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一并從嚴參辦。
以除陋習而慎河防将此通谕知之。
○谕軍機大臣等、據陳世忠奏、山東洋面盜匪。
年增一年。
今歲尤甚。
請前赴粵洋。
跟蹤揖捕等語。
據稱盜船初旋。
亟應追剿惟東省兵船兩無。
不能前往。
請饬閩省水師、将遊巡幫船。
配齊弁兵軍火炮械。
分派将備管領統交陳世忠帶赴粵洋。
會同粵省兵船連幫剿捕。
以期搗穴殲渠等語。
水師巡洋捕盜。
固當不分畛域協力夾攻。
而本省洋面。
職分攸關。
亦須兼權熟計。
若如陳世忠所奏統率閩船。
前赴粵海。
則登州洋面。
該總兵轉有鞭長莫及之勢。
設有不靖。
伊誰之責。
既稱東省兵船兩無。
則由東赴閩。
該總兵應用何船。
應帶何兵。
亦未籌及。
事關海防要務。
該總兵自應與該撫。
籌計萬全以昭慎重。
着陳慶偕接奉此旨。
将陳世忠所奏各情。
悉心商搉。
以目下情形而論。
是否陳世忠可以遠赴閩粵。
于剿捕機宜。
确有把握。
其登州鎮又應派何人暫署。
是否不至顧此失彼。
着該撫等、妥籌會議。
迅速具奏。
陳世忠所陳水師情形摺片等件。
已寄谕沿海各督撫查辦矣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山東洋面盜匪、占駕官船南竄降旨令陳慶偕、督饬水師将弁追剿。
并饬沿海各督撫、一體兜拏。
本日據登州鎮總兵陳世忠、瀝陳水師情形該省洋面遼闊。
水師兵弁無多。
成造船隻。
既須遠資閩粵而駕駛風濤又非猝能教習。
該總兵請饬江浙兩省。
仿照閩省遊巡之例。
各營酌撥大船一隻。
配足弁兵軍火。
選派精幹将領管帶會合連<舟宗>專司截捕并自請前赴閩浙粵洋。
跟蹤追緝朕思閩省遊巡兵船。
既稱得力。
江浙等省。
似可仿照辦理。
現在閩省巡船。
如能前赴粵洋追捕。
山東竄回盜匪。
即可由閩省水師提鎮中、帶兵往剿。
較之陳世忠由東赴閩。
更為直捷。
着沿海各督撫等、各就該省洋面情形。
悉心籌畫。
迅速具奏。
該總兵又稱、盜船由粵閩入浙界。
曆江省洋面。
以至東洋。
山向針盤均有必經處所。
并着該督撫。
嚴饬将弁實力梭巡如果認真堵緝。
該匪等何至直抵登州肆行劫搶。
從容南去。
如入無人之境乎前據常大淳、陳慶偕、節次奏稱該匪等系廣東福建浙江等處人。
而銷贓聚會。
在澳門香港與石浦溫州又有在普陀山打醮情事。
是盜匪淵薮确有可據。
趁此冬令賊匪飽揚之後。
出其不意。
各省調集舟師。
搗穴捦渠。
亦不可失之機會也該總兵原摺片二件均着鈔給閱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命五城于冬春二季設廠煮赈。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考城縣民秦家安妻、張氏。
○壬戌。
上詣壽康宮、問皇貴太妃安 ○谕内閣、徐廣缙、葉名琛奏、圍剿逆匪犯勝一摺逆匪淩十八、屯聚羅鏡地方。
踞險固守經該督等調集官兵招募莞勇。
随同進剿。
賊勢大潰該匪等恃險負隅為日已久。
茲既疊受懲創不難埽穴捦渠着徐廣缙等、督饬将弁兵勇。
乘勝進攻迅将匪首捦獲毋令竄逸。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廣西新墟、逆匪分竄。
降旨饬令徐廣缙等、嚴守肇慶等處。
本日據奏水陸嚴防現辦情形。
并如數撥解廣西軍饷等語。
逆匪竄擾永安州城。
尚未克複。
昨據賽尚阿奏現探該匪複于蒙江一帶、備有船隻。
恐官兵一律到齊又思竄越東下。
肇慶各屬。
為東西兩省孔道最為吃重該督等已添派員弁。
督帶兵勇馳往交界處所。
着嚴饬認真防堵。
斷不可任其竄入。
至藤縣距信宜不遠。
現在淩十八、梁二十大等股。
尚未撲滅。
該匪與廣西韋正等皆系會匪。
結為死黨。
恐韋正等、被剿窮蹙。
南竄信宜合夥。
必應于沿江一帶。
扼要堵截。
勿任句連糾結。
轉緻蔓延。
再該督現駐高州。
辦理淩十八等股匪、屢獲勝仗。
計可指日剿除。
一俟此股辦竣。
即酌量移駐兩省扼要地方。
合力堵剿。
聲勢更為聯絡。
諒該督等已籌及此也。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兩廣總督徐廣缙等奏、饬委鎮道督兵嚴防廣西新墟股匪分竄。
得旨。
責成該鎮道認真嚴防。
斷不可聽其句連為患。
○癸亥。
谕軍機大臣等陳慶偕奏、遵旨查明覆奏一摺。
據稱登州鎮總兵陳世忠、辦理水陸營務。
操持過急駕馭将備弁兵。
不能寬嚴悉當。
雖未協輿情。
尚無實在劣迹俟察看數月。
再行拟定去留等語。
昨據陳世忠奏登州水師情形。
并自請統帶閩省遊巡兵船前赴粵洋捕盜。
已降旨令與該撫熟商。
該鎮職任水師。
山東洋面是其專責。
茲因盜船南竄。
自請遠出捕盜。
雖似勇往。
而本鎮防剿事宜。
又将誰屬。
該撫接奉前旨。
務當與該鎮
以除陋習而慎河防将此通谕知之。
○谕軍機大臣等、據陳世忠奏、山東洋面盜匪。
年增一年。
今歲尤甚。
請前赴粵洋。
跟蹤揖捕等語。
據稱盜船初旋。
亟應追剿惟東省兵船兩無。
不能前往。
請饬閩省水師、将遊巡幫船。
配齊弁兵軍火炮械。
分派将備管領統交陳世忠帶赴粵洋。
會同粵省兵船連幫剿捕。
以期搗穴殲渠等語。
水師巡洋捕盜。
固當不分畛域協力夾攻。
而本省洋面。
職分攸關。
亦須兼權熟計。
若如陳世忠所奏統率閩船。
前赴粵海。
則登州洋面。
該總兵轉有鞭長莫及之勢。
設有不靖。
伊誰之責。
既稱東省兵船兩無。
則由東赴閩。
該總兵應用何船。
應帶何兵。
亦未籌及。
事關海防要務。
該總兵自應與該撫。
籌計萬全以昭慎重。
着陳慶偕接奉此旨。
将陳世忠所奏各情。
悉心商搉。
以目下情形而論。
是否陳世忠可以遠赴閩粵。
于剿捕機宜。
确有把握。
其登州鎮又應派何人暫署。
是否不至顧此失彼。
着該撫等、妥籌會議。
迅速具奏。
陳世忠所陳水師情形摺片等件。
已寄谕沿海各督撫查辦矣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山東洋面盜匪、占駕官船南竄降旨令陳慶偕、督饬水師将弁追剿。
并饬沿海各督撫、一體兜拏。
本日據登州鎮總兵陳世忠、瀝陳水師情形該省洋面遼闊。
水師兵弁無多。
成造船隻。
既須遠資閩粵而駕駛風濤又非猝能教習。
該總兵請饬江浙兩省。
仿照閩省遊巡之例。
各營酌撥大船一隻。
配足弁兵軍火。
選派精幹将領管帶會合連<舟宗>專司截捕并自請前赴閩浙粵洋。
跟蹤追緝朕思閩省遊巡兵船。
既稱得力。
江浙等省。
似可仿照辦理。
現在閩省巡船。
如能前赴粵洋追捕。
山東竄回盜匪。
即可由閩省水師提鎮中、帶兵往剿。
較之陳世忠由東赴閩。
更為直捷。
着沿海各督撫等、各就該省洋面情形。
悉心籌畫。
迅速具奏。
該總兵又稱、盜船由粵閩入浙界。
曆江省洋面。
以至東洋。
山向針盤均有必經處所。
并着該督撫。
嚴饬将弁實力梭巡如果認真堵緝。
該匪等何至直抵登州肆行劫搶。
從容南去。
如入無人之境乎前據常大淳、陳慶偕、節次奏稱該匪等系廣東福建浙江等處人。
而銷贓聚會。
在澳門香港與石浦溫州又有在普陀山打醮情事。
是盜匪淵薮确有可據。
趁此冬令賊匪飽揚之後。
出其不意。
各省調集舟師。
搗穴捦渠。
亦不可失之機會也該總兵原摺片二件均着鈔給閱看将此各谕令知之。
○命五城于冬春二季設廠煮赈。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考城縣民秦家安妻、張氏。
○壬戌。
上詣壽康宮、問皇貴太妃安 ○谕内閣、徐廣缙、葉名琛奏、圍剿逆匪犯勝一摺逆匪淩十八、屯聚羅鏡地方。
踞險固守經該督等調集官兵招募莞勇。
随同進剿。
賊勢大潰該匪等恃險負隅為日已久。
茲既疊受懲創不難埽穴捦渠着徐廣缙等、督饬将弁兵勇。
乘勝進攻迅将匪首捦獲毋令竄逸。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廣西新墟、逆匪分竄。
降旨饬令徐廣缙等、嚴守肇慶等處。
本日據奏水陸嚴防現辦情形。
并如數撥解廣西軍饷等語。
逆匪竄擾永安州城。
尚未克複。
昨據賽尚阿奏現探該匪複于蒙江一帶、備有船隻。
恐官兵一律到齊又思竄越東下。
肇慶各屬。
為東西兩省孔道最為吃重該督等已添派員弁。
督帶兵勇馳往交界處所。
着嚴饬認真防堵。
斷不可任其竄入。
至藤縣距信宜不遠。
現在淩十八、梁二十大等股。
尚未撲滅。
該匪與廣西韋正等皆系會匪。
結為死黨。
恐韋正等、被剿窮蹙。
南竄信宜合夥。
必應于沿江一帶。
扼要堵截。
勿任句連糾結。
轉緻蔓延。
再該督現駐高州。
辦理淩十八等股匪、屢獲勝仗。
計可指日剿除。
一俟此股辦竣。
即酌量移駐兩省扼要地方。
合力堵剿。
聲勢更為聯絡。
諒該督等已籌及此也。
将此由四百裡谕令知之。
○兩廣總督徐廣缙等奏、饬委鎮道督兵嚴防廣西新墟股匪分竄。
得旨。
責成該鎮道認真嚴防。
斷不可聽其句連為患。
○癸亥。
谕軍機大臣等陳慶偕奏、遵旨查明覆奏一摺。
據稱登州鎮總兵陳世忠、辦理水陸營務。
操持過急駕馭将備弁兵。
不能寬嚴悉當。
雖未協輿情。
尚無實在劣迹俟察看數月。
再行拟定去留等語。
昨據陳世忠奏登州水師情形。
并自請統帶閩省遊巡兵船前赴粵洋捕盜。
已降旨令與該撫熟商。
該鎮職任水師。
山東洋面是其專責。
茲因盜船南竄。
自請遠出捕盜。
雖似勇往。
而本鎮防剿事宜。
又将誰屬。
該撫接奉前旨。
務當與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