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帝王部·寬恕
關燈
小
中
大
幽谷遷于喬木)寵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疾自從苟肆狷志(狷狂狷也。
音絹)遂徵詣廷尉有诏原罪。
靈帝時範冉(或作丹)辟司空府是時西反叛黃巾作難制諸府掾屬不得妄有去就冉首自劾退帝诏書特原不理罪。
獻帝初平四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時未晡八刻太史令王立奏曰:日晷過度無變也。
朝臣皆賀帝令候焉未晡一刻而食賈诩奏曰:立司候不明疑誤上下請付理官帝曰:天地玄遠事驗難明欲歸咎史臣益重朕之不德也。
魏明帝太和二年幸長安及還雒是時謠言雲:國有大故從駕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師自卞太後群公盡懼及帝還皆私察顔色卞太後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
晉武帝泰始初司隸校尉李上言故立進令劉友前尚書山濤中山王睦故尚書仆射武陔各占官三更稻田請免濤睦等官陵已亡請黜谥诏曰:法者天下取正不避親貴然後行耳吾豈将枉縱其間哉!然案此事皆是友所作侵削百姓以缪惑朝士奸吏乃敢作此其考竟友以懲邪亻妄濤等不貳其過者皆勿有所問易稱言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今亢志在公當官而行可謂邦之司直者矣。
光武有雲:貴戚。
且斂手以避二鮑豈其然乎!其申敕群寮各慎所司寬宥之恩不可數遇也。
為二代司隸朝野稱之。
又武帝嘗因南郊禮畢喟然謂司隸校尉劉毅曰:卿以朕方漢何帝也。
對曰:可方桓靈帝曰:吾德雖不及古人猶克己為政。
又平吳會混一天下方之桓靈其已甚乎!對曰: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
帝大笑曰: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何劭為中庶子與其兄遵等受故鬲令袁毅貨雖經赦宥宜皆禁止事下廷尉诏曰:太保與毅有累世之交遵等所取差薄一皆置之太保劭父曾也。
裴秀為尚書令安遠獲軍郝诩與故人書雲:與尚書令裴秀相知望其為益有司奏免秀官武帝诏曰:不能使人之不加諸我古人所難交關之事诩之罪耳豈尚書令能防乎!其勿有所問司隸校尉李熹複上言騎都尉劉尚為尚書令裴秀占官稻田求禁止秀诏。
又以秀翼朝政有勳績於王室不可以小疵掩大德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
王宏為汲郡太守在郡有殊績武帝下诏稱之俄遷衛尉河南尹大司農無複能名更為苛碎坐桎梏罪人以泥墨塗面置深坑中餓不與食。
又擅縱五歲刑以下二十一人為有司所劾帝以宏累有政績聽以贖論。
元帝初阮孚辟太傅府遷騎兵屬避亂渡江帝以孚為安東參軍蓬飲酒不以王務嬰心時帝既用申韓以救世而孚之徒未能棄也。
雖然不以事任處之轉丞相從事中郎終日酣縱嘗為有司所按帝每優容之琅琊王裒為車騎将軍鎮廣陵高選綱佐以孚為長史帝謂曰:卿既統軍府郊壘多事宜節飲也。
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臣?俛從事不敢有言者竊以今王莅鎮威風赫然皇澤遐被賊寇斂迹氛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應端拱嘯詠以樂天年耳遷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嘗以金貂換酒複為所司彈劾帝宥之。
周訪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
康帝時阮裕在東山徵散騎常侍領國子祭酒俄而複以為金紫光祿大夫領琅邪王師經年敦逼并無所就禦史中丞周闵奏裕及謝安違诏累載并應有罪禁止終身诏書贳之。
後魏道武攻中山未克六軍乏糧民多匿問群臣以取要方略禦史中丞崔逞曰: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帝雖禦其侮慢然兵既須食乃聽以椹當租逞。
又曰:可使軍人及時自取過取則落盡帝怒曰:内賊未平兵人安可解甲仗入林野而收椹乎!是何言欤以中山未略故不加罪。
太武時古弼為安西将軍及議征涼州與尚書李順臧言涼州乏水草不宜行師帝不從既克姑臧微嫌之以其有将略故弗之責也。
孝文性寬慈進食者曾以熱羹傷帝手。
又曾於食中得蟲穢之物并笑而恕之。
延興三年六月诏曰:往年縣召民秀二人問以守宰治狀善惡具聞将加賞罰而賞者未幾罪者衆多肆法傷生情所未忍今特垂寬恕之恩申以解網之惠諸為民所列者特原其罪盡行貸之。
穆罷丁公崇之後世為虎牢鎮将頻以不法緻罪孝文以其勳德之胄讓而赦之。
房伯玉初為河間太守坐弟叔玉南奔徙於北邊後亦叛入齊為南陽太守孝文克宛伯玉面縛而降孝文引見伯玉并其參佐二百人诏伯玉曰:朕承天馭宇方欲一清寰域卿蕞爾小戍敢拒六師卿之愆罪
音絹)遂徵詣廷尉有诏原罪。
靈帝時範冉(或作丹)辟司空府是時西反叛黃巾作難制諸府掾屬不得妄有去就冉首自劾退帝诏書特原不理罪。
獻帝初平四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時未晡八刻太史令王立奏曰:日晷過度無變也。
朝臣皆賀帝令候焉未晡一刻而食賈诩奏曰:立司候不明疑誤上下請付理官帝曰:天地玄遠事驗難明欲歸咎史臣益重朕之不德也。
魏明帝太和二年幸長安及還雒是時謠言雲:國有大故從駕群臣迎立雍丘王植京師自卞太後群公盡懼及帝還皆私察顔色卞太後悲喜欲推始言者帝曰:天下皆言将何所推。
晉武帝泰始初司隸校尉李上言故立進令劉友前尚書山濤中山王睦故尚書仆射武陔各占官三更稻田請免濤睦等官陵已亡請黜谥诏曰:法者天下取正不避親貴然後行耳吾豈将枉縱其間哉!然案此事皆是友所作侵削百姓以缪惑朝士奸吏乃敢作此其考竟友以懲邪亻妄濤等不貳其過者皆勿有所問易稱言王臣謇謇匪躬之故今亢志在公當官而行可謂邦之司直者矣。
光武有雲:貴戚。
且斂手以避二鮑豈其然乎!其申敕群寮各慎所司寬宥之恩不可數遇也。
為二代司隸朝野稱之。
又武帝嘗因南郊禮畢喟然謂司隸校尉劉毅曰:卿以朕方漢何帝也。
對曰:可方桓靈帝曰:吾德雖不及古人猶克己為政。
又平吳會混一天下方之桓靈其已甚乎!對曰: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以此言之殆不如也。
帝大笑曰:桓靈之世不聞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何劭為中庶子與其兄遵等受故鬲令袁毅貨雖經赦宥宜皆禁止事下廷尉诏曰:太保與毅有累世之交遵等所取差薄一皆置之太保劭父曾也。
裴秀為尚書令安遠獲軍郝诩與故人書雲:與尚書令裴秀相知望其為益有司奏免秀官武帝诏曰:不能使人之不加諸我古人所難交關之事诩之罪耳豈尚書令能防乎!其勿有所問司隸校尉李熹複上言騎都尉劉尚為尚書令裴秀占官稻田求禁止秀诏。
又以秀翼朝政有勳績於王室不可以小疵掩大德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
王宏為汲郡太守在郡有殊績武帝下诏稱之俄遷衛尉河南尹大司農無複能名更為苛碎坐桎梏罪人以泥墨塗面置深坑中餓不與食。
又擅縱五歲刑以下二十一人為有司所劾帝以宏累有政績聽以贖論。
元帝初阮孚辟太傅府遷騎兵屬避亂渡江帝以孚為安東參軍蓬飲酒不以王務嬰心時帝既用申韓以救世而孚之徒未能棄也。
雖然不以事任處之轉丞相從事中郎終日酣縱嘗為有司所按帝每優容之琅琊王裒為車騎将軍鎮廣陵高選綱佐以孚為長史帝謂曰:卿既統軍府郊壘多事宜節飲也。
孚答曰:陛下不以臣不才委之以戎旅之重臣?俛從事不敢有言者竊以今王莅鎮威風赫然皇澤遐被賊寇斂迹氛既澄日月自朗臣亦何可爝火不息正應端拱嘯詠以樂天年耳遷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嘗以金貂換酒複為所司彈劾帝宥之。
周訪參鎮東軍事時有與訪同姓名者罪當死吏誤收訪訪奮擊收者數十人皆散走而自歸於帝帝不之罪。
康帝時阮裕在東山徵散騎常侍領國子祭酒俄而複以為金紫光祿大夫領琅邪王師經年敦逼并無所就禦史中丞周闵奏裕及謝安違诏累載并應有罪禁止終身诏書贳之。
後魏道武攻中山未克六軍乏糧民多匿問群臣以取要方略禦史中丞崔逞曰:取椹可以助糧故飛食椹而改音詩稱其事帝雖禦其侮慢然兵既須食乃聽以椹當租逞。
又曰:可使軍人及時自取過取則落盡帝怒曰:内賊未平兵人安可解甲仗入林野而收椹乎!是何言欤以中山未略故不加罪。
太武時古弼為安西将軍及議征涼州與尚書李順臧言涼州乏水草不宜行師帝不從既克姑臧微嫌之以其有将略故弗之責也。
孝文性寬慈進食者曾以熱羹傷帝手。
又曾於食中得蟲穢之物并笑而恕之。
延興三年六月诏曰:往年縣召民秀二人問以守宰治狀善惡具聞将加賞罰而賞者未幾罪者衆多肆法傷生情所未忍今特垂寬恕之恩申以解網之惠諸為民所列者特原其罪盡行貸之。
穆罷丁公崇之後世為虎牢鎮将頻以不法緻罪孝文以其勳德之胄讓而赦之。
房伯玉初為河間太守坐弟叔玉南奔徙於北邊後亦叛入齊為南陽太守孝文克宛伯玉面縛而降孝文引見伯玉并其參佐二百人诏伯玉曰:朕承天馭宇方欲一清寰域卿蕞爾小戍敢拒六師卿之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