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淵閣領閣事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方略館總裁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管理吏部事務戶部三庫事務加七級軍功加五級随帶加七級紀錄三十次臣寶鋆蒙古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少保文淵閣領閣事體仁閣大學士武英殿總裁正紅旗滿洲都統管理工部光祿寺事務内大臣輔國公軍功加一級随帶加六級紀錄十七次臣宗室載齡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國史館總裁方略館總裁協辦大學士兵部尚書軍機大臣教習庶吉士管理戶部三庫事務國子監事務加九級軍功加五級随帶加六級紀錄十九次臣沈桂芬稿本副總裁官經筵講官頭品頂帶禮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務随帶加五級紀錄十二次臣徐桐等奉敕修
同治十年。
辛未。
夏四月。
庚申朔享太廟。
遣怡親王載敦恭代行禮。
○上詣鐘粹宮問慈安皇太後安。
長春宮問慈禧皇太後安。
至己醜皆如之。
○谕内閣、禮部奏、據福建巡撫咨稱、南安縣舉人王玉書呈由本籍請咨會試。
府縣轉詳未到。
藩司詳請先行給咨。
再饬取供結。
補行咨部。
經該部查明。
王玉堂已于鹹豐九年中式進士。
簽分刑部玉事。
當将試卷扣除。
傳集出具保結洪榮等訊問。
均供王玉書早經中式進士。
在籍病故。
該舉人等并未出結。
委系被人冒捏。
并取具同鄉京官保結。
該舉人等實不知情。
複據該舉人等呈稱。
尚有黃梧陽等四名。
身故多年。
鄭超英等二人。
并未到京。
均被人冒報。
恐仍有捏結情弊。
照呈按名傳訊。
均未到部等語。
案關冒充舉人。
蒙混請咨。
亟應徹底根究。
着英桂、王凱泰、确切查明。
照例懲辦。
不得含混了事。
至舉人黃梧陽等何時身故。
未據咨部。
鄭超英等是否親身到京。
着一并确切查明。
嚴行究辦。
以杜弊端。
福建省既有此等情弊。
他省恐亦在所不免。
并着各直省督撫認真查察。
有犯必懲。
毋任奸徒作僞。
以肅功令。
○谕軍機大臣等、文煜等奏、第六号輪船開工。
第七号改造兵船情形一摺。
另片奏、船政大臣因病不能赴工。
請旨遵行等語。
閩省第六号輪船。
現已購齊木料。
克日開工。
即着照文煜等所拟。
命名鎮海至輪船之設。
須炮多而馬力大。
方能利涉波濤制勝較有把握。
文煜等拟将第七号改造兵船。
不力無見。
着即督饬在事人員。
與日意格悉心講求。
功師實際。
不得曠日持久。
虛糜帑金。
沈葆桢辦理船政。
成效彰彰。
現雖病未就痊。
仍未可置身事外。
着文煜等督饬夏獻綸等認真妥辦。
并令該道等随時禀商沈葆桢以昭慎重。
沈葆桢着俟服阕後。
再行赴工督率經理。
此系朝廷曲體孝思。
俯允所請。
該前撫毋再因病固辭。
以副委任。
将此各谕令知之。
○禮部奏、準盛京禮部送到朝鮮國王咨文。
系因甯古塔副都統照會該國派員赴塔春兩城收領逃民。
謹鈔錄原文密奏得旨、據鈔錄照會内有方為兩國和好之道一語。
朝鮮本系屬國。
措詞殊為失當。
着禮部堂官行知該将軍轉饬各城。
嗣後給與照會。
不得仍用此等語句。
以符定制。
○壬戌。
谕軍機大臣等、文盛奏、籌辦駝隻。
并拟雇用車輛。
運送軍糧一摺。
察哈爾所屬各台駝隻。
供送征兵。
轉運軍械糧饷。
日無休息。
率已疲乏不堪使用文盛派委佐領何步登額等攜帶銀兩前往就地雇用。
着即饬令該佐領等趕緊雇覓毋誤急需。
宣化官兵。
已于三月二十六日全行出口。
大同官兵。
拟于四月初四日起。
閑日進發約于二十四日亦可走畢。
其續調直隸一軍。
即令接續啟行。
仍着文盛妥為應付。
饬令依次前進迅速到防。
察哈爾吉林黑龍江馬隊。
前帶三個月行糧。
計四月閑即應接濟。
文盛饬口北道購辦四個月糧米。
先期解送。
惟口外駝隻缺乏。
兼之夏令駝隻不能得力。
文盛現拟雇用牛車于端節前趕緊運送。
着照所請準其動款辦理。
該都統既迅速籌辦起運。
并行知福濟、張廷嶽等、派員在哈爾尼敦、賽爾烏蘇等處接收。
妥為存儲備用。
俾濟軍食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追予江蘇江甯殉難道員陳克讓谥忠節。
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
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癸亥。
谕軍機大臣等、劉銘傳奏、派軍填紮寶雞一摺。
據奏唐定奎一軍。
已由華陰拔隊。
馳赴寶雞。
分軍駐紮隴州鳳縣等語。
劉銘傳饬令實力嚴防。
遇賊即擊。
毋稍疏懈。
甘省秦州一帶。
與寶雞等處接壤。
該處情形若何。
刻下有無賊蹤。
範銘所部叛勇。
雖已收降。
有無餘匪滋事。
辛未。
夏四月。
庚申朔享太廟。
遣怡親王載敦恭代行禮。
○上詣鐘粹宮問慈安皇太後安。
長春宮問慈禧皇太後安。
至己醜皆如之。
○谕内閣、禮部奏、據福建巡撫咨稱、南安縣舉人王玉書呈由本籍請咨會試。
府縣轉詳未到。
藩司詳請先行給咨。
再饬取供結。
補行咨部。
經該部查明。
王玉堂已于鹹豐九年中式進士。
簽分刑部玉事。
當将試卷扣除。
傳集出具保結洪榮等訊問。
均供王玉書早經中式進士。
在籍病故。
該舉人等并未出結。
委系被人冒捏。
并取具同鄉京官保結。
該舉人等實不知情。
複據該舉人等呈稱。
尚有黃梧陽等四名。
身故多年。
鄭超英等二人。
并未到京。
均被人冒報。
恐仍有捏結情弊。
照呈按名傳訊。
均未到部等語。
案關冒充舉人。
蒙混請咨。
亟應徹底根究。
着英桂、王凱泰、确切查明。
照例懲辦。
不得含混了事。
至舉人黃梧陽等何時身故。
未據咨部。
鄭超英等是否親身到京。
着一并确切查明。
嚴行究辦。
以杜弊端。
福建省既有此等情弊。
他省恐亦在所不免。
并着各直省督撫認真查察。
有犯必懲。
毋任奸徒作僞。
以肅功令。
○谕軍機大臣等、文煜等奏、第六号輪船開工。
第七号改造兵船情形一摺。
另片奏、船政大臣因病不能赴工。
請旨遵行等語。
閩省第六号輪船。
現已購齊木料。
克日開工。
即着照文煜等所拟。
命名鎮海至輪船之設。
須炮多而馬力大。
方能利涉波濤制勝較有把握。
文煜等拟将第七号改造兵船。
不力無見。
着即督饬在事人員。
與日意格悉心講求。
功師實際。
不得曠日持久。
虛糜帑金。
沈葆桢辦理船政。
成效彰彰。
現雖病未就痊。
仍未可置身事外。
着文煜等督饬夏獻綸等認真妥辦。
并令該道等随時禀商沈葆桢以昭慎重。
沈葆桢着俟服阕後。
再行赴工督率經理。
此系朝廷曲體孝思。
俯允所請。
該前撫毋再因病固辭。
以副委任。
将此各谕令知之。
○禮部奏、準盛京禮部送到朝鮮國王咨文。
系因甯古塔副都統照會該國派員赴塔春兩城收領逃民。
謹鈔錄原文密奏得旨、據鈔錄照會内有方為兩國和好之道一語。
朝鮮本系屬國。
措詞殊為失當。
着禮部堂官行知該将軍轉饬各城。
嗣後給與照會。
不得仍用此等語句。
以符定制。
○壬戌。
谕軍機大臣等、文盛奏、籌辦駝隻。
并拟雇用車輛。
運送軍糧一摺。
察哈爾所屬各台駝隻。
供送征兵。
轉運軍械糧饷。
日無休息。
率已疲乏不堪使用文盛派委佐領何步登額等攜帶銀兩前往就地雇用。
着即饬令該佐領等趕緊雇覓毋誤急需。
宣化官兵。
已于三月二十六日全行出口。
大同官兵。
拟于四月初四日起。
閑日進發約于二十四日亦可走畢。
其續調直隸一軍。
即令接續啟行。
仍着文盛妥為應付。
饬令依次前進迅速到防。
察哈爾吉林黑龍江馬隊。
前帶三個月行糧。
計四月閑即應接濟。
文盛饬口北道購辦四個月糧米。
先期解送。
惟口外駝隻缺乏。
兼之夏令駝隻不能得力。
文盛現拟雇用牛車于端節前趕緊運送。
着照所請準其動款辦理。
該都統既迅速籌辦起運。
并行知福濟、張廷嶽等、派員在哈爾尼敦、賽爾烏蘇等處接收。
妥為存儲備用。
俾濟軍食将此由五百裡谕令知之。
○追予江蘇江甯殉難道員陳克讓谥忠節。
上以常雩祀天于圜丘。
自是日始齋戒三日。
○癸亥。
谕軍機大臣等、劉銘傳奏、派軍填紮寶雞一摺。
據奏唐定奎一軍。
已由華陰拔隊。
馳赴寶雞。
分軍駐紮隴州鳳縣等語。
劉銘傳饬令實力嚴防。
遇賊即擊。
毋稍疏懈。
甘省秦州一帶。
與寶雞等處接壤。
該處情形若何。
刻下有無賊蹤。
範銘所部叛勇。
雖已收降。
有無餘匪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