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二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随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桢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随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内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内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甯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禦茶膳房禦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随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随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四年。

    甲辰。

    二月。

    戊戌朔。

    祭大社。

    大稷。

    上親詣行禮。

     ○谕軍機大臣等、本日據祁<?土貢>等奏、校閱官兵技藝一摺。

    大炮一項。

    所以防海。

    自以海中試放為宜。

    該督撫奏稱濱海炮台。

    均多船隻往來。

    未便紛紛攔截。

    若擇海邊偏僻地方演試。

    大炮擡運較難。

    又慮炮重藥多。

    所費不赀。

    請常演五百斤以上炮位等語。

    海中演放大炮。

    固多窒礙難行之處。

    惟現鑄數千斤大炮。

    原為防海起見。

    傥因演放不易。

    常年存貯。

    不但日久生鏽。

    且炮手于點放準頭。

    全未講求。

    又何以備緩急之需。

    勢将使有用之物。

    竟成虛設。

    所有此項大炮。

    應如何設法變通演放之處。

    着耆英、程矞采、再行體察地方情形。

    妥議具奏。

    将此谕令知之。

     ○兩廣總督祁<?土貢>、因病解任。

    調兩江總督耆英、為兩廣總督。

    以福州将軍壁昌、署兩江總督。

    未到任前。

    命江蘇巡撫孫善寶護理。

    以江蘇布政使文柱護巡撫。

    福州副都統敬<?穆-禾攵>署将軍。

     ○己亥。

    春分。

    朝日于東郊。

    遣豫親王義道、恭代行禮。

     ○以舉行仲春經筵。

    遣官告祭奉先殿。

    傳心殿。

    上禦文華殿經筵。

    直講官賽尚阿、祁寯藻、進講中庸取人以身。

    講畢。

    上宣禦論曰。

    人君不能獨治天下。

    必與人共治天下。

    自公孤卿尹以至九州十二牧。

    莫不專厥司。

    盡厥職。

    而後天下治。

    然則治天下。

    取人其首要哉。

    顧人才之得。

    自古為難。

    上以名求。

    則下以名競。

    上以勢馭。

    則下亦以勢趨。

    取之者相需未嘗不殷也。

    應其取者。

    或相率而為僞。

    天下豈真無人耶。

    抑亦取人者不握其原也。

    夫本固則枝榮。

    形端則表正。

    主聖者臣必良。

    君明者臣必直。

    有堯舜之君。

    斯有臯夔之臣。

    有湯武之君。

    斯有伊周之臣。

    未有上好在此。

    下趨在彼者。

    故曰修身其要也。

    能修其身。

    則培養為有本。

    能修其身。

    則感化為無形。

    而且資衆人之謀猷。

    明四目。

    達四聰。

    君身當日益修矣。

    立一身為表率。

    元首明。

    股肱良。

    人才當日益盛矣。

    由是濟濟多士。

    藹藹吉人。

    笙簧酒醴以來之。

    湛露彤弓以飨之。

    上以身先。

    下以身緻。

    庶幾唐虞三代之盛。

    複見于今日乎。

    直講官關聖保、陳官俊、進講書經德威惟畏。

    講畢。

    上宣禦論曰。

    書呂刑曰。

    德威惟畏。

    夫德何威哉。

    何以使人畏哉。

    以刑威天下者怨。

    以兵威天下者離。

    必與愛兼施。

    與恩疊用。

    而威乃可恃。

    與愛兼施。

    與恩疊用。

    則不以威威天下。

    而以德威天下矣。

    以德則所守者<??閑>而能禦繁。

    所處者靜而能制動。

    所務者寡而能服衆。

    上之威以德也。

    若天之赫赫在上。

    七政九曜。

    昭布森列。

    對越者自生敬畏之心。

    若地之明明在下。

    五嶽四渎。

    聳峙流行。

    踐履者自起寅畏之念。

    民之畏其德也。

    奉之如神明。

    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時覺在傍而在上。

    仰之如父母。

    拊我畜我。

    長我育我。

    不啻靡瞻而靡依。

    畏而且服。

    畏而兼愛。

    豈畏法畏力者所可同日語哉。

    然又必樹德者先有畏天命畏民志之忱。

    則不顯亦臨。

    無射亦保。

    上之威罔不惟德之勤。

    下之畏共率祗德之教矣。

    禮成。

    上幸文淵閣。

    賜講官及聽講諸臣茶。

    複賜宴于本仁殿。

     ○幸圓明園。

     ○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庚子。

    遣官祭文昌帝君廟。

     ○谕内閣、朕此次恭谒東陵。

    啟銮後着派肅親王敬敏、惠親王綿愉、大學士潘世恩、尚書恩桂、留京辦事。

     ○以祈禱靈應、封廣東新甯縣宋校尉陳仲真為綏靖伯。

    從巡撫程矞采請也。

     ○辛醜。

    遣官祭關帝廟。

     ○谕内閣、六公主着封為壽恩固倫公主。

     ○又谕、原任禦前大臣一等公博啟圖之子景壽、着指為壽恩固倫公主之額驸。

    所有應行事宜。

    着各該衙門照例豫備。

    景壽着施恩先賞給頭品頂帶。

    在上書房讀書。

     ○又谕、景壽已指固倫額驸。

    所有派出偕老大臣選擇吉期指配事宜。

    着内務府大臣照例辦理。

     ○谕軍機大臣等、有人奏、中牟大工辦理不善。

    未能及時報竣。

    請專責成以杜後患一摺。

    前因壩工遭風屢蟄。

    降旨令麟魁等相機妥辦。

    昨又由四百裡馳谕。

    令将現在情形。

    據實具奏。

    計此時當已接奉矣。

    辦理大工。

    全在委用得人。

    據奏管理料廠管辦引河各員。

    均不能核實認真。

    少發工錢。

    以緻人夫逃散。

    克扣麻價。

    以緻料販不前。

    且近日連走五埽。

    工程較難等語。

    着麟魁、廖鴻荃、鐘祥、鄂順安、将摺内所指各情節。

    逐一确查。

    據實覆奏。

    毋稍容隐。

    原摺着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步軍統領吏部尚書恩桂、因病賞假。

    以大學士穆彰阿、署步軍統領。

     ○壬寅。

    谕軍機大臣等、有人奏、升任知縣劣迹昭彰一摺。

    據奏江蘇松江府知府練廷璜、于署上海嘉定長洲等縣。

    将常平倉谷。

    全行私粜。

    其胞侄練承鳳、私販違禁貨物。

    經前任臬司訪拏。

    交縣收禁。

    适臬司調任。

    該員即潛銷其案。

    并收受書吏胡俊饋賂。

    挾伎縱飲。

    任令吏役等到處吓詐。

    勒令牙行領取秤杆。

    升任六安州時。

    遍邀富戶典鋪勒助盤費等語。

    州縣為親民之官。

    理應潔己奉公。

    方為無忝厥職。

    若如所奏。

    是該府練廷璜貪污敗檢。

    何以表率屬員。

    松江為海疆要地。

    辦理一切。

    所關尤钜。

    着壁昌、孫善寶、嚴密訪查。

    傥實有前項劣迹。

    即行據實參奏。

    以儆官邪而懲貪墨。

    不準稍有不實不盡。

    原摺着鈔給閱看。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給事中孫起端奏、上年湖州八幫在清江浦。

    有聚衆持械武弁被傷之事。

    糧船水手。

    兇悍性成。

    全在該漕督及經過地方各督撫、督饬員弁嚴行稽查。

    有犯必究。

    方足杜其争競之端。

    若如所奏。

    是該水手等故智複萌。

    不可不嚴加懲辦。

    着李湘棻确切查明。

    是否确有其事。

    曾否照例懲辦之處。

    據實具奏。

    并着直隸總督、山東巡撫、諄饬糧船經過地方文武員弁。

    實力查察。

    本年漕船北上。

    傥有私帶兵器。

    上岸逞兇之水手。

    立即按名嚴拏。

    盡法處治。

    并将摉查不力之員弁。

    即行參處。

    毋得稍為容隐。

    原摺着鈔給閱看。

    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祈禱靈應、封廣東故龍門協副将景懋為忠顯伯。

    從總督祁<?土貢>請也。

     ○癸卯。

    谕内閣、孟保等奏、廓爾喀貢使由捷徑回家。

    請将護送之遊擊都司交議一摺。

    疊溪營遊擊應國銳、黔彭營都司李國安、于護送廓爾喀貢使回國。

    自應照例由濟嚨行走。

    乃任聽該噶箕等、懇由絨轄爾捷徑回家。

    并不禀請示遵。

    率即派人護送出口。

    實屬錯謬。

    應國銳、李國安、均着交部嚴加議處。

     ○谕軍機大臣等、前據祁<?土貢>遵查廣東水師提督吳建勳、操防不能得力。

    辦理洋盜。

    遷延觀望。

    當有旨降為副将。

    留粵酌補。

    茲據吳建勳奏辯督率操防。

    并無贻誤。

    其查辦廉州盜匪遲延。

    由督臣所發經費不足。

    舵水乏糧所緻。

    并曆陳督臣保奏各員。

    種種不實。

    及從前酌拟修複炮台章程。

    與督臣議論不合。

    觸忿挾嫌。

    緻被參劾等語。

    着耆英于到任後。

    将摺内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