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四

關燈
省地方現在情形。

    明年漕運是否有宜變通之處。

    務當豫為籌畫。

    悉心妥議。

    迅速具奏。

    原摺片均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河東河道總督顔以燠奏、親勘運河各廳漫水。

    及籌辦回空軍船。

    得旨。

    認真辦理回空漕船。

    勿得稍有遲誤。

     ○以廣西紳民辦理團練出力。

    賞在籍知縣卓希泰、升銜花翎。

    武舉廖淩漢等藍翎。

    餘升擢有差。

     ○修山東泇河運河二廳石埽各工。

    從河東河道總督顔以燠請也。

     ○丁醜。

    谕内閣、各部院學習行走人員。

    行走年滿。

    向由該堂官嚴定去取。

    分别咨留。

    近來各衙門報滿之員。

    奏留者居多咨回吏部者甚少。

    未免無所區别。

    道光九年。

    曾奉谕旨。

    各部院堂官。

    務将所屬賢否。

    秉公查察。

    于應留者。

    準春奏留。

    不應留者。

    即據實咨部。

    不準姑容。

    聖訓煌煌。

    允宜遵守。

    着通谕各部院堂官。

    于學習行走人員。

    務當留心察看。

    如果當差勤慎。

    始準保留。

    傥有辦公疏懈。

    或于該衙門不甚相宜者。

    即照例咨回吏部候選。

    不得概行保留。

    緻滋浮濫。

    其業經留部人員。

    或始勤終怠。

    亦着随時淘汰。

    毋稍瞻徇。

    以副朕澄叙官方至意。

     ○谕軍機大臣等、禦史張祥晉奏、請将江蘇新漕援照從前海運成案。

    推廣常鎮各屬。

    及浙省一體試辦等語。

    南漕海運。

    雖有舊案可循。

    是否可以推廣。

    并地方現在情形。

    是否可行。

    着陸建瀛、楊文定、常大淳、悉心體察。

    迅速妥議具奏。

    又另片奏、江浙漕糧。

    繳錢之地居多。

    如改辦海運。

    将節省之錢。

    運交河工。

    并可以平錢價。

    着一并議奏。

    原摺片均鈔給閱看。

    将此各谕令知之。

     ○先是綏遠城将軍托明阿奏、安設穆納山卡倫章程。

    下理藩院議奏、至是奏、遵查烏喇特三公旗所屬穆納山。

    産有木植。

    向系官為開采。

    嗣因民人擾害蒙古。

    部議封禁。

    近有匪人結夥入山。

    砍木運賣。

    并有拒捕刃傷台吉等案。

    應如所請。

    安設卡倫六處。

    每卡派官一員。

    兵十名。

    以資防守。

    從之。

     ○以烏什辦事大臣麟魁、為察哈爾副都統。

    賞候補三品京堂春熙、頭等侍衛為烏什辦事大臣。

     ○戊寅。

    上詣壽康宮、問皇貴太妃安。

     ○以右春坊右贊善徐玉豐、署日講起居注官。

     ○己卯。

    孝慈高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谕内閣戶部奏、饬催江南省例應入撥各款。

    請分别定限清厘一摺。

    各直省例應入撥銀兩。

    向由戶部登記備撥。

    自應趕緊造報。

    以憑撥用。

    乃經該部疊次奏催。

    而江甯江蘇安徽各藩司。

    延未造報之款。

    自道光三年起。

    至今年八月止。

    竟至一千五十九款。

    銀數至九百二十六萬餘兩之多。

    此中款項。

    即有應行厘剔之處。

    其實存在庫者。

    為數甚钜。

    豈容任意玩延。

    緻起侵那之漸。

    着兩江總督、江蘇安徽各巡撫、嚴饬各該藩司、按照該部單開各款。

    将道光三年、至二十三年未報各款。

    予限三年。

    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未報各款。

    予限一年。

    二十八年、至本年八月未報各款。

    予限半年。

    迅即查清分款造報。

    如再玩延逾限。

    即着據寔嚴參。

     ○又谕、禦史周有簠奏、已滿已革書吏在京逗遛。

    請饬查拏一摺。

    向例在京役滿書吏。

    勒限饬令回籍。

    如有逾限不即啟程。

    及到籍後潛行來京者。

    由地方官查報、斥革遞解。

    并革退書吏。

    一律遞回原籍。

    嚴加管束不準在京逗遛。

    定例極為嚴密。

    仍近來如戶部已滿書吏王潤祥、工部已滿書吏章端本、兵部已滿書吏陶姓、皆役滿仍住京師。

    舞弊犯案。

    可見各衙門已滿已革書吏。

    任意逗遛不回原籍者。

    正複不少。

    此輩盤踞京中。

    與現在經承貼寫。

    互相句結。

    把持公事。

    漁利分肥是其慣技。

    且難保無已滿者另名重充。

    已革者更名複充情弊。

    若不嚴行查究。

    何以除積蠹而遏弊源。

    着在京各該衙門、随時查察究辦。

    并着步軍統領衙門、順天府、五城、一體訪拏。

    照例嚴懲。

    毋稍疏縱。

     ○陝西提督石生玉。

    奏報到任日期。

    得旨。

    認真訓練。

    務期有裨實用。

    切勿徒飾外觀。

    營弁委靡習氣。

    尤應破除情面。

    從嚴懲辦。

     ○山東巡撫陳慶偕、因病賞假。

    以布政使劉源灏署巡撫。

     ○庚辰。

    谕内閣、奕興等奏、派員比追蒙古旗租。

    佃民聚衆抗違。

    請将辦理不善之員。

    交部議處。

    并自請議處等語。

    此案着派德興、馳驿前往盛京。

    會同奕興、詳查舊案。

    秉公核辦。

    并查明為首糾衆要挾之佃戶。

    按律嚴行懲治。

    以儆刁風。

    協領楊玉美、協領記名佐領奇克慎、同知興泰、知州崇光、均着交部議處。

    奕興、恒毓、文俊、着改為交部察議。

     ○又谕、永康等奏、置買地畝辦理完竣一摺。

    所有廣恩庫動款置買直隸安州等處地畝。

    及每年應收地租銀兩。

    着讷爾經額、派員詳細查勘地畝租數。

    是否相符。

    奏明存案。

    毋稍含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