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四

關燈
并将該禦史議處。

    聖谕煌煌。

    于微勞必錄之中。

    仍寓随事核實之意。

    近來各城保奏摺内。

    閑有叙及該員前此緝捕案件。

    而于本任有無未獲之案。

    并未詳細申叙。

    似此有勸無懲。

    于捕務仍無裨益。

    嗣後各城禦史、均當恪遵前奉谕旨。

    遇有奏請獎勵之案。

    将該員本任緝捕并無未獲之案。

    随摺聲明毋得違例保奏。

    緻開冒濫之端。

    至緝獲鄰境重犯。

    既予議叙。

    則本境疏防之員。

    自應奏請議處。

    方足以昭平允。

    所有現在各城所奏、拏獲鄰境人犯、交部審訊各案。

    即着該部、查明該員等本任有無未獲之案。

    照例辦理。

    并将疏防要犯應議各員。

    一并饬查。

    聲明具奏。

     ○盛京将軍奕興等奏、拏獲越邊偷運木植人犯。

    得旨嘉獎。

    下部議叙。

    予佐領集爾哈布等優叙。

     ○命前署廣西巡撫周天爵、在紫禁城騎馬。

     ○甲戌。

    敕谕暹羅國嗣王鄭明、據兩廣總督徐廣缙、廣東巡撫葉名琛、遞到該嗣王進香表文、并慶賀等表文、共五道。

    鑒王誠悃。

    增朕悲懷。

    惟嗣王素沐先朝柔遠厚恩。

    茲謹遣使航海來庭。

    笃于恭順。

    朕心深為嘉納。

    第以外藩使臣。

    向無帶赴山陵叩谒之例。

    上年越南國王阮福時、遣使進香。

    曾經敕谕以孝和睿皇後梓宮。

    已于三月内奉移山陵。

    宣宗成皇帝梓宮。

    亦擇于九月内奉移慕陵。

    該使臣到京。

    已在奉移之後。

    不及恭薦。

    令該國王不必遣使遠來。

    其慶賀登極方物。

    亦無庸呈遞。

    今暹羅國嗣王遣使進香。

    更在期年以後。

    事同一例。

    朕怙冒萬國。

    于海徼藩封。

    并無歧視。

    所有該嗣王呈進儀物方物。

    仍饬疆吏發交使臣赍回。

    以免跋涉。

    該嗣王其悉朕體恤至意。

    益矢棐忱。

    永承懋眷。

    欽哉。

     ○以戶部右侍郎禧恩、兼正紅旗漢軍副都統。

     ○戶部議準熱河都統赓福疏報、承德府屬墾種荒地五十三頃三十畝有奇。

    照例升科。

    從之。

     ○乙亥。

    谕内閣、昌西陵工程。

    現屆冬令。

    所有辦工各員。

    着于停工後、均即回京。

    所存各項料物。

    着德春、督率員弁兵丁。

    妥慎看守。

    其應種樹株。

    并着德春豫為購備敬謹辦理。

     ○又谕、據戶部奏、續撥豐北工需銀兩一摺。

    并另片奏、歸還動支銀款等語。

    均依議行矣。

    此次工程緊要。

    業經該部如數撥給。

    該督等即當嚴饬辦工各員。

    趕緊修築。

    趁此冬令水落之時。

    及早合龍。

    俾被水災黎得安生業。

    明年重運。

    亦不至有贻誤。

    尤當破除情面。

    慎選妥員。

    力為撙節。

    核實辦理。

    毋得狃于積習。

    任聽庸劣工員。

    濫援成案。

    緻滋浮冒草率等弊。

    國家經費有常。

    遇此大工。

    朕不惜數百萬帑金。

    為民禦災捍患。

    該督等具有天良。

    亦當于應賠各員。

    勒限追繳以濟要需。

    若請帑則必期如數。

    追賠則視為緩圖實心任事之大臣。

    當不如是也。

    懔之。

     ○丙子。

    上詣壽康宮、問皇貴太妃安。

     ○谕内閣、禦史王茂蔭奏、請振興人才酌拟五條呈覽。

    其請造就宗室八旗人才。

    曆陳近來積習。

    自系實在情形。

    我朝人才蔚起。

    宗室八旗。

    文武謀略。

    超越前代。

    良由習尚淳樸。

    不事浮華。

    以清語騎射為本務。

    登進之途原不必盡由科甲。

    蓋學為有用之學。

    斯才皆有用之才。

    近來文風日盛。

    留心經濟者、固不乏人。

    第恐沾染時習。

    以文章風雅自诩。

    不思講求本務。

    殊非崇實黜華之道。

    疊經朕申谕諄諄。

    我宗室及八旗大小臣工。

    諒必鹹喻朕意。

    嗣後益當奮勉砥厲。

    求為有用之學。

    以備國家腹心幹城之選。

    該管王大臣等、尤當因才造就。

    俾文事武備。

    各盡其長。

    毋負朕培養教誨之意。

     ○又谕、前因東南兩河工次。

    每有過往官員等、幹求資助。

    業經降旨嚴禁。

    茲聞各省鹽務衙門。

    亦有出京官員往求資助。

    試思鹽務銀兩。

    國帑攸關。

    豈容瞻徇私情。

    濫為酬應。

    必當一體申禁。

    力挽頹風。

    嗣後如有官員人等、向各省鹽務衙門求助。

    及投遞書函逗遛不去者。

    即着該督撫等、嚴查參奏。

    以除陋習而肅鹾政。

    将此通谕知之。

     ○谕軍機大臣等、有人奏、前任香河縣知縣陳可珍、工部司務易紹琦、家屬回南。

    俱在直隸邯鄲縣城外、被匪徒搶去衣物銀兩。

    并傷人口。

    又景州東光縣地方水路搶案疊出。

    河南正副考官回京。

    行至衛輝府浚縣境内。

    有盜賊數十攔劫。

    并将跟役刃傷等語。

    盜匪結夥劫掠。

    總由地方官不能實力查拏。

    似此肆行無忌。

    并敢攔劫馳驿官員。

    尚複成何事體。

    着讷爾經額、李僡、即饬各屬迅速嚴拏。

    認真究辦。

    毋得諱飾疏縱。

    自幹啟戾。

    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戶部尚書孫瑞珍奏、河海并運以裕庫儲一摺據稱從前海運。

    着有成效。

    請将來歲蘇州松江太倉三屬新漕。

    照案改由海運。

    計節省之項。

    可補庫儲。

    又另片奏、檢查成案。

    曆陳海運之可行等語。

    着陸建瀛、楊文定、按照所奏各情。

    體察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