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九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統恒興、為副使。
往祭故朝鮮國王妃金氏。
○命甯夏副都統伊勒當阿、往奠故禦前行走阿拉善紮薩克親王囊都布蘇嚨茶酒。
○以江蘇清江炮局工竣。
予道員徐澤醇等升叙有差。
○撫恤越南國遭風難夷如例。
○己未。
谕軍機大臣等、吳文镕奏、查明用過兵差等項銀兩。
請攤捐歸款一摺。
江西省各屬應付兵差各款。
據該撫核計統共用過銀十九萬九千八百二十三兩零。
着準其由外攤捐歸款。
此次攤補銀兩。
同嘉慶四年清查案内未完虧項。
及道光七年承造直隸剝船案内應捐核減運費。
統俟那墊民欠攤款全完後。
再分作八年。
一并接續攤捐歸補。
每年攤補銀砳萬六千六百餘兩。
先盡歸還司庫墊款。
次歸各縣應我之項。
仍按年将每年攤補銀數。
具奏一次。
另片奏、上年籌辦防堵事宜。
用過銀二萬四千一百九十二兩零。
錢一萬一千七十六串零。
着準其于捐輸經費項下照數動支。
所有江西省各屬用過兵差等項。
及籌辦防堵支用各銀。
均着免其造冊報銷。
将此谕令知之。
○以都察院左副都禦史趙光、詹事府詹事王廣蔭、為内閣學士。
兼禮部侍郎銜。
王廣蔭仍留順天學政任。
○以江南江安蘇松道屬歉收。
暫緩收買幫丁行月等米。
○庚申。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谕内閣、戶部奏、各直省應行報撥銀兩。
延不造報。
請旨饬催。
以裕經費各直省應行報部撥用之款。
或系徵存司道州縣各庫。
或系各項報銷餘賸。
并一切核減還借扣繳等項。
并非懸款無着者可比。
乃各該省任意耽延。
竟有遲至數年終未入撥者。
茲據該部查明。
截至本年八月止。
共有一千九百四十一款。
共銀一千七十四萬八千三百七十餘兩。
錢一千一百三十餘串。
此項應行報撥銀錢。
款目愈多。
易滋轇轕。
懸宕日久。
難免侵那。
國家經費有常。
現值軍務之後。
繼以河工赈濟。
同時并舉。
需費浩繁。
各督撫具有天良。
值此帑藏未裕之時。
何得因循玩洩。
置若罔聞。
着按照該部單開各款。
迅即查明認真清厘。
扣存司庫者。
悉數造入季冊。
現存屬庫者。
立即提解司庫。
一面趕緊造報。
聽候撥用。
斷不準視為部臣彙催具文。
仍前怠玩。
傥經此次饬催之後。
承辦各員并不實力徵解。
即着嚴行參處。
毋稍姑容。
○谕軍機大臣等、劉韻珂等奏、台灣府屬民用茶葉絲斤?緞。
請照舊例販運輸稅。
并酌議稽查章程一摺。
前據耆英奏、内地各省販賣茶葉湖絲?緞。
不準涉海。
如有願由海運者。
即照西洋各國貿易章程。
完納稅銀。
其台灣等處地方。
由該督撫妥議辦理。
茲據該督等奏、台灣一府。
民間所需茶葉?緞絲斤。
均由商民航海運往。
若照外夷通商之例。
一體增稅。
恐價值增昂。
于小民日用有炮。
請仍照舊例。
按則輸稅。
免其增加。
并嚴立稽查章程等語。
商船載運茶葉等項。
前赴台灣。
如榷稅照舊。
難保奸商不藉端影射。
運赴他處。
或竟私與夷商交易。
緻滋偷漏。
自應嚴立章程。
以防弊混。
該督等所請出口進口各商民。
均給印照。
以憑查核之處。
着即照議辦理。
至浙江之甯波。
乍浦。
江蘇之上海等口。
均與台灣一帆可達。
各商民往來貿易。
尤難保無走私漏稅之弊。
着耆英。
孫善寶。
梁寶常。
體察地方情形。
是否可仿照閩省現議章程辦理。
并應如何嚴密稽查之處。
會同悉心妥議具奏。
原摺着鈔給耆英等閱看。
将此各谕令知之。
○尋署兩江總督壁昌奏、準浙江巡撫梁寶常咨覆、甯波、乍浦、二口商民與台灣貿易。
議請給照販運。
悉照閩省現定章程辦理。
乍浦口向因途遠沙堅。
稅則量為折減。
今仍照舊辦理。
甯波向有茶稅。
并無湖絲?緞稅則。
應查照閩海關稅例徵收。
至江蘇上海地方。
例本禁止茶葉絲斤?緞出口。
其販運赴台之覽。
應請仍行停止。
下部知之。
○修直隸溫榆河果渠村壩埽工程。
從總督讷爾經額請也。
○以福建各屬糧價未平。
暫緩買補本年動缺倉谷。
○辛酉。
上禦撫辰殿大幄次。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附台吉呼圖克圖等宴。
并賞赉有差。
○谕軍機大臣等、麟魁等奏、時屆淩汛。
疊遇大風。
壩工保護平穩。
并引河挑竣。
現挑河頭各情形一摺。
現在兩壩計已做成三百六十餘丈。
挑水壩亦共得二百四十丈。
當此天寒風勁。
淩汛屆期。
務宜加倍慎重。
防護新工。
跟接進占。
統期一律穩固。
稭麻料物。
現雖寬為豫備。
仍當撙節支發。
毋許虛糜。
至引河工程。
業經告竣。
驗收丈尺相符。
挑穵亦尚如式。
着即知照南河。
啟除埂界。
試放清水。
其臨期搶辦溝工。
尤當相度形勢。
妥為經理。
至善後工程。
亦着即行估辦。
仍饬都勒豐随時彈壓。
毋緻滋生事端。
是為至要。
将此谕令知之。
○命乾清門行走科爾沁紮薩克圖郡王索特納木倫布木。
在禦前行走。
賞翁牛特鎮國公阿宛敦羅布。
蘇尼特輔國公布彥特古斯。
烏珠穆沁輔國公車林多爾濟。
花翎。
○以吏部左侍郎文慶。
兼總管内務府大臣。
○壬戌。
大學士穆彰阿等奏、遵議杜絕科場積弊章程。
嗣後應責成順天府尹。
直隸總督。
嚴饬各州縣。
将正身書吏考選謄錄。
各于左擘用印。
送各府廳直隸州驗明覆考。
其堪以供役者。
派員起解。
赴順天府驗明覆考。
由大宛兩縣各于右臂用印。
屆期由順天府尹監臨知貢舉于龍門外驗明左右臂印入場。
至謄錄潦草。
責成該所官随時察懲。
禦史和豐原奏内稱、慎重落卷。
即以該生領卷印票繳驗。
為領落卷之符。
應如所請辦理。
又稱推廣覆試等語。
拟令各省新中舉人。
于會試年二月初十日以前全行到京。
取具同鄉京官印結。
送部聽候覆試。
又禦史雷以諴原奏内稱、于空餘号内酌添水缸。
不許夫役赴号等語。
應于有井之号。
無庸編列坐号。
專為約束水夫之所。
每次注水畢後。
即将水夫關入井号。
不得東西攙越。
得旨、嗣後各省鄉試新中舉人。
着于會試前二月十五日在貢院通行覆試。
惟現距會試之期已近。
若于明年即行覆試。
誠恐遠省新中士子未能周知。
或緻到京有逾期限。
所有各直省鄉試覆試。
着自下科為始。
餘依議。
○癸亥。
孝莊文皇後忌辰。
遣官祭昭西陵。
○上以歲暮祫祭大廟。
自是日始。
齋戒三日。
○甲子。
谕内閣、前因查庫禦史。
銀庫司員。
罰賠庫項。
限内陸續全完。
降旨交軍機處存記。
年終彙奏。
茲據開單呈覽。
所有曆任查庫禦史已革左副都禦史續齡、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光祿寺卿張秉德、仍着革職。
已革奉天府府丞駱秉章、着以庶子用。
已革告病内閣侍讀學士張鑒、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吏科給事中景斌、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戶科掌印給事中炳輝、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兵科給事中舒光、仍着革職。
已革工科給事中蘇芳阿、着以主事用。
已革工科給事中薩霖、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浙江道禦史宋林曙、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内閣侍讀周春祺、着以主事用。
已革甘肅布政使程德潤、着以主事用。
已革四川布政使龔绶、着以員外郎用。
已革兩淮鹽運使但明倫、着以員外郎用。
已革河南糧鹽道況澄、仍着革職。
已革甘肅甘涼道郭柏蔭、着以主事用。
已革福建督糧道劉夢蘭、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湖北安襄鄖荊道吳式敏、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告病福建興泉永道周曰炳、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陝西鳳翔府知府豫泰、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廣東肇慶府知府趙長齡、着以主事用。
已革休緻廣西平樂府知府俞恒澤、仍着休緻。
已革降調給事中瞿溶、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福建布政使曾望顔、着以主事用。
已革陝西榆林府知府李熙齡、着以知府用。
曆任銀庫司員已革告休都統蘇成額、着賞還頂帶。
已革内閣侍讀學士保極、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兵部員外郎額爾德穆、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銀庫員外郎文彩、着去員外郎用。
已革江西按察使文俊、着以道員用。
已革山西大同府知府嵘祿、仍着革職。
已革陝西西安府知府貴麟、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兵部侍郎功普、已革江蘇常鎮通道周顼、已革給事中李達烈、均仍着歸另案革職。
○以禮部尚書陳官俊、充經筵講官。
○以伊犁惠遠城開墾地畝。
予同知慶辰等升叙有差。
遣戍已革員外郎董夢齡等分别釋回。
賞伯克楚魯克等頂翎。
○乙醜。
以歲暮祫祭。
遣官祭太廟中殿後殿。
○賞禦前行走科爾沁紮薩克土謝圖親王色登端噜布、烏珠穆沁紮薩克車臣親王彭蘇克納木濟勒、科爾沁紮薩克圖郡王索特納木倫布木、乾清門行走喀爾喀紮薩克郡王托克托瑚圖噜、紫缰。
○丙寅。
祫祭太廟。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
福陵。
昭陵。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泰陵。
泰東陵。
裕陵。
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後孝慎皇後孝全皇後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寝。
○遣官祭太歲之神。
○詣皇太後宮問安。
○暹羅國使臣披耶唆哩巡段啞派拏車突等四人于午門外瞻觐。
○丁卯。
上禦保和殿。
筵宴朝正外藩。
科爾沁、烏珠穆沁、巴林、喀喇沁、奈曼、敖漢、翁牛特、蘇尼特、阿巴噶、四子部落、土默特、紮噜特、阿巴哈納爾、茂明安、鄂爾多斯、郭爾羅斯、喀爾喀、青海、阿拉善、土爾扈特、察哈爾、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塔布囊等、随文武大臣依次就坐。
諸樂并作。
上進酒。
召左翼科爾沁紮薩克土謝圖親王色登端噜布、卓哩克圖親王巴圖、達爾漢親王索特納木彭蘇克、紮薩克郡王僧格林沁、紮薩克紮薩克圖郡王索特納木倫布木、郡王濟克默特朗布、紮薩克貝子濟克默特、烏珠穆沁紮薩克車臣親王彭蘇克納木濟勒、巴林紮薩克郡王那木濟勒旺楚克、喀喇沁紮薩克都楞郡王色伯克多爾濟、奈曼紮薩克郡王阿宛都瓦第紮布、固倫額驸德木楚克紮布、敖漢紮薩克郡王達爾瑪濟爾第、郡王布彥德勒格哷固魯克齊、翁牛特紮薩克郡王喇特納濟哩第、蘇尼特紮薩克郡王齊旺紮布、阿巴噶郡王薩爾濟勒多爾濟、四子部落紮薩克郡王伊什齊當、土默特紮薩克貝勒那遜鄂勒哲依、紮薩克貝子德勒克色楞、右翼喀爾喀車臣汗阿爾塔什達、烏裡雅蘇台參贊大臣賽音諾顔紮薩克親王車林多爾濟、紮薩克親王額林沁多爾濟、車登巴咱爾、紮薩克郡王托克托瑚圖噜、那蘇隆巴咱爾、那遜巴圖、青海紮薩克郡王達錫旺紮勒等、至禦座前。
賜酒成禮。
○是年。
旌表孝子、江蘇等省李性等二十五名。
孝義、江蘇等省狄翔鴻等四名。
孝女、江蘇吳氏等五口。
孝婦、福建趙林氏等六口。
守節合例、滿洲富森布妻巴嶽特氏等一百十六口。
蒙古倭楞額妻吳氏等五十三口。
漢軍蔡呈湍妻劉氏等三十二口。
内務府紮拉豐阿妻李氏等四口。
各省駐防張志松妻王氏等二百二十九口。
奉天等省徐蘭妻劉氏等一千一百四十七口。
夫亡殉節、蒙古定住妾王氏。
直隸等省蘇勳傑妻陳氏等三十口。
未婚守志、滿洲忠鼐聘妻瓜爾佳氏。
蒙古德順聘妻白氏。
江蘇等省沈文蔚聘妻顔氏等二十八口。
百歲壽民婦、江蘇等省顧天祿等三十六名口。
五世同堂、直隸等省李福功等四十七家。
各給銀建坊如例。
○一産三男、奉天等省劉祿等三家。
○會計天下民數谷數。
直隸等省通共大小男婦四萬一千七百二十三萬九千九十七名口。
存倉米谷三千二百一萬八千二十一石四鬥六升七合八勺。
往祭故朝鮮國王妃金氏。
○命甯夏副都統伊勒當阿、往奠故禦前行走阿拉善紮薩克親王囊都布蘇嚨茶酒。
○以江蘇清江炮局工竣。
予道員徐澤醇等升叙有差。
○撫恤越南國遭風難夷如例。
○己未。
谕軍機大臣等、吳文镕奏、查明用過兵差等項銀兩。
請攤捐歸款一摺。
江西省各屬應付兵差各款。
據該撫核計統共用過銀十九萬九千八百二十三兩零。
着準其由外攤捐歸款。
此次攤補銀兩。
同嘉慶四年清查案内未完虧項。
及道光七年承造直隸剝船案内應捐核減運費。
統俟那墊民欠攤款全完後。
再分作八年。
一并接續攤捐歸補。
每年攤補銀砳萬六千六百餘兩。
先盡歸還司庫墊款。
次歸各縣應我之項。
仍按年将每年攤補銀數。
具奏一次。
另片奏、上年籌辦防堵事宜。
用過銀二萬四千一百九十二兩零。
錢一萬一千七十六串零。
着準其于捐輸經費項下照數動支。
所有江西省各屬用過兵差等項。
及籌辦防堵支用各銀。
均着免其造冊報銷。
将此谕令知之。
○以都察院左副都禦史趙光、詹事府詹事王廣蔭、為内閣學士。
兼禮部侍郎銜。
王廣蔭仍留順天學政任。
○以江南江安蘇松道屬歉收。
暫緩收買幫丁行月等米。
○庚申。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谕内閣、戶部奏、各直省應行報撥銀兩。
延不造報。
請旨饬催。
以裕經費各直省應行報部撥用之款。
或系徵存司道州縣各庫。
或系各項報銷餘賸。
并一切核減還借扣繳等項。
并非懸款無着者可比。
乃各該省任意耽延。
竟有遲至數年終未入撥者。
茲據該部查明。
截至本年八月止。
共有一千九百四十一款。
共銀一千七十四萬八千三百七十餘兩。
錢一千一百三十餘串。
此項應行報撥銀錢。
款目愈多。
易滋轇轕。
懸宕日久。
難免侵那。
國家經費有常。
現值軍務之後。
繼以河工赈濟。
同時并舉。
需費浩繁。
各督撫具有天良。
值此帑藏未裕之時。
何得因循玩洩。
置若罔聞。
着按照該部單開各款。
迅即查明認真清厘。
扣存司庫者。
悉數造入季冊。
現存屬庫者。
立即提解司庫。
一面趕緊造報。
聽候撥用。
斷不準視為部臣彙催具文。
仍前怠玩。
傥經此次饬催之後。
承辦各員并不實力徵解。
即着嚴行參處。
毋稍姑容。
○谕軍機大臣等、劉韻珂等奏、台灣府屬民用茶葉絲斤?緞。
請照舊例販運輸稅。
并酌議稽查章程一摺。
前據耆英奏、内地各省販賣茶葉湖絲?緞。
不準涉海。
如有願由海運者。
即照西洋各國貿易章程。
完納稅銀。
其台灣等處地方。
由該督撫妥議辦理。
茲據該督等奏、台灣一府。
民間所需茶葉?緞絲斤。
均由商民航海運往。
若照外夷通商之例。
一體增稅。
恐價值增昂。
于小民日用有炮。
請仍照舊例。
按則輸稅。
免其增加。
并嚴立稽查章程等語。
商船載運茶葉等項。
前赴台灣。
如榷稅照舊。
難保奸商不藉端影射。
運赴他處。
或竟私與夷商交易。
緻滋偷漏。
自應嚴立章程。
以防弊混。
該督等所請出口進口各商民。
均給印照。
以憑查核之處。
着即照議辦理。
至浙江之甯波。
乍浦。
江蘇之上海等口。
均與台灣一帆可達。
各商民往來貿易。
尤難保無走私漏稅之弊。
着耆英。
孫善寶。
梁寶常。
體察地方情形。
是否可仿照閩省現議章程辦理。
并應如何嚴密稽查之處。
會同悉心妥議具奏。
原摺着鈔給耆英等閱看。
将此各谕令知之。
○尋署兩江總督壁昌奏、準浙江巡撫梁寶常咨覆、甯波、乍浦、二口商民與台灣貿易。
議請給照販運。
悉照閩省現定章程辦理。
乍浦口向因途遠沙堅。
稅則量為折減。
今仍照舊辦理。
甯波向有茶稅。
并無湖絲?緞稅則。
應查照閩海關稅例徵收。
至江蘇上海地方。
例本禁止茶葉絲斤?緞出口。
其販運赴台之覽。
應請仍行停止。
下部知之。
○修直隸溫榆河果渠村壩埽工程。
從總督讷爾經額請也。
○以福建各屬糧價未平。
暫緩買補本年動缺倉谷。
○辛酉。
上禦撫辰殿大幄次。
賜蒙古王貝勒貝子公額附台吉呼圖克圖等宴。
并賞赉有差。
○谕軍機大臣等、麟魁等奏、時屆淩汛。
疊遇大風。
壩工保護平穩。
并引河挑竣。
現挑河頭各情形一摺。
現在兩壩計已做成三百六十餘丈。
挑水壩亦共得二百四十丈。
當此天寒風勁。
淩汛屆期。
務宜加倍慎重。
防護新工。
跟接進占。
統期一律穩固。
稭麻料物。
現雖寬為豫備。
仍當撙節支發。
毋許虛糜。
至引河工程。
業經告竣。
驗收丈尺相符。
挑穵亦尚如式。
着即知照南河。
啟除埂界。
試放清水。
其臨期搶辦溝工。
尤當相度形勢。
妥為經理。
至善後工程。
亦着即行估辦。
仍饬都勒豐随時彈壓。
毋緻滋生事端。
是為至要。
将此谕令知之。
○命乾清門行走科爾沁紮薩克圖郡王索特納木倫布木。
在禦前行走。
賞翁牛特鎮國公阿宛敦羅布。
蘇尼特輔國公布彥特古斯。
烏珠穆沁輔國公車林多爾濟。
花翎。
○以吏部左侍郎文慶。
兼總管内務府大臣。
○壬戌。
大學士穆彰阿等奏、遵議杜絕科場積弊章程。
嗣後應責成順天府尹。
直隸總督。
嚴饬各州縣。
将正身書吏考選謄錄。
各于左擘用印。
送各府廳直隸州驗明覆考。
其堪以供役者。
派員起解。
赴順天府驗明覆考。
由大宛兩縣各于右臂用印。
屆期由順天府尹監臨知貢舉于龍門外驗明左右臂印入場。
至謄錄潦草。
責成該所官随時察懲。
禦史和豐原奏内稱、慎重落卷。
即以該生領卷印票繳驗。
為領落卷之符。
應如所請辦理。
又稱推廣覆試等語。
拟令各省新中舉人。
于會試年二月初十日以前全行到京。
取具同鄉京官印結。
送部聽候覆試。
又禦史雷以諴原奏内稱、于空餘号内酌添水缸。
不許夫役赴号等語。
應于有井之号。
無庸編列坐号。
專為約束水夫之所。
每次注水畢後。
即将水夫關入井号。
不得東西攙越。
得旨、嗣後各省鄉試新中舉人。
着于會試前二月十五日在貢院通行覆試。
惟現距會試之期已近。
若于明年即行覆試。
誠恐遠省新中士子未能周知。
或緻到京有逾期限。
所有各直省鄉試覆試。
着自下科為始。
餘依議。
○癸亥。
孝莊文皇後忌辰。
遣官祭昭西陵。
○上以歲暮祫祭大廟。
自是日始。
齋戒三日。
○甲子。
谕内閣、前因查庫禦史。
銀庫司員。
罰賠庫項。
限内陸續全完。
降旨交軍機處存記。
年終彙奏。
茲據開單呈覽。
所有曆任查庫禦史已革左副都禦史續齡、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光祿寺卿張秉德、仍着革職。
已革奉天府府丞駱秉章、着以庶子用。
已革告病内閣侍讀學士張鑒、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吏科給事中景斌、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戶科掌印給事中炳輝、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兵科給事中舒光、仍着革職。
已革工科給事中蘇芳阿、着以主事用。
已革工科給事中薩霖、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浙江道禦史宋林曙、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内閣侍讀周春祺、着以主事用。
已革甘肅布政使程德潤、着以主事用。
已革四川布政使龔绶、着以員外郎用。
已革兩淮鹽運使但明倫、着以員外郎用。
已革河南糧鹽道況澄、仍着革職。
已革甘肅甘涼道郭柏蔭、着以主事用。
已革福建督糧道劉夢蘭、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湖北安襄鄖荊道吳式敏、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告病福建興泉永道周曰炳、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陝西鳳翔府知府豫泰、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廣東肇慶府知府趙長齡、着以主事用。
已革休緻廣西平樂府知府俞恒澤、仍着休緻。
已革降調給事中瞿溶、着以七品小京官用。
已革福建布政使曾望顔、着以主事用。
已革陝西榆林府知府李熙齡、着以知府用。
曆任銀庫司員已革告休都統蘇成額、着賞還頂帶。
已革内閣侍讀學士保極、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兵部員外郎額爾德穆、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銀庫員外郎文彩、着去員外郎用。
已革江西按察使文俊、着以道員用。
已革山西大同府知府嵘祿、仍着革職。
已革陝西西安府知府貴麟、着以七品筆帖式用。
已革兵部侍郎功普、已革江蘇常鎮通道周顼、已革給事中李達烈、均仍着歸另案革職。
○以禮部尚書陳官俊、充經筵講官。
○以伊犁惠遠城開墾地畝。
予同知慶辰等升叙有差。
遣戍已革員外郎董夢齡等分别釋回。
賞伯克楚魯克等頂翎。
○乙醜。
以歲暮祫祭。
遣官祭太廟中殿後殿。
○賞禦前行走科爾沁紮薩克土謝圖親王色登端噜布、烏珠穆沁紮薩克車臣親王彭蘇克納木濟勒、科爾沁紮薩克圖郡王索特納木倫布木、乾清門行走喀爾喀紮薩克郡王托克托瑚圖噜、紫缰。
○丙寅。
祫祭太廟。
上親詣行禮。
○遣官祭永陵。
福陵。
昭陵。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
泰陵。
泰東陵。
裕陵。
昌陵。
○遣官祭孝穆皇後孝慎皇後孝全皇後陵寝。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園寝。
○遣官祭太歲之神。
○詣皇太後宮問安。
○暹羅國使臣披耶唆哩巡段啞派拏車突等四人于午門外瞻觐。
○丁卯。
上禦保和殿。
筵宴朝正外藩。
科爾沁、烏珠穆沁、巴林、喀喇沁、奈曼、敖漢、翁牛特、蘇尼特、阿巴噶、四子部落、土默特、紮噜特、阿巴哈納爾、茂明安、鄂爾多斯、郭爾羅斯、喀爾喀、青海、阿拉善、土爾扈特、察哈爾、王貝勒貝子公額驸台吉塔布囊等、随文武大臣依次就坐。
諸樂并作。
上進酒。
召左翼科爾沁紮薩克土謝圖親王色登端噜布、卓哩克圖親王巴圖、達爾漢親王索特納木彭蘇克、紮薩克郡王僧格林沁、紮薩克紮薩克圖郡王索特納木倫布木、郡王濟克默特朗布、紮薩克貝子濟克默特、烏珠穆沁紮薩克車臣親王彭蘇克納木濟勒、巴林紮薩克郡王那木濟勒旺楚克、喀喇沁紮薩克都楞郡王色伯克多爾濟、奈曼紮薩克郡王阿宛都瓦第紮布、固倫額驸德木楚克紮布、敖漢紮薩克郡王達爾瑪濟爾第、郡王布彥德勒格哷固魯克齊、翁牛特紮薩克郡王喇特納濟哩第、蘇尼特紮薩克郡王齊旺紮布、阿巴噶郡王薩爾濟勒多爾濟、四子部落紮薩克郡王伊什齊當、土默特紮薩克貝勒那遜鄂勒哲依、紮薩克貝子德勒克色楞、右翼喀爾喀車臣汗阿爾塔什達、烏裡雅蘇台參贊大臣賽音諾顔紮薩克親王車林多爾濟、紮薩克親王額林沁多爾濟、車登巴咱爾、紮薩克郡王托克托瑚圖噜、那蘇隆巴咱爾、那遜巴圖、青海紮薩克郡王達錫旺紮勒等、至禦座前。
賜酒成禮。
○是年。
旌表孝子、江蘇等省李性等二十五名。
孝義、江蘇等省狄翔鴻等四名。
孝女、江蘇吳氏等五口。
孝婦、福建趙林氏等六口。
守節合例、滿洲富森布妻巴嶽特氏等一百十六口。
蒙古倭楞額妻吳氏等五十三口。
漢軍蔡呈湍妻劉氏等三十二口。
内務府紮拉豐阿妻李氏等四口。
各省駐防張志松妻王氏等二百二十九口。
奉天等省徐蘭妻劉氏等一千一百四十七口。
夫亡殉節、蒙古定住妾王氏。
直隸等省蘇勳傑妻陳氏等三十口。
未婚守志、滿洲忠鼐聘妻瓜爾佳氏。
蒙古德順聘妻白氏。
江蘇等省沈文蔚聘妻顔氏等二十八口。
百歲壽民婦、江蘇等省顧天祿等三十六名口。
五世同堂、直隸等省李福功等四十七家。
各給銀建坊如例。
○一産三男、奉天等省劉祿等三家。
○會計天下民數谷數。
直隸等省通共大小男婦四萬一千七百二十三萬九千九十七名口。
存倉米谷三千二百一萬八千二十一石四鬥六升七合八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