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八

關燈
金積堡克複後。

    降衆是否安置妥協。

    抑尚有餘匪竄并河州。

    劉銘傳如探有确實情形。

    随時奏聞。

    北山一帶伏莽未清。

    該提督仍當派隊摉捕。

    以靖地方。

    并分饬所部各營将弁。

    随時認真操練。

    毋任勇丁稍滋事端。

    另片奏、丁憂提督。

    請俟撤防後終制等語。

    提督唐定奎、滕學義、均着暫行留營。

    俟陝西撤防後。

    準其回籍補行終制。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甲子。

    追予安徽青陽陣亡文生林獻芹等賞恤如例。

     ○乙醜。

    常雩祀天于圜丘。

    遣鄭親王承志恭代行禮。

     ○丙寅。

    谕内閣、本日劉昆奏、遵保攻克松柏洞苗巢及克複鎮遠等城出力人員。

    開單請獎。

    并另片聲明。

    摺片單正繕齊拜發閑。

    據營官戈鑒禀稱。

    總兵陳大才等五員。

    或撤遣出營。

    或現已身故。

    應将該五員此次保案删除。

    惟陳大才等業已列入清單請獎。

    一經删除全單即應另繕。

    未便因此數人。

    緻稽全案。

    請将陳大才等保舉撤銷等語。

    除陳大才等業經扣除外。

    惟臣工陳奏事件。

    宜如何小心敬慎。

    乃劉昆于保舉清單。

    竟因業經繕就。

    憚于更換。

    奏請于降旨時代為撤銷。

    實屬不成事體。

    劉昆着交部議處。

    尋議、劉昆應照不應重仗八十例辦二級留任。

    得旨、準其抵銷。

     ○谕軍機大臣等、劉昆奏、援黔官軍。

    疊破苗寨。

    進規凱裡一摺。

    苗匪盤踞高坡雞擺尾等處。

    經席寶田派軍進剿。

    先将南瓦台盤兩寨攻克。

    逆酋金大五撲犯鎮安。

    當經擊退。

    旋将高坡雞擺尾一帶賊寨剿平。

    其甕谷隴賊巢。

    亦一律埽除辦理尚屬得手。

    所有此次出力人員。

    着準其附入克複台拱案内。

    彙請獎叙席寶田現拟派兵會剿加巴牛場。

    并分軍擇要駐紮。

    通清江台拱之氣。

    扼丹江古州之要。

    自率大軍由排羊排雜前進。

    着劉昆饬令乘此聲威。

    力圖進取。

    務将丹江以東賊寨悉數蕩平。

    由凱裡等處節節進剿。

    以期戡定苗疆。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以故科爾沁輔國公布彥圖固噜克齊兄布彥巴哩克齊襲爵。

     ○添設江蘇堰盱同知一缺。

    駐守長堤。

    改揚州府總捕同知為河務同知。

    仍兼管地方。

    從巡撫張之萬請也。

     ○以湖南官軍收複貴州岩門司等城出力。

    賞總兵官席啟昭、于高勝、正一品封典。

    道員張自牧。

    副将席世長、廖德茂、參将蔣其順、巴圖魯名号。

    遊擊劉得勝等花翎。

    通判李永玳等藍翎。

    餘加銜升叙有差。

     ○以湖南官軍收複貴州鎮遠施秉等城出力。

    賞提督彭文興、曹複勝、總兵官張祖恩、鄧善端、一品封典。

    總兵官鄧新梁、鄧在仁、徐士松、副将歐飛林、唐步雲、鄧善居、都司李維清、巴圖魯名号。

    同知姜興國、都司潘才喜等花翎。

    千總瞿定國等藍翎。

    餘加銜升叙有差。

     ○予貴州鎮安陣亡參将陳永桢、都司王得忠、周占魁、守備彭景福、外委韋玖、祭葬世職加等。

     ○撥直隸司庫銀一萬兩。

    解交東陵永濟庫備用。

     ○撥直隸司庫銀二千兩。

    修理隆福寺行宮。

     ○丁卯上奉慈安皇太後慈禧皇太後幸潄芳齋。

    侍午膳。

     ○追予山東各屬陣亡殉難縣丞高廷保等紳民婦女二千七百七十二員名口分别旌恤如例。

     ○戊辰。

    追予湖北各屬陣亡殉難巡檢餘映奎等紳民婦女五十三員名口分别旌恤如例。

     ○己巳。

    谕内閣、德英奏遵查索倫領隊大臣患病不能起程。

    圖庫爾奏、請假調理各一摺。

    索倫領隊大臣圖庫爾患病未痊。

    着自三月二十日起。

    賞假兩個月。

    趕緊調治。

    一經痊愈。

    即着懔遵前旨。

    速由關外取道馳驿前赴新任。

    毋庸來京請訓。

    至此次<??閑>放圖庫爾領隊大臣。

    系同治八年十月二十二日谕旨。

    據圖庫爾奏稱、至今未接部咨等語。

    實堪詫異。

    着兵部将咨文如何遲延及有無遺漏之處。

    确切查明具奏。

     ○谕軍機大臣等、英桂、王凱泰奏、察看道員人地不宜。

    遵旨撤回一摺。

    據稱署台灣道黎兆棠到任已閱年餘。

    治理地方。

    意見偏執。

    袒庇同鄉。

    不洽輿評等語。

    黎兆棠業經該督等撤回。

    該道本系江西補用人員。

    即着文煜等饬令交代清楚。

    仍回江省。

    毋庸留閩。

    該員回江西後。

    并着劉坤一留心察看。

    據實具奏。

    另片奏、委定保接署台灣道員缺等語。

    台灣孤懸海外。

    兼有交涉事件。

    非為守兼優之員。

    不克勝任。

    定保于署理是缺。

    人地是否相宜。

    仍着文煜等随時察看。

    以重地方。

    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英桂等奏、逃犯結黨起事。

    現在辦理一摺。

    福建匪徒吳灦漢、前因犯罪發遣。

    竟敢逃回原籍。

    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