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一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管理戶部事務上書房總師傅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管順天府府尹事務随帶加五級紀錄十八次臣賈桢總裁官經筵講官吏部尚書鑲藍旗漢軍都統管理新營房城内官房大臣稽察内七倉大臣稽察會同四譯館事務加一級随帶加六級軍功加三級紀錄五次臣花沙納經筵講官文淵閣提舉閣事兵部尚書總管内務府大臣鑲白旗滿洲都統稽察内七倉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左翼幼官學甯壽宮圓明園等處精捷營禦茶膳房禦藥房太醫院造辦處事務随帶加十八級臣阿靈阿副總裁官經筵講官兵部尚書随帶加六級紀錄二十次臣周祖培等奉敕修 道光二十四年。

    甲辰。

    春。

    正月。

    戊辰朔。

    上詣奉先殿行禮。

    詣堂子行禮。

     ○遣官祭太廟後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詣壽康宮慶賀皇太後。

    禮成。

    禦太和殿受朝。

    作樂宣表如儀。

     ○詣大高殿。

    壽皇殿。

    行禮。

     ○禦乾清宮。

    賜皇子親藩等宴。

     ○以來歲皇太後七旬萬壽。

    命于本年八月舉行恩科鄉試。

    來年三月舉行會試。

     ○命乾清門侍衛護軍統領紮勒罕泰、在禦前行走。

     ○己巳。

    上禦紫光閣。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及外藩使臣等宴。

    并賞赉有差。

     ○命喀爾喀紮薩克郡王拉蘇隆巴咱爾、青海紮薩克郡王達錫旺紮勒、土默特紮薩克貝勒那遜鄂勒哲依、均在乾清門行走。

     ○庚午。

    高宗純皇帝忌辰。

    遣官祭裕陵。

    上詣奉先殿。

    壽皇殿。

    行禮。

     ○谕内閣、朕于二月二十七日由圓明園啟銮。

    三十日祗谒東陵。

    禮成後。

    于三月初三日駐跸南苑。

    初八日回圓明園。

    所有應行事宜。

    着各該衙門照例敬謹豫備。

     ○又谕、賽什雅勒泰奏、請将部缺筆帖式斥革管束等語。

    所奏甚是。

    喀什噶爾部缺筆帖式德克吉柯、于聯順解任之際。

    協同烏噜木齊骁騎校讷莫因、禀懇欲随聯順前往伊犁。

    并未批準。

    德克吉柯、竟擅用台馬八匹。

    聲稱迎接開明阿。

    取道東往。

    實屬行蹤詭谲。

    任性妄為。

    德克吉柯、着即斥革。

    讷莫因、亦着暫行革職。

    一并解赴伊犁。

    交布彥泰、惟勤、歸案嚴訊。

    該部知道。

     ○以阿克蘇屯田豐收。

    予員弁議叙。

    賞兵丁一月鹽菜銀。

     ○辛未。

    上詣大高殿行禮。

     ○幸圓明園。

     ○奉皇太後居绮春園。

     ○詣安佑宮行禮。

     ○給江蘇海、桃源、二州縣暨大河衛上年被水災民一月口糧。

     ○給浙江富陽、新城、餘姚、三縣上年被水被旱被風災民一月口糧。

     ○貸陝西定邊、洋、懷遠、葭、四州縣上年被水被雹災民耔種。

     ○給河南中牟、祥符、通許、陽武、陳留、杞、淮甯西華、沈邱、太康、扶溝、十一縣上年被水災民一月口糧。

    并貸尉氏、項城、鹿邑、睢、四州縣災民倉谷。

     ○癸酉。

    上詣绮春園問皇太後安。

     ○皇八子奕詥生。

     ○甲戌。

    世祖章皇帝忌辰。

    遣官祭孝陵。

     ○谕内閣、潘錫恩奏、挑河工竣。

    并勘辦禦水等工一摺。

    江南長河挑工。

    現已驗收如式。

    惟第三十五分、寬深尺寸。

    尚有不敷。

    所有承挑此段工程之銅山縣縣丞陳保元、着即摘去頂帶。

    以示懲儆。

    至山盱義河、跌塘過深。

    溜勢湍激。

    必應由外越築之處。

    着該督督饬道将等趕緊進築。

    務期一律穩固。

    工竣核實量驗。

    傥承辦員弁草率偷減。

    不能如式。

    着即指名嚴參。

    毋稍姑息。

     ○緩徵直隸景、東光、二州縣上年被水村莊額賦。

    展緩三河、武清、薊、大城、永清、東安、安、高陽、河間、阜城、任邱、故城、天津、青、靜海、滄、南皮、鹽山、槁城、元城、大名、南樂、清豐、新河、甯晉、二十五州縣應徵節年積欠漕糧。

    給東光縣災民一月口糧。

     ○緩徵山東福山、臨清、濟甯、臨邑、德、館陶、海豐、利津、菏澤、單、曹、武城、魚台、邱、十四州縣及德州、臨清、二衛上年被水被風村莊額賦。

     ○貸山西大同、文水、汾陽、三縣上年被水被雹災民耔種。

     ○乙亥。

    谕内閣、朕聞近來江南河工。

    時有過往官員及舉貢生監幕友人等、前往求助。

    該河督及道廳等官礙于情面。

    不能不量為資助。

    以緻往者日衆。

    竟有應接不暇之勢。

    不知河工銀兩。

    絲毫皆關國帑。

    河員承領錢糧。

    均有購料修防之責。

    傥過往官員舉貢生監幕友等視為利途。

    紛紛前往。

    該員等焉有自出己資之理。

    無非濫請支領。

    克減工程。

    以為應酬之費。

    于河務甚有關系。

    不可不嚴行禁止。

    因思此等遊客。

    不能無因至前。

    往往向在京官員、求索書信。

    以為先容。

    甚至囑托該河督授意屬員。

    廣為吹噓。

    此風可惡之至。

    着潘錫恩通饬各屬一律嚴禁。

    嗣後查有執信往谒。

    意在幹求者。

    着該河督即将其人暫行扣留。

    指名參奏。

    其有向道廳求助。

    業經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