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百九十九

關燈
令知之。

     ○又谕、倭什讷等奏、雙城堡京旗男婦。

    不請耕作。

    漸至困窮。

    懇恩量為調劑等語。

    雙城堡移駐京旗。

    撥給地畝房間牛犁耔種。

    加恩至為優渥。

    何至不谙耕作。

    生計艱難。

    殊失嘉惠旗民之意。

    着倭什讷等體察該處情形。

    悉心籌畫具奏。

    其應如何教養兼施。

    俾移駐旗人等安居樂業。

    各食其力。

    永無凍餒之虞。

    且使在京旗人。

    複可源源移駐。

    庶當年體恤京旗之善政。

    不至日久漸廢。

    方為妥善。

    将此谕令知之。

     ○調山東巡撫梁寶常、為浙江巡撫。

    以江甯布政使崇恩、為山東巡撫。

    調甘肅布政使陳繼昌、為江甯布政使。

    已革閩浙總督鄧廷桢、三品頂帶。

    為甘肅布政使。

     ○以造辦防江戰船出力。

    予湖北前任知府顧椿等升叙有差。

     ○乙巳。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禦乾清門聽政。

     ○谕内閣、刑部奏、查出盜用印文案犯。

    據實檢舉。

    此案鄒玉林僞造部文。

    盜用印信。

    實屬不法。

    着刑部嚴加研鞫。

    按律治罪。

    所有失察之堂司各官。

    着交部照例分别嚴議議處具奏。

    尋刑部奏、鄒玉林因平山父子。

    以犯竊銷除旗檔。

    賄令設法辦理歸旗。

    辄敢僞造部文。

    盜用印信。

    依律拟絞監候秋後處決。

    從之。

    吏部奏、失察此案之刑部監印官主事李棻、司庫德恩、均議降二級調用。

    掌司務廳印員外郎台斐英阿、降二級留任。

    尚書阿勒清阿、李振祜、左侍郎惠豐、前署左侍郎祝慶蕃、右侍郎赓福、轉補左侍郎魏元烺。

    均議降一級留任。

    系公罪。

    可否準其抵銷。

    得旨、俱着不準抵銷。

     ○谕軍機大臣等、據程楙采奏、安徽徽州等府州所屬地方。

    向有棚民。

    現在委員清查等語。

    徽州、甯國、池州、滁州、廣德等府州所屬。

    山多閑曠。

    向有浙江溫台等處民人。

    搭棚栖止。

    該棚民等生齒日繁。

    兼有無業之民。

    逗留溷迹。

    自應徹底清查。

    着王植饬令委員等前往該地方認真稽查。

    編設棚頭。

    發給門牌。

    除曆年已久确有冊籍可憑者。

    免其驅逐外。

    其新添之戶。

    一概逐令回籍。

    毋得養癰贻患。

    日久别滋事端。

    其毗連浙江江蘇兩省交界地方。

    并着知照各該撫一體挨查。

    認真辦理。

    毋得視為具文。

    将此谕令知之。

     ○賞順天等省鄉試年老諸生信名賢等八十三名舉人副榜有差。

     ○修江西豐城縣石堤。

    從巡撫吳文镕請也。

     ○旌表守正捐軀直隸蔚州民耿光母魏氏。

    吳橋縣民車汰妻申氏。

    江蘇邳州民張景哲女張氏。

     ○貸大通橋車戶修造剝船銀。

     ○丙午。

    以京畿得雪。

    上詣大高殿報謝。

     ○谕内閣、德順奏、請責成運司清查庫款等語。

    運庫各款。

    均關支發。

    必應一律清厘。

    着即責成新任運司陶士霖、自二十四年正月開印起。

    予限三個月。

    饬令逐一清查。

    按款結報。

    仍由該鹽政親詣盤查。

    如有商欠未完、官催不力之款。

    着即據實嚴參。

    分别辦理。

    嗣後長蘆運庫。

    即定以三年清查一次。

    以昭核實。

     ○科爾沁紮薩克土謝圖親王色登端噜布等六人、喀爾喀車臣汗阿爾塔什達等四人、烏珠穆沁紮薩克車臣親王彭蘇克納木濟勒、巴林紮薩克郡王那木濟勒旺楚克等二人、喀喇沁紮薩克都楞郡王色伯克多爾濟等五人、翁牛特紮薩克郡王喇特納濟哩第、教漢紮薩克郡王達爾瑪濟爾第等二人、蘇尼特紮薩克郡王齊旺紮布、四子部落紮薩克郡王伊什齊當、阿巴噶郡王薩爾濟勒多爾濟、郭爾羅斯紮薩克鎮國公揚贊巴拉、及朝鮮國使臣沈宜升等二人、于神武門外瞻觐。

     ○丁未。

    谕内閣、布彥泰等奏、開墾地畝。

    分安民戶回屯。

    核辦章程一摺。

    着該部議奏。

    尋議、該将軍奏稱、伊犁三顆樹地方、及紅柳灣迤東新墾地三萬三千三百五十畝。

    以五十畝為一分。

    共地六百六十七分。

    安設正戶民人五百七十一戶。

    量借耔種。

    納糧。

    每畝小麥八升。

    每年應徵小麥二千六百六十八石。

    以為惠遠城續設壯丁一百六十名。

    及孤寡養贍之需。

    通計有赢無绌。

    餘糧即歸正項。

    專款報部。

    又阿勒蔔斯地方。

    共墾得地十六萬一千餘畝。

    分設回莊五處。

    共安回子五百戶。

    及商伯克等。

    每戶撥地二百畝。

    所餘留為歇乏換種。

    每戶徵三色糧十六石。

    每石斛面三升。

    每年應徵糧八千一百四十石。

    作為滿營操演馬隊之用。

    均應準照辦理。

    惟阿勒蔔斯每年額糧八千石之多。

    日久儲蓄充盈。

    自宜豫籌抵撥。

    即可于兵饷之需。

    漸次減調。

    應請饬下該将軍等體察情形。

    酌量辦理。

    至阿勒蔔斯添設五品商伯克。

    六品密拉普伯克。

    七品明伯克各一員。

    玉子伯克五名。

    理藩院查與道光二十年開墾塔什圖畢地渠。

    分撥回子添設伯克一案。

    事同一體。

    應加所請添設。

    從之。

     ○賞乾清門行走科爾沁郡王濟克默特朗布。

    敖漢郡王布彥德勒格哷固魯克齊。

    三眼花翎。

     ○前任熱河都統瑚松額。

    因病乞休。

    允之。

    賞全俸。

     ○以拏獲哈薩克私進開齊賊犯。

    賞台吉海裡普。

    阿哈拉克齊綽爾瑪克。

    花翎。

    餘加銜議叙有差。

     ○緩徵伊犁被旱回屯祖谷。

    及應還耔種。

     ○戊申。

    旌表守正捐軀河南上蔡縣民侯振綱女池妮。

     ○己酉。

    谕軍機大臣等、薩迎阿奏、遵查熱河緝捕情形一摺。

    覽奏均悉。

    熱河與奉天接壤。

    所屬之朝陽縣。

    東界義州。

    北通諸藩。

    緝捕尤為緊要。

    據奏現令各州縣設立太平社。

    俾各鄉民等守望相助。

    每社公舉一人。

    充當社長。

    專司巡緝。

    現在朝陽、平泉、建昌、三州縣均已舉行。

    其赤峰、豐甯、泺平等處。

    亦設法補立等語。

    該鄉民人等自顧身家。

    互相稽查。

    于緝捕甚為有益。

    着即饬各州縣一體實力奉行。

    其不與蒙古毗連地方。

    亦着仿照章程。

    勸谕設立。

    并着薩迎阿督饬道府認真辦理。

    總期官民協力。

    久而無懈。

    傥該文武員弁等查有怠玩之處。

    立即嚴參。

    毋稍姑息。

    将此谕令知之。

     ○調兵部右侍郎祝慶蕃、為吏部右侍郎。

    以内閣學士侯桐、為兵部右侍郎。

    轉刑部右侍郎魏元烺、為左侍郎。

    以前任雲南巡撫張澧中、署刑部右侍郎。

     ○庚戌。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賞故禦前行走喀喇沁二等塔布囊錫林達瓦銀三百兩。

     ○辛亥。

    谕内閣、瑞郡王奕志、明年年至十八。

    例應當差。

    着仍在上書房讀書。

     ○壬子。

    以故車臣汗紮薩克貝勒那木濟載多爾濟子貢楚克紮布、襲爵。

    三等鎮國将軍承順子景錫、降襲三等輔國将軍。

     ○以清文生疏。

    革内閣學士巴雅爾綽克托職。

     ○改鑄陝西撫标添設中營中軍參将關防。

    從巡撫李星沅請也。

     ○予江蘇剿夷陣亡筆帖式哈豐阿、武舉哈達海、前鋒校松寶、祭葬世職。

     ○準江西鄱陽縣教谕黃升重赴鹿鳴宴。

     ○禮部議準、湖南巡撫陸費瑔疏報、采訪浏陽縣節孝婦女胡李氏等七百六口。

    邵陽縣陳唐氏等六百六十九口。

    河南巡撫鄂順安疏報、沈邱縣陳張氏等八十七口。

    江蘇巡撫孫善寶疏報、邳州呂金氏等一百八口。

    各請建總坊旌表。

    從之。

     ○癸醜。

    谕内閣、戶部奏、江西省曆年未結各款。

    久逾例限。

    請旨饬催。

    開單呈覽。

    據奏江西省曆年未結各款。

    稽至七十餘件之多。

    有應提歸款入冊報撥者。

    計銀三萬九千五百餘兩。

    有動支銀款。

    并未按年解部。

    及未經報部核銷者。

    計銀十四萬四千餘兩。

    有行查未經登覆者。

    計銀五十四萬五千餘兩。

    谷三萬七千二百餘石。

    經該部節次行催。

    延不登覆。

    似此積壓懸宕。

    難保無侵蝕情弊。

    着兩江總督、江西巡撫、于奉文之日起。

    将該部單開各案。

    立即饬限分别題咨。

    逐款清厘。

    毋得仍前延擱。

    并将承辦遲延各職名。

    先行查取送部照例議處。

    傥再視為具文。

    任催罔應。

    該部即将該管之督撫司道一并奏參。

     ○予故河南衛輝府知府廖文錦、浚縣知縣朱鳳森、縣丞董敏善、四川學政聶銑敏、入祀名宦祠。

    湖北故刑部主事蔡紹江、廣東故新甯縣舉人陳遇夫、貴州故開泰縣廪生徐為和、河南故陝西石泉縣知縣胡具慶、入祀鄉賢祠。

    從總督寶興、巡撫鄂順安、賀長齡、趙炳言、程矞采請也。

     ○甲寅。

    以故二等伯松文子承志、豐紳額子松岫、三等男福光子明恒、已革一等男貴麟弟鐘壽、各襲爵。

     ○是日。

    甲辰年立春。

    順天府進土牛春山寶座。

     ○乙卯。

    上詣皇太後宮問安。

     ○以故一等男博善子桂林、襲爵。

     ○賞哈密辦事大臣達洪阿、副都統銜。

    為伊犁參贊大臣。

     ○丙辰。

    谕内閣、禧恩等奏、查勘三陵各工應修應緩情形一摺。

    所有應修處所。

    據該将軍等查明情形較重。

    自應擇吉派員備料修理。

    以昭慎重。

    着欽天監選擇明年二三月内吉期。

    知照該将軍等敬謹興修。

    應用物料匠夫。

    通共估需銀四千三百九十二兩零。

    着準其照奏定章程。

    分别動支領用。

     ○賞降調副都統銜烏什辦事大臣瑞元。

    三等侍衛。

    為哈密辦事大臣。

     ○鑄給直隸移駐天津鎮标大沽協副将、左營中軍都司、祁口營都司、葛沽營遊擊、霸州營守備、通永鎮标山海路遊擊、中軍守備、提标三屯營遊擊、中軍守備、喜峰路都司、宣化鎮右營都司、大名鎮磁州營守備、各關防條記。

    從總督讷爾經額請也。

     ○禮部議準、山東巡撫梁寶常疏報、采訪諸城縣節烈婦女解王氏等一千三百七十四口。

    河南巡撫鄂順安疏報、商城縣黃胡氏等五十九口。

    各請建總坊旌表。

    從之。

     ○展赈河南中牟、祥符、通許、陽武、陳留、杞、淮甯、西華、沈邱、太康、扶溝、尉氏、項城、鹿邑、睢、十五州縣被水災民。

    并貸口糧。

    蠲緩新舊正雜額賦有差。

    并緩徵鄢陵縣本年額賦。

     ○丁巳。

    谕軍機大臣等、李廷钰奏、籌辦甯波通商事宜。

    并現在洋面情形。

    及造辦船隻一摺。

    所奏情形。

    是否屬實。

    所議是否可行。

    着劉韻珂、梁寶常、詹功顯、會同查明具奏。

    至造船出洋等事。

    尤系提督專責。

    着詹功顯悉心妥議。

    不準推诿。

    原摺鈔給閱看。

    将此各谕令知之。

     ○禮部尚書龔守正、因病解任。

    以吏部左侍郎陳官俊、為禮部尚書。

    兼署工部尚書。

     ○兩廣總督祁<?土貢>、因病給假。

    賞還廣東巡撫程矞采、二品頂帶。

    暫護總督。

     ○以辦理祥工善後事竣。

    河南巡撫鄂順安、按察使張祥河、下部優叙。

    餘加銜升補有差。

     ○以剿捕洋盜出力。

    開複廣東總兵官鮑起豹頂帶。

    賞參将王鵬年花翎。

    餘加銜升叙有差。

     ○旌表守正被戕甘肅隴西縣民彭碌妻馬氏。

     ○展赈安徽太和、五河、鳳台、三縣并屯坐衛所被水軍民。

     ○戊午。

    谕軍機大臣等、耆英等奏、水師亟需操練。

    請将公捐銀兩暫緩發商生息一摺。

    前據壁昌等奏、淮商捐銀三萬兩。

    作為操練水師津貼之需。

    降旨令将一半發商生息。

    茲據耆英等奏、商力竭蹶。

    尚未發交生息。

    水師操練稍有遲緩。

    恐緻廢弛。

    着照所請、準其挑派兵丁。

    按段操巡。

    分班調換。

    周而複始。

    以期一律純熟。

    所有淮商公捐經費。

    着準其暫緩發商。

    全數湊發加給口糧。

    以示體恤。

    仍着該督饬司将營田沙洲趕緊清厘。

    采取花利。

    以供支用。

    并着通盤籌畫。

    如有赢餘。

    仍行發商生息。

    以期經久。

    将此谕令知之。

     ○轉吏部右侍郎祝慶蕃、為左侍郎。

    調禮部右侍郎季芝昌、為吏部右侍郎。

    仍留安徽學政任。

    以内閣學士周祖培、為禮部右侍郎。

    戶部右侍郎何汝霖、兼署吏部右侍郎。

     ○命戶部右侍郎柏葰、為正使。

    鑲紅旗漢軍副都