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百一

關燈
助銀兩者。

    即将授受之人。

    一并參辦。

    概不得意存見好。

    稍事姑容。

    并着兩江總督明查暗訪。

    傥此後仍有前項情弊。

    該河督未即舉發。

    即行單銜奏參。

    庶幾懲一儆百。

    力挽頹風。

    南河既有此弊。

    東河亦所不免。

    着東河總督通行嚴禁。

    并責成山東河南巡撫一體訪查。

    至各省鹽務衙門。

    向來陋習相沿。

    亦應嚴行杜絕。

    着通饬各省鹽政一概禁止。

    毋任虛糜課饷。

    其兼管之各省督撫、均着密行稽察。

    以期弊絕風清。

    經此次通饬禁止以後。

    兩河道廳及鹽務官員、傥再藉口應酬。

    以緻侵欺帑項。

    必當嚴加懲治不貸。

    将此通谕知之。

     ○又谕、此次朝鮮國使臣回國。

    禮部知照兵部文移。

    誤送司務廳。

    以緻轉行遲滞。

    所有禮部承辦司員、着交部議處。

    禮部堂官、着交部察議。

    兵部司務廳筆帖式慶泰、業據該部咨部議處。

    着吏部照例議處。

    兵部堂官、并着交部察議。

    至該使臣究在何縣地面被搶。

    有無官兵護送。

    着順天府查明辦理。

    并着将此案贓賊。

    嚴饬該地方官緝拏務獲懲辦。

    尋奏、查朝鮮從人鄭禹必、于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行抵三河縣棗林地方。

    坐馬驚逸。

    行李失落。

    旋獲馬匹。

    交四驿館設法帶回。

    沿途有兵護送。

    并無被搶情事。

    報聞。

     ○谕軍機大臣等、麟魁等奏、壩工複遇大風。

    保護平穩。

    并續得進占丈尺一摺。

    現在兩壩已做成四百零八丈九尺。

    口門僅賸二十二丈九尺。

    埽前水深溜急。

    正在吃緊之際。

    着麟魁等督饬各員。

    将已辦新工。

    加意守護。

    仍即跟接進占。

    克期趕辦。

    務于迅速之中。

    倍加慎重。

    總須盡人力以待天時。

    相機妥籌。

    期于一律穩固。

    無少疏虞。

    至挑水壩續得二十丈。

    業已挑溜東趨。

    其引河亦經挨塘放水。

    惟至下南廳屬。

    适值天寒水凍。

    難于宣洩。

    俟積凍稍融。

    即着趕行試放。

    至引河頭所留老灘。

    應行刬土挑溝之處。

    均着照議妥籌豫辦。

    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據祁<?土貢>等奏、越南國王遣使張好合等、将拏獲内地盜犯金二紀等八名、并炮械等項。

    駕駛兵船。

    解省審辦。

    已有旨将該行價等壓艙貨物。

    免其納稅矣。

    因念該國王拏獲内地搶掠匪徒。

    遣使解審。

    深明大義。

    甚屬可嘉。

    着俟該國下屆應貢年分使臣到京。

    于正貢照例賞賜外。

    另行加賞以示裦獎。

    着周之琦先行檄谕。

    并着存記于奏報越南貢使入境時。

    附片提奏。

    将此谕令知之。

     ○總理行營大臣穆彰阿、議覆兵部咨稱核減随扈官員兵丁領馬章程。

    查道光十九年。

    東陵随扈。

    除上驷院調放太監各項馬匹外。

    各衙門官員兵丁。

    共領馬三千零五十七匹。

    此次量加核減。

    計需馬二千三百三十三匹。

    實請領馬八百六十五匹。

    再調備用馬三十五匹。

    均由兵部行咨察哈爾調取。

    限日到京。

    其餘一千四百六十八匹。

    應照嘉慶十一年圍差裁減馬匹折價之例。

    每匹折給銀三兩。

    由該衙門造冊。

    向戶部支領。

    以省往返盤費草束之需。

    從之。

     ○廣西布政使邵甲名、因病解任。

    以河南按察使張祥河、為廣西布政使。

    湖南辰沅永靖道王<??閑>、為河南按察使。

     ○丙子。

    享太廟。

    遣禮親王全齡、恭代行禮。

     ○遣官祭太歲之神。

     ○谕内閣、鐘祥奏、東河下遊。

    長堤卑薄。

    請擇要增培等語。

    着麟魁、廖鴻荃、于大工合龍後。

    會同鐘祥、鄂順安、核實撙節查估具奏。

     ○谕軍機大臣等、回疆所用當五當十普爾錢文行使多年。

    頗稱便利。

    因思陝西甘肅二省。

    相距非遠。

    地方情形。

    大略相同。

    當可仿照鑄行。

    疏通圜法。

    着富呢揚阿、李星沅、體察情形。

    妥議章程具奏。

    總期利用便民。

    流通無滞。

    毋以事屬創始。

    稍存畏難之見。

    率以格礙難行。

    一奏了事。

    将此各谕令知之。

     ○以清漪園怡春堂不戒于火。

    命内務府大臣恩桂、文慶、會同刑部提集園丁園戶、暨苑丞苑副等嚴訊。

    尋訊明本年正月初七日。

    造辦處開單。

    調取怡春堂陳設四十六件。

    初八日。

    苑丞嵩源等向内查取。

    遺失吸煙火種。

    以緻夜間火起。

    延燒房屋。

    并無偷漏掩飾情弊。

    嵩源、應杖一百流三千裡。

    照例折枷鞭責。

    園丁園戶、俱革役鞭責發落。

    得旨、嵩源着實發烏噜木齊充當苦差。

    餘依議。

     ○以吏部左侍郎成剛、署戶部右侍郎。

    兼管錢法堂事務。

     ○丁醜。

    谕内閣、桂良覆奏、雲南署永北同知黃德濂、于川匪竄入搶掠。

    獲犯解審。

    均經審明。

    實系案内要犯。

    尚無防堵不力及諱飾消弭等情。

    黃德濂辦理此案。

    未能速為禀詳。

    事後始行補禀。

    究屬不合。

    着交部議處。

    又另片覆奏、查明元謀縣知縣羅慶元、亦尚無疏縱等情。

    惟禀報遲延。

    羅慶元着交部照例議處。

     ○谕軍機大臣等、禮部奏、緬甸貢使兩次遞禀。

    譯漢進呈。

    内稱車裡土司刀正宗、向與該國交好送禮。

    自該國王襲位以來。

    并不送禮。

    經該國四大萬、囑令該貢使等禀明雲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