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六

關燈
南汝州直隸州知州程廷鏡、阌鄉縣知縣岑傅、經徵錢糧。

    埽數完解。

    經前任巡撫瑛棨、奏請将程廷鏡賞加道銜。

    岑傅以直隸州知州用。

    當降旨着該部議奏。

    茲據吏部奏稱、核與定例不符。

    所有經徵鹹豐六七八等年錢糧、全完二萬兩以上之汝州直隸州知州程廷鏡、應得獎叙。

    着照例改為紀錄三次之外、再加一級。

    阌鄉縣知縣岑傅、在永甯縣任内。

    經徵鹹豐六年錢糧、全完二萬兩以上。

    照例改為紀錄三次。

    另片奏、嗣後各省保奏經徵全完之案。

    請由部詳察年分額數。

    聲明請旨等語。

    嗣後各省保奏經徵全完各員。

    降旨允準者。

    除賞加虛銜頂帶外。

    其有指明保奏官階。

    仍着該部議查戶部年分額數。

    如與例未符。

    即着聲明請旨。

    以杜冒濫而歸畫一。

     ○又谕、吏部奏、遵議失入各員處分一摺。

    山東省秋審情實孟傳冉一犯。

    業經惠親王等覆覆減等。

    所有原辦錯誤之前任山東巡撫、現任太常寺少卿覺羅崇恩、着加恩改為降二級留任。

    不準抵銷。

    六年無過。

    方準開複。

    山東按察使葉圭書、着照部議降一級調用。

    不準抵銷。

    前任山東布政使降補直隸按察使吳廷棟、着降一級留任。

    六年無過。

    方準開複。

    前署濟東泰武臨道、撤任濟南府知府餘棨、着于補官日降一級留任。

    六年無過。

    方準開複。

    會勘覆核之刑部郎中、今升浙江嘉興府知府邊葆諴、着降三級留任。

    八年無過。

    方準開複。

    刑部堂官大學士桂良、尚書瑞常、趙光、侍郎靈桂齊承彥、前任侍郎今授伊犁參贊大臣景廉、前署侍郎禮部侍郎楊式谷、均着照部議降一級留任。

    四年無過。

    方準開複。

    以上各員。

    所得降留處分。

    均不準查級議抵。

     ○谕軍機大臣等、據駱秉章奏、皖賊上犯、急須策應、請調蕭啟江全軍、改道援皖固鄂、以顧全局一摺。

    皖北粵撚各匪。

    麕聚潛山一帶。

    悉力上犯。

    石逆複自慶遠分股。

    由慶遠趨柳州南路。

    并由富川竄入楚境。

    探有賊謀由湖南廣東邊界。

    回竄江西等語。

    現在張運蘭一軍。

    越境追剿。

    在湖南江華藍山邊界。

    距省較遠。

    病尚未痊。

    未便遠調。

    着即留于湖南。

    所有蕭啟江一軍。

    既據稱添募兵勇。

    由水路赴常德。

    陸路趨沅州。

    相機前進。

    不日可到。

    如果皖北粵撚各匪、大舉上犯。

    即饬令蕭啟江改道赴鄂、以資攻剿。

    傥皖鄂軍務稍松。

    應仍令蕭啟江一軍、由荊宜入川。

    以保完善之區。

    着官文、曾國藩、胡林翼、通籌全局。

    妥商辦理。

    毋誤事機。

    本日據官文奏、黑龍江調撥西丹戰馬到楚日期。

    分别撥赴前敵等語。

    皖省粵撚各匪。

    分途上犯。

    攻剿吃緊。

    着官文将新到西丹、均勻分撥各營。

    北路一帶。

    尤為緊要。

    自宜多為撥赴。

    以杜北竄。

    前谕官文等、令李續宜由光固颍州、繞出懷蒙以北。

    不緻驅賊北趨。

    嗣據胡林翼奏、李續宜因母病假歸。

    着官文等迅饬李續宜一軍赴鄂。

    以便由光固一帶進兵。

    堵賊竄豫之路。

    所有西丹馬隊。

    即着酌量抽分。

    交李續宜統帶。

    以資截剿。

    毋稍延誤。

    将此由六百裡各谕令知之。

     ○山東道禦史哲臣奏、請嚴整倉儲。

    以防偷竊而杜弊端。

    得旨。

    所奏是。

    着派瑞麟、會同倉場侍郎。

    察勘辦理。

     ○湖南巡撫駱秉章奏、查遊擊蔣榮華、奉劄援粵。

    尚無擅離防所情事。

    可否免其查議。

    得旨。

    似此避難就易。

    雖非擅離。

    亦屬畏葸。

    蔣榮華、着降為都司。

    以觀後效。

     ○調江蘇按察使聯英、為山東按察使。

    仍署漕運總督。

    以山東鹽運使陳景亮、署按察使。

    江蘇蘇松常鎮太糧儲道湯雲松、為按察使。

     ○以鑲紅旗漢軍副都統巴揚阿、署荊州左翼副都統。

    紮薩克貝子德勒克多爾濟、署歸化城副都統。

     ○以湖南平江防剿出力。

    賞同知張嶽齡、花翎。

    外委黃占魁等、藍翎。

    餘升補加銜有差。

    予陣亡把總張文藻、祭葬世職。

     ○予安徽潛山陣亡副都統銜協領西林布、參将吳明亮、祭葬世職。

     ○戊子。

    孝聖憲皇後忌辰。

    遣官祭泰東陵。

     ○谕内閣、前因會議軍器王大臣等奏、阿巴噶紮薩克多羅郡王阿拉塔什第、報捐銀兩馬匹。

    當經降旨交理藩院核議具奏。

    茲據該衙門查明定章。

    聲明請旨。

    所有該郡王捐輸銀兩馬匹。

    應得獎叙。

    着一并移獎子弟。

    仍着理藩院核議具奏。

     ○又谕、勞崇光奏、甄别知縣、分别革職降調改<閑>一摺。

    廣東開建縣知縣調補電白縣知縣朱甸霖、前在東安縣任内。

    折獄錯謬。

    濫押無辜。

    樂會縣知縣柏卿額、辦事粗率。

    吏治生疏。

    難膺民社。

    潮陽縣知縣吳裕徽、辦公竭蹷。

    難勝繁劇。

    朱甸霖着即行革職。

    柏卿額着降為府經曆縣丞。

    留于廣東補用。

    吳裕徽着即撤任。

    遇有相當中簡缺出。

    另行請補。

    照例送部引見。

     ○又谕、勞崇光奏、請将辦事荒謬之代理知縣、革職拏問。

    并将交代蒙混之署任知縣、暫行革職一摺。

    廣東代理合浦縣知縣候補縣丞卞霖、于前署知縣丁用之身故後。

    如果交代款項。

    實有虧缺。

    理應核算明确。

    揭報參追。

    何得率禀本管知府。

    即邀同鹽大使黃慶澄、守備楊紹賢、前往查抄丁用之寓所财物。

    且将抄存金銀等項。

    動用開銷。

    其衣物則稱故員親屬領回。

    亦無領狀。

    本任經徵稅羨。

    又短交至六千餘兩之多。

    複于前署知縣翁鳳起、交代未清。

    捏稱巳故靈山縣知縣胡國逵為監盤。

    蒙混結報。

    種種荒謬。

    膽大妄為。

    殊出情理之外。

    該署知府呂铨、于卞霖禀請查抄财物。

    率行批準。

    亦屬昏瞆。

    且難保非有心縱容。

    卞霖着即革職拏問。

    翁鳳起、呂铨、黃慶澄、楊紹賢、一并暫行革職。

    聽候傳質。

    以成信谳。

    而儆官邪。

     ○又谕、勞崇光奏、特參擅提鹽饷、并擅賣倉鹽之署知州、請旨懲辦一摺。

    廣東署連州直隸州事補用知府張崇恪、因地方防剿土匪。

    支發勇糧。

    并未禀明各該上司、辄行擅提鹽饷、至三萬餘兩。

    又提賣倉鹽。

    抽收鹽包。

    軍需銀兩。

    自行動用。

    及被控行查。

    複含糊禀覆。

    推诿紳士。

    并不将提用支發實數。

    分晰聲明。

    經該督等、撤任提省審辦。

    猶複任竟耽延。

    顯有藉端侵蝕。

    情虛畏審情事。

    張崇恪、着即行革職拏問。

    交勞崇光提同埠商、及經手紳士人等、嚴切審訊。

    究明實在銀數若幹。

    嚴追懲辦。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玉明覆奏、咨取總官英秀禀詞、與塔爾巴哈台俸滿糧饷章京多銮布等、所供各情。

    互相歧異。

    當令玉明、饬英秀迅速來京。

    赴軍機處、聽候傳訊。

    茲據彭蘊章等、呈遞英秀親供二紙。

    該總管前在塔爾巴哈台任内。

    辦理哈薩克阿拉坦沙拉汗爵與綽坦承襲一案。

    據供不識回字。

    未識清文。

    盡憑本處律帖式阿弼善等、将回呈繙出。

    聲稱綽坦、系阿拉坦沙拉之侄。

    并不知系其甥。

    至訊以發給綽坦帶頂翎文書一角。

    英秀亦诿為不知。

    總稱系阿弼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