌握,大部分是為世人創立的,應把它們留給為塵世效力的人。
至于我自己,我隻喜歡有趣、輕松,讀了高興的書,或者讓我寬心,并為我處理生死問題提供意見的書。
我靜靜地邁步于清新宜人的樹林, 思索着哲人君子可作什麼事情[22]。
&mdash&mdash賀拉斯 最賢明的人有顆堅強有力的心,可以做到隻在精神上休息。
我的心普通平常,我必須借助物質的舒适來支撐自己。
我的年齡幾乎已經剝奪了我最喜歡的享受,所以我就必須鍛煉和磨煉我的愛好,以适應最适合于這個年歲的享受。
竭盡全力繼續享受生活的樂趣,我們的年齡正在從我們手中将它們一點一點地奪去: 讓我們摘取這甜蜜的歡樂之果盡情享用吧, 終有一天你将變成灰燼、幽靈和虛無[23]。
&mdash&mdash佩爾西烏斯 至于普林尼和西塞羅提出的争名的目的,這與我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